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嶺「魚米之鄉」玩轉現代農業!管理400畝土地只需8個人

綴滿枝頭的葡萄,鮮甜爽脆的蓮子,酸酸甜甜的百香果,有機綠色的西瓜……夏季的蕉嶺縣三圳鎮,瓜果飄香,引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親手採摘和樹下品嚐的樂趣。串珠成鏈的農業基地,讓遊客在這裡吃飽、喝足、玩夠,蕉嶺三圳農業旅遊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三圳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素有蕉嶺“魚米之鄉”美稱。立足自然生態資源優勢,該鎮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引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企業建立“種植+採摘+深加工+體驗”產業鏈,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接下來,三圳鎮將緊緊圍繞建設‘富硒產業特色小城鎮’,規劃引領,突出特色,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思路,建設富硒產業集群,建立完善的富硒產業體系,打造形成綠色、休閒、健康為一體的美麗小城鎮。”三圳鎮黨委書記張豔輝說。

蕉岭“鱼米之乡”玩转现代农业!管理400亩土地只需8个人

發展現代農業

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

在一排老房子的走廊上,堆滿了剛採摘回來的新鮮蓮蓬,兩名工人熟練地剝開並將裡面的蓮子取出,不一會就堆滿了一籮筐,屋外的空地上,鋪滿一顆顆飽滿的蓮子,又是一年豐收。

“我承包了近200畝地用於種植蓮子,採摘的高峰期需要20名工人,今年預計可以收20萬斤蓮子,產值估計可以達100多萬元。”蕉嶺縣三圳鎮九嶺村盛達家庭農場場主林俊明說。

蕉嶺作為農綜改革的試點縣,農村土地確權與流轉,有效推動了當地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生態觀光農業等新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近年來,三圳鎮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流轉閒置土地,統一集約資源,推廣規範化、規模化種植,在全鎮範圍內建成了淮山、超級稻、蓮子、生態葡萄園、百香果採摘體驗園、無花果種植基地等多個大型農業基地。

蕉岭“鱼米之乡”玩转现代农业!管理400亩土地只需8个人

然而,銷售生鮮蓮子並不是林俊明的終極目標,在村裡他已經建好了廠房,準備將採摘回來的蓮子烘乾、去皮、去芯,製成蓮子粉,之後,再將荷葉製成荷葉茶,增加蓮子的附加值。

“我們大力支持發展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著力提升適度規模經營能力。”張豔輝說。相關資料顯示,從1991年到2012年裡,三圳鎮的涉農經營主體僅為23家,而最近5年,引進投資涉農經營主體就達55家,盤活了當地沉睡的資源,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鄭偉銘是三圳鎮芳心村的村民,今年7月加入了村裡的勞務合作社,近期正在等待“上班”的通知,“按照每個社員的技能、經驗不同,合作社裡有分建築施工、衛生保潔、農業生產等領域,我報名了葡萄園的工作。”鄭偉銘說,由於瓜果蔬菜有季節性,加入合作社“上班”更有保障了,“一個園忙完了就可以去另一個園,收入肯定會比之前多!有了勞務合作社這個平臺,想務工再也不怕沒出路了。”

涉農經營主體多了,三圳便鼓勵村民以土地、房屋、勞力等計股入社、按股分紅。芳心勞務合作社便是引導村民以勞力入社的一個方式,它採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既解決了農村勞力閒置的問題,又增加了農民和村集體的收入。

“我們在鄉村振興發展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勞務合作社就是芳心村黨總支部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村情,以服務村民、解決就業為目的成立的。合作社理事會和社員都有黨員參與,把黨的服務體現在方方面面。”張豔輝說。

發掘文化資源

打造“一村一品、一步一景”

上午8時,三圳鎮九嶺村村民吳伯出門,悠閒地走過乾淨、整潔的小巷,進入吳氏宗祠。在這座四百多年的宗祠裡,一些老人不約而同地相聚一堂,泡茶、聊天、看報、吹拉彈唱……

“按照有姓氏文化、有村史村情、有鄉風民俗、有鄉賢榜、有核心價值觀、有鄉村美景的六有標準,村裡發動各方力量,改造升級祠堂內外環境。”九嶺村伍子湖理事會理事長吳國儒介紹,以前的舊祠堂已經升級為農村文化俱樂部,硬件不斷完善,器樂室、電腦室、閱覽室等文化娛樂室一應俱全。

行走在三圳的各個村莊,不僅時常聽到從祠堂裡傳來的美妙音樂,還能欣賞到繪製在牆上、長廊裡生動有趣的主題畫。該鎮依託客家文化、長壽文化、紅色文化,深入挖掘各村特色,打造“一村一品,一步一景”。“九嶺村的特色是長壽、紅色文化,芳心村是文明、法制文化,招福村則是客家忠孝文化,福北村的是勤儉進取文化……”張豔輝一一介紹各村的文化主題。

蕉岭“鱼米之乡”玩转现代农业!管理400亩土地只需8个人

盛夏時節,三圳的十里荷塘暗香浮動,在千畝荷塘的正前方便是“愛蓮長廊”,每年的“七一”前後,都會有許多黨員幹部來到該村開展黨日活動。

據瞭解,三圳鎮九嶺村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是蕉嶺縣第一個中共支部誕生地,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為此,該鎮結合當地產業特色,將法紀教育與荷花的清廉寓意融為一體,讓黨員幹部群眾在移步觀景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啟迪。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去年11月,在蕉嶺縣第一個中共支部舊址,蕉嶺縣委常委班子集體來到位於九嶺村的蕉嶺縣第一個中共支部舊址參觀學習並重溫入黨誓詞。

走進蕉嶺縣第一個中共支部舊址,紅色氣息撲面而來。古樸簡單、修葺一新的四個展廳集中展示了該縣第一個中共支部誕生以來所發生的黨組織活動大事,還有該縣經濟社會在紅色文化薰陶下的一路發展歷程。廳中陳舊的桌椅、泛黃的茶具重現了當年共產黨在此進行革命活動的艱苦,讓人們在瞭解光輝歷史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紅色文化教育,自覺傳承紅色基因。

當前,三圳以打造紅色品牌為抓手,將基層黨組織建設與保護利用紅色資源緊密結合,實施東嶺村“紅色村”工程,把“藍坊肚戰役”戰場遺址所在地東嶺村打造成三圳鎮的黨建“標杆”。張豔輝表示,三圳擁豐富的紅色資源,將結合“客韻壽鄉”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創建工作,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加快紅色旅遊發展,打響三圳紅色品牌。

促進農旅融合

延長產業鏈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

近400畝的土地、幾十種農產品,只需要8個人就能完成日常的管理工作。“物聯網系統控制整個區域”,客家農夫現代科技農業示範園項目負責人劉威介紹,通過手機客戶端,就能掌握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對光照、溫度進行智能化操作。

目前,客家農夫一期規劃的600畝現代農業生態示範園區基本完成,實現每天冷鏈發貨,專門銷售長壽鄉生鮮蔬菜豬肉等食材。同時,客家農夫的辦公場地,還是免費提供給涉農創業者的孵化基地。

“希望用科技化、現代化手段來打造農業基地。”劉威表示,他們目前還在探索農產品初級加工,並聯合其他農業基地,準備“試水”餐飲業。

蕉岭“鱼米之乡”玩转现代农业!管理400亩土地只需8个人

在三圳,曾經靠天吃飯的農業,由於大型涉農企業的入駐,科技化手段的應用,市場化的運營,正逐漸發展成為一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鏈條,大大提高了農業的抗風險能力,也為當地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的紅薯滯銷了!請你幫幫忙!”“今年我家的龍眼結了好多果,賣不出去怎麼辦?”從深圳回來的新農人丘春蘭經常能接到農民打來的電話,希望她可以幫忙把農產品銷出去。

為了幫鄉親們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同時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丘春蘭在三圳設了一個雙創坊,以優厚的條件邀請高校團隊在此紮根,利用蕉嶺豐富的農產品研發富硒農副產品。在此前,她已經成功研製出金桔番薯幹、野山棗等深加工產品,在線上熱賣。目前,丘春蘭的公司已經形成生產—策劃—孵化—終端銷售一體化發展模式。

蕉岭“鱼米之乡”玩转现代农业!管理400亩土地只需8个人

在丘春蘭公司的展示廳內,曾經土裡土氣的農產品搖身一變,被包裝成大氣、精美的產品,令不少前來觀光的遊客愛不釋手。近年來,慕名三圳田園風光的遊客有不少,其中“客韻九嶺”美麗鄉村精品遊項目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1.1公里的旅遊線路以客家文化為魂,以PPP模式,依託專業力量對九嶺村鄉村旅遊進行整體升級打造,建成慢時光咖啡屋、長壽膳食坊、美麗鄉村培訓學院等。一波又一波前來觀光或“取經”的團友絡繹不絕,帶旺了當地的旅遊。

在這條旅遊線路上,廣東(蕉嶺)美麗鄉村培訓學院是最璀璨的“明珠”。這是我省第一所專門以培訓“三農”實踐人才為目標的機構。自去年9月1日開班以來,該學院已培訓全省各地學員共57批3312人次,其中清遠市清新區先後6次組織600多人,陽山縣4次組織400多人到培訓學院取經。

“學院主要圍繞習總書記提出的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和鄉村組織振興五大模塊內容進行培訓,著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人才隊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輸送專業性人才。同時充分利用培訓學院,做好培訓品牌,做強會務經濟,進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和壯大村集體經濟。”培訓學院負責人吳威說。

■對話

三圳鎮黨委書記張豔輝:

轉變發展思路打造富硒產業鏈

三圳鎮建設“富硒產業特色小城鎮”有何基礎?又將如何依託這些基礎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此,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了三圳鎮黨委書記張豔輝。

南方日報:三圳鎮打造“富硒產業特色小城鎮”基礎是什麼?

張豔輝:三圳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素有蕉嶺“魚米之鄉”美稱,傳統產業是無公害蔬菜種植業、名貴樹木種植業、養蜂業、水稻種植等。這裡出產的淮山、大米、蔬菜等都是富硒產品,品質較高,三圳淮山還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這是我們的綠色優勢。九嶺村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是蕉嶺縣第一個中共支部誕生地,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這是我們的紅色資源。

三圳鎮於2013年底被農業部確定為創建中國“美麗鄉村”試點鎮、於2014年被確定為省級新農村連片示範建設主體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緊緊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美”的目標任務,以九嶺、芳心、招福、福北四個村為示範點,輻射本鎮各村,認真實施綠化、美化、亮化、淨化、文化工程,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紮實開展美麗鄉村和新農村建設工作,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改善。

南方日報:三圳如何利用得天獨厚的優勢基礎,打造“富硒產業特色小城鎮”呢?

張豔輝:首先,堅持規劃引領,規劃突出特色和靈魂。我們將充分挖掘和利用三圳“臺鄉”“客鄉”“壽鄉”的人文優勢,打造形成綠色、休閒、健康為一體的美麗小城鎮。著力建立完善的富硒產業體系,統籌開發富硒土壤資源,大力發展富硒種植業和養殖業,打造富硒產業鏈,建設三圳富硒產業集群;繼續大力建設美麗鄉村,開展客家民宿、健康養生、農家體驗、美麗鄉村、生態景觀等重點長壽休閒項目,建立長壽休閒旅遊體系。

其次是強化產業支撐,產業突出精細和精緻。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探索推廣“黨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黨員+農戶”模式,形成黨支部引領、公司運轉、合作社推動、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互動雙贏的良好格局。以富硒、長壽為發展理念,發展一批以“富硒大米”“富硒木耳”“三圳淮山”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和以“十里荷塘”、“客家農夫”為主的休閒農業產業基地。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思路,充分挖掘自然資源、農業資源和客鄉長壽人文資源,構建一二三產業之間有效聯接的產業鏈條,形成集農耕體驗、生態觀光、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特色產業,發揮“美麗鄉村”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

三是堅持深化改革,突出改革和創新。以農村綜合改革為切入點,以村民理事會為載體,推廣“政府引導、企業運營、農戶參與”發展模式,打破傳統“政府大包大攬”傳統做法,探索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民資金入股、土地入股形式建設,共建共享改革成果。

鎮情

三圳鎮地處蕉嶺縣中南部,距縣城10公里,西與平遠縣及長潭鎮接壤,南與新鋪鎮相鄰,北與蕉城鎮相鄰。全鎮面積96平方公里,總人口16902人,2017年全鎮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5元。

三圳鎮是創建中國“美麗鄉村”試點鎮、第一批省級宜居示範城鎮、省級新農村連片示範建設主體鎮、廣東省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示範鎮、省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來源】南方日報

【全媒體記者】陳萍

【通訊員】祝銀清 林劍湧 張麗春

【攝影記者】何森垚

蕉岭“鱼米之乡”玩转现代农业!管理400亩土地只需8个人

【作者】 陳萍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