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坐擁揚州和交州,為何還要破壞聯盟而拿下荊州呢?

周言華


公元200年,29歲的魯肅向剛剛接手江東年僅19歲孫權,提出江東集團的戰略發展規劃,也就是著名的“榻上對”,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了7年。

魯肅提出:漢室不可興,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首先要據江東,防備曹操,同時積極向西邊發展,攻打黃祖,討伐劉表,進而統一長江流域,與北方的曹操劃江而治,待相機成熟,再一舉北上,進而統一天下。

19歲的孫權剛剛接手江東時,地盤不過四郡,兵馬不過萬餘,外有曹操虎視眈眈,內有宗室叛敵、山越叛亂、江東世族蠢蠢欲動,無論孫權是否明白魯肅的戰略,當務之急是稱穩定江東。



從200年到208年,孫權的戰略就是穩定江東,徵山越、招賢才、撫世族,孫權一直做的很好,不難穩定了江南局勢,而且攻佔了江夏郡大部分地盤,殺了太守黃祖。

208年7月,曹操南下荊州,孫權此時的戰略就變成了聯劉搞曹,孫權是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之所以不願意聽從張昭的投降建議,是因為孫權有著一顆年輕且極富野心的志向。

赤壁之戰,曹操戰敗,但依然是最強大的敵人,聯合劉備共抗曹操,依然是孫權的國策,尤其是在魯肅的支持下,更是如此,不僅將自已的妹妹嫁給劉備,而且還將荊州的南郡借給劉備,目的不言而喻,讓劉備去抵抗北方的曹操在荊州的壓力。



當時孫權領導下的江東集團,有幾個發展方向:

一是向西邊發展,西邊是荊州、益州,自從孫權將荊州南郡借給劉備後 ,向西邊發展已經變成不可能;

二是向南發展,南邊是交州,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的第二年,已經揮師南進,奪取了交州,勢力達到南海;

三是向北發展,北邊是曹魏的地盤,是淮南、合肥。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的第三年,在淮南前線修建了石頭城和濡須塢,以防備曹魏進攻,同時在公元213年與214年,兩次與曹魏在淮南交戰,進展不大。

公元215年,劉備奪取益州,孫權討要荊州,雙方一度劍拔弩張,由於曹操徵漢中,導致劉備迅速與孫權議和,割讓湘水東邊的長沙、桂陽兩郡,孫權向西邊發展的戰略同時展開。與此同時曾經的盟友,也開始出現裂隙。



孫權19歲就聽了魯肅的戰略規劃,為江東的發展提供了藍圖,孫權也一直與魯肅的戰略大致吻合,直到魯肅的去世,成為江東集團的戰略轉折點。

失去戰略規劃大師魯肅的孫權,一時顯得無所適從,面臨戰略是北伐曹魏還是西進荊州的問題,孫權很糾結,直到孫權與呂蒙的建議不謀而合,於是,江東集團的戰略優先選擇了西進荊州,也就是奪取荊州。

論武力,孫權不敢面對關羽,於是乘關羽北伐襄樊期間,偷襲荊州,斬殺關羽,與劉備徹底決裂,孫權之所以會破壞結盟,而偷襲盟友,奪其地盤,原因就是江東集團的發展戰略決定,全據荊州,伺機西進奪取益州,一舉消滅劉備集團,與曹魏劃江而治,實現當年魯肅的規劃。

這就是孫權不惜破壞聯盟,也要奪取荊州的原因。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孫權拿下荊州是吳國的國策決定的,也是荊州作為戰略要地的體現。

一、三分天下和荊州的重要性

荊州不是我們今天說的湖北省荊州市,而是包含了當時的南郡、江夏郡、南陽郡、武陵郡、長沙郡、桂陽郡、零陵郡。赤壁一戰,曹操、劉備、孫權三家瓜分了荊州。曹操得到了南陽郡,孫權得到了江夏、長沙、桂陽郡,而劉備得到了南郡、武陵郡和零陵郡。但起初不是這樣的,焦點在於這個南郡。原本孫劉聯軍在荊州時,周瑜親任南郡太守。因為南郡這個地方,北可越江進逼襄陽、南陽,東可順江而下,威脅建業。地理位置之重要誰都不敢馬虎大意。

二、借荊州是東吳連劉抗曹的國策

說到借荊州,實際是指借荊州的南郡。曹操實力最為強大,直接威脅著江南。東吳為了鞏固孫劉聯盟,故而借南郡給劉備。其實,劉備最想得到南郡,在這麼重要的戰略位置上,對劉備將來的北伐曹操作用非常大,擁有這個地方同時又可以牽制孫權。而孫權為什麼要借給劉備呢?因為,孫權面臨淮南地區的曹軍壓力,希望劉備可以作為隊友出現,參與到共同對抗曹操的行列。故而,把南郡借給劉備,讓劉備陳兵南郡,威脅南陽郡,以此來減輕自己的壓力。隨後,關羽在南郡攻打曹操、水淹七軍時,弄得曹操都想遷都暫避鋒芒。

三、打荊州是東吳卸磨殺驢的表現

後來,曹操短期內已經沒有實力大舉南下,東吳的警報可以解除。但此時,孫權說荊州南郡是我借給你的,你得還!劉備哪裡肯幹,借荊州時不是沒有條件的,是拿其他幾個說不清主的郡換來的。於是,雙方聯盟開始逐步解體。此時分析局勢就有點意思了。

劉備想幹掉曹操,恢復漢家天下,需要南郡為基地北伐;

曹操想一統天下,搞掉孫劉兩家,想先拿下南郡,進而攻東吳和益州;

只有孫權沒有說他要幹嘛?他沒想過自己一統天下做天子,但害怕被幹掉,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最終的目的都是把他幹掉。那麼要自保,則先保南郡。故而,曹操兵發漢中,劉備在西線有壓力的情況下,孫權發現曹軍撤軍淮南以減輕東吳壓力,於是孫權出兵南郡,關羽敗走麥城。

說實在話,曹操的做法也是為了瓦解孫劉聯盟,他認為南郡歸孫權比歸劉備對自己更有利。劉備無暇東顧,曹操和孫權默契地做掉了關羽。

三國時期,曹操奸詐、劉備耿直、孫權靈活。不同的時期,孫權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不知你怎麼看?


牧漁子


深圳股哥/文

孫權之所以坐擁揚州,是靠孫權父兄打拼下來;交州也是孫權通過武力威脅、士燮識時務主動歸附而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赤壁大戰之後,按照孫權和劉備雙方的口頭協議,為了給劉備一個立足之地,東吳將荊州之地“借”給劉備。後來劉備得了益州,理應歸還荊州所借之地,但是劉備沒有履約。因為劉備所借之地位置太過重要,所以孫權一定要拿回來。趁著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並在曹操的配合之下,孫權從背後成功襲取荊州。要說破壞孫劉聯盟,其實是劉備首先破壞,孫權出於無奈只得用武力來拿。

孫權深知魯肅是堅決主張不屈服於曹操的,因此魯肅主張孫劉聯盟對抗曹操。但是天下紛爭而東吳內部山越未平的這個嚴峻現實,迫使孫權不能不這麼做。他正想把魯肅召來好好交談一下,魯肅卻病逝了。魯肅生前倡導孫劉兩家聯盟,因此一直與荊州關羽保持良好的關係。而魯肅一死,東吳西部邊防就成了問題,以後和關羽打交道不可不慎重。魯肅在世之時,經常以曹操威脅尚存,勸孫權和關羽互相協防,同仇敵愾,共同對付曹操,千萬不要和關羽把關係搞僵了。魯肅在處理東吳和荊州鄰界區域一些邊事摩擦糾紛的時候,他從維護孫劉聯盟這個大局出發,對關羽適當作些讓步,儘量保持雙方友好的關係,你好我好大家好。儘管孫權對魯肅過於遷就關羽的做法有些不盡贊同,但連年與曹操交兵,西邊邊境能夠保持安定的局面,總的來說,他還是非常滿意的。

呂蒙出於對關羽的瞭解和認識,從確保江東的戰略出發,他不僅多次向魯肅出計獻策圖謀荊州,而且更直接向孫權陳述他的主張。早在孫權遷都建業的那一年,孫權因建業靠近徐州,頓萌欲取徐州之意,以此私下徵求呂蒙的意見。呂蒙認為徐州的守兵不足道,只要東吳敢進攻,拿下徐州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徐州與中原的交通很方便,正是曹操騎兵的用武之地。因此,呂蒙對孫權說:“主公今日得徐州,十天之後曹操的騎兵就來相爭了,即便以七、八萬人防守,都也令人擔優。”呂蒙之所以這麼提醒孫權,是認為吳國目前的兵力尚不足以向北與曹魏逐鹿中原,況且他知道在北方車騎之地,來自江南的士兵根本佔不了什麼便宜。所以呂蒙當時趁機建議孫權:“與其進取徐州,不如收復荊州,圖取關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東西相連,易於防守。”這當然是充分發揮東吳的水軍優勢以爭荊州,而且可以全佔長江——這可是孫權確保江東以爭衡天下、勢在必行的戰略目標。所以,當聽了呂蒙的建議之後,孫權非常贊同。

其實最早向孫權提出“竟長江所極”,“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這個江東發展戰略的正是魯肅。所不同的是,魯肅在《吳中對策》中向孫權提出這個全據長江、進圖天下的戰略時,是向劉表手中奪取荊州,而這時呂蒙向孫權提出全佔長江卻是從劉備手中奪佔荊州。顯然,這是因時而異了。況且魯肅在赤壁戰前從抗拒曹操的大勢出發提出了孫、劉結盟的主張,赤壁大戰之後直到去世之前,他始終不渝地堅持和維護這個同盟,甚至不惜對關羽作一些必要的讓步。不難看出,魯肅之所以這麼做,是他死死盯住曹操不放。在魯肅看來,只有孫、劉結盟才能抗得住兵勢強大的曹操。因此孫劉兩家結盟,這對吳蜀雙方來說都是極為有利的。顯然魯肅的眼光是著眼於未來,因此看得更長遠一些。而呂蒙著眼於現實,比較急功近利一些。呂蒙在明知與曹操爭之不得其利的情況下,他在建議孫權築濡須塢防備曹操之後,力勸孫權謀取荊州之地。

而孫權卻也正因他對呂蒙這個人的心思非常瞭解,因此擔心在魯肅死之後,若馬上就讓呂蒙接替魯肅,一旦呂蒙與關羽一言不合、雙方爭鬥起來,則形勢未必對東吳更有利。況且這一年他向曹操請降,目的是為了騰出手來解決內部山越這個腹心之患。要真是剛與曹操講和,吳、蜀之間再起戰事,則可能出現內患未除、外爭不息的局面,這豈不是讓東吳再次陷入全面危險的境地了嗎?以孫權之智,他何嘗不明白這一點。所以在魯肅死後,孫權並沒有立即任用呂蒙而以名士嚴畯來接替魯肅。這正是他在動了一番腦筋之後,慎重作出的決定。嚴畯卻不甚瞭解孫權的這一番苦心。他實事求是地以自己不習軍事為理由,誠懇地向孫權辭職。這一年孫權在陸遜討伐山越取得重大勝利之後,又忽然得知劉備進兵與曹操爭漢中的消息。這個消息引起了孫權對荊州的關注。孫權任命嚴畯接替魯肅的職位,本來就是一種過渡性的安排,現在荊州周邊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一回孫權下定決心,任命呂蒙代替嚴畯出鎮陸口。不過孫權特別囑咐呂蒙,凡事還是要謹鎮,不可貿然行事。

呂蒙還是能夠拎得清形勢,他儘量在表面上和關羽搞好關係。當呂蒙剛到達陸口的時候,他對關羽百般的感謝,表示願意與之結好。然而,在呂蒙出鎮陸口到劉備打下漢中的兩年之間,呂蒙仍不斷和孫權討論荊州問題。呂蒙認為關羽乃當世之梟雄,素有兼併之野心,目前表面上相安無事的局面不會維持多久。與其讓關羽先來進攻我們,不如東吳先發制人,主動出擊。呂蒙秘密地向孫權獻策說:“要是收復荊州,命徵虜將軍孫皎守在南郡江陵,而以鄱璋駐防白帝,再令蔣欽率遊兵萬人循江上下,策應各方,我呂蒙為主公前據襄陽,要是造成這種局面,何憂於曹操!何賴於關羽!”孫權聽了之後,精神大為振奮。呂蒙進而勸諫孫權說:“關羽君臣靠使用欺詐的手腕,反覆無常,千萬不可把他們當心腹看待。現在關羽之所以不敢向東邊來打我們,是因為主公聖明,呂蒙等尚在。今若不趁我們都還強壯時把荊州收回,一旦我們都死去了,就再也不能為主公效力了。”孫權被呂蒙對他的這一片忠心所感動,同意採納呂蒙的策略。


深圳股哥


荊州的歸屬關係到東吳的安全。

荊州有七個郡(南陽、南郡、江夏、長沙、零陵、武陵、桂陽),赤壁之戰後,曹操佔南陽、襄陽;孫權佔南郡部分;劉備因為劉琦歸順的緣故佔江夏、長沙、武陵、零陵、桂陽以及南郡的部分。

周瑜死後,魯肅繼任大都督。魯肅作為堅定的孫劉聯盟支持者,考慮到東吳所佔部分南郡,地理位置不理想,建議讓給劉備,好借劉備的力量抵禦曹操。

劉備佔了四川之後,魯肅此時已死,孫權就又出爾反爾的討要南郡甚至整個荊州的劉備地盤。

劉備因為曹操的壓力,出於無奈,將長沙、江夏、桂陽給了東吳,只保留南郡、零陵、武陵三郡。

但孫權始終認為,荊州在東吳上游,由他人控制始終是個威脅。因此背信棄義,偷襲關羽,奪回了荊州。也因此導致孫劉聯盟破裂,雙方反目成仇。


難得浮生閒半日


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搞清楚三國時代的荊州是什麼地方,其大概包括了今天的湖北以及湖南大部,西結巴蜀,東扼江東,一旦這個地方在敵人的控制下,長江天塹便不再是江東獨有。說句不好聽的,劉備在上游撒尿,孫權還要在下游喝水。


足球盛典吧


三國時期的江東可沒有現在這樣富裕喲,就是荊州首府當時還是在襄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