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临死说过“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如何评价黄皓姜维对蜀国灭亡的责任?

oooqqq


蜀汉灭亡最主要还是国力不济所导致,黄皓和姜维,包括诸葛瞻都加速了这个过程,但是这终究是末节,最核心问题还在于国力悬殊太大。


诸葛亮时代的曹魏和姜维时代的曹魏最大的区别在于,姜维时代的曹魏北方边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很多人都说诸葛亮六出祁山是虚耗蜀汉国力,这么看的人也许只看过《三国演义》;事实上诸葛亮时期的曹魏面临的军事压力丝毫不比蜀汉小,在曹魏的西面有蜀汉,东面有孙吴,在正北面有统一的漠南鲜卑,在东北有公孙渊,这里不要小看公孙渊,当时东北地区人口按照后汉书和晋书的统计,差不多有60万人口,公孙渊也差不多有10万军队,仅从军队人数而言,已经和蜀汉军队数持平了。


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在战略上是没有问题的,蜀汉困难,曹魏比蜀汉还有困难,兵力还要紧张。


然而,姜维时代的曹魏北部边境压力大大减轻了。


首先是曹魏幽州刺史派人刺杀了漠南鲜卑头领轲比能,导致漠南鲜卑再次分裂,而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慕容鲜卑氏、慕容宇文氏和慕容段氏纷纷向曹魏请降,而解除了鲜卑压力的曹魏立刻就对盘踞东北的公孙渊动手,鲜卑各部还派人助战,司马懿很快就平定了公孙渊。


漠南鲜卑的重新分裂,公孙渊被平定这就意味着曹魏可以从北部边境差不多十万主力可以回撤,而且这十万军队可不是类似民夫一样的郡国兵,而是长期和游牧民族打交道的边军!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晚明突然蒙古林丹汗和后金都挨了两颗陨石被消灭了,明朝能从九边抽调十万边军用于平定李自成起义,那是个什么概念。


而反观蜀汉这边,无论诸葛亮如何有能力,蜀汉毕竟只有一州之地;诸葛亮在出师表所说“益州疲弊”真不是虚言,因为在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时,蜀中情况已经到了地方官吏能足额把应征壮丁带到汉中就会受表彰的地步,诸葛亮一死,蜀汉军队就出现士兵大量逃亡的情况。


因此,姜维时期的蜀汉所面临的曹魏军事压力是诸葛亮时代的两倍都不止。事实上曹爽带16万军队伐蜀已经让蜀汉疲于应付,而且当时曹魏本钱也大到曹爽大败而不损曹魏根基的地步,如果不是曹魏出现司马懿杀曹爽、淮南三叛这种内乱的话,曹魏只要持续进攻,蜀汉可能更早支持不住。


当然,如果姜维能更具有战略眼光,不要盲目出击,也许能在曹魏内乱中收获更多,甚至真的能实现诸葛亮割据凉州的愿望,但是也许割据凉州蜀汉亡国会更快,因为凉州并不是什么有钱的地方,而曹魏主力都集中在关中。


姜维真拿下凉州,势必会和曹魏发生长期交战,而长期缠斗,蜀汉真没有这个本钱。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战而得三郡,为什么在马谡丢掉街亭后主动放弃街亭?不是因为诸葛亮的蜀汉主力打不过张郃,而是蜀汉本钱太小,打不起消耗战,即使击败张郃,后面还有曹真呢。


至于诸葛瞻,他与董厥并平尚书事短暂成为蜀汉执政官后,曾经企图用阎宇替换掉“穷兵黩武”的姜维,当然,如果诸葛瞻成功了也许蜀汉命运会发生一些改变,诸葛瞻不但没有成功替换掉姜维,反而激化了蜀汉内部矛盾,姜维提前行动,以北伐的名义避祸沓中。尽管蜀汉内斗相比其他两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弱小的蜀汉来说,这也足以致命了。


黄皓、姜维以及诸葛瞻在蜀汉灭亡过程中都有责任,俗话说的好嘛,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但是,说到底还是曹魏国力优势太明显,当曹魏解决北部边境军事压力后,曹魏和蜀汉、东吴攻守之势自然就会发生转换,即使蜀汉在炎兴元年躲过了,但是只要曹魏北部边境没有大的军事压力,曹魏用国力消耗也能消耗光蜀汉。


克罗采和春天


“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这是诸葛瞻在绵竹之战时的遗言,这句话可以反映出他的无力回天,也可以看出诸葛瞻内心中认为,黄皓和姜维是导致蜀汉败亡的元凶。那么诸葛瞻这样说到底对不对,下面我就按照《三国志》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一、诸葛瞻其人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独子,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只有8岁,而且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成为蜀汉最牛的官二代。诸葛瞻的能力比较一般,诸葛亮曾说“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意思是害怕他过早养尊处优,缺乏锻炼,难以成器。

知子莫如父,诸葛亮言中了。诸葛亮死后,刘禅虽然废除了丞相,也没有给诸葛亮立庙,但却相当重用诸葛瞻。不仅把公主许配于他,还一路火箭提拔,33岁时诸葛瞻就已经官至平尚书事、代理都护、卫将军,可以说位极人臣。

但正因为此,诸葛瞻和黄皓、姜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内政方面有黄皓弄权、军事方面有姜维常年领兵在外,这让诸葛瞻这个“权臣”显得有名无实。

二、诸葛瞻与黄皓、姜维的斗争

有矛盾就有斗争,诸葛瞻也不例外。诸葛瞻虽然对黄皓有意见,但因为刘禅的庇护和黄皓在朝廷的人脉圈子,诸葛瞻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他把矛头指向了姜维。

姜维虽然贵为大将军,但在蜀汉朝廷内地位并不高,主要是因为他常年北伐引来许多人的不满。262年姜维在汉、侯和被邓艾击败后,黄皓就想让左将军阎宇替代他,诸葛瞻也想借机剥夺姜维的兵权。得知消息的姜维向刘禅上疏,希望能除掉黄皓,而刘禅却劝说姜维大度一点,不要和黄皓斤斤计较。姜维一看这阵势,吓的带着主力部队留在沓中屯田,自此再也没有回过成都。

到最后诸葛瞻是谁也没有扳倒,自己还是哪个有名无实的“权臣”,可见他内心是十分郁闷的。所以诸葛瞻的那句遗言多少有些个人私怨在里面,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黄皓、姜维与蜀汉灭亡的责任

蜀汉灭亡是多方合力的结果,但黄皓和姜维确实有些责任。黄皓不必多说,他仗着刘禅的宠信,结党营私,把朝政弄得乌烟瘴气,罪不可赦。姜维的责任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屯田沓中,一个是汉中防守。

屯田沓中是姜维躲避政治陷害的无奈之举,但他把主力部队放在西北边陲,使得成都空虚,给了曹魏可乘之机。曹魏《代蜀诏》中明确指出“蜀所恃赖,唯维而已,因其远离巢窟,用力为易。”所以在姜维屯田的第二年,曹魏就发动了全面灭蜀的战役,这在之前是没有的。

而姜维的汉中防守策略也值得商榷。姜维面对曹魏对汉中的进攻,抛弃魏延、王平等人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守策略,而是选择“敛兵聚谷”的防守策略,使得钟会十万之众长驱直入,致使汉中失手,使蜀汉丧失了最后翻盘的可能,这个锅姜维是甩不掉的。

四、其他人的责任

单单把锅推给黄皓和姜维是不合适的。

黄皓之所以能乱政,和刘禅的庇护,陈祇的党同,群臣的附阿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此时的蜀汉朝政已经烂到根子上了。

而心有不甘的诸葛瞻对蜀汉灭亡也有很大责任。其一,他位极人臣却没有制止黄皓。其二,他临危受命阻截邓艾,本来形势大好,却不听黄崇的建议,优柔寡断贻误战机,被邓艾全歼于绵竹,简直是神坑。

蜀汉灭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身实力的弱小,再加上内部斗争尖锐、朝政黑暗、军事失利,岂有不亡之理。



石头说历史


诸葛瞻自己本身才最该给蜀国灭亡负责!在绵竹之战中,明显就是诸葛瞻的战略失误所导致的!诸葛瞻没有任何资格指责别人。

在绵竹之战的时候,邓艾只有几千人的轻装兵马,完全没有携带任何攻坚重武器,也就是说,就算邓艾再能打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诸葛瞻只要固守待援,完全可以等到姜维回师,这样要么包邓艾的饺子,要么邓艾就得赶紧撤退,如此,蜀汉之围自解。结果诸葛瞻看似忠臣实则蠢驴,仗着兵力多于邓艾,竟然舍弃优势与邓艾野战,完全忽略了蜀汉禁军常年没上过战场,看似人多实则不堪一击。结果,蜀军全军覆没。这一仗战败造成了许多塔罗牌效应。一是邓艾士气大震,蜀汉胆惊不敢应战;二是攻破绵竹城后里面有大量的攻城重武器,邓艾可以利用缴获的蜀汉重武器攻打成都城!造成成都城守不住。

所以就此来看,诸葛瞻才应该对蜀汉灭国负责,而且是万劫不复的责任,赖不得他人。


优己


黄皓被称为是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受到千古唾骂。

《三国志》《华阳国志》这些史书,以及一些历史人物,都对黄皓给予了很坏的评价。

比如陈寿评价黄皓:“操弄威柄,终至覆国。”

比如姜维说:“皓奸巧专恣,将败国家,请杀之。”

比如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说:“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

比如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说:“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

比如钟敬伯说:“西蜀基业,百计而得之,百战而守之,卒为黄皓所蛊,使与汉火俱烬。”

比如乾隆皇帝说:“迨孔明殁,黄皓、陈祗用事,殄民误国,而汉祚告终。”

大家无一例外都把蜀国灭亡的责任推在黄皓身上。

(黄皓剧照)

那么,黄皓究竟干过什么坏事呢?

我们查一查历史书,发现总结起来,黄皓所干的坏事不外乎这几件。

一是黄皓在刘禅面前说他的弟弟刘永的坏话,让刘永十多年不能见刘禅一面。

二是朝中大臣罗宪因为不依附黄皓,黄皓把罗宪贬为巴东太守。

三是黄皓想把姜维搞下来,让阎宇代替姜维领军北伐。

四是姜维告诉刘禅,钟会在关中治兵,可能要打过来,让刘禅派一些人在阳安、阴平这些地方防守。但是黄皓却对刘禅说,敌人不会来,于是刘禅也就没在意。

总共就这四点。

(刘禅剧照)

不过,这四点,说起来除了最后一点外,其他三点,也都并不算个大事。

刘永是刘禅的弟弟,黄皓就算挑拨他们兄弟的关系,对国计民生也没任何影响。相反,若是刘永获得刘禅信任而做大,反而是个大问题。

黄皓把罗宪贬为巴东太守,但是右将军阎宇立马把罗宪任命为自己的副手。如果黄皓是个打击报复的人,他肯定非常痛恨阎宇。反而是,后来他还想把阎宇提拔起来,代替姜维。

黄皓想把姜维搞下去,把阎宇提拔起来,这个既可以从正面来说,也可以从反面来说。从反面来说,是姜维和他关系不好,还请刘禅杀他,他痛恨姜维而打击报复。从正面来说,也是姜维数次用兵,都是劳而无功,黄皓想换将。换将也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至于最后一条,他劝刘禅别听姜维的,不做准备,除了他和姜维有矛盾外,也是他缺乏眼光,以至于没有守住阴平,给了魏国邓艾机会。毕竟当时魏国从未主动大规模攻打过蜀国,黄皓不相信姜维的话,也是可以理解的。

(姜维剧照)

反过来,如果黄皓不弄权,不干那几件坏事,是不是蜀国就不会灭国呢?

诸葛瞻说他“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说来说去,也就是说他自己没能专权而已,像他父亲诸葛亮那样,朝廷内外一人说了算。但是,就算他把黄皓搞下去了,并且让姜维规规矩矩听他的话,他又能够挽回蜀国的败局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姜维说黄皓可能误国,让刘禅杀他。就算刘禅把黄皓给杀掉了,姜维就能够打得赢魏国吗?《三国演义》里曾说姜维正在节节胜利的时候,黄皓给刘禅说姜维有做大的危险,让刘禅把姜维喊回来,以至于姜维北伐功亏一篑。这只不过是小说家虚构的而已,黄皓并没有干过这样的事,并没有对姜维的北伐,给过什么阻碍。

所以说,黄皓固然是一个奸臣,但是,把整个蜀国灭亡的责任,都算在黄皓头上,却是有失公允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


张生全精彩历史


蜀汉灭亡的直接罪人,当然不止宦官黄皓一人,也不止是信用黄皓的皇帝刘禅。毕竟蜀汉是刘备和诸葛亮建立的,复古西汉“儒表法里”体制的古典军国主义国家,从来不是东汉和晚唐,区区一个宦官绝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也无法从根本上左右天下大势。

诸葛亮受命托孤后,总揽大权,对刘禅抱有很高的期望,不止是希望他做一个祭由寡人”的礼仪天子,而是希望刘禅成为自己和刘备复兴汉室事业的真正继承人。因此,他才对刘禅严格要求,勉励他夙兴夜寐,严于律己。


而当诸葛亮大军北伐之时,叮嘱刘禅“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相府和皇宫俱为一体,奖惩功过,不宜因亲疏有所区别),又特意安排了“秉心公亮,义形于色”的贤臣董允,受命统帅宫中宿卫,对刘禅严加管束。

蜀汉侍中:董允

刘禅身为天子,皇后和妃嫔加起来仅仅十二人。他想扩张后宫,还被董允严辞回绝。他别说在朝堂上,做不了如秦始皇、汉武帝那般君威甚重的集权帝皇,甚至在自己后宫,也不能一手遮天任意妄为。

刘禅和张皇后

因此刘禅虽不敢、不愿因此嫉恨诸葛亮,但被黄皓这样擅长阿谀奉承的小人趁虚而入,得其信任,也是人之常情。

董允在世时,一直刻意压制黄皓,使之不得升迁要职,难以为祸。刘禅连自己的亲信也不能擢升,当然对董允潜藏深刻不满。董允死后,陈祗接任侍中、尚书令的职务。他以为“堵不如疏”,刻意与黄皓交好,内外勾结,因此得到了刘禅的充分信重,借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尚书令:陈祗

当时,大将军姜维身为“羁旅讬国”的曹魏降臣,却又手握重兵,位极人臣,被刘禅委以军国重任,因此人缘一直不佳,许多蜀汉重臣对他皆有疑虑。身处嫌疑之地、朝中政敌众多的姜维,甚至在府中豢养了大批唯命是从的“死士”(“阴养死士”),此等做派,正和北边的司马懿、司马师父子类同。

蜀汉大将军:姜维

段谷之战,姜维被邓艾打得大败,部属星散流离,死伤数万人。侯和之战,姜维率军反攻,又再次失利,未达到战略目的。

蜀汉满朝文武,无论重臣如诸葛瞻、董厥;还是元老宿将如张翼、廖化,皆对姜维屡次北伐无功,“军旅数出,百姓彫瘁”“好战无功,国内疲弊”甚为不满。

此时的姜维,之所以没有和兴势之战失败的曹爽,新城之战失败的诸葛恪那样,也因此被各方政敌反攻倒算,下台甚至丧命,便是因为文臣之首陈祗,以及陈祗背后的皇帝刘禅,同样也是姜维的最大支持者。蜀中主和派的代表人物谯周做《仇国论》,欲彻底将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方略否定,正是陈祗挺身而出,与之争辩,将其驳倒。

公元258年,陈祗病逝后,刘禅为之痛惜流涕,整个蜀汉朝堂也失去了能弥合各方矛盾的中间人。

黄皓终于得以操弄中枢权柄,离间皇族和百官,在其谗言下,刘禅的弟弟,甘陵王刘永十余年不得朝见,名将罗宪与之不和,被贬为巴东太守。

如此窃夺朝权的宦官,当然是所有朝臣和士人的死敌,因此不管是北伐派如姜维、还是休兵派如诸葛瞻,他们不论彼此政见有多少分歧,在诛杀黄皓这点都是志同道合,誓欲除之。

在刘禅的眼中,黄皓却只是个自己随时可以如蚂蚁一般拈死的“趋避小臣”,姜维请求诛杀黄皓的表章,不但是小题大做,也严重冒犯自己的帝皇威严,才会断然回绝。此事的恶果是让蜀汉朝堂的激烈矛盾公开化,彼此已注定是你死我活。从此在黄皓的刻意欺瞒下,后主刘禅被“隔绝内外”,只能听到黄皓想让他听到的声音。

刘禅和黄皓

姜维求杀黄皓不得,率领蜀军精锐远至沓中,屯田避祸,间接促成了魏国决定大军南伐。姜维又自作聪明变更从魏延起沿用了几十年的的汉中防御部署,更让战略要地汉中丢失,蜀汉门户大开。他提出「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的表章,黄皓却因为衔恨姜维,迷信鬼巫,竟因私废公,将此表章直接压下,对刘禅隐瞒。

因此,邓艾精兵偷渡阴平小路时,蜀汉上下才回猝不及防。诸葛瞻率领留守军队仓促应战,却在绵竹之战一战败死,蜀汉的机动军队已经损失殆尽。成都城所谓剩下的数万兵马,是一群只有纸面意义的老弱病残,怎能对抗邓艾刚刚大胜的百战雄师?

而姜维所部数万人马虽然星夜驰援,却被钟会十余万大军穷追不舍,就算刘禅能神武天纵,坚守成都到姜维及时赶到,想迎战合计二十余万的两路魏军,前景同样凶多吉少。因此,刘禅才会绝望投降。姜维闻讯,拔剑断石,痛哭啼血。

老年姜维

在朝堂众臣群起抵制下,刘禅坚持信任了黄皓这个小人几十年,晚年更令此人掌握了中枢机要大权,以至于被“隔绝内外”,确实对蜀汉亡国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他在位期间的最大错失。

难怪无论蜀汉重臣如姜维、诸葛瞻,还是蜀汉故臣如陈寿、李密,均视黄皓此人为蜀汉亡国的罪魁祸首,也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后世众多论者。

然而,秉承陈寿《三国志》一脉相承的传统史家说法,将蜀汉亡国的罪责推给黄皓这么一个奸佞小人,固然是大快人心,却也流于表面。率领精锐兵马远离主战场去屯田,又更改汉中防御部署的姜维;带领留守兵马纵兵浪战、全军覆没的诸葛瞻,同样负有相当责任,只是他们壮烈殉国,成了忠臣烈士,才获得在传统观念不被批判的豁免权。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可以说从关羽丢失荆襄、刘备夷陵之战惨败,两战合计近十万大军以及大批良将的损失,就已注定了它偏安一隅,兵寡力微,先天不足。

以诸葛亮之旷世奇才,十年北伐,耗尽心力亦只夺取武都、阴平这边远两郡。随着诸葛亮逝去,时间推移,中原经济和人口的不断恢复,占据中原九州之地的魏晋帝国,对南方吴蜀政权在国力上已形成压制性优势,而蜀汉立国时便存在的荆益士族之争亦只能一时压制,不可能彻底解决,是以天时地利人和皆失,实非人力所能挽回。

因此,天下大势如此,这样的蜀汉,本非一姜维可救,同样也并非杀一黄皓可救。这就和鸦片战争,清朝再打十次、百次也一定会输一样,不论清军主帅是谁,最终结果都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林则徐在战争之初就被罢官,反倒是成全了他的英名和晚节。

将国家和政权败亡的原因,仅仅归结于某个脸谱化的奸臣、奸佞误国,以此简单化历史,正是古今论史的一大通病,也因此将真正值得后人反思的根本弊端都掩盖了,绝对达不到“以史为镜”“读史以明智”的初衷。


狐狸晨曦


估且不论这句话是谁说的,但“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这句话表达了一个意思,蜀国的灭亡是黄皓和姜维造成的。这句话不能完全赞同。

黄皓是奸臣弄臣这一点是比较确定的,蜀国后期内政混乱,用人不明,最大的原因就是黄皓擅权,搬弄是非,有能者不能居其任,无能者却能擅其职,使蜀国内政治理不进反退。因此,蜀国的灭亡他是要背锅的。

但蜀国灭亡的根源,在关羽失荆州时就已经埋下了。三国格局确立后,魏蜀吴三国综合实力相差不远,都在努力休养生息,积蓄实力。而三国中魏国占据中原和北方,地域最广,人口最多,几乎是孙刘两家之和;吴国大约有两州之地,地域和人口最少;蜀国占有荆州、益州和南蛮地区,地域和人口居中;按照诸葛亮的设想,占据荆州和汉中后的蜀国可以两路出兵,是具有战略优势的。

但关羽失荆州后,蜀国两路出兵的优势消失,更重要的是蜀国失去了最主要的兵源地和最精锐的荆州军。这种情况下,蜀国地小人稀的缺陷就暴露了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魏蜀两国综合实力的差距会逐渐拉大,等魏国彻底消化了地盘,蜀国将会面临以一州之地对抗魏国九州之地的局面。

诸葛亮非常清楚蜀国将来的局面,所以生前不断北伐,想在魏国没有恢复过来之前完成北伐。姜维明白蜀国的局面,也理解诸葛亮的苦心。所以姜维接班后,顶着压力,继续北伐,就是为了争那一线生机。

即使姜维不北伐,等魏国实力恢复也会主动进攻蜀国,蜀国不可能有机会偏安一隅。



古今之言


唉,诸葛瞻临死前有没有说过这句话?没有。《三国志》没有记载,《三国演义》也没有《三国演义》是这样说的,邓艾令众兵射诸葛瞻,诸葛亮中箭,临死前大呼一声:“吾力竭矣。当以一死报国”,然后就自杀了。


这句话应是后人伪造的,这口气应是刘禅亡国后的口气。为什么这样说呢?能做到除黄皓,制姜维的,只有刘禅一个人,想做到而没有做到,后悔了,也只有刘禅一个人。说白了,蜀国是你刘禅的,跟其它人没半点关系,这也是刘禅手下大臣劝刘禅投降的原因。反正投降了,不影响我们做官,我们依旧吃香喝辣的。

内不能除黄皓,刘禅感受深,听他的话,请什么神婆保平安,姜维写信给他,注意魏国突袭,他也不信。他一味相信有天兵天将帮他守城。


外不能制姜维。刘禅也感受很深,就是姜维总是以先主刘备的话来压自己,“匡扶汉室为己任。”所以,时时讨伐篡位的曹魏和政权。搞得那些当官的,还有乡绅土豪,个个心里不爽,想好好地睡个安稳觉也不行。所以,邓艾的一万大军一到,他们就逼我投降,这些都是的姜维折腾的。

更主要的是你姜维说避祸就离我而去,都城十万大军也没给安排个大将守一守,你姜维太自私了。我刘禅是个不讲礼的皇上吗?我坐位几十年也没杀过谁。你避祸也就算了,把大将都带走了,我没办法,就启用了武侯的儿子,他哪会带兵打仗,这是赶鸭子上架。所以,寡人的江山完了,还被后世称为扶不起的阿斗。


老姜聪蒜


任何政权的灭亡绝非是因一人或极个别人的缘故,蜀汉政权亦是如此。

虽然诸葛瞻身为诸葛亮之子,但名过其实。从不听黄崇速占险要而错失良机,最终战死绵竹可见起其军事才能普通;国事上才能平平,将就庇护黄皓,唯独反对姜维北伐,可见诸葛瞻远没有诸葛亮的才能。毕竟他是忠良之后,自然很重视名节这一点,所以把蜀汉之害归结为姜维和黄皓,而错在于自己不能铲除他们。

其实黄皓和姜维并非诸葛瞻一人能铲除,除非诸葛亮在世,诸葛亮死后,刘禅取消丞相,仅有尚书令,并且让蒋琬、费祎分权,起到制衡的作用,黄皓和姜维的存在,也是刘禅利用彼此,相互制约。因此,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进入刘禅时代,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皇权之上,更何况诸葛瞻。


五味社


诸葛瞻是有些妒忌姜维的。黄皓的无耻,朝中有公论;姜维主张北伐,朝廷对其决策有争议,但并不将姜维视为奸臣。诸葛瞻硬要将二人并论,个中隐隐有污名化姜维的用心。不过,更重要的是,这其实是诸葛瞻自以为是的甩锅言论。说他自以为是,是因为诸葛瞻文不能定国,武不能安邦,却因为是诸葛亮之子而自认为“本应该”有实力与朝中的大臣们一“斗”,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看做与黄皓、姜维相等,还妄图对这两个人品头论足。

说他甩锅,是因为他如果真的有这个地位与能力治国平天下,那就应该说“内不能治国,外不能安军”,完全不需要提黄皓与姜维二人。但诸葛瞻又无法有所作为,于是将内乱的锅尽数甩在黄皓上(当然黄皓也的确是奸佞);将劳国的锅尽数甩在姜维身上,好像蜀汉不济不是因为诸葛瞻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有了黄皓、姜维二人,导致诸葛瞻无法施展他的治国才能一样。

其实诸葛瞻本身就是一个名不副实的人物,这个名当然不是他自己挣来的,而是他老爸诸葛亮给他的。《三国志》中也说了,“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也就是说诸葛瞻虽有些小聪明,但大家终究是因为思念诸葛亮才喜欢诸葛瞻的。这样一个官二代,骂骂黄皓也就罢了,他对姜维的评价,未必就是指责,更多的是嫉妒。嫉妒什么呢?大约是姜维所做,正是诸葛瞻之所想,可惜诸葛瞻没有能力去做,只能当一个空有其名的官二代吧。


隐语


绿光君也算是地道的三国迷了,在这里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下对于这问题的理解。

1、首先,蜀汉政权的灭亡归根结底是由于国力的衰弱所导致,众所周知,诸葛亮在世之时发动了七次北伐,已经让蜀国的国力削减了不少。而姜维也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国力早就消耗一空。在三国鼎立之时,蜀国最旺盛的时期,人口疆土也是三国中最为少的,刘备发动东征东吴的战役失败后,蜀国所剩的人口已经不到百万,而对比起魏国的四五百万人口,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还手之力。



2、其次才是决策者(刘禅)的失误。众所周知,蜀国历史上有四贤相。诸葛亮过后,先后是蒋婉,费祎,董允,在他们为相之时,对于刘禅是正颜厉色的匡谏。在此期间,蜀国朝政相对清明,不过在他们都去世后。刘禅幼稚的政治思维就展漏无疑。对于没有了诸葛亮们的压制,他也开始为所欲为。宠信宦官黄皓,败坏朝政,蜀国后期内斗严重,也是导致灭亡的重要因素。至于黄皓此人,不提也罢,也就是见钱眼开,排除异己,阿谀奉承之辈。



3、关于姜维的责任,其实是两面性的,姜维此人也算是诸葛亮的亲传弟子了,军事能力还是比较突出的。但要命的是姜维的政治头脑是基本上没有,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治国能力,在蜀国后期国力虚弱之时依然选择北伐,因此失败也是必然的。



4、我们再反过头来说说诸葛瞻所说的那番话的原因,从一开始,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幼子,从小就光芒瞩目,而蜀国人士评价诸葛瞻,虽有文采,但是名过其实,并无太多军事实力。在董允死后,他也变成了把持朝政的大臣,在朝内并没有阻止黄皓作乱朝政。而在外极力反对姜维北伐,多次进谏收回姜维兵权。而在绵竹之战,由于他的犹豫导致战略失误,直接败于邓艾手下,使得成都完全暴露在了敌军之下。这责任不可谓不大。在其战死之时后悔当初没有今早除掉黄皓,并且对于姜维依然保持怀恨态度。



5、总之诸葛瞻和姜维都没有挽留蜀国大厦将倾局面的能力,两人在此事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蜀国灭亡也是必然的局面,只不过如果没出现这些事情,那么也不会那么快并且没什么像样的抵抗。而事实正面刘禅确实缺少治国的能力,不过他却有明哲保身的睿智,也是其优点之一了。

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请评论区聊聊,如果同意不妨点个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