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使黑龙江省加快迈入“质量时代”

作者:冯爱君 来源:黑龙江经济报/黑龙江省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以“三篇大文章”、“五头五尾”为工作着力点,坚定不移抓质量、促发展、保安全,推动龙江质量发展迈向新时代。

夯实质量基础建设。以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构成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质量保障。我省在焊接、能源基础与管理等领域建成了18个国家级专业标准化委员会、37个省级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全省现代服务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三年规划(2016-2018年)》,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223项;建成8个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15个区域性中心实验室,1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73个省级质检中心;建立了中国机器人竞赛器材和教学器材国家标准,成立了国家机器人竞赛器材检测认证中心;在焊接、传感技术等领域的标准研究能力和石墨、石油产品等领域的检测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品牌培育创建工作,培育龙江优质精品品牌,构建了政府培育、企业争创、社会促进、舆论宣传、价值评价、法制保障的“六位一体”品牌建设格局,提高了全省质量发展总全水平。树立了质量标杆。积极帮助引导行业领军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涌现了哈尔滨东安发机制造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五大连池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3家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单位和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等16家省政府质量奖及提名奖。品牌价值评价提升。积极推进全省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参加全国品牌价值测算,建设成果凸显。仅2018年,我省有8个企业品牌、15个园区参加全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总价值超过1000亿元,实现了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价值逐年递增的良好局面。其中五常大米列居榜单第6位,列居国内大米类第一位,品牌建设推动了龙江“品质革命”、“龙江制造”加速形成。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充分利用我省独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寒地黑土、非转基因、绿色有机农产品,推进高品质食品、乳制品和畜牧产品品牌创新升级。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9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1个,获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128张,有机种植面积突破600万亩,有机产品认证和有机产品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一。

努力构建质量发展共治格局。发挥牵头部门抓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积极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质量共治格局。一方面建立了由39个省直单位和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统一权威的质量工作机制,定期分析全省质量发展形势、研究质量发展方针、政策及重大事项,统筹质量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加强质量工作宣传,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通过“315”“世界计量日”“世界标准日”“世界认可日”“质量月”等重大活动纪念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质量工作方针政策,把质量第一的理念贯穿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城市建设、民生改善、政府服务等方面,厚植了龙江企业家精神和龙江工匠精神,推动了质量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商场、进学校,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逐步形成了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让质量第一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根本理念,成为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成为全省人民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