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OLAY沐浴露一個《難道90後只能洗洗睡嗎?》的視頻頗引人深思。

視頻中一位90後職場女孩被貼了很多標籤:矯情、挑剔、叛逆、衝動、愛面子、懦弱等,在各種標籤之下,女孩開始懷疑,這是真正的她?還是別人眼中的她?

在別人看來,女孩完了,這輩子就這樣了。女孩開始回擊,“但我要這樣嗎?我或許會迷失,但我決不洗洗睡。”最後,女孩帶著自信的笑容說:“我要重新出發。”

生活中,我們總是被各種標籤所裹挾,身上掛滿各種滿意的不滿意的標籤被全世界圍觀。

面對那些負向的,消極的標籤,很多人被困其中,甚至慢慢接受標籤,活成標籤上的樣子。而有些人卻能自信反擊,勇敢撕掉標籤。

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趙麗穎可謂是娛樂圈當紅明星,業界人士評價她:善良、真實、有韌勁、低調……

其實,自出道以來,趙麗穎一直不被人看好,被貼了很多標籤。但她默不作聲,憑著骨子裡的執拗和倔強,把標籤一個個撕掉。

標籤一:圓臉演不了主角

她 演了11年戲,前7年一直在演配角。大家說她是圓臉,不大氣,演不了主角,只能演丫鬟,妹妹,女兒……

她默默地在每個角色上下功夫。她在心中發誓:“別讓我抓住機會,一旦有,我一定會狠狠的抓住。”

終於,她在《陸貞傳奇》中成功飾演了陸貞,證明圓臉也能演好主角。

標籤二:不會說話混不了娛樂圈

人們說,不會說話的人在這個圈子是混不下去的。她則暗下決心:少說多做,用作品說話。

這些年她很少旅行。每年在劇組呆300天以上。她認真的揣摩每個角色,盡力演好每個角色。

《花千骨》中的小骨,《楚喬傳》中的楚喬,她演一個火一個。

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標籤三:“摳門”,“窮酸”

她來自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沒背景,沒後臺,只能早早出去工作。

出名後,衣服幾乎全是基本款,一雙鞋子來回穿,配完裙子配褲子,拍戲趕通告常常坐經濟艙,很少買奢侈品。

後來她成為迪奧的品牌大使,卻被群嘲太土,太小家子氣,配不上迪奧的格調。

她都保持沉默,她為家鄉修路,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做公益,兩年芭莎慈善晚會,她就捐款140萬。

這些年她不爭辯,不解釋,她堅持,努力,用作品說話,用行動說話。

正如她在《星空演講》中所說:“英雄的出處來自於內心的強大,來自於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和對你所從事的職業的堅持和踏實,以及面對浮華,浮躁的淡定和定力。

充滿偏見的標籤會讓人尷尬,痛苦,甚至毀掉一個人。而真正強大的人,不會被標籤所羈絆,他們會選擇默默承受,低頭做事。

用自己的堅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就是證明自己實力的最好標籤。

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美國某大學的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

實驗者通過化妝,在志願者臉上畫出一道道血肉模糊,讓人驚悚的傷痕,先讓志願者看了效果後,藉口補妝,悄悄把傷痕擦掉。然後帶著毫不知情的志願者來到各大醫院的候診室,觀察人們對志願者面部傷痕的反應。

志願者返回之後,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人們對他們比以往更粗魯、不友好,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臉看!

可實際上,他們的臉與往常無異,沒有任何不同。

這就是標籤的威力,因為被定義為臉上有傷痕,所以志願者給予自己強烈的心理暗示。

人一旦被貼了標籤,就彷彿被罩了罩子,會被緊緊的箍住,陷入困難,不知何去何從,甚至改變人生軌跡。

80年代,“國民電視劇”《渴望》一時間紅遍大江南北,製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蹟,捧紅了王凱莉,李雪健等眾多明星。

孫松也憑藉精湛的演技,塑造了王滬生這個鮮活的形象,獲得第九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配角獎。

可恰恰是因為這部劇,他被貼上了中國銀屏首位“渣男”的標籤,並且一直伴隨多年。

人們甚至認為現實生活中的孫松就是王滬生的樣子。

當時“舉國皆罵王滬生”,他上街,會有路人罵他,甚至還有人跟在後面追打;坐公交車曾經被人踢過,做臥鋪車曾被大媽叫到一旁訓過。

因為這個標籤,他的演藝生涯也被侷限住了,真正體會到了“演員的最大悲劇就是死在自己的角色裡”。20年的時間裡,找他拍戲的人很少,即使有,也是“王滬生”型的。

他很迷茫和困惑,冥思苦想如何轉型,同時為了生存,又不得不接一些毫無興趣的戲。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直到2004年,成功塑造了《歷史的天空》中的陳墨涵一角,才擺脫了“王滬生”的桎梏。

一個人一旦被定下某種結論,就像商品被貼上標籤,受到強烈的心理暗示,要想撕掉這樣固化的標籤,就需要強大的內心,持之以恆的努力。

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標籤化不只存在於與他人的關係中,還存在於自己身上。

很多人會給自己貼標籤,比如,“我很笨”、“我能力不夠”、“我有強迫症”等等。

對自己的標籤化,常常是一種自我保護。通過自我標籤化,放心的躲在標籤後面,把那個脆弱的失敗的自己隱藏起來,不願,也不敢摘掉標籤。

自我標籤化是對自我格局的一種限制,也是對自我潛能的一種打壓。只有摘掉標籤,才能打開自己,與自己建立深入而親密的關係。

珊達·萊梅斯(ShondaRhimes)就是那個敢於給自己摘標籤的人。

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珊達·萊梅斯是誰?

她是美國好萊塢資深編劇,導演和電視製作人,編寫和製作了醫療劇《實習醫生格蕾》和《私人診所》,她還製作了《隱世靈醫》和ABC電視劇《醜聞》。

她曾兩次入選《時代》週刊“10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名單,入選《財富》雜誌“50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名單,入選《魅力》雜誌“年度女性”名單等。

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就是這樣一位風雲人物,卻也曾躲在標籤後面,不願走出來。

珊達性格內向,安靜,沉默。小時候她可以在溫暖黑暗的食品室裡一坐幾個小時。

成名後,她習慣於在社交中“貼牆根”,別人注意她,她會緊張。她有上臺恐慌症,每次站在臺上,她就會出冷汗,哆嗦,四肢麻木。

她不喜歡被矚目,只希望在沒人的角落裡寫劇本,看書。

於是,她給自己貼上了“社交恐懼症”的標籤,對各種社交活動習慣性的說“我不行”。她認為說“不”的特別之處在於:沒有新的可恐懼的。

她還為自我標籤合理化找到了充足的理由:她每年要製作4部電視劇,3個綜藝秀,還要養育收養的3個孩子,她是個單親媽媽,時間精力有限。況且,她只是一個編劇,把劇本寫好就可以了。

所以,被邀請去學校做演講,參加頒獎典禮,好萊塢聚會,參加媒體見面會……,這些令他恐懼的事情,她統統拒絕。

直到有一天,她的姐姐多蘿西說:“你這輩子就沒說過‘我可以’”,這句話徹底警醒了她。

她決定不再為自己找理由,她開始了“試著說是”的計劃,她承諾:用一年的時間,儘量對所有的事情說是。

她對各種社交活動說是,參加訪談節目,參加TED演講,回母校第一次站在講臺上公開講話,參加好萊塢聚會……

她對陪伴孩子說是,她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孩子們快樂的玩耍,她不再為不工作而焦慮,她發現照顧孩子和工作是可以平衡的。

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她對身體說是,她成功減肥……

她硬著頭皮,強迫自己對所有的事情說是,逐漸地,她不再害怕和恐懼,並開始享受這些她以前一直說“不”的事情。

珊達·萊梅斯說編劇寫作就像為一列正在駛來的火車鋪軌,你需要主動迎接挑戰,而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真正強大的人能夠正視自己身上的各種標籤,突破各種標籤。

撕標籤的過程是一個人心智成熟的過程,是看清自己的位置,給自己一個新的定位,找到前進的步伐。

要冷靜的分析和麵對各種標籤,不僅要看到表面,更要向內挖掘,有自己理智而獨立的認知。

然後選擇一個合適的突破口,全力以赴的行動,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去做,哪怕結果很差也無所謂,在行動中看到自己的另一種可能。

沒有行動,所有的心理建設都是明目張膽的自我安慰和紙上談兵。

任何人都需要一個心靈的支點,但最可靠的支點永遠是自己。只有來自心底的充沛能量,才能支撐你一路走下去。

將自己做到極致,便會自帶光芒。

趙麗穎:真正強大的人,都敢於撕掉標籤

作者簡介:粟言點點,富書專欄作者,一名佛系寫作者, 寫作格言:我就默默的堅持,萬一不小心綻放了呢?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