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創新供給“智能+”跑出加速度

新消費創新供給“智能+”跑出加速度

隨著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提升,消費已被看作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苗露/攝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 荊文娜

“積極擴大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是近期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隨著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提升,消費已被看作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已達57.8%。

最終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有助於轉換經濟增長動力,是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保障。3月13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這不僅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也為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提供了方向。為此,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採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消費室主任王蘊,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王強,圍繞《實施意見》的亮點、重點等進行了解讀。

轉變消費理念,“智能+”“綠色消費”將站上C位

中國經濟導報: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相關部門在消費領域陸續出臺多個文件。此時出臺《實施意見》對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將發揮哪些積極作用?

王蘊:《實施意見》與去年下半年以來有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消費政策之間是統籌協調的關係。在當前疫情防控已出現積極向好趨勢、經濟社會秩序逐步恢復的背景下出臺這份文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是充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講話精神,體現著力培育“智能+”消費等新興消費和消費新增長點。另一方面,當前居民消費正處於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快速升級的階段,這也是支撐我國強大國內市場的根本。疫情不會改變消費升級的客觀趨勢,更不會改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此時出臺文件,釋放出鼓勵和促進消費的積極信號,實施一系列具有很強針對性的措施,能夠有效提振消費信心和增強消費意願。

《實施意見》聚焦當前制約居民消費擴容提質面臨的突出問題,如國內市場供給不優、文旅休閒消費質量不高、城鄉消費發展差距較大、“智能+”消費生態體系不健全、消費環境有待改善等,提出一系列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這有助於當前儘快恢復生產-流通-消費的社會大生產循環、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更好地引導產業和需求“雙升級”。

中國經濟導報:對於當下及未來如何穩定居民消費的問題,《實施意見》提供了怎樣的指導?《實施意見》的亮點主要有哪些?

王蘊:近年來,網絡購物、在線醫療、在線教育、在線娛樂等發展迅速,智能產品、綠色產品等也更適合消費者智能化、綠色化的消費模式。穩定居民消費無論在何時都需要有效適應需求,《實施意見》的發佈恰逢疫情特殊時期,《實施意見》鼓勵和支持發展“智能+”產品和服務消費以及綠色消費,這不僅是從長遠計劃順應了新消費下消費理念轉變的趨勢,也呼應了眼下居民的切實需求。相關政策的出臺有助於產品和服務供給創新,使相關潛在需求能夠轉化為實際需求。

王強:最近幾次中央會議多次強調穩定居民消費,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推動服務消費提質擴容等,這有效緩解了當下由疫情引發的對消費市場的擔心,指明瞭拉動內需和發展消費的方向。進一步擴大消費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此時也可看作是我們轉變消費理念的一個有利時機。

《實施意見》的亮點主要可以從“擴容”和“提質”兩個角度看。首先,消費擴容包含了三方面內容。一是擴大優質供給,既包括中國品牌、中國文化產品,如中華老字號品牌、自主品牌消費、特色文化旅遊產品等,也包括優質農產品、綠色產品等,同時還包括消費中心,如城鄉不同層級的消費中心、商業網點等。

擴容的第二個方面也是《實施意見》的一個新亮點——提出加快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通過此次疫情我們發現,區別於傳統的基礎設施,以5G、IoT體系,以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體系等新技術為引領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會成為未來生產力和經濟增長動能轉換的推動力。在以互聯網、數字化等雲、網、端的基礎設施基礎上,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消費形態,其中包括各種消費的新業態、新模式,如《實施意見》中提到的智慧商店、智慧街區、智慧商圈,甚至包括“互聯網+社會服務”等,都是新消費的典型體現。消費的融合發展可帶動生產部門、實體經濟及中小企業等的更大發展。

擴容的第三個方面主要是指擴大新型城鄉消費容量,其中包括優化城鄉結構、帶動相應消費等。《實施意見》強調,豐富適合農村消費者的商品供給,完善供應渠道,充分發揮郵政系統、供銷合作社系統現有農村網點佈局優勢,實施“郵政在鄉”、升級“快遞下鄉”等。新消費模式還應加強消費渠道和服務的下沉,以及新消費業務的相關基礎設施投入,這些都有助於擴大城鄉消費容量,成為啟動農村市場工作的主要抓手。

另外,消費提質也可以從三方面理解。一是提升消費的對象,即商品或服務。《實施意見》提到了開展質量分級試點,倡導優質優價,促進品牌消費、品質消費等,這都是很好的抓手。二是提升主體消費能力,消費畢竟是由社會各階層人員參與的,因此文件中提到了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改善收入結構等,這些問題都可以看作是提升主體消費力的舉措,可從根本上擴大和促進消費。三是提升消費環境質量,包括信用建設、消費者維權、以及產品評價體制等。總體來看,“放”“管”適度並且相互結合,才能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

新消費助推消費升級,健康綠色消費將成新增長點

中國經濟導報:提升居民消費能力還需有穩定的收入,今年的疫情對我國居民的消費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接下來的消費趨勢如何?

王蘊:從目前情況看,疫情對我國短期經濟增長會帶來較為明顯的下行壓力,進而會對居民短期就業和收入增長產生一定影響,但從全年來看,居民收入仍能保持與經濟增長同步。特別是《實施意見》中提出,通過制度完善促進重點群體增收、採取有效措施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等舉措,將對居民消費能力的穩步提升發揮有力推動作用。

疫情過後,很可能會出現消費的爆發式增長或補償性增長。從2003年非典結束後的情況看,就曾出現明顯的消費補償性反彈。從近期一些景區陸續恢復開放、餐飲行業恢復營業後顧客爆滿的情況看,疫情期間的消費需求只是被推後了,一旦條件許可,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就會集中釋放。

王強:《實施意見》有力推動了消費升級,有助於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的回補。從居民消費習慣來看,在疫情特殊時期,外部事件具有威脅個人安全的能力,也會激發消費者通過各種補償過程和行為來減輕焦慮,購物活動即可實現一定的情緒修復。

從國際經驗來看,災情過後,一般會形成一定的消費復甦。短期內,消費者會增加購買和更換實用物品的支出,例如衣服、家用電器、個人護理用品等居家類產品;中期看,衝動的享樂消費,例如設計師品牌、娛樂、服裝、音樂和電影等,此類消費可幫助居民緩解疫情期間的焦慮感;從長期看,商品短缺問題逐步解決,消費者行為恢復正常。在這個過程中,應儘快恢復市場正常的運作機制,逐步取消一些價格管制措施,讓市場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王微:此次疫情發生在春節前後,恰逢我國消費市場最為活躍的“黃金期”,疫情的突然來襲對消費市場既造成一定衝擊,同時也帶來了難得的創新機遇。一方面,疫情對短期城鄉居民消費活動形成較大抑制,正常消費釋放受阻。另一方面,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國消費市場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機遇:一是受疫情抑制的消費將得到快速釋放和實現消費回補,特別是疫情期間受到重創的住房、汽車、家電及服裝等品質升級消費需求,以及餐飲、旅遊、住宿、文化、教育、娛樂等服務消費的需求;二是創新消費將進一步擴張,特別是在娛樂、教育、醫療等領域出現的線上創新服務模式,已加速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接受,這將極大地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的進一步完善,帶動更多服務消費進一步線上化;三是健康消費將成為消費的新增長點,此次疫情引發人們對長期以來消費觀念的反思,並促使全社會對健康安全關注度的大幅上升,人們將更加註重加強自身防護和提高免疫力,對健康綠色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將顯著增長。

因此,疫情過後的消費回補和新消費的湧現,將有力支持消費的提質擴容。政府、企業要在加快推進復工復產的同時,深入研判疫情後的消費新趨勢、新要求,更加重視創新供給與優化供給相結構,完善消費環境,為消費擴容提質提供更為精準的供應保障。

找準促消費抓手,加速構建城鄉融合消費網

中國經濟導報:從《實施意見》來看,您認為優化國內市場供給,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的有力抓手主要有哪些?若使其“抓鐵留痕”,還需做出哪些努力?

王微: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消費水平大幅提高,消費需求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因此迫切需要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消費擴容提質。《實施意見》的有效落實,還需要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加快“放管服”改革,並定期開展政策評估,不斷提高政策的有效性、精準性和針對性,以更好地推進消費提質擴容。

王蘊:正如《實施意見》中所說,全面提升國產商品和服務競爭力,是優化國內市場供給,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的一個重要抓手。需要說明的是,強大國內市場的競爭力不僅在於龐大的國內需求,還在於與之相匹配的優質國內供給,二者均滿足才能形成高質量的供需良性循環,這就需要把提升國產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作為重要抓手。

另外,還需要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品牌建設就意味著,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將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這才能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匹配。同時,這也是促進中國製造向中國品牌升級,成為提升中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抓手。當然,品牌的建設基於企業的健康發展,為減少疫情對企業帶來的衝擊,政府已出臺相關財政補貼措施,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此外,還應發揮好進口商品滿足消費需求的補缺作用。消費的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者希望能夠更加便利地消費全世界的優質產品。通過完善相關政策,讓中國消費者能夠不出國門就方便地“買全球”,這有助於提升消費者福利水平。

中國經濟導報: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年,構建城鄉融合的消費網絡還需作好哪些準備?還有哪些“硬骨頭”要啃?

王微:消費提質擴容需要以城鄉消費網絡融合為切入點,促進多層次消費市場加快發展,實現城鄉市場的協調和互動發展。一方面,結合城市化進入以大型城市群為主導的發展要求,進一步促進以大型中心城市為依託的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加快促進中高端消費、服務消費市場發展,形成一批具有較大消費規模、較強消費輻射帶動作用、突出消費創新引領能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為我國消費提質擴容的引領示範基地。另一方面,需要加快消費市場下沉,促進消費市場網絡向農村地區延伸,構建互聯網企業與貧困地區合作交流平臺,促進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助推農村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特色優勢農產品銷售,更好地滿足農村市場消費需求和深入開展消費扶貧。

值得注意的是,加快構建城鄉融合的消費物流,目前仍存在一些堵點和短板制約。例如,如何吸引和鼓勵市場主體向農村地區延伸服務物流,如何構建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的供應鏈體系,都需要加快探索和給予更多政策支持。

王蘊:構建城鄉融合消費網絡除了硬件條件的完善,還應注重軟環境的改善,比如應重視加強對農村貧困群體的相關能力培養,加強相關技能培訓;應重視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消費手段,如提高農村消費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