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愚民政策吗?

鹏友程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群众赞同的,就要执行;群众不理解的,就要向群众解释清楚。”

标题的意思逻辑如下:孔子说的这些做法是不对的愚民政策…

哪惠民政策是什么呢?应该是群众赞同的,就要打压千万不能执行;群众不理解的,就要向群众动武镇压也不必解释政策方针。或许这样不顾群众的做法才是某些人指孔子不对的愚民政策吧。真是蠢到家了,哈哈哈对于儒学一点都不明不了解的人真是奇葩怪论又好笑啊。


代用名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当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愚民政策。

孔子这句话说的就是事实,是人性的事实,也是社会发展的事实。

现实生活中,人有智慧和愚蠢之分,更有个性和特长不同,还有后天受教育生活环境的不同。这就注定了这个社会的种种不同。

现实中有些人的头脑、程度、才具只能是听别人的,这种人给他提出了要求和规则,也许他能做的非常好,如果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也许他无法理解还有可能陷入一种矛盾之中,或者是他根本没有想了解的心思,反而这个事情做不成了。

当然也有人是天生的领导者,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领导能力,比如历史上那些得天下的君主。

有些人是天生听命于人的,做事能力非常强。比如说劳动的分工,如果把领导者的思想和意图要清楚明白地告诉那么多具体做事的每一个人,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样,非天下大乱、万事不成的。

所以对于一般人,很多时候只能要他去做一件事,却没法教他知道所以这么做的理由。这是基于人的不同、社会分工的不同等诸多现实所定的,不管社会如何发展都是如此。如果绝对地先使人知之,然后才由之,那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梦。


快乐庭院


《论语》往往是只言片语,没有具体的语境,加上先秦没有标点符号,于是就出现了不同的断句,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论断。以前在学校学《古代汉语》,《论语·乡党》有一段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家里的马厩被火烧了,孔子上朝回来,就问“伤人了没有”,不问马。有的人在断句的时候,别出心裁,断句成“伤人乎不,问马”,意思就变成了孔子随口问了一句有没有伤人,然后开始关心马怎么样了。

意思变了,孔子的形象也变了,前者是圣人,后者是小人。我们为什么能够确认后一种解释不合理呢?很简单,古汉语里没有“乎不”这种用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论语·泰伯》,也没有上下文,就一句话干巴巴地摆在那。有人理解成老百姓不能有智慧,不能知道内情,只要听话懂事就行了,还认为这是孔子为了讨好统治者,所献的一条愚民之计。

孔子仁的思想在《论语》里反复出现,愚民能称之为仁吗?孔子推崇礼乐教化,怎么可能反过来愚民呢?孔子对君子赞誉有加,自己怎么可能甘愿去当一个小人呢?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教学生治国之道、修身之法,这就等于先把答案和终极目标给你,还怎么去愚民?先秦汉语里动词直接可以意动和使动,没有“使知”这种用法。因此,我本人认可如下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民力可用,壮大之(“由”有壮大之意);不可用,教化之。


上头派掌门


经过两千多年的皇权统治,那些自诩为天子的窃国大盗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统治,把各种各样的思想,都贴上儒家的标签。其中之一就是愚民政策。

正确解读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对“可”的字的解释。在《说文解字》这部最早的字典中“可,肯,许词也”,“可”应理解为肯定、认可。 这是最接近孔子时代的字典给出的解释。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里的可应是认可。整句话可以解释为:人民有信仰,就不要干涉他们,没有信仰,就要教育他们让他们知道。

孔子还说过:人无信不知其可。这里的可也是同样的含义。

孔子是说:人不讲诚信,不知道他信仰什么。

以前的解释说孔子要愚弄百姓,那简直就是诬陷。孔子是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怎么会愚弄百姓。


走自己的路8501


我觉得这肯定不是愚民政策,因为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开私学的人,“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他又怎么会说出“愚民”的话来?针对这句话的疑问,我觉得应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因为不同的断句方法而有不同的解释;另一方面就是结合历史上传统儒家学者的理解。

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因此不同的断句方法,导致了含义截然不同。比如: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说:民有可使者 , 亦有不可使者 ; 民有可使之 时 , 亦

有不可使之时。 可使则用之 ; 若不可使 , 千万要知其不可使 。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识就是说:对于民 , 其可者使其自由之 , 而所不可者亦使共知之 。

从古代的学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来看,不同的人解释其实意义不同。总体来说有三种理解方式:一是愚民说;而是教化说;三是无关愚民或者民愚。比如汉代的郑玄就认为这句话是统治之术,最早认为这是愚民说。君主实行政令,务必希望是老百姓能够遵从。但是老百姓是糊涂的,如果他们知道政令的原因,他们就会非议,从而影响政令的施行。后来还有一些学者结合《周易》和《道德经》中的思想,认为老百姓处于茫然无知又自然而然的状态是最好的。

不过宋代开始,学者强调了老百姓的愚昧,但是不认为应该愚弄老百姓。比如二程就认为圣人是希望让老百姓尽可能的知道道理,人人可以遵照实行。但是客观上老百姓有时候是认识不清楚的,因此圣人的教化有时候也是无能无力。朱熹同样认为圣人的道理对学者有时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更加不用说老百姓,因此客观上不能勉强让老百姓知道。“不可使知之”强调了圣人教化中的无能为力。


历史是什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存在着多种断句,不同的断句有不同的含义,按照这样断句,意思应该是:可以命令老百姓去干什么,不可以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断句确实有愚民倾向。

当然,这句话的断句存在争议,最热门的一种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为老百姓赞同就去做,不赞同就给他讲清楚为什么这么去做。这样就是一种民主思想了,但在近些年出土的汉代竹简上有一句话“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加了个“而”字,但并不改变原意,我们依然可以把这句话当成第一段那句话,这样如果断句的话就只能按第一种方式断了。

那我们定下结论,孔子这句话肯定是有愚民倾向的。

但是这样就能说孔子的思想是错误的吗?恐怕也不能,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基本上都有愚民的论述。

老子曾言“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这断句没歧义,一看就是愚民。

法家代表著作《商君书》驭民五术将如何愚民讲的清清楚楚。

墨家:“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墨子认为只要统治者主观努力,通过层层服从的办法,就能使天下民众都以统治者的思想为思想,以统治者的是非为是非,这也是愚民。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的不同治世观点中,不约而同的有愚民。

如今我们享受着民主自由带给我们的幸福,可千万不能忘记,民主自由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民众的家国意识特别薄弱,受教育程度极为底下,在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对百姓进行教育的情况下,如果有民主的举动,必然会有各种乱象,说不定会有类似于雅典“多数人暴政”的情况出现,而愚民之后,老百姓才能兢兢业业为国家缴纳粮食,服兵役,整个国家才能在有序的规章制度下运转,诸侯才有逐鹿争霸的资本。因此“愚民”迎合了社会发展和统治者需要。

愚民政策实行最好的是秦国,秦通过愚民,限制了人口流动,保证了充足的兵源和后勤,才为列国统一奠定基础。而相对来说最文明开化的应该是齐国,稷下学宫营造了自由辩论的学术氛围,可是齐国却几次被灭。

因此,我们只能说,愚民,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


月光如水54263061


老子和孔子都有愚民思维,只是站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老子认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在老子的眼里,他认为人们被挑起的欲望是罪魁祸首。如不可见欲,民心就不乱了。这其实还是有道理的,比如当今,大多数营销都是采取给便宜、贵物炒作的方法引诱消费者,尤其针对老年人群更是把骗术做到了登峰造极。对年轻人则今天来个O2O,明天来个比特币,后天就是区块链,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往里冲,可其实都是少数人的饕餮盛宴。所以这个时代人心浮躁、拼命争夺,早就已经笑贫不笑娼。只是老子认为使民无知也就无欲,他的出发点是不想民心混乱,不想看到社会你争我夺。他是站在当时社会强烈变化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当时诸侯已经不太遵守周礼礼法制度,各诸侯拼命发展自己想要实现霸业、吞并别人,所以也就使得一部分人拼命思考、到处献策。社会呈现出越来越混乱的乱象。然而这就是百家争鸣的来源,是诸侯相攻伐孕应而生的壮大自己的需求导致的。圣人看到乱象又站在整个社会角度又开出了救世药方。老子就是其中之一,老子认为,就是你们这些贵族瞎折腾导致的。老子说,民之饥,是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对于上层阶级的态度可见一斑。今天也一样,这帮互联网精英不断发明可能他们自己都弄不明白的概念引诱公众进入。



孔子作为一个上层阶级也开出了他的救世药方,他的思维就是要复古,要恢复西周礼制。各个阶层遵守自己阶层职业本分,那就不会乱了。孔子是站在一个上层阶级的立场上看待愚民的,他甚至认为中人以下,不可语上。就是说普通人你连议论贵族的资格都没有。不过他也并非只是阶级立场,他只是更关注等级秩序。所以他才会说可以给民自由,但不可给民认知。意思是给自由是出于上层对下层的关怀、德政,让民有认知往往就会僭越,失去身份该有的本分。孔子一贯思维都是如此,中庸里他就这么描绘,

上不骄,下不倍。意思是上层应该有德行,下层不要背叛。他是这么描绘的,儒家在后世倡导的也是这个核心思维。君王行德政,百姓忠君爱国。所以孔子的愚民思维的出发点是维护礼法秩序。


國病


孔子是彻头彻脑的封建地主阶级士大夫,他的愚民哲学在论语中有很多唯心主义学说。所从历史上他的儒学论话一直受到进步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相抗,一直到上世纪″五四"学生运动,人们高举反帝反封建旗帜,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革命口号。从而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路上不断前进。

孔子在《论语,泰伯》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十足的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愚民学说,是指定劳动人民只能供封建统治者使唤,而且不能让劳动者知道,不晓得为什么。从而维护地主阶级,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孔子《论语,阳货》: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述高贵的有头脑的人智慧的人和卑贱的愚蠢的人是先天决定的,还坚定不移,还不可以改变。

孔子《论语,季氏》中放屁: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个孔老二,现代人一看,人都要气死来。

他说天生下来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上等。通过努力学习人才知道是次等人。碰到困难还学习的人,是再差一等人。遇到困难不学习,老百姓就是这伙人,下等人,下矣,还不也不也了。


易家巷


我认为这句话不是‘‘愚民‘’政策。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收学生不问出身地位;只要是‘‘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拿着十来条肉干拜师的,都会教导他。有这种全民教育的精神,怎么会打上‘‘愚民‘’的标签呢?


纵观《论语》四百多则,除了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因断句而产生‘‘愚民’’的歧义。还有两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看上去也有些‘‘愚民’’的味道,但其实,这两句的重点是批评身处困顿却仍不喜欢学习的人。

郭店出土的儒家文献《尊德义》篇有句相似的话:“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这里的‘‘道’’,是引导的意思,也就是‘’老百姓可以引导他们这样做,但难以使他们明白。但无论如何,只能引导,不能强迫。‘’

就算是这句话翻译成‘‘老百姓可以让他去做,不必让他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一种所谓的‘‘愚民’’,但看看历史,看看周围,人们的立场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有多少人会去理解政策的初衷,有多少人能理解政策的长远规划?如果要每一个人都明白了才去做,黄花菜早就凉了,哪里还做得成事!


幽幽南山客


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概括,如老子道法自然,墨子兼爱非攻,孔子的思想是仁义礼乐和有教无类。但用一句话就概括思想是管中窥豹,以偏概全,何况这句话的意思存在争议,相当于没说。



这是连断句都有争议的一句话,版本还有如下几种: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缺少标点,断句是硬伤。但是孔子思想不会因为这一句话的争议而变化。


孔子早年生活艰苦,“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就是和自己的身世过不去。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并身体力行,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也许孔子眼中还有阶级,但肯定比当时的社会认识高出一大截,也不能苛求春秋就推行共产主义。

“苛政猛于虎”是孔子的感慨,孔子对民间疾苦是同情的,他的治国方针是安民而不是剥削群众。

这一句话在《论语》中并非纲领性的语句,不能代表孔子思想,又何必研究成鲁迅的“晚安”,分析出十层含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