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蘇東坡都見過UFO,且有詩為證,你還不相信嗎

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在鎮江遊歷時,目睹類似UFO的奇異景象後所留下的詩篇。此詩如下:

遊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烏驚。

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

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自注:是夜所見如此。


大詩人蘇東坡都見過UFO,且有詩為證,你還不相信嗎


宋神宗熙寧四年(即公元1071年),詩人蘇東坡調離京師,被任命為杭州通判。赴任途中路經鎮江,暢遊金山。11月3日,金山寺老僧苦留詩翁夜宿金山古寺,以觀日出奇景。蘇東坡難卻盛情,下榻古剎。誰知就在這天夜裡,他卻同宇宙中的不速之客邂逅,並賦《遊金山寺詩一首,堪稱千古佳話,同時也為後人留下了一篇不可多得的目擊報告。

是夜時值農曆月初,二更時分,紅日早已沉落西山,夜空一片墨黑。這時,“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蘇東坡看到大江中出現了一個發光體,強烈的光照到岸邊山崖上,棲居在林木裡的鳥都受到驚擾。他看得非常清楚,特地在詩中親自添注了“是夜所見如此”幾個字,以強調其真實性。詩人對眼前的既非幻覺、又非仙境的發光物,百思不得其解,因而發問:“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競何物”。

筆者推斷,沈括的“揚州明珠”與蘇東坡所見的“炬火明”,發生的時間相隔甚近,而且鎮江與揚州僅一水之隔舉目相望因此,很可能是同一個不明飛行物在十分相近的兩個地方先後出現,分別為他二人所見吧!圖《空需濃》米一,裡面計圓過看來,揚州一帶是古時UFO經常出沒之地,筆者在研究中另見兩則記載摘於淮陰百一居士著的《壺天錄》中,說的是揚州一位讀書人夜間看到半空有一個大如車輪的紅球光明若晝。另外,甓社湖中也有這一現象,蘇城人看到此景。這兩則記載全文如下:


大詩人蘇東坡都見過UFO,且有詩為證,你還不相信嗎


丁丑歲七月十七日,揚州一士子夜讀,忽見北首牆上,光明若晝。以為鄰人失慎,急趨出視之,則天半有一紅球,大如車輪,華彩四射,流於雲端,隱約有聲,餘光越三刻,始斂盡焉。次日,通城轟傳,所見皆一。是夜,秦郵甓社湖中光更朗,若自南直駛西北,後亦無所徵驗雲。

蘇城於此月十六日,有火光一道,大若車輪,自東而西,如星之隕,如電之掣,霍霍有聲,閶門外居民悉見之。

這兩段文字對這個不明飛行物描寫得有聲有色,栩栩如生。它若車輪般大小,發光強度甚巨,有聲響,飛行方向自南直奔西北或自東而西,飛行速度快如星之隕”、“電之掣”,目擊者眾多,全城居民“所見皆一”,讀起來十分鮮明給人留下了真切具體的印象。更發人深思的是它出現的地點。它在揚州附近,又在甓社湖中,還被稍遠的蘇城人看到這不是與前面所說的揚州明珠”巧合嗎?從情景上分析,且有許多類似之處。如果我們將沈括筆下的“揚州明珠”蘇東坡夜間所遇的“炬火明”和這位揚州書生夜讀所見的“紅球”連貫一起,豈不是一起延續多年的UFO案例嘛!就筆者所知,時間跨度如此大的案例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大詩人蘇東坡都見過UFO,且有詩為證,你還不相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