二战时期,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U艇,为何要装载大量舱外鱼雷呢?

一起傻笑


哪有大量舱外鱼雷?无非是VIIB之后的亚型为了提高载弹量,在露天甲板下方增设了两个水密容器,各放置一枚鱼雷而已,再加上尾鱼雷发射管后方地板下增加的一个备雷,把载雷数从VIIA的11枚提高到14枚,水密舱外备雷怎么算也只有两条,哪来的大量?

从VIIB开始配备两个舱外鱼雷容器,可以安放两条备雷


而且这两个备雷容器由于取用装填非常麻烦,要打开上甲半把雷从容器中取出再送进鱼雷舱,在海上进行这个作业既困难又危险,所以很多艇长都不愿意携带这两条鱼雷,宁可用这两个水密容器盛放一些补给品。

由于在海上从上甲板下的容器中取出鱼雷填入鱼雷舱既麻烦又危险,所以很多艇长在出航时不愿携带这两条鱼雷,而是用这两个容器盛放其他补给品


DDG的老船坞


这个知识非常冷僻,我也只是隐约知道点,然后自己脑补了许多东西,说出来大家探讨一下,说的不对求别打脸。首先问题里说U艇装载大量舱外鱼雷是不对的,U艇只是利用潜艇耐压壳体,和外层水面甲板之间的空隙,多塞了几条鱼雷,说不上大量装载。


德国海军技术一直是受到压制和限制的,尽管德国有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后发优势,在英国人主导的世界体系下,海军建设还是相当困难,再一个是德国跟当时世界文化中心的法国一直交恶,国际交流中也是相当坎坷,后世来看,德国作为挑战英国海权的唯一国家,海军装备确实有诸多出彩的地方,可是基础差距还是相当明显,比方潜水艇,从一战到二战,德国人在潜水艇利用上几达极致,战术上狼群战术也很赞,但潜水艇本身的制造技术上,德国是处于落后状态的,这点从德国潜艇吨位就能看到,当家主力都是七百吨左右,后来出远洋型号才吨位过千,战争快结束,才出来一千八百吨的,而美英海军战术中,潜艇不是主流战术,开始也没那么多潜艇,主力却都是一千多,甚至超两千吨的大潜艇,几百吨的都算近海防御潜艇。连日本战前制造的潜艇都是吨位过千的,后来居然还造出来伊-400水下航母这种怪物。

这里面德国要么战前军港的水道有问题,要么潜艇耐压壳体技术上有问题,水道的原因在德国开战不久,就占领许多良港应该可以满足潜艇需要,那么只能是耐压壳体建造的技术问题,这问题没解决,潜艇体积没法扩大,小潜艇带不了多少鱼雷,为了增加作战巡航时间,只得在建造补给舰之外,用上舱外鱼类这种笨办法,舱外鱼雷转回舱内,可是件大麻烦事,需要上浮增加暴露危险,在潜艇那么狭小的水面取出水面甲板下的鱼雷,吊装进顶舱口,转移进艇内鱼雷舱。


李三万的三万里


我个人理解的主要原因是德国潜艇的技术比较老。很多人就要搞我的大新闻了:德意志天下第一,听我解释...首先,耐压壳做大,保持强度就越困难,要么牺牲安全下潜深度,要么把壳体做的更厚厚,这就对建造技术有一定要求。中间被一条连续实线包裹的部分是耐压壳,外面是非耐压壳白色区域就是耐压壳,首尾上方有两个单独的圆柱状物体就是储存外置鱼雷的耐压容器。德国海军在一战后被严格限制了潜艇的建造研发,所以德国潜艇的技术来源“比较老”。VII和IX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一战潜艇为基础发展的,本身底子还是很陈旧的,比如VII的设计就可以一路追溯到一战UB型潜艇。同样的情况还有俾斯麦级战列舰,可以追溯到一战的巴伐利亚级等老舰的设计方案,继承了穹甲、全面防护等落后技术。所以德国海军的很多装备,设计上就受到一战老底子的限制,虽然很多新技术和新装备能够得到应用,但是结构摆在那,不另起炉灶就很难突破。于是到了德国潜艇上,就导致她们的吨位和各国在一战至间战期20年代建造的潜艇吨位相似。这就出现了一种很诡异的情况:二战新潜艇里,英美日意法一堆潜艇动不动就上1000+吨,甚至不乏1500+的大玩具,而美帝海鲜军团们更是各种奔着2000吨去。而德三一堆700吨级的VII型潜艇,而远洋IX型也才刚1000吨左右...(有人提其他国家也有这个吨位...仔细看看,人家600-700吨甚至800吨级前面还加个coastal...近海/海岸潜艇,然后有人说其他国家也就大了200吨啊,喂喂,跟700吨VII比,这足足大了快1/3好不好...)哪怕考虑到德国海军作战海域确实不远,不需要太大型的远洋潜艇,这种差异也还是显得比较过分了,毕竟意大利都有一堆千把吨的...由于要顾虑强度和下潜的安全,耐压壳又不能随意做大,所以内部鱼雷储存空间就不足了。鱼雷舱:顺便,潜艇鱼雷舱还要兼当艇员住舱...打一枚鱼雷出去就多一两张床位和活动空间....你要是狂塞鱼雷,估计隔三差五潜艇部队就搞一次彩虹行动...所以基于这样一种设计,德军常用的VII和IX型潜艇的耐压壳直径就很有限了。于是德军两型主力,稍小的VII型潜艇上耐压壳直径只有4.7米,到了较大的IX型潜艇上更是减少到了4.4米...所以德三能怎么办呢?塞外面呗...而到了全新的XXI型潜艇上,耐压壳直径就到了5.3米,排水量也涨到了1800吨。于是在XXI型上,鱼雷就全部内置了。





热血军团


提起潜艇,就不得不提二战时期的德国制造的U型潜艇,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最多,战绩也最多。不管是作战规模还是战果,德国海军潜艇部队都是数一数二的。德国的U型潜艇能够转载113吨燃油,14枚鱼雷,水面航速17.6节,水下航速7.6节。装备5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首4具,艇尾1具。甲板上还装备了1门88毫米甲板炮。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共建造了1162艘U型潜艇,但是在战争中,不可能是一直占便宜不吃亏,德国潜艇部队在整个二战中共计损失潜艇接近800艘。人员损失更多。大家都知道潜艇假如被击中的话,很少有上浮的机会,船员基本上就和潜艇一起沉入海底了。虽然德国潜艇损失惨重但是它也给盟军造成了大量的损失。德国潜艇部队在二战中总共击沉了盟军2828艘运输船,总吨位1468.7万吨。无限制潜艇战和狼群战术使德国的其他如鱼得水,在二战中给了盟军沉重的打击。并且U型潜艇有很多个型号。根据不同的用途来分类,有专门作战的,还有运送补给弹药的潜艇。德国的潜艇几乎切断了英国的海上补给线。要不是美国提供帮助的话,英国估计连生活品都缺。德国潜艇一个作战周期一般是12周,一般都跑的很远,补给不方便,所以潜艇会带上很多的补给品。各种蔬菜水果,最多的则是罐头食品。潜艇就那么大,船员的吃喝拉撒睡全在上面,地方不足。潜艇的主要武器就是鱼雷,潜艇内部房鱼雷的地方就那么点,不多带点鱼雷,到用的时候不够咋办,所以就只能放潜艇外边了,不过也就多放了两条鱼雷。不只是鱼雷,还有生活品比如香肠什么的。


环球网


我觉得主要主要受制于u型潜艇的作战模式 普通潜艇一般都不会破坏流体外形 这样会大大增加被地方舰艇发现的几率 对于大洋的刺客潜艇来讲 被发现意味着毁灭

但是u型潜艇的作战模式就是游弋在大洋深处 作战跟踪敌人 在保存自己的情况下找到战机消灭敌人 这就意味着需要超长的续航能力 不慢的速度和人员长时间保障能力

这些已经大量挤占了设计空间 然而德英美的海军力量对比就注定了u型潜艇的后勤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需要尽可能多的携带武器弹药以及给养 武器挂载在外面也是无奈之举







任意门81


艇内空间太少了,装不了太多雷


JJJZJJJ


增大载弹量,便于长时间在海上作战。


梁勇86304567


技术有些,内部空间过小,没有办法只能这样了


放飞梦想追求幸福


其一,舱内太小装不小,其二,吓唬敌人,看到舱外都有大量舱内就更多,带了这么多鱼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