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道光不把皇位传给咸丰,而是传给奕訢,中国近代史会改写吗?

清朝皇家史


奕訢相比于咸丰,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比咸丰健康就是了。而且咸丰能上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道光爱屋及乌,因为道光一生挚爱咸丰他亲妈孝全皇后。

而且世人之所以会认为奕訢会强于咸丰,不过是因为奕訢是洋务运动的领头羊、以及人们对于慈禧的误解罢了。但是问题是,奕訢和咸丰接受的都是儒家传统教育,严格来说他们哥俩骨子里都是儒家那一套,不可能会有所突破。

所以只要看洋务运动就知道了,仅仅停留在引进近代工业文明的技术和产品这一层面,并没有对国家进行彻底的近代化改造,中国还是没有跳出古典的桎梏。用今人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身体进入了近代,但是思维还是停留在古典时代。

这是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说,如果从当时的社会角度来说呢?受两千多年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个社会想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可谓是难上加难。就算是奕訢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他又如何能够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庚子国变都没有彻底撬动儒家思想,你觉得一个人的力量又如何同整个社会对抗。

所以,就算真的是奕訢上台,他玩的可能还是日后慈禧玩的那一套,不会和原先的历史有太多的出入。

总的来说,我并不认为奕訢发挥奕詝成为咸丰皇帝会比历史上的那个咸丰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如果道光皇帝把皇位传给奕訢,近代史不大可能会改写,但晚清的历史应该会有变动,最起码奕訢坐上皇位,晚清的政权方面会改变。

首先,我们了解下奕訢,爱新觉罗·奕訢,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后被封“恭亲王”,咸丰年间,奕訢于咸丰三年到咸丰五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咸丰帝驾崩后,奕訢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恭亲王奕訢此人,聪慧好学,主张自强,学习西方,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并支持兴办新式学校,派出留学生,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发展。而且,因为他亲近列强,主张学习西方,是洋务派领袖。所以为清流派所鄙视,被戏称为“鬼子六”。由现在的我们看来,当时的奕訢这么做大体上是进步的,是向上发展的,那么如果是奕訢坐上皇位,清朝的历史可能会改写,但这个改写并不是说会改变清朝最后的结果,而是会改变当时清朝的政权。

因为清朝最后灭亡的这个结果不是换个君主就能改变的,是大势所趋,从当时的世界来看,外国工业革命的相继展开,海上交通的发展,思想上的变革,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全球化,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联系趋于紧密,而当时清政府对外交流依旧处于比较保守的态度,最关键的当时清政府还是封建专制,而且清后期的一系列改革也都是围绕封建专制而进行的,这就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我认为就算换了个君主,对于清朝最后的结果作用不会太大。

但是,为什么说奕訢坐上皇位,会改变清朝的政权呢,首先,奕訢为了求强求富,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又兴办新式学校,派出留学生,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发展。与列强极力维持和局,借师助剿,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赢得了同治中兴,所以,由此可见,奕訢是有能力的。众所周知,清朝后期,实际掌权的是“慈禧太后”,而咸丰皇帝驾崩之后,登基的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可以说,都被慈禧太后所掌握,可如果是奕訢坐上皇位,凭他的能力和威望,不会出现后宫干政、太后专权的情况。


說与山鬼聽


道光帝把皇位传给第六子奕訢,而不是第二子奕詝,那么中国的近代史走向会有所改变吗?


潜夫认为道光帝无论将皇位传给谁,也不会影响中国近代史的走向进程。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伟大英雄人物是历史造就的,而不是英雄人物去创造历史,他们仅仅对历史的发展起到推动辅助作用。

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是道光帝第四子(嫡子),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

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是道光帝第六子,是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被称为“鬼子六”。

奕訢能成为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因为清政府面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清醒过来,而这次清醒是自下而上的,越是基层士大夫睁眼看世界的越早。

恭亲王奕訢作为大臣能够比咸丰帝奕詝更、更多了解西方列强的先进。假如此时皇帝为奕訢,那么他就失去了最先了解世界的机会,由于立场的不同,首先就会想到的是如何巩固皇权,加强自己的统治。

因此说,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事。



安定郡潜夫


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了,却没有看到我的回答!……大体上是不会改变的,很多人像道光帝一样,比较看好六阿哥,后来的恭亲王,不看好四阿哥后来的咸丰帝,认为恭亲王英明神武,身体健康,而咸丰帝身体羸弱,文治武功不如弟弟!后来的发展也确实如此,但是他们的父亲道光皇帝毕竟受传统思想影响,本身也是一个普通的帝王,终究还是把帝位给了大儿子!历史已经无法改变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果恭亲王接帝位满清王朝会有不同的命运或者说好一点的命运不?”应该说肯定会有所不同,毕竟不是一个人,但是好是不好,其实也难说,历史的脚步不停的走来,大的历史潮流不是一般人能改变的了!这就是我的观点:肯定会有不同,但是好是坏,难说!但大的发展方向是差不多的!


陈敖之


这个时期的大清,实际上已经沦落为一个破落户了!压垮它的那最后一根稻草,随时都会飘落下来……

其实,道光这个“抠门儿”的皇帝,他把帝位传给谁结果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洋人的枪炮已经敲碎了大清的版图,更何况残缺的版图之上还有一个姓洪的人在作妖!

搞笑的是,节俭了一生的道光皇帝连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死了以后,大清的国库早已是空空荡荡、不存一物。



这个十分节俭且“守成法祖”的外行皇帝,终于在他后代继位之前,已经把这个古老帝国的大船向着夕阳西沉的方向拼命驶去。

可以说,自道光以后,不,更严格一点说,就是自嘉庆时起,因执行“抱守祖制而不求变”的国策,就已经使内忧外患的大清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所以,道光选择谁来当他的继任者,结果都是走向没落,历史已非人力可为了!


茅山夜话


事实大的方面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比如说,道光年间英国人就对大清朝廷发动了鸦片战争,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大英帝国在欧州打赢了克里米亚战争后,要求武力进京换约,被满清朝廷拒绝了,于是又有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经天津大沽口登陆,在北京八里桥与满清骑兵激战最终结果,满清骑兵几万人只打死打伤英法联军不到百人,而满清骑兵几乎消耗殆尽,仅仅只剩下几十人马逃离了战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咸丰皇帝移驾巡行热河避暑山庄。最后病死避暑山庄。要是换成恭亲王难道英法联军,就不会兵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啦?这是英法蓄意挑起的战端,能够因为中国的皇帝不同就网开一面吗?其结果还不是一样么


爱看爱思考



傻的有点坏


也不会改变,奕欣也是旧社会封建势力代表,也是必须维护封建国家专制。目标是相同的,因为他不会自己推翻自己。所以就算恭亲王当皇帝,只是会缓解阶级矛盾。让清王朝多活几天。



小闫说历史


类似问题出现多次,我基本认为很水!首先咸丰的个人能力可以参考其对于剿灭太平天国的整体布局和人员调配!还有对于英法联军的开始强行后来回避的应变!至于奕訢在和慈禧争权失败后的颓废,还可以参考曾国藩日记对奕訢的评价!所以历史不要假设,奕訢的命运如此不然……


一叶小舟风雨渡


会,这样慈禧这个千年权术老巫婆就不会有机会上来,事情很多随机的决策就是中国的大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