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稠州丨婺劇,俗稱“金華戲”

婺劇,俗稱“金華戲”,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以金華地區為中心,流行於金華、麗水、臨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東北部的玉山、上饒、貴溪、鄱陽、景德鎮等地。是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的合班。因金華古稱婺州,1949年改今稱。

婺劇歷史

明清以來,金華一帶是鹽、絲入贛和漆、瓷入浙的商業貿易地區,加之物產豐饒,故歷來是各種戲曲爭勝鬥奇之地。明中葉流行的義烏腔形成於金華府(治今浙江金華)屬義烏縣。明末的高腔、崑腔,清初的亂彈腔,清中葉的徽戲,均曾在金華流行。

高腔有侯陽、西吳、西安、松陽之分。侯陽高腔流行於東陽、義烏一帶,有人認為可能是義烏腔的派生,擅演武戲。西吳高腔因在金華北鄉的西吳村開設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較西安高腔委婉、質樸,且多滾唱,與徽池雅調有淵源關係。西安高腔流行於衢州一帶,衢州古稱“西安”,故名。相傳與弋陽腔有密切關係,也有人認為可能是西平腔的遺響。其曲調字多腔少,具有一洩而盡的特點。以上三種,均一人啟唱,眾人幫腔,鑼鼓助節,音調隨心入腔。

多數高腔的特點是鑼鼓助節,不管託弦,一人啟齒,眾人相和,聲調高亢激越。而西吳高腔及松陽高腔卻有樂隊伴奏,是我國各種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劇目有規定的“套式”。初用長短句詞格。劇目豐富,如《槐蔭記》、《合珠記》、《白兔記》等。

崑曲,俗稱“草昆”、“金昆”,是崑腔流傳在金華一帶的支派。因長期流動演出於農村的草臺和廟會,以農民為主要觀眾對象,故語言較通俗,追求情節曲折,唱腔也不拘泥於四聲格腔,以演武戲、做工戲、大戲為主。在明代之後,一直被視為婺劇諸聲腔中的正宗。實際上是崑曲在衢州(今衢縣一帶)、金華的一個支流,在語言、曲調上均結合當地習慣予以簡化或改變,故稱“草昆”。現其劇目已較少演出,部分曲調則為亂彈聲腔所吸收,如亂彈曲調中含有[昆頭][小桃紅][新水令][下山虎]等片斷。

亂彈,因專工亂彈的“亂彈班”多出自浦江縣,故又稱“浦江亂彈”。以二凡、三五七、蘆花為主要唱調。其流行地區除金華、衢州、嚴州(治今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桐廬一帶演出。二凡具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有人認為源出於西秦腔,也有人認為源於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調。三五七具有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屬早期吹腔。有人認為其形成與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諸腔有關。蘆花則源於吹腔一類,系徽戲遺響。

據《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亂彈在婺劇中,指唱“三五七”“蘆花調”“二凡”“拔子”四個聲腔。“三五七”“蘆花調”由安徽“石碑腔”演變而來,用笛主奏,曲調華麗、流暢、舒展,唱調字少腔多,後發展為字多腔少的“疊板”。“二凡”是秦腔傳到南方後演變而成的聲腔,在婺劇中又發展為“尺字”“小工”“正工”“凡字”四種不同屬性的曲調,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緊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別具有激昴、高亢、悲壯、沉鬱等感情特點。“拔子”也有“倒板”“回龍”“原板”等板式。按定調性質,一般“二凡”與“三五七”相聯,“蘆花”與“拔子”相聯。劇目較多,如《蘆花絮》《桂芝寫狀》《雪裡梅》《珍珠衫》等。

徽戲,自皖南傳入。清末以來,大量皖人遷往金華一帶,多數經商,徽戲隨商路流入,金華、衢州兩府本地徽班達三十餘個,僅1918年前後開設的本地科班就有十餘個。婺劇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蘆花、吹腔等老徽調為主。唱西皮、二黃,表演粗獷、潑賴、樸實、健康,劇目有《二進宮》《法門寺》《青龍會》等。其中《火燒子都》《水擒龐德》等的表演風格,在今皮黃劇中較少見。

選自“戲曲網”作者不詳

藝術稠州丨婺劇,俗稱“金華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