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人们往往记得九一八,记得七七,却忘记双十二这个重要的转折点。

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主要人物: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他一生主张抗日,反对内战。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号虎臣,原名虎东,参加革命活动后,自己起名为忠祥,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陆军上将。

事件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退出东北战争,深觉是自己的失策才造成这种局面,于是他开始离开国家出过去考察。而中共方面经过了艰难的长征路途也在陕北顺利的会师。此时北平已经有许多大学生开展了示威或者游行的活动,人们心中停止内部争斗一致对外的呼声更加强烈。同时,国民党的剿共计划遭遇失败,蒋介石身上的压力越发沉重,亲自来西安监督。

西安事变的过程

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与杨虎城在止园紧急磋商,决定发动对蒋中正的兵谏。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第二天清晨进行兵谏的命令。

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12月12日晨5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东北军到临潼的华清池扣留了蒋中正,十七路军扣留了在西安的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西安事变爆发。

当天,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了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提出:

1、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2、停止一切内战。

3、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

4、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5、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6、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7、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

8、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第三天,张学良阅读蒋介石的顾问端纳带来的宋美龄的信。

1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参与西安事变的协商。

12月22日,宋美龄等到西安。张学良、杨虎城去机场迎接,并与宋子文、宋美龄举行会谈。

12月24日,蒋中正被迫接受六项协议。即:

1、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

2、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

3、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

4、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

5、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6、其它具体的救国办法。

12月25日下午,蒋中正乘飞机离开西安,张学良亲自陪同。当日抵洛阳。

12月26日,蒋中正抵达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被扣留。

事件结果

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签订六项协议,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

12月26日,蒋介石最后获得释放回到南京。

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秘密软禁起采,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了自由;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

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意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你知道的双十二,你遗忘的西安事变!

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

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

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

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