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北靜王的存在有什麼特別意義?

hugh007


《紅樓夢》是一本為閨閣昭傳的小說,男性角色不多,但作者創作了一位完美男性,就是北靜王府王位繼承者水溶小王爺。北靜王同東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一樣,爵位都是郡王,這四家與賈府關係應該都不錯,尤其是北靜王與賈府恐怕淵源更深厚。

處在王位之上,還有賈家這樣的老牌貴族,老百姓看著是何等的顯赫榮耀,實際上,高處不勝寒,差不多就是身處政治暴風眼之中,有很多的不得已,一個不小心,被排擠、邊緣化都是很正常的,甚而家破人亡、粉身碎骨也都是有可能的。因此,這樣大族人家,保持政治敏感性和謹言慎行是非常重要的事。北靜王水溶就犯了這樣的大忌,而且還將賈府一併拖下了水。

小說第十四回,在秦可卿大殯的葬禮隊伍裡,出現了北靜王親來上祭的情景。曹雪芹非常詳盡的白描了這一場景:現今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謙和。近聞寧國公冢孫婦告殂,因想當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畢,便換了素服,坐大轎鳴鑼張傘而來,至棚前落轎,手下各官兩旁擁侍,軍民人眾不得往還。

除了字面意思,屏山讀出了三點弦外之音:

一、東西南北四王都有路祭祭棚,只有北靜王親自來了,以尊祭卑相當扎眼,不光自己來,還命令屬下官員都得來,這份盛情大禮賈家接受的著實難消化。要知道賈家最高的官就是賈赦的一等將軍,屬於祖萌之職,沒有什麼實權。其他官職影響力更小了。賈家不過只有國公府的名聲罷了。

二、北靜王這個舉動太高調了,他的那些屬下估計許多都比賈家這些人的官職高,權力大,不得不跟著主子在寒風裡等待並路祭寧國公冢孫婦秦可卿,要知道這些官員並不是提線木偶,想想他們會如何看待賈府。估計賈赦賈政們今後在官場中不太好還這些人情吧。

三、北靜王謙遜、禮賢下士做的過了頭,做了與身份地位不甚相符之事,也就變成了反作用力。不但讓其他三王尷尬(其他三王都是僅有路祭靈棚),也會讓皇帝生出對賈家的忌憚之心。你賈家可以呀,沒有什麼權力的賈府竟然還有這等號召力。

北靜王水溶畢竟太年輕了,未弱冠,就是還不到二十歲,一個十幾歲的大男孩身居王位,缺乏政治智慧,做事憑心情,待人憑感情,怎能不有失妥當?《紅樓夢》小說裡北靜王多次出現,但他正面出場僅此一次,重頭戲是他和寶玉的見面,所以讀者也往往忽略他路祭一事的失當。

北靜王與寶玉的見面讀者都很熟悉了,兩人是一見如故,彼此極為欣賞,這說明兩人完全是一路人,而且北靜王將皇上親賜的蔡鶺鴒香念珠轉送寶玉作了見面禮,後文寶玉從蔣玉菡那兒得的茜香羅汗巾子也是皇帝賜北靜王的,北靜王轉手就送了蔣玉菡,這個北靜王將御賜之物如此隨意轉贈,能不能說他對皇帝不太恭敬呢?而且蔣玉菡那是忠順王爺駕前侍奉的人,是北靜王、四大家族政治上的對手,這不是給敵人小辮子抓嘛!果然,忠順王府長史官到榮國府討要琪官蔣玉菡時,還真拿這條汗巾子說事。

所以,北靜王路祭秦可卿,這個舉動實在是比較幼稚,看似看重賈家,實則讓賈府相當被動,讓本已走下坡路的賈府加速了敗落的進程。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探究紅樓一夢。我的喜馬拉雅FM:屏山講讀紅樓夢)


屏山小品紅樓夢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個人認為,曹雪芹沒有太多寓意。

北靜王的存在主要是三點用意。

第一,證明賈家是強大的貴族家庭。

秦可卿去世,有6個公爵前來祭拜。這6個公爵和賈家榮國府、寧國府當年一同稱為8公,都是全國最強的大貴族家庭。

可見,賈家在同級家族中,交友廣泛,勢力很強。

但這還不夠。

眾所周知,在滿清除了皇帝以外,就是王爺地位最高。

而賈家同4大王爺關係也非同小可,甚至秦可卿不過一個長孫媳婦死了,北靜王爺都親自來祭拜。

說白了,這就是主要用意。

王爺都如此看重他們,滿清國內其他勢力也就別說了。

第二,側面吹捧賈寶玉

北靜王對賈寶玉的評價很高,這是用外人的嘴來吹捧賈寶玉。

可見,在別人甚至王爺看來,賈寶玉確實如寶似玉,長得英俊、談吐不俗。

這是一種小說的表現手法,相當成功。

其實,除了北靜王爺以外,外面很少有人誇獎寶玉,甚至家僕的丈夫冷子興對他評價也不高。

所以,北靜王就很重要了。

第三,藉助北靜王體現林黛玉的孤傲

北靜王將皇帝御賜,自己貼身帶著的手鍊贈送給賈寶玉。

可見,只是檔次非常高,又非常榮耀的禮物。

然而,賈寶玉將正規的手鍊轉送給林黛玉,後者卻不屑一顧:什麼臭男人帶過的東西,我不要!

可見,在林黛玉眼中,北靜王不過是個普通的臭男人而已。

這最好的體現了林黛玉的孤傲。

整個賈府中,恐怕沒有第二個人這樣。


薩沙


《紅樓夢》中北靜王爺的存在應該有以下幾種意義:第一就是大家所猜測的,北靜王與林黛玉之間的關係。起初北靜王爺見到寶玉的時候,就大為欣賞和讚美,並相約閒暇講談。寶玉此後在文中或明或暗與北靜王爺交集頗多,在私自悼祭金釧的事上也拿了祭奠北靜王爺新逝的愛妾做幌子。

黛玉雖然是養在深閨之中的小姐,但因為賈家在京城與達官貴族交往頗多,又是當朝元妃的母家,何況奴才們背地裡也喜歡議論這些年輕的小姐,因此林黛玉的品貌一定會被外邊的那些爺們知道,薛蟠在這其中定有讚譽傳播,再加上林黛玉文采卓然,她的詩作早被寶玉抄在扇子上,無意中拿出去給公子王孫們瞧到了,其美名也早已遠近聞名了!北靜王爺又是一個人品出眾、不拘俗套的年輕弱冠王爺,豈能不留意呢?

按照黛玉自己悟出的道理,凡姻緣必因小物上來。寶玉曾經把北靜王爺所賜的鶺鴒香念珠轉送黛玉,如果黛玉接了,是否也就成就了一段姻緣?一次下雪天,寶玉穿了北靜王爺送他的一套蓑衣冒雪去看黛玉,黛玉問其由來,寶玉說是北靜王爺所贈,也說明兒也弄一套給她,黛玉又拒絕了,並且寶玉還說過,北靜王爺在家也是這麼打扮的,若如此,是否也說明黛玉與北靜王爺之間還是暗含一段姻緣的。

可惜《紅樓夢》原著中後40回(也許是20回)已無從尋覓,因此不知是否有可能會寫到北靜王爺與黛玉之間的糾葛。可以肯定的是,黛玉是非寶玉不嫁的,但是,如果北靜王爺對黛玉懷志在必得之心,以自身的地位、權勢下命令,並且以寶玉的安危相要挾,那麼賈府肯定無可奈何,況且那時也許賈母已逝,賈府或已遭到皇家猜忌,黛玉本身必成柳絮,只有嫁與東風春不管,嘆今生,誰舍誰收的份兒了!最終必是淚盡而亡。此說的依據參見西嶺雪的《黛玉之死》。

第二,北靜王爺是寶玉在書中的一個分身。寶玉的分身有好幾個,他本身與其分身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長相俊美,風流瀟灑,並且不太遵從傳統的道德規範,雜學旁收,有些精緻的淘氣和乖僻之處。比如說作為戲子的琪官,有女兒態的秦鍾,應該都算是寶玉的分身。那麼位高權重的北靜王爺與寶玉也有著共同之處,只是他已進入主流上層社會了。曹公就是這樣通過塑造一系列人物,來展現寶玉的性格的多面性,也使得寶玉更加生動傳神,有血有肉,讓人難忘。

第三,用北靜王爺的高位來印證寶玉的觀點的合理性。北靜王爺雖然身居政壇,位高權重,但並不失真純,也不像賈政動輒即是仕途經濟,凡講起學問,必然是要將《四書五經》讀熟,方是要緊,他卻喜歡結交海上奇人異士,談講些詩詞奇聞,並且說寶玉必然是雛鳳清於老鳳聲。用這樣的一位正統人士的言談行止來間接表明,寶玉的一些觀點其實並不見得特別驚世駭俗,離經叛道,反而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比如古往今來杜撰聖人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等,這也正體現出了作者對寶玉的讚美之情。

第四,表明北靜王爺與賈家的政治同盟關係。賈家與北靜王爺的關係在諸王爺當中屬於最親近的,特別是北靜王爺與賈寶玉認識之後,寶玉還經常到那裡玩,北靜王爺和賈寶玉的關係也就強化了對賈家的政治支持作用。而北靜王爺本身並不太看重權勢,也不是一個特別喜歡爭鬥的人,是個閒散王爺。因此,賈家得罪忠順王爺一派勢力,其實也是忠順王爺與北靜王爺較量的結果,你不與人爭,人家偏把你當作敵人與你爭,這也是人性之惡的體現。後來賈家落難,北靜王爺所能給到的幫助也是有限的。政治就是這麼無情而殘酷。

我是冰珊醉紅樓,從自己的視角析紅樓,歡迎關注品評。





冰珊醉紅樓


《紅樓夢》的故事以神瑛侍者用甘露澆灌絳珠仙草,絳珠仙草要跟隨神瑛侍者一起下凡,用一生的眼淚報答神瑛的灌溉之恩而開始的。為了讓二人了結此緣,一大批痴男怨女陪著二人一起下凡。

賈寶玉是神瑛侍者,林黛玉是絳珠仙草,北靜王水溶是甘露。

前世,甘露通過神瑛侍者澆灌絳珠仙草,今生寶玉通過禮物把北靜王和林黛玉聯繫起來。

黛玉回家奔喪,回來後,寶玉把北靜王給他的手串給黛玉,黛玉說是哪個臭男人的東西,擲而不取。

下雨的時候,寶玉戴著斗笠,穿著蓑衣去看黛玉,黛玉喜歡了蓑衣斗笠。寶玉便說,還有一個木屐,讓北靜王再給她一套。黛玉說,那不成漁翁漁婆了!拒絕了寶玉的建議。

寶玉用襲人的汗巾和蔣玉菡的汗巾交換,後來襲人嫁給了蔣玉菡。

賈寶玉曾經把大觀園姐妹的詩拿給外人看,這個外人就應該是和寶玉有共同愛好的北靜王,北靜王被黛玉的才華深深折服。

寶玉兩次要把北靜王的東西給黛玉,應該暗示八十回後北靜王和黛玉有交集。

北靜王對黛玉早有耳聞和好感,當賈府式微,王夫人要利用黛玉和北靜王結親來得到北靜王的庇護。有人推測保媒的人是賈雨村。

黛玉知道自己被當做政治籌碼送給北靜王,急火攻心,淚盡而亡。

賈寶玉和北靜王后悔不已。

因為賈府是北靜王戰車裡的人,忠順王對付賈府就是對付北靜王。即使黛玉沒有嫁給北靜王,北靜王依然支持賈府,但是由於對手過於強大,北靜王不得不丟車保帥,犧牲了賈府,賈府被抄家下獄。


潤楊閬苑


北靜王作為四王八公的領軍人物八十回前真正出場只有一次,就是秦可卿的葬禮,作為王爺竟然親自出場路祭一個地位與他天壤之別的賈家孫媳婦。從這一點看,北靜王的政治覺悟並不高,而八十回後北靜王一定會出場,我認為十有八九和林黛玉有關。

北靜王作為老牌勢力四王八公的領袖,是唯一沒有降級的王爺。其他三王都與賈家一樣依次遞減降了爵位,北靜王的重要可想而知。這一代北靜王出場只有十八九歲,最後也就二十多歲年紀。與賈寶玉交好,賈寶玉等一干小友經常往來北靜王府,儼然又是年青一代的精神領袖。

北靜王身上有兩個疑點,都與賈家有關,甚至與賈家滅亡有關。我試著分析下。

一,北靜王為何要參加秦可卿的葬禮?

一說到秦可卿很多人就說那個人身份不一般,公主云云。但我要說我們不是紅學家不做那個考證。只從書中考量,秦可卿就只是個營繕郎抱養的女兒,這是我們讀書的態度。這樣一個女子為什麼葬禮規模如此大,還引動了北靜王參加?其實說白了一文不值!書中已經暗示了很清楚。

賈家屬於四王八公中人,四王八公作為老牌勢力,有跟著開國皇帝一起創業的經歷,享受著鮮血換來的榮耀和榮華富貴。可老皇帝死後,賈家的待遇一代不如一代,繁榮也漸漸敗落。新皇帝要培植自己的勢力,必然會動了賈家等四王八公的勢力。可賈家等還活在當年的榮耀中無法自拔,認為皇帝就應該他們要什麼有什麼。是不是眼熟?和那個喝醉了跳腳罵孃的焦大何其相似?可新主子並不待見他們,換個聰明的就應該像對待老主子一樣對新主子效忠表忠心。可他們如何將新主子放在眼裡?老子當年和老主人打天下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讓我們對你奴顏婢膝,不可能!這就是賈家為代表的四王八公集體的思維。

時代變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還活在過去的榮耀之中,驕狂跋扈。這從秦可卿的葬禮超規格就能看出!作為臣子,秦可卿就算身份真是隱藏的公主,賈家也絕不可能,也不可以用超規格的葬禮安葬她,除非皇帝降旨,一如後面賈敬去世,就是皇帝降旨才享受的五品規格!而秦可卿親王的棺材都用了,顯然這是大不敬了!

這樣的情形下,如果聰明人,都不會去參加秦可卿的葬禮,避嫌是一定的。賈家自己找死就讓他自己折騰。可葬禮當日怎麼樣?四王八公都來了。領頭人北靜王更是親自出席!這是什麼態度?絕不是感情深厚可以解釋的。官場的規矩和潛規則,作為臣子應該恪守的忌諱,這些人家全不顧了。一個超規格僭越的葬禮,得到所有老牌勢力的聲援,是集體的僭越,表明所有老牌勢力團結一致,不將當朝皇帝放在眼裡,甚至在叫板!畢竟鬧得這麼大動靜,皇帝不知道,他也不配做一個最後抄了賈家的皇帝。

北靜王在這件事上體現了與他年齡相符的幼稚衝動,一點不像一股勢力領頭人的風範和決策!而他這一行為帶來的後果是將四王八公的勢力推到了皇帝為代表的忠順王勢力的對立面,最後皇帝要抄家的絕不僅有賈家,劍指四王八公才是關鍵,也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北靜王也一定為他的不成熟和衝動付出代價!

二,北靜王與林黛玉的千絲萬縷聯繫。

這個論點之前寫過很多次。很多人認為無稽之談。我尊重大家,但也堅持自己。

林黛玉的判詞圖畫: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判詞:玉帶林中掛。很多人表示這是林黛玉上吊,純屬扯淡。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玉帶是如何懸掛在木上的。這一點說起來非常簡單,所謂懸掛就是京劇男角腰間虛虛懸掛的玉帶,所以才叫懸在木上而不是掛在樹枝上(不懂就看第一張配圖)!

玉帶林中掛固然暗指林黛玉,但也表示林黛玉後面面對的風刀霜劍的環境。林黛玉明顯被一個腰懸玉帶的勢力點擊上了。八十回通篇,只有北靜王一個人腰懸玉帶:

寶玉舉目見北靜王水溶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鞓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這是前八十回唯一出現的一條玉帶!是林黛玉和北靜王第一個瓜葛。

隨後北靜王親手從手腕上擼下:聖上親賜鶺鴒香念珠一串送給寶玉——北靜王連皇帝賜給的東西不但隨便戴在手上,還隨手送人,好大的架子,豈不是大罪——這串珠最後賈寶玉竟然轉手送給林黛玉,被林黛玉隨手丟下,什麼臭男人戴的,我不要!這是林黛玉與北靜王第二個瓜葛。

第三個瓜葛,王熙鳳生日,賈寶玉偏去祭奠金釧兒,回來藉口北靜王小妾死了,突然這一筆,不但讓人觸目驚心,甚至有感埋伏了後事。北靜王妾死要再娶?還是北靜王妾死去祭奠?賈寶玉這次什麼都不顧的祭奠是祭奠金釧兒還是北靜王小妾?還是北靜王小妾林黛玉?和五十八回賈寶玉囑託黛玉丫頭藕官:

“以後斷不可燒紙錢。逢時按節只備一爐香,一心虔誠,就可感應了。我那案上也只設一爐,我有心事,不論日期,時常焚香。隨便清茶便供一盅茶,有新水就供一盞水,或有鮮花,或有鮮果,甚至葷羹腥菜都可,只在敬不在虛名。

豈不是與寶玉當日水仙庵情節相同?而寶玉最後祭奠林黛玉當也如此!還沒完,林黛玉與北靜王還有瓜葛。

第四個瓜葛,賈寶玉戴著北靜王給的蓑衣去看林黛玉。林黛玉覺得新鮮,賈寶玉說:

“這三樣都是北靜王送的。他閒了下雨時在家裡也是這樣。你喜歡這個,我也弄一套送你。黛玉笑道:“我不要它。戴上那個,成個畫兒上畫的和戲上扮的魚婆了。”

有人覺得黛玉這句話預示她和賈寶玉是一對。可北靜王豈不是也有?除了這個,林黛玉還有一次和北靜王的瓜葛,這次直接拋頭露面,還收了人家的禮物!

早有人將備用禮物打點出五分來:金玉戒指各五個,腕香珠五串。南安太妃笑道:“你姊妹們別笑話,留著賞丫頭們罷。”五人忙拜謝過。北靜王妃也有五樣禮物,餘者不必細說。

賈母生日,林黛玉等五人出來拜見南安太妃,北靜王妃當時就在坐。還同南安太妃一樣見過林黛玉,並賜了禮物。有人覺得奇怪北靜王如何知道林黛玉,顯然這次北靜王妃就直接見過。其實北靜王能知道林黛玉一點不奇怪。皆因寶玉那一群人知道林黛玉的大有人在,薛蟠見過等於所有人都見過了。而賈寶玉有一次將林黛玉的詩文抄在扇子上帶出去賣弄,都不排除被北靜王發現。

人和人的緣分就是這樣,有一點緣分就可以有無限可能。何況北靜王與林黛玉之前有如此千絲萬縷的聯繫?賈家到了後期江河日下,如果這時北靜王拋出橄欖枝要娶林黛玉做妾,賈政會不會答應?那個能讓女兒進宮,對大兒子充滿期望,能把兒子打的半死一心振興家族的賈政絕對可能答應。而這似乎也應了那句“風刀霜劍嚴相逼”,要問賈母哪去了?誰敢保賈母不是死了?五十七回紫鵑和林黛玉說:

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俗語說,‘老健春寒秋後熱’,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孫雖多,哪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兒朝東,明兒朝西?要一個天仙來,也不過三夜五夕,就丟在脖子後頭了,甚至於為妾為丫頭反目成仇的。若是姑娘這樣的人,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

這裡透露了太多內容,第一賈寶玉和林黛玉賈母至死沒做主;第二,賈母極可能突然病逝“老健春寒秋後熱”;第三,賈母死了,林黛玉只能任人擺佈;第四,賈寶玉會把林黛玉三夜五夕丟開麼?顯然不是,那除了賈寶玉這個公子,自然極可能是北靜王這個王孫了。

我認為八十回後北靜王一定有求娶林黛玉的動作。賈母死後,賈政成了林黛玉的監護人,賈政為了自家利益犧牲了林黛玉(人參養榮丸)同意將林黛玉嫁給北靜王做妾,林黛玉後期的身份並不十分高,父母雙亡,家族斷絕是命格缺失的人。古人迷信,是需要對生辰八字的。林黛玉這樣的命格就非常不利。給王爺做妾未必是看不起她。寶黛愛情絕無可能下,油盡燈枯的林黛玉淚盡而亡,賈寶玉對家族失望,黛玉死後娶了薛寶釵,婚後拋開薛寶釵離家遁世。賈家也分崩離析!

說在最後。很多人把《紅樓夢》設置成若干禁忌,認為林黛玉就應該遵從寶黛愛情,誰也碰不得,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八十回後發生了很多故事是難以預測的。八十回前有線索,大家通過自己的理解去認知,並不算錯。寶黛愛情的失敗僅僅是世俗不容,王夫人不同意麼?為什麼不能有外界未知的干預呢?不是說林黛玉就一定要和北靜王產生瓜葛,而是二人確實接二連三有這些牽扯。我也愛林黛玉,認為她質本潔來還潔去,可這世界未嘗能如願。很多人過高的低估了林黛玉的身世。有林如海的時候她是炙手可熱的千金大小姐,父母雙亡後,林黛玉成了一個不吉的人。古人的迷信就可以讓林黛玉深陷被動。王夫人不滿意林黛玉未嘗不有這一點因素。賈政為了家族,連女兒元春,探春都能犧牲,犧牲林黛玉又算得了什麼?社會的現實和人性是一定會呈現在林黛玉面前的。年紀到了,嫁不了賈寶玉,難道做老姑娘麼?賈家必然會張羅給林黛玉找婆家,不是北靜王,也可能是張三李四,這是現實。很多人過於迷信寶黛愛情,以至於讓很多明擺著的線索成為禁忌,碰不得,說不得。我認為沒必要。百家爭鳴本就是好事。提出觀點一起探討,沒有誰是定論!誰的論點高明就學習誰的。這才是愛《紅》之人的責任。並不是成自己的一言堂!唯我獨尊,或者我問認定是這樣,就是這樣!那樣很幼稚!

最後本文寫的太長,就分兩次發表過,收穫罵聲無數,也收穫支持無數。今天本著初衷發表這裡,支持反對您隨意。開心就好!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歡迎收藏轉發。非常感謝 !


君箋雅侃紅樓


我的理解可能不會得到大家的認可,不過還是說說吧,畢竟這個念頭曾經在我心目中存在了很長時間。

先說這些人的祖上,因為他們都是世襲的官職,所以就不能不說他們的祖上,北靜王是世襲罔替的王爺,就是說他祖上也是王爺,賈家祖上是國公,級別要低。

是不是可以這樣想,北靜王的祖上是元帥,其他這些人的祖上是將軍,過去都是人家的手下,所以幾家關係才會這麼好。

而北靜王應該是他們這個小集團頭目,這也符合他的身份,他們的對立面應該是那個跟賈府沒什麼來往的那位親王。這樣兩邊勢力也就對等了,但最終還是北靜王這邊失敗了。

這是一直以來在我腦海中的一個念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賈府被抄家的時候,北靜王也一樣會被連累的,說不定罪還更重呢。


老匪讀紅樓


《紅樓夢》對官場的描寫一片黑暗,但出現了個水溶王爺,給人的印象他人物貌美,性情高潔,似乎和寶玉是一類人,寶玉羨慕他,他賞識寶玉,寶玉作為男人,被這樣品性高潔的王爺欣賞,賈政們眼裡,寶玉的形象高大上了。

寶玉把女孩兒比喻成“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見了女兒就清爽,見了男人感覺濁臭逼人”。但這個王爺的名字裡就有個“水”字。可見他的品性之“潔”。“水溶”王爺在寶玉眼裡地位之“高”。

總之“水溶”王爺的存在旁證了寶玉在當時有地位的男人眼裡並非一無是處。他只是厭惡時政罷了。




美麗暢想2


我的看法與諸位有所不同,北靜王比賈府高一級,是賈府與皇上聯繫的橋粱。北靜王的出現,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第一,所謂四大家族不可能獨立成立,而是與一張官網聯結在一起,八大王爺,便是這網上的結。皇帝要依靠這張網來維護政權,這張網又要靠皇上來提挈。所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就是講的這張網,在賈雨村手裡就是一張“護官符”。北靜王就是這個網的權力人物,他的出現,讓權力結構變得具體化了。

第二,北靜王是賈寶玉的貴人。賈寶玉不走仕途經濟,唯獨崇拜北靜王。北靜王一見寶玉,便對賈政說:“雛鳳清於老鳳聲”,預見寶玉將來有大出息。這是千里伏線,寶玉後來了第七名進士,是對寶玉才華的認定,一個紈絝子弟,幾經沉浮,終於中舉,這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宿命。

第三,北靜王在關鍵時刻幫了賈寶玉一把,也拉了賈府一把。


修山書院




山東閒人


我們知道,《紅樓夢》中,寶玉和黛玉某種程度上就是神化般的存在。之所以這樣說,一方面確實他們的前世來自於天界,另一方面他們的今生又不同於常人。所以說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神仙園林裡盛放的一株仙花,遇到了這一枚寶玉,簡直就是奇緣。

北靜王的存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跟寶玉要相像處。

寶玉和北靜王之所以投緣,他倆確有想象處。

那寶玉素日就曾聽得父兄親友人等說閒話時,贊水溶是個賢王,且生得才貌雙全,風流瀟灑,每不以官俗國體所縛。每思相會,只是父親拘束嚴密,無由得會,今見反來叫他,自是歡喜。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北靜王水溶也有那種灑脫不羈之性格,原來天底下不只是寶玉一個人如此,這世上還有人跟他一樣的近乎同類,他不是像賈雨村那樣到了賈家就談仕途經濟的人,所以才讓寶玉神往。

北靜王對寶玉的讚賞也說明寶玉是奇葩一枚(此處奇葩不能用現在口頭說的奇葩來解)。

寶玉的種種行為,在那個年代確實是奇才,在下人婆子眼裡有時似痴如傻,充滿呆氣。可是,還是有人欣賞他的,比如說北靜王。“雛鳳清於老鳳聲,未可量也。”這樣的評價確實很高。那個平時在賈政眼裡不求上進,動轍就曹賈政呵斥打罵的寶玉,原來在北靜王眼裡的形象居然如此高大俊朗,這大概是賈政所沒有料到的。

但是,北靜王到底是王爺,他終究還是屬於那種於世路上好機變的。

水溶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資質,想老太夫人,夫人輩自然鍾愛極矣,但吾輩後生,甚不宜鍾溺,鍾溺則未免荒失學業。昔小王曾蹈此轍,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難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眾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頗聚。令郎常去談會談會,則學問可以日進矣。”賈政忙躬身答應。

說到底,在水溶眼裡,男人還是當以學業為重。或許,在他的眼裡,寶玉就像一面鏡子,照見了曾經的自己。“昔小王曾蹈此轍。”以北靜王的人生閱歷,他比寶玉更知道世風人情,過去的那個自己終究隨著年齡長大不可以長久,需要改變。所以他邀請寶玉有空去聚一聚,這是在給寶玉指路。

或許,在曹雪芹寫書的過程中,回憶往事,曾經有那麼一位師長給他引過路,而他當時青春年少,灑脫不羈,並不把那個當一回事,而當時光過去,再來回味,慢慢地才咂摸出其中的味道。

這或許就是北靜王存在的意義。至於後80回北靜王有沒有戲份,不重要,對於那時候的寶玉,一切絢爛都歸於平靜,往日不會再來,北靜王要不要出現又怎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