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河北霸州人的美食!

现在的天气就一个字“冷”,有一道土生土长的霸州美食,绝对是取暖补充热量的首选。它可以说在霸州家喻户晓,而且还被省里的电视台的美食栏目播报过。无论你住在城里,还是住在乡下,一提到这道美食,只要你是地道霸州人,肯定会想吃。

霸州过去叫东淀,而现在的白洋淀则成为西淀。霸州中亭河以南地区自古低洼多水,水产十分丰富,鱼虾一年四季不断档,人们养成了爱吃鱼的习惯。地里又盛产玉米,棒子面饽饽是家庭的主食,所以一道美食“贴勃勃熬小鱼”就应运而生了。


寒冬里河北霸州人的美食!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与本事件无关,仅供参考)

霸州的“贴勃勃熬小鱼”中亭河两岸的农家妇女都会做,最有名的地方就是胜芳镇了。在胜芳。大小饭店里都会有这道美食。最正宗的做法,鱼要选择中亭河里野生的、个头小的。最好是活的小耗根、小麦穗,或者小鲫鱼,棒子面要用当年的新鲜粮食。先用油把小鱼煎一下,而是把加工好的小鱼放到开水锅里,撒上点盐、醋与酱油、生姜和大蒜,待到锅热了的时候,将和好的玉米面团成团,贴在柴锅周围,锅里的小鱼熬熟了的时候,玉米饼也熟了。贴勃勃熬小鱼最受大家喜爱的,就是中亭河里耗根、麦穗和小河虾一起炖出来的那种味道,吃后绝对让人流连忘返。现在这种耗根、麦穗已经卖到5、60块钱一斤,已经远远超过平常鱼的价格了。


寒冬里河北霸州人的美食!


最这道美食最好用传统的大铁锅,柴禾不能烧得太猛太久,要注意掌握火候,温火把作料靠净。到时一揭锅盖,香味四溢。饼子出锅,黄灿灿的有一层焦嘎,咬一口,又脆又香,再就着熬小鱼,连鱼刺都不用吐出。再配上一碗爽口的玉米粥,那味道,那鲜劲,吃起来保准没个够?尤其是在大冷天,吃上这样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一定会让你感觉浑身舒服,顿生暖意、


寒冬里河北霸州人的美食!


小编就是在中亭河边长大的,河里活蹦乱跳的小鱼,大人们可以熟练地用手刺开鱼身除去内脏,用指甲盖沿着鱼身一推除去鳞片,最后用清水一洗放到开水锅里,撒上点盐、醋与酱油、生姜和大蒜,待到锅热了的时候,将和好的玉米面团成团,贴在柴锅周围,锅里的小鱼熬熟了的时候,玉米饼也熟了。熟了贴饼子,一面金灿灿的隐约印有大人的手掌印记,另一面焦黄酥脆散发着玉米的香味儿。那时候嘴里嚼着新鲜的小鱼,由于熬的烂,鱼刺也已熬酥,连刺都不用吐的,是童年难得的美味。


寒冬里河北霸州人的美食!


这些年,我在饭店也经常吃“一锅出”,做法和贴饼子熬小鱼儿类似,只是变成了小锅而已。饭店里的小鱼大多是水库的嘎鱼、鲫鱼等等,味道也相当的鲜美。但与中亭河的小鱼儿相比,总觉得缺点什么,缺点什么呢?思来想去,除了有些小鱼品种不同之外,主要的应该是缺心情,一种对家乡浓浓的乡情。因为这种乡情已远远的超出了美味,是值得终身纪念的,也是在冬日寒冷的深夜,让一个游子能取暖的一种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