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独子在执法过程中被撞身亡……那一夜,母亲拉着遗体袋,陪了他一晚

12月7日,微雨,寒意骤侵,整个温岭笼罩在雾气中。

12月1日,温岭市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兼大溪中队中队长陈奔牺牲在执法一线,年仅30岁。

记者采访了他的长辈、同事、领导、同学、朋友,陈奔的形象渐渐骨肉丰盈。偏爱深色衣服,偶尔脸上冒几颗痘,爱笑,谦逊,待人真诚,工作上爱较真,他会吐槽工作辛苦,吐槽过后依然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一肩扛起保护绿水青山的责任。他是一名普通的基层环境执法人员,更是英雄。



30岁的独子在执法过程中被撞身亡……那一夜,母亲拉着遗体袋,陪了他一晚



颜伟国又一个晚上没有睡好,陈奔牺牲时的场景在他脑海中反复浮现。

他是当晚和陈奔一起执行任务的同事。陈奔出事以后,温岭环保局兵分几路,连夜对该起环保案件继续展开调查,一方面配合公安侦破案件,一方面完成陈奔未竟的事业。

“如果别人去,也许就不这样了。”颜伟国喃喃道,可他心里也明白,陈奔不可能不去,他责任心很强,总是冲在前面,而且案件也不允许拖延。“环保人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的。处理环境违法案件就是要及时,将证据固定下来。一夜之间,企业主就能将固废处理掉,让工人都放假,晚一天就可能扑个空。”

11月29日晚,群众举报温岭市大溪镇沙岸村沙岸工业区施工场地倒有大量拆解下脚料及清洗过程中污泥。11月30日上午,陈奔带领3名队员赴现场踏勘。

当晚10点,颜伟国准备睡觉了,接到陈奔电话,倾倒固废的嫌疑人余某找到了。颜伟国立刻出门,陈奔开着新买的白色丰田CRV接上他,到大溪镇政府取执法设备。

镇政府大门已锁,陈奔联系了大溪镇环境保护办公室副主任卢海斌开门。“做笔录用了很长时间,他让我先走,自己起码凌晨2点多才回去的。”颜伟国回忆当时细节,“周六那天,他让我不用早来,自己老早过来开会。”

30岁的独子在执法过程中被撞身亡……那一夜,母亲拉着遗体袋,陪了他一晚

工作中的陈奔(中)。 通讯员 杨鹏 摄


周六上午,余某带了另外一名涉案人员宋某一起到大溪环保中队说明情况。宋某又供出另外一名涉案人员常某。

12时30分,陈奔和颜伟国一起去温岭市泽国镇找到了常某协助调查,然后返回大溪中队对常某作了询问笔录。倾倒固废案主要当事人王某浮出水面。

做完笔录是下午三点多,因为担心时间拖久了,案情有变。陈奔立即汇报案情,请求支援。

“之后就出事了。”时隔多天,颜伟国还有点恍惚,“陈奔被撞到引擎盖上,嫌疑人开的是丰田锐志,加速很快,一下子就冲了出去,我追了3、4个红绿灯还不见陈奔踪影,折回来就看见出了交通事故。”

光线昏暗,颜伟国看不清他的脸,也看不清衣服颜色。离他一二十米的地方,掉落了一本证件。

陈奔的执法证件。

“以前也被人威胁过‘你过来查,我就用车撞’,可我怎么也没想到……但环保工作总得有人去做,我们都不去做的话,谁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呢?大溪的群众也反应现在环境确实好多了,我们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对陈奔最好的安慰。”颜伟国说。

30岁的独子在执法过程中被撞身亡……那一夜,母亲拉着遗体袋,陪了他一晚

工作中的陈奔(右)。通讯员 杨鹏 摄


12月3日下午,陈奔家属来到陈奔生前所在的办公室整理遗物,他们翻了一遍,发现除了两把折叠伞、几双未拆的袜子和一个摆在窗台上的船模,陈奔留下的只有各类资料、案卷和工作日记。

他们翻开工作日记,看到日期停留在11月30日,上面写着“沙岸污泥倾倒调查、潘岙污泥倾倒调查”。

“他有胃病,桌上放着胃药,体检指标有多项不合格,但他自己从来不跟我们提。”今年5月新入职的同事徐雨婷眼里,陈奔是亦师亦友的角色,“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就给我打预防针,干环保这一行会相对辛苦,要有心理准备。他特别会为别人考虑,办公室来信访的人很多,虽然贴着禁烟的标语,但总有人抽烟。我怀孕以后,队长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不要抽烟。”

30岁的独子在执法过程中被撞身亡……那一夜,母亲拉着遗体袋,陪了他一晚

陈奔的办公桌。通讯员 杨鹏 摄


陈奔喜欢旅游,喜欢每一处未曾踏足的土地。今年8月,陈奔去青海疗休养。“他不在,但遇到什么问题我们还是问他,一天起码要打十来个电话,其实还是他在远程指挥。”徐雨婷说。

大溪中队管辖大溪镇和横峰街道两个温岭工业重镇(街道),那里有大大小小工业企业1万多家,很多都是小企业,有的甚至是小作坊。担任中队长后,陈奔跑遍了辖区内所有村居,摸清了辖区内企业的主要分布情况。

方成与陈奔共事4年多,他说:“陈奔每次出现场,都带着《环境保护执法手册》这本书,厚厚的一本,里面汇编了执法会涉及到的法律法规。需要向对方解析政策时,陈奔有时直接拿出书翻出条例给对方看。”

颜小仁是大溪镇五水共治办的工作人员,和陈奔有工作上的交集。颜小仁还记得2017年的大年初二,很冷,阴天,接到群众举报,念母洋河有一处疑似污水排放。“早上8、9点钟,陈奔就过来了。我们绕着念母洋工业区走了一圈,

将近800米的路程,有30多个窨井盖,陈奔一个个打开检查,有些辨别不清的还需要采样,终于找到一家企业存在雨污混排现象。”

2016年,大溪镇“五水共治”工作曾排名靠后。为此,大溪镇成立了联合巡查组,对冠城西河、新建河支河、山市河沿河的排污企业进行整治。“2017年,该项工作大溪在16个镇(街道)中排第一。”颜小仁说。


30岁的独子在执法过程中被撞身亡……那一夜,母亲拉着遗体袋,陪了他一晚


通讯员 杨鹏 摄


今年4月,温岭成立环保督察组,陈奔的高中同学林博也被抽调过来。“有一次去踩点,点位很偏,路很绕,车子都开不进去,隐蔽在山坳里的居民区里。这么偏的点,他说,已经盯过很多次了。”林博觉得陈奔是温岭环保工作的缩影,也是整个环保工作的缩影。

陈奔很喜欢孩子,孩子们也很喜欢他,陈奔结婚时,单位里同事的孩子们一起录了一段视频,祝他新婚快乐。“可他还来不及拥有自己的孩子。”林博说。

“特别惋惜。”温岭环保局局长项根法在讲述中一度红了眼眶,“陈奔同志的事业心、上进心特别强,坚持原则,认真办事,很有魄力,业务进步很快。不是他走了,我们说他好,陈奔本来就是局里的重点培养对象。”

去年,环保部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要求让业务熟悉、认真负责的同志过去,局里商量推荐陈奔,他也确实表现相当优秀,是浙江省受表彰的8名表现突出个人之一。”项根法说。

不仅局里、镇里对他评价很高,他在企业主中风评也很好。一位曾经接受过陈奔处罚的企业主说:“在环保执法中,陈奔往往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结合环保的要求,帮助企业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工作五年,近10万公里执法里程,200多次生态环境执法行动,查处环境违法案件近200起,调处环境信访1505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刑事拘留涉案人数达78人,这是陈奔工作5年多的部分工作成绩。



30岁的独子在执法过程中被撞身亡……那一夜,母亲拉着遗体袋,陪了他一晚


办公室门口,陈奔的去向仍显示“正在办公”。


陈爸是温岭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得知噩耗的当晚,陈爸的朋友老王立即去了殡仪馆陪伴。

“才三四天,他爸爸整个人都变了样,很憔悴,1米7几的人瘦得不像人样了,脸都变尖了。”老王唏嘘,“当晚,他妈妈拉着遗体袋,不让任何人碰,她一定要进到停尸房,说里边冷,要陪儿子最后一晚。他妈妈前年开过刀,本来身体就不好,这几天一直住院,情绪很激动。就这么一个儿子,让她怎么受得了啊。”

陈奔1988年出生于江苏徐州,人生最初的十年都是徐州度过的。陈爸的一帮朋友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从小,长辈对他的印象都是懂事、谦逊,特别会照顾人。

陈爸的朋友老冯12月4日特意从武汉赶回来,“他上幼儿园都是我接送,我们都参加了他的婚礼。陈奔从小就特别让着别人,他爸妈一点儿也不溺爱他,徐州冬天那么冷,也让他自己上小学,有时候忙起来就是一句‘到人家家里去,我这里忙着呢’。”

后来,陈爸回到温岭,陈奔随之回来。

大学,陈奔就读于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12月4日,大学同学余劼从衢州开化赶来,与他道别。

“他为人真诚,爱笑,很喜欢看书。”余劼说:“做实验时,我们很少有人全身心投入,陈奔眉宇之间的专注度很高。他的白大褂永远规规整整,干干净净。”

2016年9月8日,陈奔结婚,将爸妈的房子重新装修做了婚房。南屏小区建于2000年前,未安装电梯。雨天加速了茶花的凋零,绿化带落了一地花瓣。踏着陈旧的楼梯上楼,墙面因为经年日久而污渍斑斑,并排紧邻的两扇入户门,右边还贴着“五福临门”的对联,陈奔家门口的对联已经撕去,撕去的痕迹还很新,门口放着一块“出入平安”的地垫。

陈奔的发小刘宁和陈奔的家只隔了一个楼层。

12月3日晚,刘宁回来,看到陈奔家里灯亮着,就上去看看。

卧室、客厅、厨房所有的灯都开着,陈奔的妻子薇薇正将他的衣服一件件从卧室拿出来,放在沙发上,叠起来收拾好,她说:“这些衣服,要拿去烧给他。”

刘宁问她:“还扛得住吗?”

薇薇说:“有事情忙起来还好,闲下来就受不了。”

刘宁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缺了一块,他嗓子眼哽着,两个人坐了半小时也没怎么说话。

他和陈奔认识快二十年了,他每年年底都喊陈奔一起吃饭,他还记得初一第一天放学,在6路公交车上刚认识陈奔时的情景。

陈奔夜里回来,经常来敲刘宁家的门,喊一声:“我回来了。”

刘宁会回一句:“你又来查房了啊”。

刘宁说着,环抱紧了双臂,他总觉得下一刻,就会再次听见那句“我回来了”。

英雄,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