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下架、限額銷售,民營銀行智能存款遭遇“成長的煩惱”

今年以來,股市低迷、P2P爆雷、理財市場收益走低,民營銀行推出的智能存款卻因收益率逆勢而上,成為理財爆款產品。

然而,據報道,智能存款產品已迎來窗口指導,央行已約談部分銀行、第三方互聯網銷售平臺等機構。雖未直接叫停,但《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家民營銀行開始調整智能存款產品,實行每日銷售限額管理,有的民營銀行甚至已暫停存入。

智能存款產品到底怎麼了?下架或限額

在分析人士看來,監管並未一下子叫停智能存款,而是採取邊觀望邊進行適當窗口指導的方式,在情理之中。

而在這種氛圍下,已有民營銀行作出限額銷售或者下架處理。

比如,微眾銀行APP顯示,“智能存款+”產品限時開放,2018年12月20日之後將無法買入,已存資金取出不受影響。

不僅微眾銀行一家,記者還注意到,此前蘇寧金融app頁面上的“升級存”產品也已悄然下線。

為此,《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蘇寧金融客服,對方表示,“升級存”產品最近已售罄並下線,目前仍未接到通知說何時恢復購買。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銀行的相關產品開始實行每日限額銷售。比如,眾邦銀行的一款存款產品“眾邦寶”。該行客服人員表示,最近才接到通知稱產品開始限額髮售。一般上午10點左右就會售完一天的額度。

此外,網商銀行“定活寶”產品也已經實行每日銷售限額管理。

緣何引關注

近幾個月來,智能存款作為一種新型存款產品,已經引發廣泛關注。

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包括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富民銀行、蘇寧銀行、振興銀行、藍海銀行、眾邦銀行、億聯銀行、華通銀行、湖南三湘銀行等至少10家民營銀行已發行此類智能存款產品。

據瞭解,智能存款是一種比傳統定期存款更便利的存款服務,其特點是收益高、流動性好,既有活期的靈活性,又有定期的高收益,隨存隨取,收益率一般在4%以上。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金融分析師楊慧敏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智能存款的運作模式是投資者將資金存入後,進入到一個定期存款的資金池,當投資者提前支取時,將定期存款的收益權轉讓給第三方機構,由第三方機構墊資給投資者。

那麼,智能存款收益率為何會比一般存款高,銀行如何承擔因此帶來的攬儲成本呢?

楊慧敏表示,民營銀行貸款端多為高息小額貸款,高利率可以覆蓋高成本。

除去攬儲成本壓力之外,還有業內人士認為,從監管層面,此類產品也存在流動性風險。

楊慧敏稱,監管層可能從兩方面考量:一方面,一旦出現投資者集中提前支取,容易產生流動性風險;另一方面,高利率可能擾亂市場,如果作為存款,如此高的利率已遠超普通存款利率。

該如何監管?

即便高收益率帶來成本壓力,但楊慧敏表示,對於民營銀行來說,攬儲壓力比成本壓力更大。

以微眾銀行為例,該行2017年客戶存款僅佔總負債的7.22%,而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等佔63.79%。

一位民營銀行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即使存在一定的成本壓力,但對於缺少網點支持的民營銀行而言,是非常希望能夠通過這類創新型存款類產品,獲得更多存款資金來推動業務發展的。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由於線上、線下受限較多,民營銀行負債來源狹窄,影響其信貸投放能力,不利於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營企業。

“我個人作為投資者的角度,一些銀行推出創新型產品,如果可以保證合規與安全,還是希望能寬容一些。”上述民營銀行人士稱。

在楊慧敏看來,民營銀行的發展本身受制於物理網點的限制,以及公信力不高,在攬儲方面存在較大的劣勢,也進一步制約了民營銀行的發展。所以在保證合規與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允許存款形式的創新。未來互聯網智能存款的發展是否受限,還需要看監管政策的態度。

董希淼則建議修訂現行相關辦法,為民營銀行儘快進入同業拆借市場開展流動性管理和通過發行金融債獲得資金來源提供便利,緩解民營銀行負債來源單一等問題。

“同時,鼓勵民營銀行開展產品創新。”董希淼稱,對民營銀行而言,由於渠道、品牌等劣勢,與大中型銀行同質化的產品和服務難以吸引客戶,創新更顯迫切性。

在董希淼看來,民營銀行數量少、規模小,創新風險總體可控。監管部門可引入“監管沙盒”理念,允許民營銀行在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先行先試,同時引導其完善資產負債配置,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及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合理管控流動性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