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里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究竟为何意?

百炼晴空


我在研读道德经中,结合另一位领域的老师对于抱元守一的身心修行的讲解,对这句话做一个自己的理解:

心中有欲望,腹中有精元,志是我执,骨是体格。

虚其心,意思是说,要抛除杂念,去除私欲,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虚其心,就是,要把眼耳鼻舌身所有的感官的感受欲望抛开,保持欲望的至简,保持心地清净澄澈,至于清静无欲的状态。

实其腹的意思是,保养元神,收敛精气在腹内,道家所言,气沉丹田,凝神聚气,大概是这个意思。

弱其志的意思是,让人消减过于自我的意志,也即去除我执,所有对于外在事物的要求、对于自我的想要更多、更强、更大、更好的想法,全部削弱,也就是道德经中所说,去甚去奢去泰,以至于无为、无用的境地。这是对于个人境界的修行法门,而并非向统治阶级提供的愚民政策。

强其骨的意思是,保持强健的体格,身体是精神的圣殿,只有身体强壮,精神才有可以依附的归宿,人生在世,身体是最重要的,有了强健的体格,才有可能,去面对未来的一切,以无为之心循道而行。

以上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当之处请指正,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共同探讨!

80后女生,品牌文化策划人,热爱中国文化,用我自己的理解,解读人文生活,欢迎关注我,共探真理之妙。

玉心读人文


老子的意思,不过想要得到一个自然、自在、自由的理想社会。这种理想社会的构想,与他对现实社会的认知与反思有关。


一、「乱」之根源

老子认为,世道之乱,起于由人之欲望而引起的各种「有为」。这可从三方面来说。


第一,人之各种欲望,追求感官的刺激,流逸奔竞,本身就会给人带来不好的结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十二章》

五色、五音、五味等代表多欲之生活,其结果则竟至「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老子对这种多欲的生活状态是否定的。


第二,认为追逐欲望,而必然会引起相互争竞。这是社会乱之根源。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道德经·三章》

所谓「不争」「不为盗」「不乱」,皆就取消争竞而言。由此可知,老子认为社会之乱,在于人们相互争竞,而相互争竞,是因为人对欲望的追逐。所以老子就从这个角度立说,如何才能使民不争呢,使他没有相应的欲望就好了。「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云云,皆就此而说。


第三。人们对欲望的贪婪和追逐,已经到了不顾生命的地步了。贪名利而不顾危亡。老子就说: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道德经·四十四章》

你所贪求的欲望,真的比你的命还重要么?老子乃于此唤醒世人,贵重自己的身体性命,不要为了欲望而奋不顾身。


基于此,老子对物欲文明是持否定态度的。其云: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道德经·五十三章》


二、为何要「虚其心,弱其志」

基于对社会现状的认知以及对物欲文明的否定,老子当然否定多欲的生活。于是他所主张的生活态度,就正与之相反。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十二章》

所谓「为腹不为目」,即只求饱,而不求额外的欲望追逐。严灵峰说:「腹易厌足,目好无穷」。其言甚是。「目」代表的是外在无穷的追逐,「腹」代表的是内在必要的满足。所以陈鼓应先生即说:「为腹」,即「实其腹」「强其骨」;「不为目」,即「虚其心」「若其志」。


所谓「虚其心」,即使其心灵宁静,无忧虑与私欲。「弱其志」,是相对于追逐欲望的强盛之心而言的。弱其志,即使其消除强盛相争追逐之意志。「虚」和「弱」在老子的语境中,都是正面的意义,是老子所赞许的。比如「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弱者道之用」等。


老子所肯定的,是诸如「虚」「静」「无为」「柔弱」「愚」等。这些词在日常语境中,往往表示消极意义。但老子恰恰是在否定现实种种「作为」的基础上而建立其理论的,故「刚强」「实」「有为」「智」「仁」等日常表示积极意义的观念,在老子那里恰恰是被否定的。了然这一层,便不至认为「虚其心,弱其志」是一种否定。正如所有人都知道的,「无为」在老子那里不是一种否定义。


三、「虚其心,弱其志」会怎样

「虚其心」这句话,完整的表述是这样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这是圣人治理天下之方法。


首先,这并不仅仅是对百姓的要求,而是圣人也要如此的。上面所引「圣人为腹不为目」,即「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之意。而《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云: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河上公注云:「甚谓贪淫声音,奢谓服饰饮食,泰谓宫室台榭。」圣人要去除掉这些,还是「为腹不为目」之意,也即「虚其心,弱其志」。所以这是圣人也要做到的。


老子既然对多欲社会状态否定,则其所主张的更好的简单清静的生活,自然是所有人而言都是好的。不可能让百姓少欲,而让君主多欲。不是这样的。


既然圣人也要「去甚,去奢,去泰」,则圣人之治理国家,自然也要力求其人民「虚心」「弱志」。


在老子的设想中,一个没有多余欲望追逐与争竞的社会,是太平安闲的理想社会。大家都不争,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所以,「虚其心」云云,是圣人之治的方法。那么最终用这种方法治理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五十七章》

这是老子所构想的理想社会。


所以「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云云,是老子认为通往理想社会的方法,而与我们普通所谓「愚民」无干。


孙虚白


这句话,也易于理解,是从前面使民不争不盗不乱的圣人之治,而导出的方法: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以达到无知无欲,从而无为而治的理想社会。

一、天得一而清,人得一而正,心得一而静。统治者不崇尚贤才良德。人民就不会争竞效仿,患得患失,悲欢忧伤,心慕虚名,伤身毁家。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耳。不贵财货珍宝,人民就不会有偷盗抢劫,狼子野心之欲望。

二、无知无欲,或为愚民政策,或是大智若愚之语。黄帝内经养生精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呵呵,若全民推广,医保难题当迎刃而解。自古人性险恶,人性即是人欲也。老子也知道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可能大行于世,所以骑牛西出,逍遥函谷关外。佛教也有末法之世的说法。一是深明人欲乃至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去人欲适用于个人修行,大规模推广只能动摇社会根基,绝对为统治者所不容。






阳光山上摩云居



老子曰:“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使民无欲无知。”又曰:“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此为老子的愚民思想。

一些人认为,老子是愚民和文化专制的鼻祖,秦始皇焚书坑儒,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皆拜老子、韩非“师徒”的愚民思想所赐。

其实,老子的愚民被误读太多。 首先,在《老子》中,智并不是指智慧,而是权术、阴谋,是贬义词。既然智并非智慧,那与之对应的愚也非愚昧。那老子之愚,究竟何意?

且求助于庄子: 翻遍《庄子》全书,也寻不得愚民之句,愚民之意。却可找到愚昧之字词:



《大宗师》有曰:“道者,昧者不知也。”

《渔父》又曰:“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是”,“不知处阴以休影,愚亦甚矣。” 可见,道家并不崇尚愚昧。那老子的愚民,又作何解释?且看庄子解析:

《德充符》有曰:“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固自然。”

《骈拇》有曰:“正正者,不失性命之情。”

《马蹄》有曰:“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在宥》有曰:“不淫其性,不迁其德。” 显然,老子的愚民,并非使民愚昧,而是使人回归纯真质朴的自然本性。 此外,与法家愚民思想完全不同。老子的愚民不仅仅对人民,而是在愚民的同时,还愚己。

《老子-二十章》有曰:“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老子在愚己的同时,又愚君。

《六十五章》有曰:“以智治,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反对统治者以智术和权谋治国。 在此基础之上,老子在《七十四章》中,对“代司杀者杀。”给予批判。反对“代司杀者杀”,就是反对政府干涉和钳制司法,就是在宣扬司法独立。

老子愚民的本意为回归纯真质朴的自然本性,却被法家篡改为愚昧无知。并且,法家即不愚己,更不愚君,单单愚民。

老子愚民思想原本是十分精华,被商鞅全部剔除,又添加了一分糟粕——“民愚则易治‘’。


韩非又将这一分糟粕,放大了十倍——“智者不以言教,而慧者不以藏书。”,“民不越乡而交,贵贱不向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

老子的愚民是无为的产物,并以此衍生出司法独立的先进思想。却被韩非指鹿为马——“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使人民成为“有目不以私视,有口不以私言,有智不以私臆”的行尸走肉,任由君主驱使。

真正毒害中国两千年的,不是老子。而是商鞅、韩非的愚民思想。去伪存真,还老子思想本原,对当今的文化的繁荣,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

最后,还是那句话:法家是民主、法治、宪政的头号死敌。法家思想不灭,中华民族不兴!


杨朱学派


是一种深层意义的愚民,好在是老子,要是孔子这样干,早被人扑上去一顿喷。老子愚民,大多人就不敢喷了。

老子的教法,严格意义上讲,近于“牧化”,而非孔子的“教化”。他愚民有深层含义,我们一般也不懂,好在,中华文明并未完全选择老子的路线。

《道德经》里有很多东西,是从内世界直接搬到外世界的,或许是老子为了表达方便不得不去譬喻,亦或许是老子只是简单推演一下急匆匆留五千言就走了,再或许,仅仅是或许,他有意无意这样弄,就逼的孔子一类人,不得不入世行大愿?这个估计只能问老子本人了吧。

我个人的理解,内世界的东西并不能完全照搬到外世界,那样会有偏差,这种偏差来自于独立意识的交叠。

治世时,举“牧化”,就要求削弱独立意识,必然伴随着愚民思想,这样也可以安民治世。

其实“民”,本来就愚,根本用不着刻意再愚,我们能不被挑唆利用、不被劫夺霸凌,就很不错了。


n是名n


在下认为这不是愚民政策,而是强民至理。老子是何许人也,需要愚弄人民来显示自己的厉害吗?虽然我没有认真读过《道德经》,在之前我也不知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句话,但是从我此时看到这句话的第一感觉,绝对不是愚民的,。


“需其心”,意思就是要做到心如止水、心如死灰。为什么要这样做?“静以修身”,“宁静致远”,当一个人内心足够平静的时候,他就能更为乐观公正地悟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只止于其表面。可以发现,影视中那些厉害的人,哪个不是遇事内心平静,眼神炯炯有神?这就是气场!要化有形于无形,内心平静,才能容纳万物,与万物相通。

“实其腹”,意思就是要学习足够的知识和技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嘛,物质上得到基本满足后,精神上也不能丢下。井底之蛙是没多大眼界的,一定见一些东西,经历一些事情,并且能一以贯之,观世界,通宇宙。因为有前面的“虚其心”做基础,如果自己一以贯之得出的判断与事实不吻合,也不会顽固不化、不知变通。那么如何实其腹?好像这个问题不必在这里回答,就不说了,自己悟吧。


“弱其志”,意思就是倾己所能,不必对其结果太过强求。无为而为,只不过是懂得顺应天道罢了。生活太强求结果的人,如何嘛?自己活得累不说,有些脾气也大,情绪污染,弄得身边的人不高兴。人要宽恕自己,但宽恕不是自甘堕落、放纵自己,相反,这其实是在更高的要求自己。

“强其骨”,这个不用说了吧,身体好了,才能办事嘛,更何况是在那个年代,身体不好如何征战沙场、保家卫国、挖土种田?身体不好,是拖了后腿,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拖不起呀。经济都搞不上去,吃不上饭,怎么能有个好国家,怎么谈安居乐业,怎么谈修行?

你好,我是文海浪子,。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文海浪子


其实这句话挺好理解的,也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是在接受了几千年传统偏向儒家学说教育之后,我们对老子的“道”家学说理解甚少,他的一句“弱其志”的字面意思和我们接受的教育产生冲突了,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说老子这是“愚民政策”,其实不然。

理解这句话,不需远看,看这句话的前一句就可以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里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人民为什么会争,会盗,会乱?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

老子接着就提出了解决办法。而办法里的所谓的“虚”“弱”并不是贬义,而是老子独有的哲学概念。虚其心就是使人们心灵开阔,弱其志就是让人们少了戾气,使人们心志柔韧。通俗点说,就是别暴脾气,遇到点什么小事都炸毛。


安意如


对“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句话,有人说是道家的修身养性,有人说老子在搞愚民主义,到底谁对谁错,莫衷一是!

我们先看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本章讲述了上行下效的道理,指出“乱”的根源是统治者自身,进而得出圣人治世的方法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通过这种做法,民复归质朴,圣人弗为,而天下大治。)

结合原文,我们可以看出分歧主要出现在“其”字到底代指的是谁:如果理解为“圣人”,则是修身;如果理解为“民”,就是愚民。我个人认为应选前者,原因有三:

其一、从语法上讲,“其”字应代指前文提到的事物“圣人”,而不是后文提及的事物“民”。

其二、从上下文的逻辑结构上讲,前文“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都是说统治者该怎么做,紧接着一个“是以”得出后面的结论,圣人应当怎么做怎么做。从这种意义上讲,“其”字也应当代指“圣人”。

其三、从老子思想角度讲,若“其”代指“民”,那么“虚、实、弱、强”四个行为就是“有为”的范畴,跟老子的无为思想相悖。

搞明白了“其”字指的是“圣人”,那么“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句话的意思就呼之欲出了:懂得多却非常虚心;自身强大却不左右别人。这正是老子无为思想的本质,即圣人自治而民自化。



思思思行行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很多人初读到这段话,以为老子在推行愚民政策。有书君认为,这实在是对老子思想的一大误解。


老子认为,只有不崇尚贤才,才会使人民不去争名夺利;不以稀有的东西为贵,才让人们不产生偷盗的行为;不令人们见到可以激发他们欲望的东西,人心才不会被扰乱。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初接触社会时,都如婴孩般纯洁无邪,没有过多的欲望,也没有狡诈的心机。正因为没有外在物质条件的渴求,人心反而更自在快乐。


故老子一再强调“无为”。“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去做不应当做的事情。凡事顺其自然,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只有如此,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


老子认为,要净化人民的心智,满足他们的温饱需求,削弱他们的欲望,强壮他们的筋骨,令人民没有奸诈的想法和非分的欲求,让聪明人也不敢胡作非为。如此,天下才会太平。


“虚其心”:


要想使人们的心灵变得纯洁,性格变得淳朴,必须要涤除人们心中过多的杂念,祛除贪、嗔、痴。只有思想纯净了,心境方能淡泊宁静。


“实其腹”:


民以食为天。温饱问题,任何时候都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但食物不宜太过奢侈铺张,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已然足矣。倘若一味地追求口腹之欲,则反而有舍本逐末之嫌疑了。当今社会的很多富贵病,皆为病从口入呢。



“弱其志”:


做人,不是不要有志向,而是要减少非份的欲求,不要有太高、太大、不切实际的欲望,不能太过争强好胜。以平常心做寻常事,如此,不期望,才会不失望。


“强其骨”:


身体是革命的根本。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要想让国家强大兴盛,首先要让老百姓都拥有强健的体魄。


当然,强骨,不但指拥有强健的体格,更指要有做人的骨气。“士可杀而不可辱”,有骨气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保持淳朴天真的本性,顺应四季万物的更替,不强求、不奢望。这种极其朴素的状态,未尝不是一种美好。


曾经读到过一则小故事,是说一个渔夫在海边钓鱼、晒太阳,刚好有一位富翁经过,好心地告诫他必须要多干活,赚更多的钱,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渔夫问道:“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呢?”富翁认为,那是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比如:自由自在地晒太阳。渔夫听后大笑,说:“我不是正在过这样的生活吗?”


故事虽小,却颇有深意。这不正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最好诠释吗?

小时候,幸福是如此简单。饿了就吃,吃了就玩,哪怕是一块小小的泥巴,也能变出无数的花样,能玩得不亦乐乎。


为什么长大后,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情况下,许多人反而感到不快乐呢?那是因为外在物质形式的攀比,让人们失去了原先的幸福感。



林语堂先生说:“什么是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瞧,幸福其实就这么简单。


生活需要做减法,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崇尚极简主义生活,方能让心灵获得更大的自由。

人要追求美好的生活环境并没有错,但凡事都要懂得适可而止。珍惜眼前的幸福,以冷静的目光去审视自己的心灵和行为,方能知足常乐。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有书君认为,这就是老子所要传递给人们的,一种简单淳朴的生活方式,一种修身养性的崇高境界。倘若人人都能做到这几点,又何愁天下不太平呢?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中国字妙就妙在两千年意思不变。

如果有人指责这是愚民思想,那就请他反过来做。

实其心,虚其腹。强其志,弱其骨。

这样就好了,

饿着肚子,满心想着挣大钱。

一心想当大官,手提不了二两米,一不小心就断脊梁骨,屈膝投降。

悲催的

前一种人就是盗匪,后一种人就是贪官。

这样的民就不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