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雙十二,你遺忘的西安事變!

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人們往往記得九一八,記得七七,卻忘記雙十二這個重要的轉折點。

你知道的雙十二,你遺忘的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

主要人物:張學良、楊虎城、蔣介石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的歷史事件。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你知道的雙十二,你遺忘的西安事變!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他一生主張抗日,反對內戰。

楊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號虎臣,原名虎東,參加革命活動後,自己起名為忠祥,著名抗日愛國將領,民族英雄,陸軍上將。

事件背景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退出東北戰爭,深覺是自己的失策才造成這種局面,於是他開始離開國家出過去考察。而中共方面經過了艱難的長征路途也在陝北順利的會師。此時北平已經有許多大學生開展了示威或者遊行的活動,人們心中停止內部爭鬥一致對外的呼聲更加強烈。同時,國民黨的剿共計劃遭遇失敗,蔣介石身上的壓力越發沉重,親自來西安監督。

西安事變的過程

12月11日晚間,張學良與楊虎城在止園緊急磋商,決定發動對蔣中正的兵諫。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別召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宣佈第二天清晨進行兵諫的命令。

你知道的雙十二,你遺忘的西安事變!

你知道的雙十二,你遺忘的西安事變!

12月12日晨5時,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東北軍到臨潼的華清池扣留了蔣中正,十七路軍扣留了在西安的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邵元衝等人遇難。西安事變爆發。

當天,張學良、楊虎城向全國發出了關於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提出:

1、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

2、停止一切內戰。

3、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

4、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

5、開放民眾愛國運動。

6、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

7、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

8、立即召開救國會議。

你知道的雙十二,你遺忘的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第三天,張學良閱讀蔣介石的顧問端納帶來的宋美齡的信。

12月17日,中國共產黨派周恩來到西安參與西安事變的協商。

12月22日,宋美齡等到西安。張學良、楊虎城去機場迎接,並與宋子文、宋美齡舉行會談。

12月24日,蔣中正被迫接受六項協議。即:

1、改組國民黨與國民政府,驅逐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

2、釋放上海愛國領袖,釋放一切政治犯,保證人民的自由權利。

3、停止“剿共”政策,聯合紅軍抗日。

4、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救國會議,決定抗日救亡方針。

5、與同情中國抗日的國家建立合作關係。

6、其它具體的救國辦法。

12月25日下午,蔣中正乘飛機離開西安,張學良親自陪同。當日抵洛陽。

12月26日,蔣中正抵達南京,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張學良被扣留。

事件結果

1936年12月24日,蔣介石簽訂六項協議,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主張。

12月26日,蔣介石最後獲得釋放回到南京。

你知道的雙十二,你遺忘的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秘密軟禁起採,由大陸到臺灣,失去了自由;楊虎城被蔣介石長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慶慘遭殺害。東北軍被分拆瓦解,十七路軍被取消。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停止了”安內攘外“政策,迫使國民政府進行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蘇聯所期望的抗日統一戰線。

你知道的雙十二,你遺忘的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意義

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在中國社會發展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發生及和平解決,基本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開始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階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戰的基礎,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你知道的雙十二,你遺忘的西安事變!

它是中國社會矛盾變化的轉折點,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中國提前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

是中國由內戰到抗戰的轉折點,

是中國由分裂到統一的轉折點,

是中國社會政治由專制到逐步民主的轉折點。

由這一系列轉折,奠定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同時,中國共產黨獲得了合法生存與喘息休整、壯大的機會,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開闢了發展壯大的前景,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領導地位和核心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