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姑娘們,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嘎拉哈嗎?

在東北或者附近城市地區的姑娘們,小時候估計都玩過一種很具有挑戰的遊戲,名字叫嘎拉哈。我記得在我小時候,只要家裡吃羊肉,一定要挑挑有沒有羊嘎拉哈,留起來,攢到4個之後就會跟小朋友們玩一整天。

在去年看一部懸疑電視劇的時候,破案的線索居然提到了嘎拉哈,當時覺得倍感親切,勾起了不少小時候的回憶。


東北姑娘們,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嘎拉哈嗎?

截圖來自《無證之罪》

抓嘎啦哈是關東民間較為普遍的遊戲。“抓”字讀音chua(另一寫作:欻嘎拉哈),“嘎啦哈”為滿語,即牛羊等的後腿髕骨,呈長方形,是不規則的六面體,人們給容易站穩的四面起了名字:那個凹面叫做“坑兒”,凸面稱為“背兒”,耳朵狀的側面稱為“珍兒”,較平的側面叫做“輪兒”。也有的叫做“珍、輪、豹、坑”,或者叫“珍、輪、肚、坑”的。

玩嘎啦哈大多是在春節到二月二期間。基本有兩種玩法:一是“潑真兒”,二是抓嘎啦哈。“潑真兒”又叫“擲真兒”、“撂正兒”。嘎啦哈的數目較多,參加玩要的人超過4個以上時,才做這種遊戲。四五人圍坐在炕上,划拳定出參賽者的先後順序,或每人分配等數量的嘎啦哈,爾後各人隨意拿出幾個,以拿出的多少定名次。先由第一人把所有的嘎啦哈潑在炕面上,潑的人先把“真兒”揀起,歸己所有;然後尋找相同類型的,用手指彈擊,一個嘎拉哈彈中另一個相同類型的嘎啦哈,這兩個嘎啦哈就都歸己所有。如果殳彈中,或碰撞了別一個類型的嘎啦哈,就失去再彈擊的權利。這時就由第二人收起餘下的嘎啦哈,重新潑撒重新揀“真兒”。如此反覆輪遞,直至所有的嘎啦哈全被各家收淨,再計算各家所得的多寡,決定勝負,派出名次來。

女孩子和年輕媳婦玩抓嘎啦哈時,一般每人出5個嘎啦哈,通過划拳定出參賽次序,由第一人先抓。此前要縫一個布袋或穿錢碼頭。布口袋由五顏六色的布塊縫製而成,裡面裝上多半的五穀雜糧。有的用20個銅大錢穿成串,這就是錢碼頭。抓時,一隻手把錢碼頭拋起二三尺高,在錢碼頭起落的瞬間,用拋錢碼頭的這隻手疾快地抓起潑撒在炕上的嘎啦哈。及至錢碼頭落下時,拋錢碼頭的這隻手還要把它接住,揀在手裡的數量不等的嘎啦哈又不許掉下一個。抓時還要揀相同類型的,不許碰撞或撿拾別種類型的嘎啦哈。如果違反上述規定,就丟失了再抓下去的機會,交由第二人繼續抓。經過反覆數輪,嘎啦哈全部抓完,看誰得的嘎啦哈多,誰就是贏家,並根據抓嘎啦哈的多少,排出名次。

關於抓嘎啦哈這種遊戲的起源,據關東民間傳說稱與金兀朮有關。

金兀朮幼年時貪玩耍,不習鞍馬弓箭其父完顏阿骨打讓他出外學藝。他射死許多狍子、黑熊和野豬,並取下了嘎啦哈。武藝學成了,這時一個白髮老媽媽叫他把3個嘎啦哈朝上扔3次,再接3次,練得準確嫻熟了,才讓他帶走這3個嘎啦哈。於是金兀朮就成了最靈巧、最有膽量、最有氣力的人了。為此,女真各家各戶為使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就把各種嘎拉哈收集起來,讓他們朝空扔著玩,從此,抓嘎啦哈就成了孩子們常玩的一種遊戲。

其實,留存和擺弄動物骨塊來源於原始時期的圖騰崇拜和宗教信仰,中國北方以原始漁獵生產為主的諸多民族都有佩戴骨飾的習慣。骨飾表明他們征服了野獸和殘酷的大自然,是他們苦難經歷的歷史記載。後來,人們開始索取動物身上有特徵的部位如“嘎拉哈”,磨製圓滑,染上色彩,拋著玩要,於是產生了這種抓嘎拉哈連北方的漢民族也喜歡的民間遊戲“抓嘎拉哈”。

早在金朝時, “嘎拉哈”已經成為貴族和平民所喜愛的遊戲活動。早期的嘎拉哈是取自鹿,獐、狍、麋等野生動物的腿骨,人們隨手拋擲,以嘎拉哈的倒仰橫側分勝負,以豬羊賭輸贏,多為男人遊戲,是在室外進行,主要是未成年的男孩子,流行於以狩獵為生計的山區。後來多改用家養的豬、羊腿骨上的嘎拉哈,並將其塗有紅綠黃等顏色。玩法也由拋擲改為“抓子兒”,它演變為北方少數民族的婦女兒童進而包括眾多漢族民眾都喜愛的遊戲活動。《紅樓夢》裡面就有描寫丫頭們趁寶玉高興的時候,在炕上擺圍棋、擲色子、“抓子兒”等遊戲的場面。


東北姑娘們,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嘎拉哈嗎?

《紅樓夢》中出現的抓嘎拉哈場景

金朝以後,玩“嘎拉哈”的風氣在北方各民族中流傳,滿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也出現了玩“嘎拉哈”的風俗。清朝建立後,這種遊戲傳到了全國各地,成為中國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不過,漢族通常稱這種遊戲叫“抓羊拐”。

“嘎拉哈”的玩法各式各樣,各民族的玩法也各不相同。清朝初年,徐蘭在《塞上雜記》一書記載道: “嘎拉哈”分四面,凸出的一面稱“珍兒“,凹進的一面稱“鬼兒”,另外兩面稱“背兒”和“梢兒”。可見,當時的人們就利用這四個面的不同變換來進行遊戲。

不過,嘎拉哈除了作為遊戲工具,它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作用。

嘎拉哈有時也經常作為朋友們交往的信物。這在《蒙古秘史》中,有一段典型的敘述:“其始為安答也,鐵木真十一歲時,札木合贈鐵木真以公狍髀石,鐵木真以銅灌髀石交為安答,於稱安答之斡難河冰上擊髀石時為安答焉。”髀骨即嘎拉哈。當年成吉思汗與札木合年輕的時候,彼此都視為摯友,他們交換的信物就是嘎拉哈。札木合送給成吉思汗的是個大些的、公狍的嘎拉哈,很鄭重。成吉思汗送給札木合的嘎拉哈的面裡鑿了孔,孔裡澆注了銅等金屬物,而後再磨平。不但分量重,而且閃閃發光,更是認真對待的。可見嘎拉哈在朋友交往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過去,嘎拉哈也可以用做占卜、即算卦用。有的薩滿算卦時,把嘎拉哈拋向空中,落地時,“珍”的那一面朝上,則為吉祥、順利。有的人,平時把一枚角上帶孔的嘎拉哈穿上繩,系在衣服上,做裝飾用。如迷路,需測方位時,把它拋向空中,落地後,其帶孔的角所指的方向即可行。有一個民間傳說,成吉思汗西征乃蠻部時屢攻不克,木華黎走出帳外占卜,“踢出髕骨,見‘耳’則進”。他算卦的辦法是:一腳把嘎拉哈踢出,嘎拉哈落地、停穩後,“耳”的那一面朝上,則視為吉祥,命令部隊出擊,大勝。

在東北少數民族地區,大人們會在嬰兒的搖籃下面,用線繩懸掛著一串嘎拉哈、貝殼、銅錢等物。滿族、錫伯族婦女崇拜“喜利媽媽”女神,她們把嘎拉哈、彩布條等象徵其形體,作為“保育神”的替身,保佑孩子平安。

古代還有金屬鑄造的嘎拉哈,最早始於北魏,而以遼、金、元最多。1955年10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美岱村南發現北魏磚墓一座,隨葬品中有銅製的嘎拉哈一枚,長 3.1釐米,是現在發現的最早的銅嘎拉哈。1983年巴林右旗清理一座遼代古墓時,曾發現一枚鋼鑄的仿綿羊嘎拉哈。遼墓出土玉器中還有玉嘎拉哈,在黑龍江省綏濱縣的金朝墓葬,以及金朝五座都城之一的上京故城遺址(今黑龍江省阿城縣南)中,先後發現用水晶、白玉和銅等雕刻的嘎拉哈,多數中間有穿孔,可隨身佩戴,類似漢族童子玉墜,長年佩戴,具吉祥之瑞。至此,嘎拉哈在北方民族生活中已經成為了財富的標誌、吉祥的象徵。

東北姑娘們,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嘎拉哈嗎?

遼金時期的玉嘎拉哈 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收藏

還有一種說法,在北方一些地區,新娘孃家陪的嫁妝中,有一對裝衣物的木箱,在裝衣物之前要先用紅布鋪在衣箱底上,然後用嘎拉哈壓住四角,再裝衣物。

嘎拉哈在北方各民族的生產、生活中,甚至在戰爭和宗教儀式中,都佔有重要位置。如果細究其歷史,也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的。在呼倫貝爾的扎賚諾爾東漢時期的古基群,前後就出土過十多枚嘎拉哈,而且,多數在一角鑽扎。1986年出土的4個嘎拉哈,又被鄭重其事的放在死者的棺內。這就告訴我們,至少在漢代的鮮卑人,就已經非常熟悉並普遍使用嘎拉哈了,至於其用途大概率是用來裝飾、信物、算卦等等。

隋唐時期的室韋人也大量使用嘎拉哈,在海拉爾北部的一處墓葬就出土了20餘枚。至於到底何時人們開始發現了其可以作為遊戲工具的用途,恐怕很難查證。

參考資料:《嘎拉哈小考》程道宏;《大東北風俗史話》於濟源;《遼寧文化讀本》張冬秀;《海拉爾文史資料 第10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