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原子彈“誕生”始末:以責任、理性和良知的名義

作者 | 趙致真

原子弹“诞生”始末:以责任、理性和良知的名义

1946年7月1日《時代》封面的愛因斯坦。圖片來源:timecoverstore

1946年7月1日,愛因斯坦的頭像在巨大蘑菇雲映襯下,登上《時代週刊》雜誌的封面。

編輯錢伯斯寫道,愛因斯坦成為“原子彈之父”有兩個原因,其一是他的E=MC2質能轉換公式為原子彈奠定了理論基礎,其二是他啟動了美國對原子彈的研究。

作為一個終生的和平主義者,原子彈的光環和蘑菇雲的桂冠,是很難讓愛因斯坦引以為榮的。

事實上,愛因斯坦對原子物理造詣不深,也沒有參與原子彈的製造,但他在推動原子彈“立項”的遊說中,確實發揮了關鍵和核心作用。

1938年1月,猶太裔匈牙利物理學家西拉德為逃避納粹迫害而輾轉來到美國,成為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他在1933年便萌生了重元素鏈式反應的設想。

當哈恩、梅特納1938年12月發現了鈾核裂變後,西拉德便敏銳意識到核武器將“應劫而生”,必須防止納粹政權搶先製造出原子彈毀滅人類。

而最有效的行動,是阻止德國從鈾礦石的最大產地比屬剛果獲得原料。但誰又能向比利時當權者發出警示呢?

“人託人,臉託臉”,西拉德想到了愛因斯坦。

早在20世紀20年代,愛因斯坦便和西拉德有師生之誼,還共同發明了“無運動部件冰箱”。

愛因斯坦1929年10月訪問比利時皇室,曾和皇后伊麗莎白建立友誼並保持書信來往,而伊麗莎白的長子正是當今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

1939年7月16日,西拉德乘坐魏格納的汽車,前往愛因斯坦度假的長島海濱。

行前他從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瞭解到愛因斯坦的住處,但來到皮克尼克灣打聽後,卻發現無人知道“莫爾博士小屋”。西拉德試著詢問路邊一個小男孩是否聽說愛因斯坦,這下才找到了嚮導。

當愛因斯坦聽完西拉德講述鏈式反應後,驚訝地說,“我可壓根沒想到這些”。

因感到事態嚴重,他們三人反覆斟酌,最終決定先通過美國國務院寫信給比利時駐美大使。由愛因斯坦用德文起草,魏格納翻成英文交秘書打印。

適逢其時,西拉德通過朋友認識了華爾街金融家薩克斯,他是總統羅斯福的私人朋友和顧問。薩克斯建議由愛因斯坦直接寫信給羅斯福,並自告奮勇親手遞交。

西拉德喜出望外,上達天聽,搶佔先機,這也正合幾位科學家的初心。

7月30日,西拉德再次會見愛因斯坦,由於魏格納到佛羅里達度假,便請泰勒開車。這位日後的“氫彈之父”後來笑言“我是以西拉德車伕的身份走進歷史的”。

西拉德拿出和薩克斯共同草擬的初稿,愛因斯坦正襟危坐,用德語口授,泰勒握筆在側隨時記錄,一封改變世界的信就此初具雛形。

回家後,西拉德整理成2個版本,一個45行,一個25行,寄給愛因斯坦定奪。愛因斯坦最終選定較長的版本。並在兩份文稿上都簽了名,時間是1939年8月2日。

原子弹“诞生”始末:以责任、理性和良知的名义

1939年7月30日,愛因斯坦在長島別墅和西拉德商定給羅斯福總統的信。圖片來源:scnews.info

1939年9月1日德軍進攻波蘭,二戰正式爆發。

西拉德憂心如焚,為了保險起見,又打算請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國家英雄”林德伯格出面幫忙。

愛因斯坦幾年前曾在紐約和林德伯格有過交往。西拉德致函林德伯格請求會面,並附上愛因斯坦的介紹信,但卻沒有迴音。

9月13日再次寫信催問,但兩天後便在廣播上聽到林德伯格鼓吹“孤立主義”的論調,並得知他一年前就接受了戈林代表希特勒頒發的“德國雄鷹十字勳章”。

西拉德寫信給愛因斯坦說,“林德伯格不是我們的人”。

在這種情形下,遞交羅斯福總統的信,只能賭在薩克斯身上了。西拉德給了薩克斯10天時間為最後期限。

10月11日,薩克斯終於走進了羅斯福的白宮橢圓辦公室。

沒有寒暄,更害怕把信留下後會淹沒在大堆文牘中,薩克斯站在羅斯福辦公桌前大聲朗讀了愛因斯坦信中的片段,“船上裝一顆這樣的炸彈就足以毀滅一個港口和周邊地區,空中投放威力更大”“德國佔領下的捷克斯洛伐克已經禁止鈾礦出口,威廉皇帝學院已經開始研究,美國應該加快行動”。

西拉德聲情並茂,但效果並不理想。羅斯福表示有興趣,卻認為政府幹預為時尚早。

眼看希望成空,薩克斯情急之下向羅斯福提出次日共進早餐並獲得同意。

住在距離白宮兩個街區的卡爾頓旅館,薩克斯一夜無眠,在附近公園裡“搔首躑躅,屈指徘徊”,緊張思考著該如何抓住千金一刻的早餐時光……

到了早晨,當羅斯福坐著輪椅來到餐桌旁時,薩克斯講了一個故事,“拿破崙拒絕美國發明家富爾頓關於組建蒸汽船海軍的提議,英國因此而得救。如果拿破崙更有想象力和謙卑感,19世紀的歷史將會重寫”。

羅斯福總統沉默良久,吩咐僕人拿來一瓶拿破崙年代法國白蘭地酒,和薩克斯乾杯。羅斯福說,“你將看到納粹不會把我們炸飛”,並吩咐秘書埃德溫,“這需要行動”。

1939年10月19日,羅斯福總統回信給愛因斯坦,表示“我已經召集了一個由標準局局長和陸軍、海軍選派代表組成的委員會,全力以赴考察你關於鈾元素建議的可行性”。

空前規模的曼哈頓工程從此拉開序幕。

西拉德在看到二戰勝負已定時,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使用原子彈。

1945年3月他又去拜訪愛因斯坦,再次為新的共同憂慮而決定寫信給羅斯福,請求決策層聽取科學家意見。

但兩位“繫鈴人”自以為有“解鈴”的能力,卻未免太天真幼稚了。何況愛因斯坦的信到達總統辦公桌上時,羅斯福已經去世,閱讀者換成了新就任的總統杜魯門。

原子弹“诞生”始末:以责任、理性和良知的名义

把原子彈“銷售”給美國的3個人:愛因斯坦、薩克斯、西拉德。圖片來源:The Atomic Future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小男孩”,8月9日在長崎投下原子彈“胖子”。

杜魯門8月6日發表聲明說:“我們花了20億美元進行了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賭博並贏得勝利。”

1949年,西拉德寫下短篇小說《我以戰犯的名義受審》,再次申述自己的態度和立場。

1947年3月愛因斯坦對《新聞週刊雜誌》表示,“當初如果知道德國造不出原子彈,我連一個指頭都不會動”。

晚年他和化學家鮑林談話時更明確地說:“我今生最重大的錯誤之一,是簽署了給羅斯福總統的信,建議他製造原子彈。”

曼哈頓工程無疑是一項大科學工程,由科學家發起,集中全美國最優秀的科學家,應用最新科學原理和技術而取得的成功。它深刻改變了戰爭與和平的形態,影響了人類的前途和命運。

至於在納粹有可能領先的形勢下,原子彈到底該不該製造;在日本發出“一億玉碎”的叫囂時,原子彈到底該不該使用,讓歷史學家繼續辯論吧。

目前全球的基本共識是,最終全面禁止和徹底銷燬核武器。

但“請神容易送神難”,何況這位“死神”當初是科學家以責任、理性和良知的名義,千方百計邀請來的呢?

《中國科學報》 (2019-03-29 第5版 文化)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物理定律告訴你,愛情的真相有多麼殘酷!

2. 玉皇大帝到底住在平流層還是對流層?

3. 玻璃球裡的花紋是怎麼弄進去的?看完童年之謎終於解開了

4. 不要模仿!把兩顆葡萄一起放進微波爐 ,能燒得你家都沒了

5. 仰望星空100年

6. 不知道這些,別說你看懂了《流浪地球》

7. 如何批量製造鑽石

8. 楊-米爾斯理論說了啥?為什麼說這是楊振寧超越他諾獎的貢獻?

9. 怎麼避免上廁所沒有紙?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10. 牛頓棺材板壓不住時,請祭出此物防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