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改革開放的實踐與啟示④|魚米之鄉澎湃振興活力

江苏改革开放的实践与启示④|鱼米之乡澎湃振兴活力

江苏改革开放的实践与启示④|鱼米之乡澎湃振兴活力
江苏改革开放的实践与启示④|鱼米之乡澎湃振兴活力

1981年3月4日,人民日報一篇以《春到上塘》為題的報道,反映包產到戶給泗洪縣上塘公社帶來的喜人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持續改善農村民生,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江蘇經驗”“江蘇路徑”“江蘇模式”,農業農村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現代農業,讓8000萬人端牢“飯碗”

今年秋收過後,興化市茅山鎮種糧大戶聖冬所把10臺烘乾機擦洗保養後,開進自家農機庫。“有了這些‘洋玩意’,種田再也不用趕種搶收,從打秧、植保到收割,全程機械化。”種糧多年的聖冬所,對這些年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感受強烈,“過去一人頂多種幾畝地,產量不高人還累,現在一臺植保機每天管種三四百畝,我們再也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

江苏改革开放的实践与启示④|鱼米之乡澎湃振兴活力

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通過土地適度集中經營,培育種養大戶,4.42萬家家庭農場逐步成為農業經營的中堅力量,糧食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目前,我省已擁有聯合收割機174954臺、糧食烘乾機25345臺,分別是1978年的593倍、667倍。

“江蘇是魚米之鄉、農業大省,經過40年的發展,‘三農’發展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厚實了。”省農業農村廳農機裝備處有關負責人感慨道,全省農機具從改革開放之初的“一星半點”,增加到目前的11大類113種,總量達830萬臺,農機總動力4991萬千瓦。我省還加強高標準農田、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發展智慧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全省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3%,高標準農田佔比達59.3%,有效灌溉面積佔耕地面積的90.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省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邵紅寧介紹,糧食生產“鳥槍換炮”,讓江蘇8000萬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多年來全省糧食年產量穩定在3500萬噸左右,這對一個東部發達省份來講很不簡單。在保障糧食穩產增產的同時,設施農業、都市農業、特色農業在我省蓬勃興起。

12月1日,記者走進南京市江寧區谷裡街道大生現代農業園,只見上萬個鋼架塑料大棚連成一片,雖然室外陰冷,但雙層薄膜保溫草莓大棚內溫暖如春,一派葉綠莓紅。“棚內草莓為架式栽培,全部實現智能化節水灌溉。”谷裡街道黨工委書記丁邦清介紹說,作為南京最大的菜籃子基地,街道近年投入2億多元建設2萬多畝蔬菜基地,實現全自動精確澆水、精準施肥,既節約種植成本,又提升農作物的口感和質量,產出的菊花腦、甘藍、青菜等源源不斷供應主城區,畝均純收入達5000元至1萬元。

不獨谷裡,高效設施農業已成蘇南農業發展的主要形態,推動我省農業向市場化、高效化、生態化轉變,現代農業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農產品供給數量和結構都發生根本性變化。從1978年到2017年,江蘇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105.87億元上升到3240億元,從“以糧為綱”的單一結構,轉向“米袋子”“菜籃子”協調發展,果蔬肉魚類產品產量大幅增長,農業與林牧漁業產值比例由改革開放初的4:1,降低至1:1左右。

農村改革,讓農民從“吃飽飯”到“奔小康”

“回顧這40年的巨大成就,與江蘇農村土地制度、農業經營制度的重大變革息息相關。” 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時雲說,我省在農業農村領域推進改革,破除枷鎖,解放生產力,創造江蘇農業的輝煌。

江蘇農村改革大致經歷四個階段:從農村基本實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到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子,再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到確立“確權、賦能、搞活”的總思路,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江苏改革开放的实践与启示④|鱼米之乡澎湃振兴活力

40年前率先實行“大包乾”的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是江蘇農村改革發展的起點。“40年前,區域閉塞、水源匱乏、土地貧瘠,貧困成為西南崗的代名詞。當年的改革,充分體現上塘人勇爭第一、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上塘鎮副鎮長李帥說,2009年,墊湖村又對全村1.4萬畝土地進行集中流轉,平整改良建設高標準農田,建成1.1萬畝墊湖貢米基地、2000畝設施蔬菜基地、1000餘畝碧根果育苗和苗圃基地。2013年,全村1460戶農戶住進小學、醫院、菜場、超市、公園、銀行等全部配套的康居小區。

由40年前的“分”,變為今天的“統”,上塘農民實現從“吃飽飯”到“有錢掙”“奔小康”的轉變。土地集中流轉後,村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農場集群,農戶享受保底租金,還有二次分紅。

統分結合、適度規模、股份合作……近10年,我省形成一批具有江蘇特點的農村土地制度、農業經營改革經驗,在全國產生積極影響:農民合作社總數發展到9.9萬個,提出100畝至300畝的“江蘇適度規模經營標準”,推行“實物計租、貨幣兌現”的“江蘇土地流轉定價機制”,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實權、頒鐵證”,至去年底頒證率達95%。不少地方探索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今年初,南京市高淳區東壩鎮遊子山村將一塊麵積為14.5畝的閒置宅基地,租賃給一家旅遊企業建民宿,580萬元租金一次性交付,村裡把這筆錢投到東壩鎮工業園,購入標準廠房和員工宿舍、商業門面房出租。

農村土地、經營制度的調整和變革,有力推動江蘇現代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2017年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1萬元,居全國省、自治區第二位。不少地方還利用土地流轉,改造低產田,帶動農戶脫貧。南京市六合區冶山街道瓜婁村地處丘陵地帶,耕地質量較差,流轉費每畝只有350元。該村第一書記、南京市工商局幹部王東引進耕地質量提升項目,全村近1萬畝耕地改造成高標準農田,每畝流轉費提高到500元左右,流轉費新增100多萬元;村裡將廢塘、廢渠改造成良田,新增耕地2000多畝確權到戶後,村民因此新增100萬元流轉費,全村將整體脫貧。

美麗鄉村,讓都市人有了“詩和遠方”

產業興旺、改革發展的同時,我省農村面貌正發生著喜人變化。截至2017年底,全省所有村莊完成一輪環境綜合整治,1萬多個村莊建有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制鎮垃圾中轉站、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點實現全覆蓋。環境改善後,公共服務從城鎮向鄉村延伸,為農村“輸血”,行政村實現“村村通”等級公路,全省鎮村公交開通率達72.4%,農村地區寬帶覆蓋率為95%,區域供水入戶率達97%。環境面貌的改變,不僅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還帶動鄉村旅遊的蓬勃發展。

江苏改革开放的实践与启示④|鱼米之乡澎湃振兴活力

眼下雖已是初冬,但只要天氣晴好,南京不少市民就駕車來到江寧區西南部的鄉村休閒賞景,沿線的美麗鄉村大塘金、黃龍峴、石塘人家,村村人氣興旺。“以前黃龍峴村最寬的馬路不過3米,而且坑窪不平,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老百姓進個城都難。”江寧街道牌坊社區老書記陳崇新對黃龍峴的變化印象很深:“這幾年,政府狠抓村莊環境整治,環境是一個天一個地,村裡開辦幾十家農家樂,附近從龍鄉雙範、茶鄉星谷到雲水澗,開出一個個民宿村,城裡人紛紛趕過來。”

山水再好,也需資本點化。江寧區農工委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江寧農村經歷三輪綜合整治,一大批“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水村山郭”,吸引各路資本下鄉投資,美麗鄉村由點及面,整個農村變成“百花園”。今年上半年,江寧吸引遊客20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00億元,美麗鄉村貢獻最大。

魚米之鄉猶在,風景更加迷人。經過環境綜合整治,村莊乾淨整潔了、鄉村特色彰顯了、公共服務提升了,在鄉村大地串聯成“康居鄉村特色遊”線路,從江寧“美麗金花村”、高淳國際慢城,到大豐“荷蘭花海”、興化“千垛菜花”,鄉村旅遊無一不火。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陳芬介紹,2017年江蘇全年鄉村旅遊實現營業總收入近900億元,比上年增長20.8%,接待遊客總人數2.87億人次,同比增長16%,全省鄉村旅遊直接從業人員總數達42萬人左右。

“鄉村旅遊,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途徑和引擎,推動農村發展、農業轉型、農民致富。” 陳芬表示,美麗鄉村建設從根本上改善農村面貌和社會結構,使凋敝的鄉村重現活力,成為都市遊客夢想中的“詩和遠方”。11月底發佈的《江蘇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2018-2022)》提出,到2022年,全省要培育500個左右特色田園鄉村,保護1000個省級傳統村落和傳統建築族群,建成1萬個左右美麗宜居村莊。

撰稿:新華日報記者 吳 瓊 朱新法 顧巍鍾

江苏改革开放的实践与启示④|鱼米之乡澎湃振兴活力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歡迎加入我們的“369夥伴群”,

投資、理財、點題、發問……

qq群號209575056

歡迎轉發 轉發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