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公元396年八月的陽秋,雄踞代北的拓跋鮮卑傾巢而出,兵鋒直指後燕統治下的華北腹地。一場決定東亞歷史走向的生死博弈就此拉開帷幕。而發動並主宰這場大戰的,竟是年僅25歲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他要以這場曠世豪賭,完成從部族領袖到專制帝王的躍升。

百年大夢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北魏皇室欽點的祖地嘎仙洞 未必真是其老家



拓跋鮮卑之起源,是個疑雲密佈的學術難題。北魏皇室雖聲稱,其祖先乃生活在大興安嶺的黃帝后嗣,但這極可能是出於政治目的而進行的虛假宣傳。進入三國時代,拓跋部族的歷史才變得相對可信。彼時的他們已遷居漠南草原,並與魏晉帝國建立起友好關係。

通過不同文明間的交往,中原皇朝的富庶風雅與天子威儀,漸被拓跋鮮卑所聞知。可等到拓跋猗盧掌控部族,司馬氏江山已搖搖欲墜。他一邊蠶食桑乾河上游的代北地區,一邊同南匈奴所建的漢國開戰,並憑戰功被西晉政權封為代王。從此“代”就成為凝結拓跋人歷史記憶與鄉邦情結的文化符號。甚至到了孝文帝時代,眾多北魏臣民仍頑固地稱呼國朝為“大代”。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早期的鮮卑 更多以代這個地名自居



拓跋猗盧還欲效法漢人帝王玩獨斷乾綱,不料招來部族酋長的強勢反撲,慘死於兒子刀下。經過二十餘年內亂,猗盧侄孫拓跋什翼犍才重建秩序。在其統治下,代“國”緩慢朝專制國家轉變,並同建立前燕的慕容鮮卑通婚。而勃興的前秦,卻將二者一併吞滅。國破家亡之中,拓跋珪登上了歷史舞臺。

縱使胡族慣於櫛風沐雨,道武帝早年人生也堪稱悲慘。其人尚未出生,父親便已死亡。母親賀蘭氏依習俗改嫁祖父什翼犍。6歲時又逢前秦以獨孤部監管拓跋鮮卑,為保全幼子,賀蘭氏極可能被迫委身獨孤部首領劉庫仁、劉頭眷與劉顯。這一童年陰影,或許就是日後拓跋珪推行子立母死制度的心理動機。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典型的鮮卑服飾與髮型



更為離奇的是,南北朝史書對代亡後拓跋珪人生軌跡的記載竟截然相反。北朝稱道武帝在獨孤部生活了十年,而東晉南朝卻繪聲繪色地宣佈,這十年間他因罪流落中原、巴蜀。考慮到他最終成長為騎射兩開花的馬上英雄,北朝的說辭當更加靠譜。

淝水之戰改變了拓跋珪亡國賤俘般的命運。憑藉舊眾擁戴與前秦瓦解的良機,他於公元386年重建代國。隨即就同包括舅親賀蘭部在內的眾多勢力殺得昏天黑地。八年之間,拓跋武士打遍大漠南北,湧現出拓跋儀、拓跋遵、長孫嵩等沙場猛將,而道武帝本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鮮卑人在漠南與代地練就了不錯的騎射技巧



但稱霸塞外的榮耀,還遠不能令拓跋珪滿足。畢竟表面的光鮮無法撼動部族逐水草而居的現實。若不改變這種分散性強的生活方式,那一場雪災就能令搶來的牛羊化為烏有。苦心糾合的部眾,也隨時會因一言不合而出走遠遁。

此外,他到死也只是個處處受制的牧人頭目。欲實現拓跋猗盧以來的帝王夢想,就只能去爭奪中原、讓族人過上與土地相捆綁的定居生活,並以空前的軍事勝利樹立起至高權威。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拓跋珪一直希望改變鮮卑的部落聯盟屬性



猛虎下山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將代給為魏 說明了鮮卑人的野心



入主中原的野心,很早便在拓跋珪心間滋長。在386年復國後不到4個月,他就將自己的頭銜,由指代邊塞的“代王”改為象徵中土的“魏王”。兩年後,又以出使的名義,派人窺探統治河北的後燕國之虛實。兩國最終在395年決裂,年底北魏即在參合陂殲滅了後燕太子慕容寶統率的大軍,坑殺俘虜4-5萬人。

年過七旬的後燕皇帝慕容垂,遂於396年春御駕親征再攻北魏,硬是將拓跋珪嚇破了膽。無奈英雄遲暮,這位曾敗東晉、滅西燕的傳奇英主,竟在征途中發病而死,燕軍攻勢不了了之。拓跋部族鬼使神差般地撞上了百年不遇的鴻運,道武帝終於有充分的理由說服顧慮重重的族人,去跟隨自己放手一搏了。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鮮卑人在壯大過程中吸納了不少匈奴與漢人



此時燕國已轉入守勢。資質平庸的後燕新君慕容寶,在命慕容德、慕容農與慕容鳳分別鎮守鄴城、晉陽與信都之餘,竟忙裡偷閒逼死了後母段氏。拓跋珪則於夏六月對燕國邊郡上古、廣寧發動試探性進攻,戰果頗佳。魏軍不僅控制了地勢險要的居庸關地區,還大義滅親殺死了身為道武帝姑父的廣寧太守劉亢泥。

通往中原的大道已經打通,信心膨脹的拓跋珪在秋七月建天子旌旗、改元皇始,一個月後便親率大軍南下。魏軍號稱兵力有40萬之眾,這無疑是誇大其詞。從日後魏使張濟透露給東晉的信息來看,軍中真正有戰鬥力的精銳騎兵當在10萬。其他從徵人員,只是想趁機發財的部民而已。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當時的鮮卑軍隊基本上還是以騎兵為主



不過拓跋珪並未出居庸關,去擄掠富饒的河北平原。他僅命封真率偏師東出上古,以保護側翼並襲擊幽州,自己則帶領主力南越雁門山,殺向剛遭霜災的幷州。這一是因為以晉陽為治所的幷州臨近代北、四塞險固,拿下後即可對河北形成高屋建瓴之勢。二是由於當地百姓對慕容農的高壓統治心懷怨恨。

行軍途中,秀榮土豪爾朱羽健率1700名羯族武士投奔道武帝。其玄孫便是發動河陰之變的梟雄爾朱榮。

9月中旬,魏軍殺至晉陽郊外。因缺乏攻城經驗,拓跋珪命部下繞城遊行炫耀武力,企圖恐嚇守軍並誘其野戰。經過兩次伐魏失敗的打擊,後燕能用於機動作戰的騎兵已損失不少,此刻全力守城才是上策。但深知城內民怨甚大的慕容農不敢籠城固守,只得倉皇出戰,結果被北魏鐵蹄殺得大敗。最後僅帶3騎逃回首都中山。晉陽就此告破。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守衛晉陽的慕容農 最後只能帶3人逃出



不忘初心的拓跋珪,無暇慶賀勝利。他入城後便馬不停蹄地依照漢晉制度,設置百官、封拜公侯、延攬儒生。一番折騰下來,總算有個皇帝樣子。

因幷州已無大的戰事,在留下部分人馬追擊燕軍殘部後,道武帝遣2萬將士重開韓信東出太行攻滅趙歇、陳餘的井陘故道。繼而指揮大軍以猛虎下山之勢,於11月初一闖入了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雲岡石窟第20窟主佛的原型,據說就是拓跋珪



圍困名都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北魏軍隊一路東進與南下的路線



晉陽陷落的消息傳到中山後,燕國重臣就如何進行防禦而分為三派。中山尹符謨認為當嚴守太行險要,萬不可縱魏軍鐵蹄殺入平原。中書令睦邃建議發動百姓聚眾自保,御弟慕容麟則主張集中兵力死守中山等大城市。權衡再三後,後燕皇帝採納了慕容麟的方案。

平心而論,慕容寶做出如此選擇亦有他的苦衷。千里太行戰線漫長,分兵把手極可能會被敵軍各個擊破。自己登基後為嚴查戶口、確定士族等級高低而燒的三把火,亦將升斗小民連同世家大族得罪個遍。所以,動員臣民自保只是一句空話。相比之下,還是慕容麟的主張更為可行。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原屬西燕的幷州最終成為北魏的囊中之物



此外,魏晉十六國時期大為進步的工程科技,亦給了慕容寶守城的信心。此時夯土築城術已登峰造極,由四面城牆向外凸出的馬面敵臺亦已出現,大大減少了射擊死角。連城垣包磚的技法,也開始得到應用。憑藉全面升級的城防,只要下定決心固守不出,將騎兵為主且貪圖財物的索虜熬到糧盡退兵,並非難事。

可慕容寶大大低估了拓跋珪的耐心。雖嚴重缺乏攻城步兵與器械,但為了帝業夢想,這個飽經風霜的鮮卑漢子將死撐到底。魏軍主力殺入河北後,諸多郡縣皆望風而降,但中山、鄴城與信都等後燕重鎮依然穩如泰山。道武帝遂命拓跋儀攻鄴城,王建、李慄攻信都,各統5萬騎兵。自己則率大部隊直取燕都中山城。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慕容寶最終決定死守信都等大城市



11月20日,魏軍對中山發動首輪進攻。燕軍血戰一天,殺傷魏兵數千人。南下以來,拓跋珪尚未遭遇這般激烈的抵抗,但後燕的龜縮戰術也暴露無遺。道武帝索性放鬆圍城,將指揮部挪到中山東南的魯口,在滹沱河兩岸就地徵糧,擺出一副既來之則安之的架勢。

但道武帝強化集權的惡果也開始顯現。熟悉大營防務卻與君主不和的魏臣沒根,在投降燕國後竟率百餘騎兵趁夜發動斬首行動!僥倖逃過一劫的拓跋珪並未氣餒,先在397年元旦大宴群臣振奮士氣,隨即親臨信都前線。已被圍困六十餘日的慕容鳳,未見敵軍撤退卻迎來了魏主的天子旌旗,瞬間意志崩潰棄城而逃。正月25日,信都投降。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道武帝將用擅長野戰的騎兵長期圍城



眼看戰局有所改觀,噩耗卻紛至沓來。足智多謀、身為慕容寶叔父的慕容德,在鄴城連敗魏軍。而沒根之侄醜提,也舉兵造反禍亂後方。急於回國平亂的道武帝忙向後燕求和,沉不住氣的慕容寶卻以為殲敵良機到了。他招安盜賊拼湊起包括12萬步兵和37000騎兵的人馬,向南挺進至曲陽縣的柏肆。全軍與魏軍隔滹沱河對峙,企圖切斷拓跋珪撤往幷州、代北的退路。

2月9日深夜,慕容寶派兵偷渡滹沱河,火燒敵營。強勁的北風登時將魏軍陣地變為一片火海,夢中驚醒的道武帝,來不及穿上衣靴便奪路而走。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南北朝時期的步兵與重騎兵



眼看形勢一片大好,慕容寶招募的烏合之眾卻莫名其妙地自相殘殺起來!驚魂甫定的拓跋珪,抓住這一轉瞬即逝的戰機。先用鼓聲集合部隊,再以精騎衝鋒,一舉將燕軍趕回滹沱河北。

本欲畢其功於一役的慕容寶,已失去了和魏軍相持的鬥志,引兵北返中山。魏軍乘勢冒雪渡河,追亡逐北。近似於淝水之戰的一幕遂在數九寒天的滹沱河岸上演。燕軍的撤退變成一場崩潰,16萬大軍僅有2萬騎兵逃回中山。大批將士或被敵騎俘獲,或是凍死在道路兩旁。道武帝終於打贏了征服河北的關鍵一仗。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鮮卑人的精銳騎兵 扭轉了局勢



帝業開基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野戰失利讓燕軍一邊困守 一邊發生了內部撕鬥



被柏肆之戰的勝利所鼓舞,道武帝打消了議和北返的念頭。他分遣諸將鎮壓叛亂,自己則繼續圍困中山。眼看亡國大難就要降臨,慕容氏貴戚非但不抱團取暖,反而為各謀出路而內訌得你死我活。與君主矛盾激化的慕容麟,率先棄城而逃。驚駭不已的慕容寶,唯恐慕容麟跑回遼西祖地割據一方,索性帶上萬餘人馬,離開中山朝東北一路狂奔。

對參合陂殺降慘案念念不忘的中山父老,不願就此降魏,轉而擁立慕容詳。可頂受著巨大壓力的孤城之主,根本沒心思救民水火,只顧享受末世狂歡,日夜沉溺在酒色殺戮之中。走投無路的百姓,只得聯絡亡命在外的慕容麟反殺個回馬槍,結果了慕容詳的性命。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中山城已逐漸變為人間地獄



中山城內上演的狗血劇並不能讓拓跋珪舒心,他正因後勤問題而愁得焦頭爛額。時值青黃不接之季,為籌集糧草,道武帝已在4-5月間停攻鄴城與中山,甚至允許百姓繳納桑葚充當軍糧。而魏軍指揮部亦在魯口、河間、常山等地不斷騰挪。此時擋在拓跋珪面前的攔路虎,已不是同燕國的各種小規模衝突,而是致命的饑荒了。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轉入397年8月,北魏軍中疾病流行,武士戰馬紛紛倒斃。已出征一年的士兵皆渴望回鄉,但他們的請求卻被殺紅眼的道武帝一口回絕。決定自身命運的骰子早已擲出,就算慕容垂復生,他也要咬牙奉陪到底了。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鮮卑人的具裝騎兵在圍攻戰中用處於有限



精疲力竭的交戰雙方,在入冬的10月展開最後一搏。燕軍所出動的僅僅是慕容麟帶領的2萬徵糧軍,而耗不下去的拓跋珪也失去了往日的沉著,為追殲這股殘敵他竟在大霧中急行軍了數日。決戰在中山西南的義臺打響,擅長野戰的魏軍斬首九千,乘勝攻克中山城。

一直避敵鋒芒的慕容德,得知中山陷落後,帶領4萬戶人家棄守鄴城、南走滑臺,後於山東半島建立了南燕國。與其周旋多時的魏將拓跋儀,遂於398年正月攻佔了這座被曹魏、後趙、前燕等政權大力經營的名都。拓跋鮮卑在這場歷時一年半的鏖戰中,笑到了最後。


鏖兵河北:成就北魏帝業的血戰

中山城已逐漸變為人間地獄



踩踏著敵我雙方的累累白骨,拓跋珪終於登上了權力之巔。憑藉部族史上前無古人的征服成就,他順理成章地推行了離散部落、分土定居等為政舉措。成功掙脫了酋長貴族們的束縛,確立起胡族政權中空前的強大帝權。而他的子孫,亦將沿著開國皇帝所指明的方向,越走越遠。

充滿黑色幽默意味的是,難受制約的專制權力,使道武帝晚年愈發乖戾。漢人獻上的五石散,更令他的暴虐變本加厲。這位縱橫沙場的天才帝王最終未能馬革裹屍,而是在宮廷政變中死在了兒子的刀下,年僅39歲。(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