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中國木版年畫是一種特殊的畫。它從形態到本質,都與國畫不同,甚至相反。首先,年畫是雕版印刷與手繪相結合的畫,兼有版畫與繪畫的特點。有時它全憑雕版印製,單版或套版,不加手繪,藝人高超的雕版的刀法及腕底的版味盡顯無遺;有時要加上一些手繪,有的手繪成分很大,除去墨色的線版之外,開臉點睛,上妝施粉,隨類敷彩,全用手繪,但這種結合版畫的手繪與單純的繪畫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畫法,技巧另類,意趣別樣。——馮驥才


蘇州桃花塢年畫稱甲於中國南方年畫,與北方的楊柳青年畫有“南桃北柳”之稱。

蘇州坐落於長江三角洲中心,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江南文化名域,民間文化繁盛密集。得天時地利的桃花塢年畫始創於明代,清初進入黃金時代,畫風獨異,自成體系。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和合致祥 一團和氣


套版手繪

清代中期

桃花塢

個人藏

此圖為蘇州民間版畫中代表作,表達人們對和諧生活的嚮往,影響深遠,直至日本。

套版非常精緻,線條細緻流暢,現藏日本。江湖時代有許多中國人居住在九州島的長崎,應是那時來往中日的船隻將這幅民間版畫帶過去的。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美女讀書圖

套版手繪

清代·乾隆

秋田市立紅煉瓦鄉土館藏

此畫採用了銅版畫細緻的斜線畫法,描繪了一位倚靠在桌邊讀書的女性,偶然聽到蜜蜂飛舞的“嗡嗡”聲,回望梅花盆景的一瞬。

透過窗戶山茶花寓意著“春光”來到人間,桌上的花瓶裡插著姣好的水仙花。水仙(音同“誰先”)和蜜蜂(音同“封”)都是吉祥之物,寓意“新年誰先封(侯)”。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貴妃醉酒圖

套版手繪

清代·乾隆

桃花塢年畫

個人藏

“貴妃醉酒”經京劇大師梅蘭芳演繹後相當出名,但追其源流,乾隆年間已有該題材的一些地方戲。此畫正是乾隆時期印製的年畫作品。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妻兒待郎圖

套版手繪

清代·乾隆

桃花塢

海杜美術館藏

此圖描繪了夏夜臥室裡的母子三人。丈夫因為參加科舉不在家,留守的妻子一邊照看著孩子,一邊等待著丈夫考取功名。

畫面右邊的小兒在將西瓜和蓮實遞給母親,含有吉祥語“連多子”。女子的淡藍色裙子描繪得非常之薄,甚至可以看到雙腿。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春宵閨怨圖

套版手繪

清代·乾隆

桃花塢

個人藏

此畫描寫了正要上床休息的女性寬衣解帶的場面。紅色的褲子引人注目。

桌上放著香爐、卷軸,還有繪著牡丹圖的團扇。窗簾和被子上細緻的紋樣皆由精細的版印來體現。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十美踢球圖

套版

清代

桃花塢

大樹畫館藏

這幅具有清末時風的畫,頗具新意,廣受喜愛,曾被移植到山東平度,然風格迥異。蘇州這幅輕盈俏麗,屬南方氣質;平度那幅樸拙率真,為北方風格。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綿竹年畫

綿竹年畫為西南地區重要的年畫產地,始於明代,乾嘉年間已相當盛行。

綿竹盛產竹紙,人們喜好丹青,畫藝很高,年畫的手繪成分多,俗稱有七種彩繪(明展明掛、勾金、花金、印金、水墨、常形和填水腳)。畫面飽滿,人物豐盈,色彩好用極豔麗的顏色,如猩紅、佛青、草綠、金黃,對比強烈,光彩照人。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觀花仕女

線版手繪

清代

綿竹

綿竹年畫博物館藏

這一幅畫出自技藝嫻熟的藝人之手。從人物服飾的設色、花紋的烘染到面部的刻畫,都極好的表現了一位懷春少女的活潑與健康之美。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觀書仕女

線版手繪

清代

綿竹

綿竹年畫博物館藏

畫中坐在椅子上看書的女子若有所思,人物的打扮卻是頭戴雉尾的武將冠飾,顯然這幅畫在讚美她的能文能武。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騎車仕女

線版手繪

清代

綿竹

綿竹年畫博物館藏

畫面上,一女子身穿旗袍,頭戴瓜皮帽,悠然地騎著自行車。自行車沒有輪心和鏈盤,也沒有支架,輻條的組合像一個個花瓣,車把上畫了一個龍頭。

顯然,作這畫的藝人只聽過別人描述過自行車,自己並未見過。卻正好表現了綿竹藝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描繪新事物的大膽嘗試。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打傘仕女

線版手繪

清代

綿竹

綿竹年畫博物館藏

在這個沒有放足卻打起洋傘的婦女的身上,反應出那時候新舊思想的衝突與“共存”。這一社會現象被敏感的年畫藝人捕捉到了。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女學生

線版手繪

清代

綿竹

綿竹年畫博物館藏

這位穿著深粉紅色衣裙的淑女給人以一種寧靜之美,而她頭戴的黃色時髦小帽和腳上新式綠皮鞋又分明透著一股青春的活力。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上海小校場年畫

小校場年畫因位於上海小校場而得名。上海早在清代中期就有年畫,它真正的繁榮是在清末民國。

一方面直接受桃花塢年畫影響,一方面融入外來文化,一方面來自市井年文化的渴求,形成一種既傳統又時尚的海派風格的年畫,為中國年畫一枝奇葩。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慈母哺乳閨門畫

套版

清代·光緒辛丑年

上海小校場

古吳夢蕉作

上海歷史博物館藏

此畫表現了日常婦女哺乳之景,畫面靜中有動,一兒吮乳之憨態,與另一兒手搖撥浪鼓之頑皮勁兒相映成趣。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仕女梳妝閨門畫

套版

清代·光緒辛丑年

上海小校場

飛影閣

古吳夢蕉作

上海歷史博物館藏

此為閨門畫,周慕橋(夢蕉)作。描繪了仕女出浴後梳洗之景。

畫中人一邊顧影自憐,一邊遙想當年楊貴妃華清池畔沐浴之景,畫意繾綣,餘韻悠長。

從傢俱中可以看出中西互用,充分反映了清末上海西風東漸的影響。線條流暢,精工富麗。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繡女刺繡閨門畫

套版

清代·光緒辛丑年

上海小校場

夢蕉作

上海歷史博物館藏

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因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在我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先後產生了蘇繡、粵繡、湘繡、蜀繡“四大名繡”。

普通女性雖不必如繡娘一般精通各種針法,但也要掌握一些基本運針技巧,女紅好壞是當時衡量女子賢德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

此圖表現了閨門女子繡花修身養性消磨時光之景。婦女小孩與貓相互對視,增加了畫面的活力,為閨門畫。


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清代江南女性形象與生活空間

蒼梧鎖怨


套版

光緒庚子年

上海小校場

何吟梅作

上海歷史博物館藏

典出上古傳說。堯帝有兩個女兒,長曰娥皇、幼曰女英,同時嫁與舜帝為妃,通稱二妃。

嫁後不久,舜帝南巡,死於蒼梧之野,二妃亦殞於湘水,遂為湘水之神,因又稱娥皇為湘君,女英為湘夫人。此畫藉此典故描暮二女閏怨之情。畫面飽滿,人物形象姣好,充分顯示了舊校場年畫的表現功力。

圖文:選自青島出版社2013版《中國木板年畫代表作》一書



幅員遼闊的中國,還有很多手藝不為人知不為人道。跟隨“傳統活兒”,帶你見識真正的民間手藝,是怎麼做出來的,他們的真實生活現狀,是怎樣的。

民藝

徵集令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手藝人,請聯繫我們! 我們將會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真的熱情去傳播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