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和腾讯系在未来十年竞争中谁更占据优势?

OMGh


阿里系想象空间比较大,阿里现在市值是4170亿美元,腾讯现在市值是3800亿美元市值左右,阿里就比腾讯市值高,但是阿里系还有蚂蚁金服没有算,蚂蚁金服现在估值是1500-1600亿美元,甩腾讯几条街,现在腾讯的战略规划基本都是跟在阿里后面走,阿里做新零售,腾讯跟着做新零售,阿里产业互联网布局6年,今天腾讯才开始调整组织结构迎接产业互联网,阿里云先发优势明显,是现在腾讯云的4-5倍,云服务是最有想象空间的业务,世界上的大公司基本都是云战略优先,无论是亚马逊,还是微软,微软就是因为云服务战略被资本市场长期看好,市值现在超过苹果,成为全球第一市值公司。所以腾讯除了社交、游戏、跟文娱有优势,其他比阿里一点优势都没有。未来更看好阿里,而且阿里会慢慢甩开腾讯。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毕刚刚111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整理一下阿里系和腾讯系在竞争领域的主要产品:

阿里系:电商(淘宝)、物流网络、蚂蚁金服(主要是支付宝)、阿里云、投资的公司(陌陌和微博、饿了么、滴滴、ofo和哈罗单车)、人工智能(城市大脑)

腾讯系:社交(微信、QQ)、娱乐游戏、微信支付、腾讯云、投资的公司(京东、美团、滴滴、摩拜)、人工智能(智能医疗)

我们先来逐一分析一下双方主要业务和产品的竞争力,最后我们再定论谁将在未来十年的竞争中更占据优势:

1、首先,先来看双方最擅长的领域。腾讯最擅长的领域是社交,主要产品是微信、QQ,而阿里最擅长的领域是电商,主要产品是淘宝、天猫。在最擅长的领域上,主要做社交的微信基本已经普及中国大陆,但是主要做电商的淘宝是远远谈不上普及的。

举个例子,在很多三四线的城市,基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微信,人群从 16 周岁到 60 周岁不等,但拥有一个淘宝的人占比可能是非常低的。但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腾讯社交的国际化扩张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阿里的电商在国内和国际化扩张都具备很大潜力。

2、其次,我们看双方基于主要业务流量分发和衍生业务领域。阿里基于电商掌控着菜鸟网络,腾讯基于微信社交掌控着娱乐游戏,但是前者有来自顺风快递和京东配送的竞争,后者有来自网易游戏和盛大网络的竞争。因此,在这个领域,鉴于双方的局限性,基本不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

但是,论盈利的能力,腾讯掌控的游戏盈利能力是完全秒杀菜鸟网络的。前段时间有一个有数据说腾讯的王者荣耀日纳税 1 个亿,而阿里日纳税也才 1 个亿,虽然这数据略显夸张,但腾讯游戏的盈利能力确是毋庸置疑的。

3、第三,腾讯和阿里都旗鼓相当的支付领域。阿里掌控着蚂蚁金服(主要指支付宝),腾讯则掌控着基于 10 亿左右用户的微信支付,说是旗鼓相当,某种程度上,蚂蚁金服略占优势,主要是蚂蚁金服市场份额稍大,但微信支付用户量大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在支付领域上,只要双方不出现太大的失误,基本上也不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

但是,结合身边的朋友的反馈,这里要提一点就是支付宝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差,最突出的问题的越更新越卡,显得非常的冗余,但微信却仍然非常的克制,用户体验极佳。

4、第四,在双方主要投资的公司上。阿里和腾讯主要投资的公司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对方的竞争领域插一脚,限制对方的发展从而达稳定自己的阵营。

  1. 阿里的社交和腾讯的电商。腾讯拥有微信这个社交巨无霸,于是阿里投资的微博和陌陌这两个在社交领域稍微有点名气的产品,但目前看来基本没有机会撼动微信的地位。阿里拥有淘宝的这个电商巨无霸,于是腾讯投资了京东,并且京东因其特有的自营模式,颇有对飙淘宝的气势,当然,借助于微信的熟人社交关系链,如今在三四线城市正如火如荼的拼多多对淘宝来说慢慢的也有了一定的威胁。因此,目前来看,阿里在腾讯的社交领域基本没有能够撼动地位的产品,但腾讯在阿里的电商领域的探索却不曾止步,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外卖领域。在外卖领域,腾讯投资的美团外卖与阿里控股的饿了么和口碑外卖,两者的市场份额相差不大,但目前来看,还是腾讯的投资的美团外卖略胜一筹。首先,结合身边的现象,美团外卖的知名度要比饿了么和口碑外卖高了好几个等级;其次,美团外卖的微信入口流量要比饿了么和口碑的支付宝入口流量高,并且结合目前形势大好的微信小程序,身边的人使用美团外卖的频率基本完虐饿了么和口碑外卖。

  3. 出行领域。在网约车领域,阿里投资的快的和腾讯投资的滴滴合并后,快的基本目前基本不复存在,形同虚设,目前滴滴是网约车老大,阿里完败腾讯;在共享单车领域,腾讯扶持摩拜,ofo 站队阿里,阿里在网约车市场前车之鉴的思虑下,另外还投资了一个哈罗单车。目前情况,在摩拜被美团收购,ofo 呈现强弩之末的迹象之时,阿里蚂蚁金服投资的哈罗单车强势崛起,连续融资,颇有共享单车之农村包围城市的气势。因此,在出行领域上,阿里优势明显。

5、第五,最大的变量:今日头条(字节跳动)。我们都知道,长视频领域竞争态势已经形成,阿里有优酷土豆,腾讯有腾讯视频,因此短视频的竞争便显得尤为重要。短视频领域阿里有大鱼号,腾讯有企鹅号,在不考虑今日头条的情况下,腾讯投资快手,扶持微视,略占优势,但今日头条究竟会倒向谁,是个很大的变量,目前来看今日头条基本不会倒向腾讯了,不知道的可以了解下「头腾大战」,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并且,今日头条 CEO「张一鸣」曾说过:他创立公司并不是为了成为腾讯的员工。因此,倘若今日头条倒向阿里,那么阿里略占优势,否则,今日头天便是最大的变量。

6、最后,人工智能领域。腾讯阿里都在紧急部署人工智能领域,阿里的城市大脑,腾讯的智能医疗,目前没有趋势表明腾讯或者阿里谁更胜一筹,未来十年,只要双方没有太大的失误,相信人工智能领域也将会是旗鼓相当的竞争范畴。

综上所述,我认为未来十年腾讯系更占优势。当然,万事没有决对,阿里云和腾讯云可以提供更加精细和强大的数据和云计算服务,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和普及,结合阿里和腾讯各自的决策和管理文化,未来仍然存在很大的变数,目前来看是腾讯系更占优势的。


stormzhang


与其深入研究阿里系和腾讯系,倒不如来看看,国外对标的两家公司的现在走势。

一个是亚马逊(对标阿里系),一个是Facebook(对标腾讯系)。



确切的答案是,截止现在(2018年6月9日),亚马逊市值为8049.06亿美元。

再来看Facebook的:

Facebook此刻市值为5473.74亿美元。


半年前,也就是2017年12月,Facebook平均日活用户数为14.0亿人,超过国内任何一款应用的日活,而月活更是在20亿左右,按理,Facebook是面向全球的,“所有国家”的人都可以注册,其未来是不可限量。

但神奇的是,其市值却远远落后卖书起家的亚马逊。

我们都认为,Facebook利用其巨大的社交粘性,将在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巨头中一骑绝尘,远远走在前面,因为用户无论何时换手机,都会再次安装Facebook软件,省去软件安装推广费,这是Facebook最大,也是最持久的优势。

但事实是,Facebook的市值大幅落后于谷歌和亚马逊,也落后于微软。

仔细想想,这也是有道理的。原因如下:

在国外,一家小公司如果推出某款特别吸引人的产品,在其还不是非常强大前,只要Facebook涉足,则这家小公司将很快没落。

但如果对手就已经是巨头呢?当Facebook面对亚马逊、谷歌和微软这样的巨头时,其竞争优势就不是绝对的了。

人们是需要聊天,是需要分享,但人们同时也要购物,也要使用搜索,也要使用office三件套办公。这些都是硬需求,每一样都少不了。

而诸如搜索、office三件套等大产品,他们是需要投入数百亿美元,持续十几年进行研发后的产物,Facebook必然是不敢轻易涉足。

这就是说,是可以利用强大的社交产品击败一些小公司的产品,但对于研发需要耗资巨大的产品而言,社交并无优势,在这个地方,拼的还是实力。


阿里系已经是一个生态,在这个地方,再强大的社交产品,对它是有威胁,但不可能是致命威胁。

另外就是,阿里系国际化的步伐走得很顺畅,很快,且国人乐见其成,因为这样可以更方便地把国内货物卖到其他国家,也可以轻易地从其他国家买到产品。

但腾讯系的国际化步伐却不是那么好,这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由于国外的社交产品中有Facebook这座大山。

综上,未来十年中,阿里系的发展会更好。


不过,谁知道呢,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中的。所以,本回答只是基于目前事实的分析而已。


寒木钓萌


个人认为应该是阿里系。

现在算上蚂蚁金服,阿里系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腾讯五成,而如果蚂蚁金服可以上市,那么这个差距还会更加明显。

同时,还要考虑到阿里系在云服务上面的巨大潜力,从2017年第四季度阿里的财报来看,阿里的云服务收入35.99亿人民币(合5.5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4%!而从其云服务占到的自身收入的比重来看,不过是刚刚过了4%而已,即便是亚马逊那样的巨头,其云服务的收入已经达到了50亿美元这个量级,并且其增长依然能够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50%左右,说明了云服务的巨大的潜力——这也将是阿里系未来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阿里系的利润构成↑

但是腾迅系也在借用既有的平台以快打慢。

微信支付的兴起简直就是打了阿里系一个措手不及,利用微信红包进行微信支付的推广简直就像是降维打击一样,谁还能够记得当年几乎是一夜之间,微信支付就可以跟支付宝平起平坐了?

通过QQ、微信培养起来的巨大的用户群,可以说是腾迅系的法宝,在这种高频打击的模式下,阿里系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不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腾迅系在即时通讯上的发展已经趋于饱和,这种以快打慢的形式对于腾讯而言将会越来越力不从心。

阿里是以实体带动网络,扎根基层、发展稳健。

事实上,现在阿里已经深入了农村——那种以村为单位的淘宝小店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成为那里的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深深扎入基层的做法可以说保证了阿里发展的稳健性。对于那些刚刚用上微信的中老年人来说,微信确实是很时髦、很方便的东西,但是没有了微信他们随时可以重新回到打电话的日子,或者用另外一个什么软件来代替微信。


↑全国上下都是这种淘宝村↑

但是阿里带给他们的是工作和收入,他们没有办法离开这种模式的生活。而这个也是腾迅系根本模仿不了、也替代不了的。除非是有另外的、跟淘宝差不多经营模式的电商崛起【即便是京东发展也是暂时威胁不到淘宝的根基的】,否则阿里的核心业务将很难被动摇。

综合上面的说法,阿里系家大业大、增长强势、核心业务稳健,虽然腾迅系绝对不会有什么巨大的危机,但是应该会在长久的时间内被阿里系死死地压住。


SilentTurbine






曾经的BAT的三足鼎立,逐渐变成现如今的楚汉之争。截止目前,从美市上看,腾讯以4947.11亿美元暂时领先阿里巴巴的4790.38亿美元。

如果要对比未来十年腾讯和阿里谁更占优势,应该从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这两个角度来讲。

目前跨界融合和科技技术的方向越来越明显,消费互联网的时间链多,随着商业模式和互联网对生活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在未来,消费一定大于产业。

而相比阿里,腾讯对生活领域的拓展更深,更彻底。凭借流量入口,不论是应用分发还是小程序的孵化,腾讯都有较大的优势。

而从产业互联网来看,阿里具有更大的优势。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成熟的背景下。凭借阿里多年积累的用户,发展完善的生态。要搭建完整的技术,数据企业赋能使传统企业升级改造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另外,腾讯阿里两家企业的重心不同,阿里主打电商,腾讯主打社交,两者都拥有庞大的体系。在不同的领域拥有同样的体量,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关键性的因素。但如今,电商以及呈现放缓的趋势,国内市场不再是阿里一家独大的状况,电商市场逐渐被蚕食。而社交不但没有放缓或者出现颓势,反而更加的强势。而且可以讲,腾讯的社交已经垄断国内。

总体来看,未来十年腾讯的优势比较大。


首席发言者


在中国互联网这个大江湖里,腾讯和阿里,这两家总体市值正在逼近10000亿美金的互联网宗派,基本上已经一统中国互联网江湖的版图。现阶段阿里跟腾讯持平,未来的10年阿里大于腾讯的概率较高。

阿里阵营中的重要成员包括:蚂蚁金服、微博 、苏宁云商、菜鸟网络、陌陌、趣店、恒生电子、阿里影业和阿里健康、宁德时代等。

其中,蚂蚁金服估值超过750亿美元,阿里系资本对其持股超过75%;微博市值约300亿美元,阿里对其持股31%;菜鸟网络估值近200亿美元,阿里持股51%,成为控股股东;苏宁云商市值170亿美元,阿里持股19.99%;陌陌市值46亿美元,阿里持股低于5%;趣店市值38亿美元,阿里系资本持股12.5%。

腾讯阵营中的重要成员包括:京东、新美大、每日优鲜、阅文集团、新丽传媒、B站、搜狗、猎豹移动、蔚来汽车、喜马拉雅等。

京东估值649亿美元,腾讯系资本对其持股超过21.25%;新美大估值约180亿美元,腾讯系资本对其持股超过20%;搜狗市值53亿美元,腾讯系资本对其持股超过45%。

另外根据长城战略咨询、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公布的报告显示,阿里、腾讯等平台型企业领跑独角兽布局,其中阿里系独角兽估值总和达3028.4亿美元,腾讯系达1568.2亿美元,很显然阿里巴巴稍胜一筹。

目前阿里腾讯都在各自的领域深根、扩张,阿里系在中国电商领域无人可敌,腾讯系在中国通信社交游戏领域无人可敌,两极并存的局面,谁也不可能消灭谁。双方也互相尝试过对方的领域,但是也并没有太大的起色,现在两家公司都是大了之后不会主动去做什么太过超出自己擅长领域的事情,主要会进行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的投资,看好了之后直接收购。这也是很多大公司的普遍手段吧,走到后期就要靠资本来玩了。


天方燕谈


真的难说,未来发展要靠大数据,腾讯和阿里都握有大数据的吸心大法,在国内各占一级,一者是日常社交通信,一者是日常买卖电商。

从2018年股价下跌幅度看,腾讯从高点下跌是40%的数量级,阿里巴巴是30%的数量级,那么腾讯可能更显劣势。

从战略布局看,腾讯比较被动,呼吁它改革的声浪不断壮大后,最近10-11月间,才看它重注产业互联网的决心,2C到2B的路不好走呀。反观阿里巴巴,每一次战略转向,都是提前,甚至外界还看不清楚时即有投入,比如达摩院,比如阿里巴巴,马云公布2019正式退休,又不知道在布局什么呢?说不定,是又一个阿里巴巴。

从这一点上看,阿里巴巴又胜了一筹

创投方面看,阿里投资了,是要战略协助,战略补充,它更强势,也就是要“吃掉”,吃下去。结果是,阿里投资的新创企业,最终都被融化了,不少还缺乏了增长动力。

腾讯方面,11月初的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布的信息是:投资总数超600家,规模超千亿,捕获百家独角兽,腾讯的开放战略成就其超级投资集团的诞生。

阿里巴巴与腾讯在这一点上的较量,腾讯胜出。

我本人更喜欢腾讯,而阿里似乎太强势了点,马云退休也加大了阿里未来的风险。

不知道,你又认为是阿里未来10年的优势大,还是腾讯呢?也可能跑出第三极企业,把二者都超过了。


财经作家邱恒明


从面向未来的视角来看,阿里系更善于捕捉潜在的机会。


云计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0年前BAT三巨头在IT领袖峰会上关于云计算的争论,应该是有关中国云计算最著名的一场辩论:彼时李彦宏认为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马化腾表示倡导云计算为时过早,而马云则回应称阿里巴巴对云计算充满信心,并开始着手研发。


由于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不同,导致目前腾讯和百度在云计算的布局上落后阿里不少,今天阿里云的估值已经高达670亿美元。


不仅如此,估值160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估值1300亿人民币的菜鸟网络也都是阿里善于把握未来机会的证明。和其它的公司不同,阿里关心的是10年以后、20年以后将会发生的问题,是一家永远紧跟未来趋势的企业。


目前阿里除了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以外,还开辟了第五条赛道:物联网。可以预见,未来阿里的增长引擎会越来越多,当然在竞争中也会占据优势。


讲完了阿里,再来说说腾讯。腾讯靠的是“后发制人”的打法,一旦市场上出现机会,通过对竞争对手业务模式的模仿、改进和超越,用自己巨大的流量优势达到弯道超车的目的。


所以和阿里不同,腾讯涉及的业务都有很强的盈利性,着眼于现实、脚踏实地。并且腾讯除了自己核心的社交 + 内容业务以外,通过“非中心”化的方法将其它业务交给自己入股的生态合作伙伴打理,由此构建庞大的生态体恤。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很实用的商业策略,从腾讯的市值上就可以看出,它的盈利能力可能是互联网企业中最强的。


阿里和腾讯在未来的十年中谁更具优势?我认为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务实低调的腾讯市值可能会更高,盈利也会更多;但从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拥有世界视野的阿里可能会更多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高挺观点


首先,马云是中国商界最好的战略家,没有之一。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人工智能火起来之前,马云一直在宣扬DT(数据科技)时代已经到来?等阿尔法狗横空出世之后,大家都改口称人工智能,马云在坚持说了一段时间"大数据"之后也改口人工智能了。所以,马云是最早意识到大数据威力的企业家,阿里也是应用大数据最早最深的公司。最近每一波风潮都是阿里首先进入,腾讯迅速跟进,比如产业互联网,比如新零售。

其次,我们再来看二者现在的战略布局。阿里除掉已经成熟的电商和蚂蚁金服以外,在生产端利用产业互联网物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在销售端打造新零售,利用阿里云作为平台智慧赋能两端,明显是奔着打造"商业基础设施"去的,这个容量可是前所未有。再来看腾讯,基础是游戏加社交。十年就是一代人,大家想想自己十年前用的是什么社交工具,你能想象十年后年轻一代还用微信吗?而且社交也在变得碎片化,所以现在快手,抖音,包括悟空问答也有很大的流量,我自己每天刷微信的时间已经明显减少。(这里多说一句:头条不但在抢百度的广告,也在抢腾讯的用户。)

最后,还是回到我最开始提到的,马云骨子里天不怕地不怕,阿里的边界都是撞南墙撞出来的,比如只有支付宝要"革银行的命"。而腾讯的边界都是政策规范出来的,小马不越雷池半步。这种自我设限也是导致腾讯每次布局总是晚半拍的原因之一。

答主"专注TMT科技改变生活",邀您关注,一起坐看科技界风云变幻!


士东Simon


阿里系和腾讯系的竞争由来已久,阿里垂涎腾讯的社交蛋糕,而腾讯也对阿里的电商肥肉欲罢不能。 腾讯的收入主要有以下三块:1、网络游戏等增值服务,这是腾讯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占据整个腾讯收入的过半江山;2、网络广告方面的收入,占比大概是整个腾讯收入的1/4;3、云服务等其他方面的收入;



而阿里的收入有以下四块:1、核心电商业务,该业务板块的收入占阿里整体收入的80%左右,每年都有增长,但是该板块占比在阿里整体收入中却逐年下降;2、云计算业务,目前该领域收入占比仅有5%左右,而且增速惊人,连续多年实现三位数增长,目前阿里云是国内云计算业务的第一位,占比50%左右市场份额;3、数学媒体和娱乐业务,该板块收入增长也是比较惊人的,每年基本也保持着三位数的增速,占比阿里营收10%左右;4、创新业务和其他业务,每年增速也有50%以上。

腾讯是国内社交的巨头,目前国内与对手,活跃用户总量在9亿左右(微信和qq用户绝大部分都是重复的),基本上国内每台智能手机都装有微信或者QQ,但是国内市场基本已经到瓶颈,国际化战略进程不顺,微信出海也是屡屡受阻;阿里做为电商巨头,早已布局海外,我们经常可以从新闻报道中看到很多外国国家领导人和马云会面交流,阿里出海还是比较顺利的,而且很受欢迎。国内的市场毕竟有限,国际市场才是蓝海,阿里出海比腾讯出海更占优势。 再者,我们从国际相似的两家巨头(Facebook和亚马逊)来分销腾讯和阿里。

目前国际社交的巨头是Facebook,用户超20亿,旗下What sApp的用户也用12亿左右,用户基数都比腾讯的庞大吧,而且除了游戏业务Facebook的业务板块和腾讯基本类似;
再看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业务板块和阿里巴巴的一样,目前亚马逊市值超过Facebook,而且增速优于Facebook。 腾讯和阿里都投资了很多公司,这些公司基本都是些很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抛开投资的公司,从两家公司的营收业务板块和发展战略来看,未来十年的竞争中阿里系会更占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