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地獄”硫磺島,這場慘勝,令美軍聞風喪膽,最終選擇原子彈

1945 年 2 月,美軍與日軍在太平洋發動了一場戰爭,這是一場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登陸作戰,雙方都傷亡慘重,被世人稱為太平洋戰場上的“絞肉機”。

美日爭奪的硫磺島是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戰略要點,此役的勝利不僅使美國的海軍陸戰隊贏得了舉國的讚譽,而且確保了美軍可以在島上建立距離日本最近的基地,使 B-29 轟炸空襲日本本土和後來用原子彈結束戰爭成為可能,推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結束的進程。

血戰“地獄”硫磺島,這場慘勝,令美軍聞風喪膽,最終選擇原子彈

日軍火力點隱藏得很巧

作戰背景

1945 年 2 月,當歐洲戰場的硝煙隨風散去的時候,太平洋戰爭中的硫磺島戰役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美軍在這個長 8 千米、寬 4 千米的小島上,從 2 月 19 日開始,到 3 月 26 日結束,苦戰一個多月,最終以巨大的傷亡贏得了戰役的勝利。

此役,美軍共投入兵力約 22 萬人,其中登陸部隊約 6.1 萬人,另有艦艇 800 餘艘,飛機 2000 多架。作戰中,美軍陣亡 6812 人,傷 19189 人,損失艦艇 33 艘(其中航空母艦 1 艘)、飛機 168 架。固守硫磺島日軍 23000 人,其抵抗幾乎都是自殺形式的對抗,大批日軍潛伏在坑道里,子彈打完後,就抱著炸藥桶衝進美軍陣地引爆,以此來拖延美軍進攻的步伐,但最終日軍未逃脫被全殲的厄運。

作戰經過

計劃周密奪取戰略要地。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進一步發展,美軍先後攻佔了馬里亞納群島和菲利賓群島後,突破了日本本土以南和西南方向的第二道防線,使得日軍的內防禦圈直接暴露在盟軍打擊之下。為了打敗日本法西斯,消弱日軍的整體作戰能力,儘早結束戰事,美軍決定向日本內防禦圈發起進攻,對其本土進行轟炸。對美軍而言,

硫磺島是日軍拱衛日本本土安全的南大門,所以,在太平洋戰爭後期,這個人口稀少的小火山島成為日美必爭之地。

1944 年 10 月初,硫磺島登陸作戰計劃由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制定出來。決定由海軍陸戰隊第 5 兩棲軍組成地面部隊,下轄第 3、4、5 師,共約 6.1 萬人,由霍蘭史密斯中將指揮;並由太平洋艦隊部分艦艇組成登陸編隊和支援編隊,由凱利特納中將指揮;第 58 特混旅編隊負責海空掩護,由米切爾中將指揮;參加戰爭的艦艇共 800 艘,飛機約 2000 架,由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上將統一指揮。而此時計劃參加硫磺島登陸作戰的部隊正在呂宋島執行作戰任務,使得計劃不能馬上實施。1945 年 1 月 9 日,呂宋島戰役結束,參戰部隊開始休整,於是尼米茲決心在 1945 年 2 月中旬發起硫磺島登陸作戰。

日軍將領慄林忠道中將指揮此次作戰,他認為面對具有絕對優勢的美軍,灘頭作戰難以抵抗美軍的登陸,因為猛烈的艦炮和航空火力突擊,必然使水際陣地遭到嚴重破壞,從而消耗進行持久作戰的能力。為此,應將美軍放到陸上來打,利用有利地形節節抗擊,遲滯、消耗敵人。因此,他主張依託元山地區的有利地形,建立堅固防禦體系,實施縱深防禦。

該方針要旨是在縱深內構築支撐點作為主要抵抗陣地,允許敵人登陸,在水際暫不進行抗擊,抓住敵人上陸並集結於岸邊縱深 400 米的時機,集中炮火和各種火器實施突然反擊,最終與海軍守備軍達成方案:

以縱深防禦為主,灘頭防禦為輔,海軍守備部隊依託永備發射點和堅固支撐點防禦海灘,而陸軍主力則集中在折缽山和元山地區組織縱深防禦。硫磺群島以折缽山為核心陣地,以兩個機場為主要防禦地帶,把適宜登陸的東、西海灘建成以永備發射點和堅固點為骨幹的防禦陣地。針對美軍作戰特點,在海灘縱深埋設大量地雷,機槍、迫擊炮、反坦克炮構成綿密的火力網,所有的武器的配置與射擊目標都進行過精確的計算,既能隱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的殺傷敵軍。


血戰“地獄”硫磺島,這場慘勝,令美軍聞風喪膽,最終選擇原子彈

美軍進攻路線圖

海空封鎖困日軍於孤島。為了迷惑日軍總參謀部,孤立硫磺島守軍,給登陸作戰創造有利條件,從 1944 年 8 月 10 日開始的三個月內,駐紮在塞班島的美軍航空兵重點轟炸了日本本土、硫磺島的機場以及為硫磺島進行物資補給的中轉地父島的港口設施,投彈量超過 4000 噸,但因自然環境的影響,島上霧氣大,能見度低,轟炸效果並不理想。

2 月 2 日,尼米茲來到烏利西,視察硫磺島作戰的準備情況。斯普魯恩斯提議阻止日軍對硫磺島可能的增援,轉移日軍注意力,必須首先使用艦載航空兵對日本本土的關東地區機場進行壓制,尼米茲同意了這一計劃。隨後,尼米茲又前往塞班島觀看了將在硫磺島實施登陸作戰的第五兩棲軍的 3 個海軍陸戰隊師進行的臨戰演習

2 月 16 日,美軍航母編隊開始攻擊日本本土,1000 餘架艦載機分成數個攻擊波次黑壓壓的蜂群一樣直撲東京灣各機場,但因霧氣瀰漫,能見度低,轟炸效果不是很理想。第二天,由於天氣惡劣,斯普魯恩斯只派出艦載機 500 餘架次轟炸關東地區的機場、飛機制造廠等目標。下午,命令第 58 特混艦隊急速南下直接支援對硫磺島的進攻。此次行動以後,美軍又使用了 32 艘潛艇進行了海上封鎖,從而使硫磺島處於孤立狀態,硫磺島的日軍從此再沒有得到任何物資和兵員補充。

2 月 16 日清晨,布蘭迪的火力支援編隊到達硫磺島海域,開始實施預先火力準備。所有戰列艦、巡洋艦都按照事先劃分的地段佔領射擊陣位,逐一摧毀已經查明的目標。2 月 17 日 9 時許,美軍水下爆破隊在 12 艘登陸炮艇的掩護下探測海灘礁的航道,並清除了水下的水雷和障礙物。日軍指揮官以為美軍登陸在即,下令大口徑火炮開火,將 12 艘登陸炮艦擊沉 9 艘,擊傷 3 艘,艇員陣亡,失蹤 44 人,傷 152 人。

美軍大為震驚,島上的日軍竟然還有如此猛烈的火力,立即對這些剛暴露的目標進行反擊。16~18 日,為了配合艦炮火力,護航航母的艦載機也全力出擊,進行空中掩護和反潛警戒,這 3 天中,硫磺島幾乎完全被美軍火力淹沒,日軍只能在坑道里,無法活動。

19 日天亮不久,美軍開始了猛烈的一次直接火力準備,從 8 時 50 分開始,火力持續達 9 小時,共發射炮彈 38550 發。美日在雙方交戰中都付出了很大的人員傷亡代價。戰爭持續到天黑,美軍已經將 6 個步兵團、6 個炮兵營和 2 個坦克營運上了硫磺島,共約 3 萬人上岸,佔領了寬約 3600 米,縱深從 650~1000 米不等的登陸場,全天傷亡 2424 人,傷亡總數約佔登陸總人數的 8%。雖然第一天的戰果不大,但隨後的戰鬥將更加艱鉅。

逐寸爭奪殲滅頑固之敵。2 月 20 日,從凌晨開始,美軍艦炮就根據登陸部隊的要求進行火力準備。8 時 30 分,美軍登陸部隊開始發起了進攻。因硫磺島的地形對守方有益,美軍每向前推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直到黃昏,才總共前進了 180 米。

隨後的幾天,戰鬥進展都不是很明顯。3 天的奮戰美日雙方都筋疲力盡,損失慘重,但日軍的抵抗仍然頑強。23 日 10 時 20 分,陸戰 5 師 28 團由哈羅得希勒中尉率領 40 人組成的小分隊,終於攻上了折缽山山頂並升起了一面美國國旗。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戰鬥依然很激烈,美軍陸戰隊員對日軍的牢固工事沒有找到什麼弱點,沒有想出什麼克敵的良策。每天的戰果只能以米來計算,但傷亡的數字一直在增加。3 月 1 日,美軍攻佔了 2 號機場、342.4 高地和元山地區,但 382 高地仍然在日軍手裡。為了奪佔 382 高地,美軍付出了重大犧牲。日軍以 382 高地作為一個誘餌,引誘美軍進入而加以消滅,美軍 4 個排的兵力被日軍轟炸了 8 個小時,幾乎沒有一個人是完好的,直到 3 月 3 日,382 高地才被美軍陸戰 4 師攻佔。

美軍和日軍在爭奪硫磺島中部地區的戰鬥中,戰鬥極其慘烈,有的戰鬥部隊的傷亡率高達 50% 以上,許多連隊的連長由少尉或上士擔任,而排、班長大都由普通士兵擔任。直到 3 月 9 日,美軍才將日軍壓縮到島的北部和東北部沿岸的地帶,突破了日軍的第 2 道防線。

血戰“地獄”硫磺島,這場慘勝,令美軍聞風喪膽,最終選擇原子彈

飛越折缽山的美軍 TBM「復仇者」

困獸之鬥難以維持長久 3 月 10 日,陸戰 3 師將日軍防線截為兩段後,隨即開始向兩面擴張戰果,9 團向東,21 團向西,分別策應陸戰 4 師、5 師的攻擊。從 16 日美軍宣佈佔領硫磺島後又經過整整 1 周的激戰,24 日美軍才將殘餘的日軍壓縮在島北部約 2100 平方米的狹小範圍裡。3 月 26 日凌晨,慄林忠道親自率領約 350 名日軍向 2 號機場的美軍發起最後反擊。

美軍一些後勤人員被偷襲,傷亡 172 名人員,日軍也被殲滅 172 名,最終指揮官切腹自殺。美軍於當日 8 時宣佈硫磺島戰役結束,但是清剿殘餘日軍戰鬥一直持續到 4 月底。同時,日軍大本營決定以少量飛機和潛艇實施「特攻作戰」,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戰果,前後相應出動自殺飛機攻擊了美軍的艦隊,對美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同時還以潛艇實施特攻作戰,但因美軍防範嚴密,反潛能力強,絕大數潛艇被美軍發現,沒有對美軍造成太大的傷亡,直到 3 月 6 日,日軍統帥部見硫磺島大勢已去,這才命令在硫磺島海域活動的潛艇全部撤出。

戰例啟示

硫磺島登陸戰役僅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600 多次登陸作戰中的普通一例,但硫磺島登陸進攻之艱難,抵抗之頑強,雙方損失都非常慘重。

強大的海空火力支援力量是美軍攻佔硫磺島的基礎。在硫磺島登陸作戰中,從兵力上看,美軍無論人數還是空軍裝備都佔有絕對的優勢,也正是因此,美軍才能背水攻堅,取得硫磺島登陸作戰的勝利。未來的登島作戰,必須要以強大的優勢力量為基礎。這種優勢不僅體現在兵力數量上,還體現在部隊質量上,體現在雙方空中、海上等其他聯合參戰力量的對比優勢上。

要想方設法在某一時空內調集相對優勢甚至絕對優勢的作戰力量,才能確保登陸作戰的成功。

精心而周密的作戰計劃準備是美軍順利登陸的前提。硫磺島登陸戰役雖然是 1945 年 2 月 19 日發起的,但早在 1944 年 4 月開始,美軍的太平洋戰區司令部就開始醞釀硫磺島登陸作戰計劃,為了制定一份完整的作戰計劃,整整花了 6 個月的時間,確保作戰計劃周密詳細。從計劃出爐到戰役打響美軍又進行了 4 個多月的作戰準備。登陸準備分為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個是登陸部隊的臨戰演習,擔負登陸任務的第 5 兩棲軍的 3 個海軍陸戰隊師為了順利登陸,在塞班島以硫磺島日軍為假想敵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模擬演練;

二是火力空襲,為了阻止日軍對硫磺島可能的增援,轉移日軍注意力,美海空軍在戰役打響前 7 個月使用大量艦載航空兵對日本本土關東地區機場、硫磺島機場進行火力壓制。因此,在未來的登陸作戰中,要取得絕對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必須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詳盡的情報資料、周密的組織計劃、嚴格的戰前訓練、充足的物資器材。

全方位海空立體火力支援是美軍克敵制勝的關鍵一招。強大的海空火力支援在硫磺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確保登陸作戰的順利進行,弱化硫磺島日軍的作戰能力,美軍進行了長達 7 個多月的火力空襲,平均每月打擊 10 次,在此次作戰中艦炮支援也比較得力,共發射各種口徑炮彈 30 餘萬發,計 1.4 萬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力支援了登陸部隊的作戰。

火力主導在登陸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有了美軍艦炮和飛機提供的全程、及時、有效的火力支援,美軍陸戰隊才能以較小的代價攻克日軍固若金湯的防禦陣地。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未來的登陸作戰中,制空權和制海權的爭奪會非常激烈。登陸方只有掌握壓倒優勢的海、空力量,實施強有力的海、空火力支援,才能保證突擊上陸部隊在集結、裝載、航渡、上陸等各個作戰環節的任務能夠得以順利實施。

血戰“地獄”硫磺島,這場慘勝,令美軍聞風喪膽,最終選擇原子彈

美軍傷亡慘重

戰前敵情判斷不夠準確是造成美軍大量傷亡的主要原因美軍攻佔硫磺島共傷亡人數 28686 人,雙方傷亡比為 1.23:1,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傷亡人數超過日軍的唯一戰例。

在此次作戰中,美軍利用其強大的海空優勢在突擊登陸階段進展神速,第一天就有 3 萬人登上了硫磺島,然而在接下來的 30 多天當中卻因對地形和日軍堅固防禦體系一無所知而進展緩慢,傷亡重大,平均一個師每晝夜佔領的面積只有 0.2 平方千米。

在這場戰役中美軍傷亡慘重,除了日軍有堅固的防禦工事和狂熱的軍國主義精神外,美軍情報機構對硫磺島日軍的作戰能力的錯誤評估也是重要原因。

首先,美軍沒有準確估計守島日軍的兵力兵器。臨近開戰,美軍採用偵察機對硫磺島進行偵察,但是由於天氣的原因和情報中心缺乏經驗豐富的情報分析員而使得偵察變得毫無意義,對硫磺島日軍的情況掌握的不夠詳實。

其次,沒有查明日軍堅固的防禦工事。在戰爭發起後,美軍遇到了大量來自防禦工事的抵抗,但是戰前聯合情報中心並未就這些情況進行說明。

最後,美軍情報人員對硫磺島複雜的地形隻字未提,高地、窪地和經過人工改造的天然的坑道成為日軍天然的屏障,極大地遲滯了美軍的行動。

攻佔硫磺島傷亡之大激起了美國國內巨大的反響,日本人自殺式的攻擊屬實美軍聞風喪膽,正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最終決定啟動原子彈計劃,迫使日本投降。

注: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 ,我們每天會為您奉上精彩深度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們創作的最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