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裡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究竟為何意?

百鍊晴空


我在研讀道德經中,結合另一位領域的老師對於抱元守一的身心修行的講解,對這句話做一個自己的理解:

心中有慾望,腹中有精元,志是我執,骨是體格。

虛其心,意思是說,要拋除雜念,去除私慾,道德經中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虛其心,就是,要把眼耳鼻舌身所有的感官的感受慾望拋開,保持慾望的至簡,保持心地清淨澄澈,至於清靜無慾的狀態。

實其腹的意思是,保養元神,收斂精氣在腹內,道家所言,氣沉丹田,凝神聚氣,大概是這個意思。

弱其志的意思是,讓人消減過於自我的意志,也即去除我執,所有對於外在事物的要求、對於自我的想要更多、更強、更大、更好的想法,全部削弱,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說,去甚去奢去泰,以至於無為、無用的境地。這是對於個人境界的修行法門,而並非向統治階級提供的愚民政策。

強其骨的意思是,保持強健的體格,身體是精神的聖殿,只有身體強壯,精神才有可以依附的歸宿,人生在世,身體是最重要的,有了強健的體格,才有可能,去面對未來的一切,以無為之心循道而行。

以上是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不當之處請指正,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見解,共同探討!

80後女生,品牌文化策劃人,熱愛中國文化,用我自己的理解,解讀人文生活,歡迎關注我,共探真理之妙。

玉心讀人文


老子的意思,不過想要得到一個自然、自在、自由的理想社會。這種理想社會的構想,與他對現實社會的認知與反思有關。


一、「亂」之根源

老子認為,世道之亂,起於由人之慾望而引起的各種「有為」。這可從三方面來說。


第一,人之各種慾望,追求感官的刺激,流逸奔競,本身就會給人帶來不好的結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十二章》

五色、五音、五味等代表多欲之生活,其結果則竟至「目盲」「耳聾」「口爽」「發狂」「行妨」。老子對這種多欲的生活狀態是否定的。


第二,認為追逐慾望,而必然會引起相互爭競。這是社會亂之根源。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道德經·三章》

所謂「不爭」「不為盜」「不亂」,皆就取消爭競而言。由此可知,老子認為社會之亂,在於人們相互爭競,而相互爭競,是因為人對慾望的追逐。所以老子就從這個角度立說,如何才能使民不爭呢,使他沒有相應的慾望就好了。「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云云,皆就此而說。


第三。人們對慾望的貪婪和追逐,已經到了不顧生命的地步了。貪名利而不顧危亡。老子就說: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道德經·四十四章》

你所貪求的慾望,真的比你的命還重要麼?老子乃於此喚醒世人,貴重自己的身體性命,不要為了慾望而奮不顧身。


基於此,老子對物慾文明是持否定態度的。其雲: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道德經·五十三章》


二、為何要「虛其心,弱其志」

基於對社會現狀的認知以及對物慾文明的否定,老子當然否定多欲的生活。於是他所主張的生活態度,就正與之相反。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經·十二章》

所謂「為腹不為目」,即只求飽,而不求額外的慾望追逐。嚴靈峰說:「腹易厭足,目好無窮」。其言甚是。「目」代表的是外在無窮的追逐,「腹」代表的是內在必要的滿足。所以陳鼓應先生即說:「為腹」,即「實其腹」「強其骨」;「不為目」,即「虛其心」「若其志」。


所謂「虛其心」,即使其心靈寧靜,無憂慮與私慾。「弱其志」,是相對於追逐慾望的強盛之心而言的。弱其志,即使其消除強盛相爭追逐之意志。「虛」和「弱」在老子的語境中,都是正面的意義,是老子所讚許的。比如「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弱者道之用」等。


老子所肯定的,是諸如「虛」「靜」「無為」「柔弱」「愚」等。這些詞在日常語境中,往往表示消極意義。但老子恰恰是在否定現實種種「作為」的基礎上而建立其理論的,故「剛強」「實」「有為」「智」「仁」等日常表示積極意義的觀念,在老子那裡恰恰是被否定的。瞭然這一層,便不至認為「虛其心,弱其志」是一種否定。正如所有人都知道的,「無為」在老子那裡不是一種否定義。


三、「虛其心,弱其志」會怎樣

「虛其心」這句話,完整的表述是這樣的:「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這是聖人治理天下之方法。


首先,這並不僅僅是對百姓的要求,而是聖人也要如此的。上面所引「聖人為腹不為目」,即「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之意。而《道德經》第二十九章雲: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河上公注云:「甚謂貪淫聲音,奢謂服飾飲食,泰謂宮室臺榭。」聖人要去除掉這些,還是「為腹不為目」之意,也即「虛其心,弱其志」。所以這是聖人也要做到的。


老子既然對多欲社會狀態否定,則其所主張的更好的簡單清靜的生活,自然是所有人而言都是好的。不可能讓百姓少欲,而讓君主多欲。不是這樣的。


既然聖人也要「去甚,去奢,去泰」,則聖人之治理國家,自然也要力求其人民「虛心」「弱志」。


在老子的設想中,一個沒有多餘慾望追逐與爭競的社會,是太平安閒的理想社會。大家都不爭,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所以,「虛其心」云云,是聖人之治的方法。那麼最終用這種方法治理的結果是怎樣的呢?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道德經·五十七章》

這是老子所構想的理想社會。


所以「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云云,是老子認為通往理想社會的方法,而與我們普通所謂「愚民」無干。


孫虛白


這句話,也易於理解,是從前面使民不爭不盜不亂的聖人之治,而導出的方法:虛心實腹,弱志強骨。以達到無知無慾,從而無為而治的理想社會。

一、天得一而清,人得一而正,心得一而靜。統治者不崇尚賢才良德。人民就不會爭競效仿,患得患失,悲歡憂傷,心慕虛名,傷身毀家。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飲耳。不貴財貨珍寶,人民就不會有偷盜搶劫,狼子野心之慾望。

二、無知無慾,或為愚民政策,或是大智若愚之語。黃帝內經養生精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呵呵,若全民推廣,醫保難題當迎刃而解。自古人性險惡,人性即是人慾也。老子也知道他的無為而治的思想不可能大行於世,所以騎牛西出,逍遙函谷關外。佛教也有末法之世的說法。一是深明人慾乃至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去人慾適用於個人修行,大規模推廣只能動搖社會根基,絕對為統治者所不容。






陽光山上摩雲居



老子曰:“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使民無慾無知。”又曰:“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此為老子的愚民思想。

一些人認為,老子是愚民和文化專制的鼻祖,秦始皇焚書坑儒,明清時期的文化專制,皆拜老子、韓非“師徒”的愚民思想所賜。

其實,老子的愚民被誤讀太多。 首先,在《老子》中,智並不是指智慧,而是權術、陰謀,是貶義詞。既然智並非智慧,那與之對應的愚也非愚昧。那老子之愚,究竟何意?

且求助於莊子: 翻遍《莊子》全書,也尋不得愚民之句,愚民之意。卻可找到愚昧之字詞:



《大宗師》有曰:“道者,昧者不知也。”

《漁父》又曰:“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愚者反是”,“不知處陰以休影,愚亦甚矣。” 可見,道家並不崇尚愚昧。那老子的愚民,又作何解釋?且看莊子解析:

《德充符》有曰:“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固自然。”

《駢拇》有曰:“正正者,不失性命之情。”

《馬蹄》有曰:“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慾,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

《在宥》有曰:“不淫其性,不遷其德。” 顯然,老子的愚民,並非使民愚昧,而是使人迴歸純真質樸的自然本性。 此外,與法家愚民思想完全不同。老子的愚民不僅僅對人民,而是在愚民的同時,還愚己。

《老子-二十章》有曰:“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老子在愚己的同時,又愚君。

《六十五章》有曰:“以智治,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老子反對統治者以智術和權謀治國。 在此基礎之上,老子在《七十四章》中,對“代司殺者殺。”給予批判。反對“代司殺者殺”,就是反對政府幹涉和鉗制司法,就是在宣揚司法獨立。

老子愚民的本意為迴歸純真質樸的自然本性,卻被法家篡改為愚昧無知。並且,法家即不愚己,更不愚君,單單愚民。

老子愚民思想原本是十分精華,被商鞅全部剔除,又添加了一分糟粕——“民愚則易治‘’。


韓非又將這一分糟粕,放大了十倍——“智者不以言教,而慧者不以藏書。”,“民不越鄉而交,貴賤不向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

老子的愚民是無為的產物,並以此衍生出司法獨立的先進思想。卻被韓非指鹿為馬——“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使人民成為“有目不以私視,有口不以私言,有智不以私臆”的行屍走肉,任由君主驅使。

真正毒害中國兩千年的,不是老子。而是商鞅、韓非的愚民思想。去偽存真,還老子思想本原,對當今的文化的繁榮,以及社會的發展進步,都具有積極意義。

最後,還是那句話:法家是民主、法治、憲政的頭號死敵。法家思想不滅,中華民族不興!


楊朱學派


是一種深層意義的愚民,好在是老子,要是孔子這樣幹,早被人撲上去一頓噴。老子愚民,大多人就不敢噴了。

老子的教法,嚴格意義上講,近於“牧化”,而非孔子的“教化”。他愚民有深層含義,我們一般也不懂,好在,中華文明並未完全選擇老子的路線。

《道德經》裡有很多東西,是從內世界直接搬到外世界的,或許是老子為了表達方便不得不去譬喻,亦或許是老子只是簡單推演一下急匆匆留五千言就走了,再或許,僅僅是或許,他有意無意這樣弄,就逼的孔子一類人,不得不入世行大願?這個估計只能問老子本人了吧。

我個人的理解,內世界的東西並不能完全照搬到外世界,那樣會有偏差,這種偏差來自於獨立意識的交疊。

治世時,舉“牧化”,就要求削弱獨立意識,必然伴隨著愚民思想,這樣也可以安民治世。

其實“民”,本來就愚,根本用不著刻意再愚,我們能不被挑唆利用、不被劫奪霸凌,就很不錯了。


n是名n


在下認為這不是愚民政策,而是強民至理。老子是何許人也,需要愚弄人民來顯示自己的厲害嗎?雖然我沒有認真讀過《道德經》,在之前我也不知道“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句話,但是從我此時看到這句話的第一感覺,絕對不是愚民的,。


“需其心”,意思就是要做到心如止水、心如死灰。為什麼要這樣做?“靜以修身”,“寧靜致遠”,當一個人內心足夠平靜的時候,他就能更為樂觀公正地悟到事物的本質,而不是隻止於其表面。可以發現,影視中那些厲害的人,哪個不是遇事內心平靜,眼神炯炯有神?這就是氣場!要化有形於無形,內心平靜,才能容納萬物,與萬物相通。

“實其腹”,意思就是要學習足夠的知識和技能,“腹有詩書氣自華”嘛,物質上得到基本滿足後,精神上也不能丟下。井底之蛙是沒多大眼界的,一定見一些東西,經歷一些事情,並且能一以貫之,觀世界,通宇宙。因為有前面的“虛其心”做基礎,如果自己一以貫之得出的判斷與事實不吻合,也不會頑固不化、不知變通。那麼如何實其腹?好像這個問題不必在這裡回答,就不說了,自己悟吧。


“弱其志”,意思就是傾己所能,不必對其結果太過強求。無為而為,只不過是懂得順應天道罷了。生活太強求結果的人,如何嘛?自己活得累不說,有些脾氣也大,情緒汙染,弄得身邊的人不高興。人要寬恕自己,但寬恕不是自甘墮落、放縱自己,相反,這其實是在更高的要求自己。

“強其骨”,這個不用說了吧,身體好了,才能辦事嘛,更何況是在那個年代,身體不好如何征戰沙場、保家衛國、挖土種田?身體不好,是拖了後腿,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拖不起呀。經濟都搞不上去,吃不上飯,怎麼能有個好國家,怎麼談安居樂業,怎麼談修行?

你好,我是文海浪子,。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文海浪子


其實這句話挺好理解的,也是老子思想的一個重要體現。只是在接受了幾千年傳統偏向儒家學說教育之後,我們對老子的“道”家學說理解甚少,他的一句“弱其志”的字面意思和我們接受的教育產生衝突了,所以才會有很多人說老子這是“愚民政策”,其實不然。

理解這句話,不需遠看,看這句話的前一句就可以了。“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這裡思考一個簡單的問題,人民為什麼會爭,會盜,會亂?怎樣才能避免這些問題?

老子接著就提出瞭解決辦法。而辦法裡的所謂的“虛”“弱”並不是貶義,而是老子獨有的哲學概念。虛其心就是使人們心靈開闊,弱其志就是讓人們少了戾氣,使人們心志柔韌。通俗點說,就是別暴脾氣,遇到點什麼小事都炸毛。


安意如


對“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句話,有人說是道家的修身養性,有人說老子在搞愚民主義,到底誰對誰錯,莫衷一是!

我們先看原文: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夫智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本章講述了上行下效的道理,指出“亂”的根源是統治者自身,進而得出聖人治世的方法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通過這種做法,民復歸質樸,聖人弗為,而天下大治。)

結合原文,我們可以看出分歧主要出現在“其”字到底代指的是誰:如果理解為“聖人”,則是修身;如果理解為“民”,就是愚民。我個人認為應選前者,原因有三:

其一、從語法上講,“其”字應代指前文提到的事物“聖人”,而不是後文提及的事物“民”。

其二、從上下文的邏輯結構上講,前文“不上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都是說統治者該怎麼做,緊接著一個“是以”得出後面的結論,聖人應當怎麼做怎麼做。從這種意義上講,“其”字也應當代指“聖人”。

其三、從老子思想角度講,若“其”代指“民”,那麼“虛、實、弱、強”四個行為就是“有為”的範疇,跟老子的無為思想相悖。

搞明白了“其”字指的是“聖人”,那麼“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句話的意思就呼之欲出了:懂得多卻非常虛心;自身強大卻不左右別人。這正是老子無為思想的本質,即聖人自治而民自化。



思思思行行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很多人初讀到這段話,以為老子在推行愚民政策。有書君認為,這實在是對老子思想的一大誤解。


老子認為,只有不崇尚賢才,才會使人民不去爭名奪利;不以稀有的東西為貴,才讓人們不產生偷盜的行為;不令人們見到可以激發他們慾望的東西,人心才不會被擾亂。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初接觸社會時,都如嬰孩般純潔無邪,沒有過多的慾望,也沒有狡詐的心機。正因為沒有外在物質條件的渴求,人心反而更自在快樂。


故老子一再強調“無為”。“無為”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去做不應當做的事情。凡事順其自然,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只有如此,才能無為而無所不為。


老子認為,要淨化人民的心智,滿足他們的溫飽需求,削弱他們的慾望,強壯他們的筋骨,令人民沒有奸詐的想法和非分的欲求,讓聰明人也不敢胡作非為。如此,天下才會太平。


“虛其心”:


要想使人們的心靈變得純潔,性格變得淳樸,必須要滌除人們心中過多的雜念,祛除貪、嗔、痴。只有思想純淨了,心境方能淡泊寧靜。


“實其腹”:


民以食為天。溫飽問題,任何時候都是關乎民生的頭等大事。但食物不宜太過奢侈鋪張,能滿足人的生理需求已然足矣。倘若一味地追求口腹之慾,則反而有捨本逐末之嫌疑了。當今社會的很多富貴病,皆為病從口入呢。



“弱其志”:


做人,不是不要有志向,而是要減少非份的欲求,不要有太高、太大、不切實際的慾望,不能太過爭強好勝。以平常心做尋常事,如此,不期望,才會不失望。


“強其骨”:


身體是革命的根本。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空談。要想讓國家強大興盛,首先要讓老百姓都擁有強健的體魄。


當然,強骨,不但指擁有強健的體格,更指要有做人的骨氣。“士可殺而不可辱”,有骨氣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受人尊重。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保持淳樸天真的本性,順應四季萬物的更替,不強求、不奢望。這種極其樸素的狀態,未嘗不是一種美好。


曾經讀到過一則小故事,是說一個漁夫在海邊釣魚、曬太陽,剛好有一位富翁經過,好心地告誡他必須要多幹活,賺更多的錢,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漁夫問道:“什麼是幸福的生活呢?”富翁認為,那是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比如:自由自在地曬太陽。漁夫聽後大笑,說:“我不是正在過這樣的生活嗎?”


故事雖小,卻頗有深意。這不正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最好詮釋嗎?

小時候,幸福是如此簡單。餓了就吃,吃了就玩,哪怕是一塊小小的泥巴,也能變出無數的花樣,能玩得不亦樂乎。


為什麼長大後,在物質條件極大豐富的情況下,許多人反而感到不快樂呢?那是因為外在物質形式的攀比,讓人們失去了原先的幸福感。



林語堂先生說:“什麼是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瞧,幸福其實就這麼簡單。


生活需要做減法,適當控制自己的慾望,崇尚極簡主義生活,方能讓心靈獲得更大的自由。

人要追求美好的生活環境並沒有錯,但凡事都要懂得適可而止。珍惜眼前的幸福,以冷靜的目光去審視自己的心靈和行為,方能知足常樂。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有書君認為,這就是老子所要傳遞給人們的,一種簡單淳樸的生活方式,一種修身養性的崇高境界。倘若人人都能做到這幾點,又何愁天下不太平呢?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中國字妙就妙在兩千年意思不變。

如果有人指責這是愚民思想,那就請他反過來做。

實其心,虛其腹。強其志,弱其骨。

這樣就好了,

餓著肚子,滿心想著掙大錢。

一心想當大官,手提不了二兩米,一不小心就斷脊樑骨,屈膝投降。

悲催的

前一種人就是盜匪,後一種人就是貪官。

這樣的民就不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