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作者|桨小嗯

全文2705字,阅读2分钟

有的电影,看不懂,但又觉得好,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刷。《太阳照常升起》,可能就是这样的电影。看第一遍,不懂;第二遍,更不懂;第三遍,似乎懂了,又似乎没懂……无论看多少遍,似乎都看不懂,但又百看不厌。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说,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作家写作时,应该只给读者展示作品的八分之一,另外的八分之七,需要读者自己寻找。

姜文导演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就像运用了“冰山理论”影片只给观众展示八分之一的表面,另外八分之七,一点也未透露给观众。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有网友评论说,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但连续刷了两遍后,我觉得它更像一部象征主义作品。影片里面的“娜塔莎”、“阿辽沙”、“鹅卵石”、“梭罗河”、“枪声”、“笑声”、“火”等反复出现,贯穿电影始终。影片情节简单,但主题难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觉得好,但又看不懂的原因。

姜文导演像是把电影的主题转移到了具象符号上,用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要看懂这部电影,恐怕必须得知道“娜塔莎”、“阿辽沙”、“鹅卵石”、“梭罗河”等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象征意义。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1、“阿辽沙”、“娜塔莎”

在百度上搜索“阿辽沙”、“娜塔莎”,度娘显示其属于俄罗斯人名。“阿辽沙”是男名,“娜塔莎”是女名。1958年冬天,女主去找男主。一位苏联老太太告诉她:“娜塔莎和阿辽沙永远相伴,死在了中国边境,死得很突然。他们很不幸,但这更是你的不幸,因为你怀了阿辽沙的孩子。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不敢相信女主的丈夫出轨,抛弃了她。直到看第二遍,刷到老太太的这句台词,才确定,原来女主的丈夫在外地的那些年喜欢上了别的女人,背叛了女主。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有一次,儿子问女主:“我爸长什么样?”

女主:“最可爱的人,但不是他,是那支队伍。”

儿子:“我爸是志愿军?”

女主:“叫阿辽沙,他不是苏联人。”

“不是苏联人”、“他是中国人,叫李不空”。这些信息可以证明女主的丈夫是位军人,他可能在外执行任务时喜欢上了一位苏联女人,也可能喜欢上了另一个中国女人。

叔叔跟李东方说:“你爸走后的第二年,你爷爷就被敌人打死了。你爸不是烈士,但你爷爷是。”

可见,李不空应该没有为国捐躯。他可能死了,也可能没死。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2、梭罗河

“疯妈”消失后,影片进入了第二章,1976年夏天,中国东部。梁老师边弹边唱《美丽的梭罗河》。这首歌是印度尼西亚民歌,二战后传入中国,并且非常流行。

一战后,美国国内青年意志消沉,失去了信仰,整体比较颓废。美国作家海明威特意写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描述一战后美国“迷惘的一代”的生活和意识状况。1976年,对于中国也是很特别的一年。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青年的意识状态和生活状况。和一战后的美国青年一样,1976年的中国青年,也有些迷惘。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3、“鹅卵石”

“疯妈”在村口的大树下刨出了很多鹅卵石,她把它们背到树林里,堆了个房子。房子里面摆上蜡烛,李不空和自己的照片,还有家里被她摔碎的东西。

影片处理得最精彩的片段是,有一天李东方发现了“疯妈”堆的鹅卵石房子,他在里面每打一个喷嚏,房子里面完好无缺的东西就“原形毕露”,立马碎一地。

这些碎东西代表着“疯妈”爱情的破裂,也寄托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尽管,她抠掉了合照里丈夫的脸,烧毁了丈夫和情妇的通信,但终归还是念旧的。她希望有朝一日,丈夫能回来,或者,他还活着。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不然,她不会回到丈夫的老家,从1958年一直呆到1976年,整整18年,她既恨他,又挂念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疯妈”从村口大树上掉下后,偶尔在房顶念这首诗,反复念“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明知丈夫已经抛弃了她,不会再回来了。可是,她还是来到他的老家,在空荡荡的南部,把儿子扶养长大,等他回来。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疯妈”,展现了一个女性对爱情的忠贞,一个母亲对孩子的责任,以及对生活,对命运的不屈服。她疯,但是伟大。

唐雨林发现鹅卵石房子的时候,像在有幼鸟的鸟窝下做记号一样,在鹅卵石门口扔了一个“不能开枪”的架子。“不打母鸟,不打搞对象的野鸡。”这是他的原则。

不知道影片为什么要用鹅卵石,直到现在也不明白,鹅卵石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里到底寓意着什么。“疯妈”的故乡?还是“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爱情?

4、火

火在影片中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疯妈”烧信,一次是电影结尾,火烧着一块大布,从唐雨林和老婆的苏联篝火晏中飘到火车上空。“疯妈”望着车窗外火红的布,一不留神生下了儿子。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烧信”代表毁灭,“火红的布”则象征着新生。“疯妈”在铁轨上找到了儿子,她朝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大声喊:“阿辽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阿辽沙,别害怕……”

最激动的时刻,她还是想起了丈夫。

5、笑声

仔细观看,不难发现,“疯妈”其实没怎么笑。笑声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电影第二章和第四章。第二章,林大夫很夸张地笑过两次。一次是她向老梁表白时,一次是老梁请她和唐雨林吃饭时。她的笑声回荡在唐雨林的屋子里,夸张又大声,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第四章,唐妻和“疯妈”骑着骆驼行走在中国西部。唐妻一路上有说有笑地跟“疯妈”讲自己和丈夫通信的事。笑声回荡在整个沙漠里,透彻、刺耳又响亮,听着也很不舒服。“疯妈”一路上,没说一句话。

6、枪声和陌生

“陌生”这个词在影片中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梁老师被误认为“流氓”,摔断了腿。唐雨林搀着他在学校里逛,当听到办公室里传出的歌声时,他说了句“陌生”。第二天,他吊死在了校门口。按理说,他的检讨已经烧毁了,为什么还要死呢?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陌生”第二次出现,是1976年秋天,唐雨林被下放到南部。刚进村,他就说:“陌生”。一个陌生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会说“陌生”。只有本地人出去后回来,面对着多年未见的故乡,才会感叹:“陌生”。

后来,唐妻嘲讽唐雨林:“你说得对,这地方,陌生。”

可见,南部其实就是唐雨林的老家,至于他是不是“疯妈”的丈夫,李东方的爸,李不空,电影并没有详细交待。如果是,那这部电影真的就太悲剧了。父亲出轨找了新欢,儿子睡了父亲的新欢,被父亲一枪打死。这样的剧情,是否有些俗套?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更像部象征主义作品


唐雨林被下放后,整天带着一群猴孩儿打猎。每次打猎前,他会吹号,像之前吹号引林大夫进家一样。枪声,贯穿了影片的第三章,像一个出口一样,让人们压抑的心脏得到释放。

总结

目前,从本片中发现的线索就这么多。《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值得反复看,仔细斟酌的电影。影片大量运用隐喻,每一幕场景都“别有用心”,每一帧画面都精益求精,每句台词都寓意深刻。该片豆瓣评分8.8,真的是,低估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