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現在還有道理嗎

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積累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運用到。通常這些語言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容易被大家所接受,這些俗語既反映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俗語對於後來人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所以很多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特別是在農村,更是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俗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俗語“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現在還有道理嗎?

俗語:“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現在還有道理嗎

路有三不走是指:沒人走過的路、找不到熟人的路、期望太高的路。

沒人走過的路:代表著這條路存在著很多的未知之數,沒有人會知道這條路通向什麼地方,同樣也沒人能知道走到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就不要想著走這條路。

找不到熟人的路:這裡的熟人是指領路人。很多時候我們在辦事的時候是摸不到門路的,這時候的我們需要一位熟悉這些門路的人來幫助我們,這樣的話可以幫助我們節省不少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是金錢。如果沒有熟人的話,我們在這條路上不好做,會有很大的風險。

俗語:“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現在還有道理嗎

期望太高的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追求。但是有些人總是好高騖遠,自己的能力往往和目標相差太大,還沒有什麼上進心。這就導致目標雖然定的比較好,但是由於自己的能力有限,不但達不到目標,反而還離心中的目標越來越遠。

禮有三不隨是指:沒有請到的禮不隨、沒有品德的禮不隨、漫天要價的禮不隨。

沒有請到的禮不隨:在生活中,禮尚往來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果遇到那種別人沒有請到你的情況,儘量不要去,更不要去隨禮。因為本身別人沒有請你,說明你們之間的關係並不到位,你不請自來就已經是一件很沒有禮貌的事情,你再去隨禮,很容易遭到別人的歧視,還不如不去的好。

俗語:“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現在還有道理嗎

沒有品德的禮不隨:當別人有大事的時候,我們出了禮。而等到我們有事情的時候,請了他,他人也不來,禮也不隨的人,以後就不要有多大的來往,這種人以後有事情的時候,不用去更不用隨禮。

漫天要價的禮不隨:有些人一點小事就喊別人過來,禮金還高的嚇人,隨的禮金少了還不高興,嚴重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這樣的情況還不如不去,更不用去隨禮。

俗語:“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現在還有道理嗎

錢有三不借:不熟的人不借、給高額利息的不借、沒能力的錢不借

不熟的人不借:但凡跟錢扯上關係的事情都不是什麼好事,兩個人之間本來就不熟悉,你更不知道別人的為人。這種人借錢本身就動機不純,而你一旦把錢借給他,他一旦跑了,你的錢是很難再要的回來的。

給高額利息的不借:借錢給高額的利息,說明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太好,而同樣的高額利息代表著高風險,不然別人也不會找你借錢,一旦出現了什麼狀況,你的錢可能直接就打水漂了。

俗語:“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現在還有道理嗎

沒能力的錢不借:如果你把錢借給一個沒有還錢能力的人,即使是到了還錢的時候,他還是沒有錢還你的。如果不是親人或者關係特別特別好不在乎這點錢的人的話,這樣的錢就不要借。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您有哪些喜歡的俗語?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