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連菜都會炒,AI技術甚至還擁有預測能力!

自馬雲爸爸的無人餐廳、無人酒店相繼亮相後,京東集團在人工智能的推廣上,也放出了新招——首家京東X未來餐廳在天津開業。

據京東官方的數據統計,未來餐廳的佔地面積為400平方米,最多可容納100人同時就餐,很多人為了能一睹機器人上菜的場景慕名而來。

未來餐廳的機器人除了可以為客人上菜外,還能下廚炒菜,而菜單也是由名廚為其專門定做的,為了能夠達到口味上的要求,每一個環節都會嚴格把控,一道菜烹製的時間約為2到3分鐘。

機器人連菜都會炒,AI技術甚至還擁有預測能力!

雖然AI機器人炒菜很是新鮮事,說不定以後真的能成為我們人類的好幫手,但仍有不足之處。

去過X未來餐廳的一些顧客表示,機器人所炒的菜不是很盡人意,在細節上,相對於人類廚師仍不夠細緻到位,菜的整體口感略遜一籌。

更有顧客總結道:機器人炒的菜沒有靈魂。

機器人連菜都會炒,AI技術甚至還擁有預測能力!

與此同時,機器人只是負責把送菜過來,最終還是需要客人自己動手把菜端上桌,這波操作嚐鮮一兩回倒也無所謂,但是時間長了,說不定會引起顧客們對服務上的不滿。

但無論怎麼說,這也是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大膽嘗試,對追求滿足客人相應需求的一個表現。

機器人連菜都會炒,AI技術甚至還擁有預測能力!

而對於AI技術與人類需求相對應的一些看法,在《AI極簡經濟學》中這樣提到:人工智能是一種預測能力。這種預測能力就是根據用戶現有的數據,提前推斷預測出用戶的需求。

在淘寶搜索中“猜你喜歡”、或者是瀏覽器根據用戶的搜索記錄,而自動推送相關的內容等,這些背後其實就是使用了人工智能來實現的。

也就是說,人工智能會根據用戶的習慣性需求,而提前為其推送有可能會使用到的資訊,這樣的操作被AI研究者稱之為預測能力。

機器人連菜都會炒,AI技術甚至還擁有預測能力!

面對AI技術的不斷進步,該書更是提出了大膽的設想,即這種預測可以準確到,直接把用戶想要購買的商品寄送到家,而不需要用戶下單。

這個設想確實相當前衛,只是真的要實現落地,目前來說還是相當有難度的,要完全與人多變的思想相吻合先不說,在技術攻克上仍有一段很漫長的路要走。

再者,AI的預測能力也未必能被大眾所接受,倘若只是根據瀏覽數據的分析,直接為顧客推算出接下來要買的商品,且未經過顧客的同意就自動發貨,到頭來送上門了卻被拒絕付款接收,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也挺浪費時間與機器人成本的。

不過,在對新科技抱有嚐鮮想法的話,AI能為顧客打造驚喜般的“貨到付款”,光想著確實也挺讓人心動的。

機器人連菜都會炒,AI技術甚至還擁有預測能力!

目前,我們國家也正大力支持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今年在深圳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大會中,更是發佈了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藍皮書——《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藍皮書》。

該藍皮書旨在鼓勵粵港澳大灣區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讓創新科技進一步與傳統制造業相結合,讓其邁入一個新的階段。

機器人連菜都會炒,AI技術甚至還擁有預測能力!

未來會是人工智能遍佈的時代嗎?你是否能夠接受機器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