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到家乡时,有什么触动了自己的情感?

高雅欣499


人们常说,故乡存不下肉体,异乡存不下灵魂!我是一个非常恋家的人,对待老家也有很深厚的情感!

对于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的我,回家看到父母亲日益年迈的身体,心中的触动是最大的,当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更多时,他们却在悄悄变老。这个时候不得不问一句,时间都去哪了

当他在我们身边说话声音越来越小,做事总犯错的时候,请给他们一些耐心,就像他们对当初的我们一样



熊猫阅读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家乡在苏北,对于我这种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家乡一山一水都让人深深的眷恋。

刚刚得知老家要拆迁了,住了多年的老房子马上就要没了,心里不免怅然若失,生出许多无奈,城镇化的进程让多少乡愁无处安放,那低得可怜的补偿款更是让人一筹莫展。

我喜欢养花,阳台摆满了各种花草。小时候家里没有围墙,房子四周栽满了木槿,一到夏天,花开得如火如荼,好不热闹,无需打理,一样鲜艳夺目的开在枝头,沐浴着阳光雨露。

时光匆匆,岁月悠悠。时间如白驹过隙的掠过,转眼人生已过半,叶落归根的情怀一直都有,也许再过段时间,我将要带着孩子们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去了。

社会在发展,家乡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高,如果能把补偿款提高点就更好了,再如果能分到一处小房子就更加完美了。

我认为回到家乡,给我的感触太多了,亲情,友情,一直都在,兄弟姐妹欢聚一堂,浓浓的血脉亲情溢满心间,那是多么幸福的事!

我是阅读生香,希望我的回答您能喜欢。





阅读生香


回到家乡是种什么感受?

我来说一个吧,再次先得声明,本人对故土绝没有鄙视的意味,咱们就事论事,若是评述中有所不妥,还望大家谅解,或指正。

我是前二十年在江北,而现在多数时间在江南。横跨故土和生活地的,只有一座跨江大桥——江阴大桥。曾几何时,每每坐着大巴沿着过江快速路,由南向北回家的时候,除了心里对亲人的期盼,也有丝丝忧虑仿佛一座座高楼大厦滑向低矮平房的落差(现在好多了)。

多少年以后,开着车沿途走过,一江之隔的经济差距,依然没有太大改观。毕竟,无锡江阴名列全国强县前茅。泰州靖江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追赶。

习惯了苏南的生活,回到老家还是有很多不适应的。

比如开车,泰州城区还稍好些,泰州姜堰,特别泰兴,市区若是想好好开车,实在是考验你的驾车技巧。电动车横穿,哪怕你是正常行驶,稍有不慎就会惹来白眼,俨然骑电动车的就是你大爷。

有朋友来,经常带到泰州老街、梅兰芳公园一带,远点的就是溱湖湿地。前几年,我的一个老领导,从山东四方来访,请他吃了一次我们最有名的早茶。领导说味道不错,只是不习惯一些稍有年纪的人大声咳嗽吐痰。走出餐厅,人行道上也有人随地吐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那更是一场表演秀。后来,我也专门为随地吐痰的事情,请教了在市医院呼吸道科,做医生的朋友。他讲泰州地区每年入冬,气候相对于苏南会更显干燥,容易引发咽喉炎之类的病症,加之苏中地区田园广袤,一旦出现雾霾天气,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的呼吸道疾病。所以,泰州地区咽喉炎症状的病人比较偏多,吐痰现象也就比较多。

电动车横穿马路,并非完全因为骑手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更大的原因,还是道路规划的不够细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做到很好的隔离。当然,一条道路的规划涉及到方方面面,最最根本的还是财政实力。

随地吐痰,看似居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但,我们也应该客观看待。最近几年泰州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环境卫生不仅仅是市区“旧貌换新颜”,农村环境整治也初见成效。

衷心祝愿我的故乡——泰州,越来越美。






来自水泊不是梁山


上星期四回了一趟家乡,感到家乡的道路、环境、人物、交通工具都有明显的变化。

星期五早晨,登上家乡五楼天台,有些清凉,眼前旭日东升,照射上家门上那条河闪闪发光,河上的水气被阳光照射下显现七色紫光。刚刚修建的沿江路尤其夺目,一直沿河岸廷伸。沿江路上有晨跑的大妈、大爷,还有两边开方种菜的乡亲。大好了,家门前修建这条沿江路,一来出入方便多,二来又可锻炼身体。右边二三百米,还有两家正在不停地建造自己的楼房。放眼望去,楼与楼之间的明亮的许多,听说是乡政府下要令清除屋头屋尾那些竹、杂乱的树木的原因。听爸说,村道路即将安装路灯,到时晚上就更加方便了。

和爸妈拉家常,发觉爸妈明显苍老了,稀疏的白发,深沟的面容,佝偻的背,变得矮小的身子,看着看着心里感到无限的心酸。何时能回家陪伴爸妈一起生活是我一直冀盼的日子。古时说“父母在,不远游”,而我迫于生计只能远游,此刻,我是多么渴望能中双色球,来圆我这份情。

令我震惊的是听到邻居某某因癌症走了,这位邻居才55岁,是乡邻中比较有名气的,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经营三家加油站和两家公司。曾做过两件比较疯狂事,一是在某一年元宵节上,当众狂扔钱令青少年挣抢,另一件是他六层豪宅进住时设宴,整个市级的达官贵人云集,整个镇上集市道路摆豪车。现随人走了,门前冷落车马稀了。此事也说明身体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家乡离县城十五公里,以前坐的出入城都是个体经营的小巴,格价是五元。但这次坐小巴都变为三元了,后才知道原来县城营运公司开通这段省道公交巴士,标价为三元,每15分钟一班车,大家争坐公交巴士;而个体经营小巴的生意就惨了,后来个体经营小巴只能降价为三元才有出路。所以同行竟争是对人民有利的。

家乡的气息最舒畅,那里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静欣的情怀


十一长假,取消一切活动,早和同学约好,去家乡看看,

诗人余光中笔下的乡愁,写出了在外游子浓浓的思乡情结,离开家乡十多年了,越走近,越有几分"近乡情更怯"的感觉...

开车5个小时就到了,翻过小土坡,收割完的麦茬齐刷刷的,在深秋的田野里,沐浴着金色的阳光,

连空气中,也洋溢着干净,甜香的麦草味,平坦的场院上,堆满了暗红色的油菜籽,大麦,小麦堆的如一座座小山,颇为壮观!

土地承包给个人后,落败与富足,旧貌与新颜,引人感慨!

此行,重点在寻访老屋,车子左拐右绕,终于停在门前,空地上杂草过膝,大门上还是钉一张白铁皮,砖墙裂缝,只是大门紧闭,什么也看不到,

这片家属区,年久失修,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都是孤寡老人,早已纳入拆迁范围!这曾经住过一千多户人家,当年可是热闹的中心啊!

路边有买酸奶的小俩口,朴实,憨厚,我们每人盛了一碗,一层薄薄的油皮浮在上面,酸奶稠稠的,一勺一勺完完整整,吃的满嘴奶香味!还是那个味,一点没变!没掺一点水!自己养的牛,自己挤的牛奶!自己亲手做的酸奶,原汁原味,本色没有丢!

只是,时过境迁,曾经一起玩要,嬉闹的伙伴们,都不知去了那里?音讯全无,真有″物是人非"的苍凉!

返程的途中,看到一座座坟茔,新的,旧的,唉!它们才是故乡,真正的留守者...





桔颂子


回到家乡时,看到曾经读书的学校一片破败,满目荒芜的景象,深深地触动了自己的情感。

那所小学校,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学校,第一个课堂,我在这里接受了启蒙教育,留给我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

再回家乡,已是30多年之后,记忆中的小学校在我脑海里不断地浮现。而当我站在它的面前时,我不禁黯然神伤,情感深处激烈地抗拒着眼前的事实,然而又不得不接受现实。




往日整齐干净的校园,已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往日宽敞明亮的教室,已经摇摇欲坠;往日欢笑声一片的操场,已经堆满了粪土……

那一刻,脑海里的幸福感瞬间消失,一切的欣喜和向往也都随风而去,接受不接受,现实就在那儿,不由得心头一颤……


红杉树Hss


小学的同学,小孩都上小学五年级了。

但,他看起来真的老很多,感觉跟我叔叔们是一辈的了,一起打鱼喝酒。

而,自己感觉还像刚毕业学生模样,对很多事情还抱有兴趣,对外面的世界还充满向往。

已经没有什么聊天话题了,说来说去都是:“你们在外面好了,能赚很多钱。当初我们好好读书就好了”。

当初你们可不是这样说的:“读书有什么用?别人不读书还不是当老板,手下都是大学生。我们到外面打工还不是赚得比读书的多。”

你也说是别人嘛,很多人误把别人的人生,当作自己的人生。用别人的成就来支撑自己不努力的理由。往往耽误了自己。

不想说谁的人生就一定更幸福、更美满。幸福从来无法比较,上个世纪的人也不懂这个年代人的幸福。社会在进步,生活水平在提升,如果年纪轻轻就好像看淡一切。那还有什么是有意义的呢?

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当你停止幻想和努力的时候,人与人的差距就真的越来越大了。


道听shi说


你回到家乡有什么样的情感触动了你?说真的。对于一个长期漂泊的我。对家乡有很多说不完的情。说不完的爱。一个人长期在外漂泊。只有这种感触了。每一个春节。回家。然后又离开家。在家乡短短的停留只有那么几天。但我对家乡的话说不完。诉不尽。这种感觉可能只有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才能够理解。才能够懂得。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草一木。对于我这个长期在外的人来说。真的太眷恋了。尤其那憨厚的父老乡亲。那种热情。那种问候。那种亲情。那种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是说。道不完的情。诉不完的爱。有这样一首歌。能够代表我此时此刻的心情。父老乡亲。我生在这座小山村,哪里有我父老乡亲,一声声喊我乳名。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我的故乡。我眷恋的故乡。无论我相隔千山万水。我一辈子都不忘记你,卷眷恋你,


K歌音乐


在家乡看到旧宅心底那埋藏最深的情感总会被不经意间的触动。

家乡仅存还在使用的土墙房

或许因我是90后的缘故吧,对于高楼大厦并没有他人的那种热爱,也可能是我来自于农村,觉得祖祖辈辈的根就深埋在那一片我所深爱着的土地里。我不讨厌泥土弄脏干净的衣服,因为那本就是我们的颜色,如同古老的传统文化一般厚重朴实无华,但却令人深深着迷。

乡间田野

每每走在乡间田野上我的思绪都不禁回到小时候,那时我们几个小伙伴整日都会嘻戏在田野上,捉鱼摸虾是我们的最爱,在小溪里捉些鱼虾比一比谁捉的多,虽是小鱼小虾但我们却乐此不疲,捉到的都会放在事先弄好的小泥坑里,到最后捉累了才会把成果带回家。我们还会到处摘野果子吃,没事到自己地里弄些玉米红薯烤着吃,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野果

现在的野果已经很少很少了,农村家家都通上了水泥路,房子也越建越高,孩童们越来越讨厌泥土,认为泥土是脏的会使他们漂亮的衣服不再美丽,却不知衣服可以再买。原来的环境土地遭受破坏变更将不复存在,当然孩子的认知是来自成人的,人们都在忙忙碌碌中遗弃了太多东西了,或许是我自己的眼光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吧!走在乡间已遍布水泥的道路上较原来通行更方便快捷了,社会越来越进步了,老话已不对了应该是“物非人非,事事非”,怎么一回忆就会有伤感的心情,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终会发展到从前的风景,孩童们自由地奔跑在翠草绿树之中抚摸那清澈见底的细流,不再只能寻得“洋草皮”、人工湖、假山、笼中鸟、缸中鱼、棚中果!!!


健康他我你


故乡这几年变化确实大,这得益于政府大力推广新农村建设,路变宽,环境干净了。但有些东西搞得面目全非,有些老建筑,有历史的标志一并被整掉了。我们这代人没了记忆,故乡变得不是我们的故乡了。希望地方政府要重视文化传承,它就包括建筑,历史痕迹,如何去整合保留,传承,多听听民众意见,不要图一时政绩全面去旧换新,那会把我们的文化也连根拔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