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已不是家具老板开店的“香饽饽”!

卖场租金连年上涨,

家具经销商辛苦一年,钱全都交给了卖场这个"地主",

居然之间、红星美凯龙这些家居卖场逐渐成为擦大气粗的"巨无霸",

门槛重重,

很多家居品牌另辟蹊径,

将店面开进了购物中心、社区店、写字楼,

家居卖场再也不是家居经销商眼中的"香饽饽"。

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已不是家具老板开店的“香饽饽”!

从前店后厂到建材一条街到再到家居卖场,家具店的选址完成了几次华丽的升级。现如今,巨无霸式的家居卖场扎推,一个个卯足了劲往"旅游景点"打造,人气却越来越冷清,商家承担的租金水涨船高、生意难做。专业卖场,已不是家居店进驻的唯一选择。

不在专业卖场的家居店

近两年,家具店,尤其是定制家具店,逐渐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范围。在选址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进驻成熟的Shopping Mall开独立店,这股进驻风潮来源于某知名家居定制品牌。有的商场在业态规划上,会有一层是家居馆,消费者在吃喝玩乐之后,还能选购家居;一种是进驻较成熟的社区店,通过口碑传播、熟人介绍朋友,来做稳定的客户生意。在装修上,进驻Shopping Mall和社区的家居店更具"生活方式"化,不一味追求大面积和奢华,追求民用家居的"温馨"路线,注重与消费者一家人的互动,如增加儿童游乐区、等待区等。总之,这些家居店更像是一个零售店,更注重营造体验。

生存状况喜忧参半

并不是所有进驻商场、社区的家居店都获得了成功。这方面,即便是第一个进驻商场的某知名定制品牌,也在一开始遭遇了不少阻力。"我们的店,需要有线上商城的支持,并且主要是在一二线城市的商场,这里集中了很多80后、90后,他们将是未来家居市场主流的消费者,他们对互联网更加了解,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因此把体验馆开进了商业中心,是实现O2O线下完美体验的立足点。"一位家居品牌的资深店长说到。

有消费者认为,大型商场就应该有各种店铺,有一些定制家具的店铺也是好事。不过真的要买家具,货比三家还是必备的步骤,但商场内的家具店太少了。所以除非是逛商场时,心血来潮要买家具,不然很难特意进商场内买家具。

"看得多,买的少,品牌宣传效益大于经营收益",只有少数进驻商场的家居店取得了不错的营业额。面对远超家居卖场的客流,家居商家获得的成单率并不高。下单的客户并不是现场的自然客流形成,而且是通过前期的小区推广吸引目标客户到场,很多店更多还是品牌的展示窗口。乐观派认为,"相较于家居卖场,商场灵活性更大,即使不是家居品牌的目标客户,其中不乏具有购买家居需求的潜在客户群;更是打品牌、做宣传的扩大市场影响力的好机会。"

不可盲目跟风

是否每个企业都具备进驻商场的能力及耐力是需要验证的。业内人士表示:"家居品牌进入卖场养成的时间是2年,但是在商场中孕育则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持家居品牌店的运营。"就是说如果企业在被市场认可前失去了耐心,那么所有的努力与投入将付之流水。此外,在入驻商场时家居品牌的定位十分的重要,要选择与自身市场定位相一致的商场,以此降低投入的风险。

无论是卖场,还是商场,企业都要根据目标客群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线下渠道。未来,业态会更融合:不但百货商场引进家居类品牌,传统家居卖场也渐渐引入百货、餐饮等多个业态。"大消费"生态圈之下,将更考验家居店对于内外部环境清晰的"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