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過個鄉韻濃濃的民俗年

衢州:過個鄉韻濃濃的民俗年

最美是鄉愁。古城門前“衢味年”、新春文化走基層、衢味廟會……這個春節,衢州市以“放歌新時代,文化進萬家”為主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慶文化活動。全市城鄉共開展千餘場文化活動,大多是百姓“唱主角”,受益群眾百萬人次,以濃厚的文化氛圍展現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風民俗和人文精神。

古街唱起傳統文化主角

衢州:過個鄉韻濃濃的民俗年

2018年的春節,“年味”濃,文化“味兒”更濃。一場場文藝演出和文化活動不僅是廣大群眾慶祝新年的一種形式,它正在成為衢城最具魅力的文化符號。

為了讓人們充分享受到文化大餐。白天的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從大年初一開始舉辦“水亭門·民俗衢味年”活動,常山喝彩、廿八都木偶戲、婺劇、竹馬、斷頭龍、江山坐唱班等一系列國家級或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民俗表演在這個春節與民眾見面。除此之外,農民畫藝術展、衢味廟會、趣味童“年”等文化藝術活動也輪番上演。

衢州:過個鄉韻濃濃的民俗年

“伏以。好啊。伏以!好啊!”2月18日下午3點,水亭街城門旁正在舉行民俗活動、國家級非遺常山喝彩的展演。豐富的唱詞內容、渾厚飽滿的聲音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也吸引了在場觀眾叫好連連,現場掌聲陣陣。

“喝彩一般在結婚、上樑、祝壽、春種、秋收、開業的時候進行演唱,圖個吉利、熱鬧、喜慶,後來慢慢的走進人們的生活,是地方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常山喝彩歌謠第六代主要傳承人曾令兵邀請現場觀眾一同參與到“上樑”喝彩中,他道一句:“伏以!”舉著手機拍攝的人們就接一句:“好啊!”

衢州:過個鄉韻濃濃的民俗年

“上樑”是民間建房的一個習俗,也稱“升梁”、“上大梁”,指的是建房竣工前安放屋頂那根主樑的儀式。據曾令兵介紹,常山喝彩歌謠中的“上樑”有12道步驟,現場展演了採梁、贊梁、祭梁、澆梁、譴煞、升梁、拋梁等7道步驟。據悉,2014年11月11日,常山喝彩歌謠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農村裡‘上樑’都是大事情,要撒花生米、拋饅頭,讓前來看熱鬧的男女老幼爭搶,人越多東家越高興。”58歲的市民方明康在民俗展演現場看到了記憶中的場景——“匠人”一邊拋灑著糖果、花生、饅頭,一邊唱唸著吉利話,此舉便是“拋梁”,也是“上樑”儀式中最熱鬧的程序,意為“財源滾滾來”。

衢州:過個鄉韻濃濃的民俗年

從正月初四開始,衢州市區的天妃宮和鹿鳴公園裡,婺劇、越劇、京劇等各種戲曲展演你方唱罷我登臺,好不熱鬧。婺劇進文化禮堂巡演8場次,受益群眾8000人次;天妃宮、西區鹿鳴公園“春節唱大戲”惠民文藝演出31場次,受益群眾30000人次。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吸引前來遊玩的遊客十多萬人次。

衢州:過個鄉韻濃濃的民俗年

不僅如此,市圖書館“‘梨園賀歲·百戲昇平’戲曲文化主題圖片展覽”,儒學館開展“字以溯源——衣食住行話字源”系列活動,衢江區開展“針炙魂·康養城——百名將軍書法展”,江山市開展“玩味十足——中國民間玩具展”……妙趣橫生展萬象。

基層傳統民俗年味濃

正月裡,各地的基層文化也唱起“大戲”。各地掀起了一場以民俗為主題的傳統文化熱。

衢州:過個鄉韻濃濃的民俗年

在衢江區廿裡鎮裡珠村文化禮堂,舞龍隊成員換上了表演服,準備舞龍了。“咚咚咚”,敲鑼聲響起!只聽見有人吆喝了一聲,一個高大的龍頭便凌空而起,在人群中撥開一條道,人們跟著龍頭奔跑起來。黑夜中,龍頭龍身內亮著燈光,連起一道霓虹,在文化廣場上盤圈、打轉。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鼓樂,這原汁原味的舞龍民俗藝術呈現在了村民面前。

舞龍隊就叫青龍隊。“我小時候就會舞青龍,沒特意學過,看著家裡大人舞,自然而然地就會了。”72歲的吳金明說,在他小時候,每年正月,村裡都會組織起舞龍隊進行演出,“十里八村的人都會跑來看。”據裡珠村文化管理員楊金龍介紹,村裡的舞龍歷史至少有一百年。

“舞龍活動每年都從除夕開始,正月十五結束。每次表演都接近兩個小時。”村民楊金龍說,“隨著鄉村傳統文化的發展,舞龍排場大了,氣勢壯了,內涵豐富了,意蘊更加悠遠了。

“來來來,大家看這裡,面帶微笑,1、2、3……”正月裡,江山市大陳鄉大陳村的村歌廣場上熱鬧十足,村裡上至頭髮花白的耄耋老人,下至嗷嗷待哺的可愛嬰兒,全都穿戴一新,喜氣洋洋,定格微笑,用拍攝2018年“全村福”的方式慶祝春節。 “村子裡這麼熱鬧,真有過年的感覺。文化禮堂唱大戲,全村一起拍合照,真有意思。”83歲的村民汪月仙說,每次過年村裡拍“全村福”她都到場。

開化縣攝影家協會也組織起來,走進開化長虹鄉、蘇莊鎮、大溪邊鄉等地,組織了數十場“攝影溫暖閤家歡”活動,專門給五世同堂、四世同堂、60歲以上老人等拍攝全家福。

“青青荷葉清水塘,鴛鴦成對又成雙……”2月18日晚上,柯城區航埠鎮萬川村的文化禮堂傳來陣陣歡快的鑼鼓聲。300多名村民歡聚一堂,觀看了這場由衢州市九九花婺劇團演出的“我們的村晚”節目。

舞臺上,婺劇演員們用歌舞、戲曲等不同形式展現了當下農村生活的新風貌,表達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嚮往。《貴妃醉酒》《火燒子都》等經典的婺劇節目輪番上陣。村民們不時地用手機拍照和攝像,有些村民還隨著節拍哼唱,現場掌聲不斷,熱鬧非凡。

“我們的村晚”由村民自發集資,邀請了衢州市九九花婺劇團演出,演出的時間是在大年初一至初七,每天分下午和晚上兩場進行。 “希望以後村裡多多舉辦類似的活動,讓我們返鄉的遊子也能過一個不一樣的春節。”在杭州工作回鄉過年的陳琳相告。

這場“村晚”上,村民們還自編自導自演越劇,通過舞臺劇的形式展現了新時代村民的文化生活。

在常山縣,今年春節期間僅天馬街道就安排了8場文藝演出活動,每一場都有喝彩歌謠表演。去年12月,常山縣成立了喝彩協會,在全縣每一個鄉鎮、街道都有了能唱喝彩歌謠的民間藝人。這種最具常山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也重新激發了群眾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和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