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下水道成為景點


德國:下水道成為景點


過去,德國是水災頻繁的國家,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導致他們痛定思痛,於是不斷設計、改進排水系統。在1874年之前,德國首都柏林還沒有下水道系統,當年柏林市政府開始著手城市排水系統的修建,工程由英國的企業包辦。經過26年的修建之後,柏林下水道的總長度達到9500公里,隨著這項工程的投入運行,柏林的人口死亡率也從0.32%下降到0.2%。隨後直到第二次大戰前,它依然在不斷完善,增加了生物汙水淨化系統以及汙泥處理系統。

為了普及知識和方便民眾監督城市排水系統,柏林的地下水道已經變成免費旅遊景點。在專業導遊的帶領下,沿著臺階進入地下幾米的下水道,溫暖溼潤的氣流立即洶湧而來。下水道十分寬闊,寬有四五米,裡面非常乾淨,溫和的燈光灑下來,有進入商場的感覺。水務部門用閉路電視系統,對地下管道24小時監控,如果哪個地方出現故障,憑藉看到的信息,維修人員開著工程作業車,能夠快速準確地找到需要修繕的管道,可以將車直接開進管道中進行勘察和修繕。

德國人做事格外細心,他們設計的汙水井的鐵箅子縫隙很大,這樣會提高排水速度,鐵箅子下面有鐵籃子,能夠攔截各種各樣的雜物,避免下水道堵塞。地下排水管道,分為汙水雨水合流管道和汙水雨水分流管道,既能夠防止城市內澇,還可以積蓄雨水,以便合理利用。德國的下水道系統設計高明、施工細緻、維護良好,將城市防澇、美化和環境改善三者結合起來,不但實用,而且美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