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武则天?

发现美景


嫁于父子二人,生下两个皇帝,篡朝后依旧得到尊敬,记千秋一女皇

武则天生前从一个小小的秀女,通过各种手段走到了女帝的位置。在她的身上给了我们无数的谜团,她是怎样嫁给了两个皇帝,而且还是一对父子?又是如何生下两个皇帝?唐朝虽然社会比较的开放,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封建时代,伦理概念要比现在强上不少,不看她和这些皇帝的纠葛,她自己本人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夺了李唐天下,后来被李隆基给推翻,但是她依旧可以以皇后的身份与李治合葬在一起,为什么李唐的后人还会这么尊重她?

或许有的人会看见她残忍。为了利益连自己的亲身孩子都可以杀死,或许也有人看见她的放纵,成为了皇帝之后在后宫养无数面首,可是这些都不能否定她在政治上的才能,以一介女流之辈登上历史最高处。

能够有后来的成就其实和她的父亲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的唐朝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术士,袁天罡,他路过武则天家门的时候看见那时男装打扮的武则天,说:如果这个男孩子是一个女子的话一定可以成为一代女帝。而武则天的父亲就默默的记下了这句话,专门往这个方面培养。

进宫之后虽然得到一定时间的宠爱,但是却因为一次驯马时间而被太宗所厌恶,可是心有大志的武媚娘有怎么可能就这样放弃,于是便将心思转移到很有可能继承皇位的李治身上,而李治又没有自己父亲那样聪明,即使李世民在自己死的交代李治一定要把武则天给杀了,否则将会成为一个极大的隐患。

武则天墓穴,乾陵

可是李治没有听,后面的武则天更是展现了自己完美的政治才能,将自己的亲身女人掐死,然后嫁祸给王皇后,或许这样的做法真的非常的残忍,但是要想在那样的后宫里面生存下去,如果对自己不狠那么有人替你狠,此后她更是逼迫李治力压大臣立自己为后,还参与政事,没办法也只能说是上天给武则天的机会,唐高宗身体不好也给了她很多便捷之处。

手握大权的武则天开始无法满足于现在的情况,因为在她的心里还记得那句话:“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她想要的是整个天下,她不会甘心的呆在皇后的位置,暗地里积累自己的势力,把那些反对的大臣例如长孙无忌给赶出京城,至此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对她产生威胁的事物,公元690年,武则天终于登了皇帝的宝座,开始了她的武周王朝。

上位之后她更是展现出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广开科举,吸收了大量人才,还平定了边疆的战乱,稳定邻国关系,劝农桑、薄服役,为后面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一生风光,也敌不过年老和文化传统,80岁的武则天还是被神龙政变给拉下了历史舞台,自古一来的文化只允许一个女子作为母亲或者是妻子,谁也逃不过这种大势。


大小徐说历史


一,武则天的“过”:

许多人认为,武则天篡夺了李唐王朝,改为武周天下。而且,武则天在位期间,杀虐李氏子孙。消灭异己,培植党羽,任用酷吏,实行恐怖政策,干了不少坏事。对外失去安西四镇,对内多蓄男宠,生活荒淫。武氏当政初,在纳谏和用人方面都表现出了一般帝王少有的气度,但后期荒淫无道,朝政腐败。武则天逝世前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



二,武则天的“功”:

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的功绩还是很大的。她在位期间,抑制豪门世族,通过科举考试,大量吸收了寒族进入政治舞台。

她实行奖励农桑政策,兴修水利,减轻徭役,整顿均田制,社会经济不断上升。

在用人方面,她破格录用有识之士,鼓励地方政府荐举人才,虚心纳谏,“累取多士之用”

总之,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 ,功绩非同一般。

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评价一个人,要客观,要全面,要公正,不但要看到一个人的“过”,还要看到一个人的“功”。


中州耕牛堂主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并州(今山西)人氏,武则天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我认为她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虽然现在仍众说纷纭,毁誉不一。但她是功大于过的。

首先是在位期间,她推行和改革科举,能够珍惜重视人才,知人善任,提拔了一批有作为的能臣名将,如娄师德、狄仁杰、锦辉等等。故“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政治比较清明。

其次是她重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她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她继续推行均田制,提倡兴修水利,以农业的发展好坏来评估官员政绩。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最后是她能够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保障了国家主权的完整,主张怀柔的民族政策和“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维护了国家主权!

虽然武则天有残忍嗜杀的负面评价,但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有具有推动作用的!


历史拾辰


无数历史学者和爱好者,都从武则天的历史作为来评判是非功过,这正应了武则天“无字碑”的初衷,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武则天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人物↑

小编想从武则天的性格和能力来分析一下这个女人有多么了不起。

武则天的性格特点,最早见于史册的端倪是她入宫的时候。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一月,秋风乍起,离别的时刻到了,寡居已久的武则天母亲杨氏忍不住痛哭起来,武则天却一脸风轻云淡,她告诉母亲:“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做儿女之态呢?”

武则天这一年才只有14岁,却已经有了极强的主见,以及天不怕地不怕的无畏精神。

武则天入宫后,被纳为五品才人,她和唐太宗李世民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史书上已经不可考,唯有武则天晚年时面对群臣回忆往事,说道一件自己为唐太宗驯马的事情。

↑武则天驯马,是生动的政治教科书↑

这件事情已经家喻户晓:太宗有一匹明马,狮子骢,强壮暴躁,无人能够驯服。

武则天对太宗提出她的驯马方法:一是铁鞭,二是铁楇,三是匕首。先用铁鞭打它,如果它不从,就用铁楇打它的头,给它更猛烈的痛苦,若是还不服气,那就直接用匕首割它喉咙。

武则天的最后一招,想必是先拿着匕首吓唬这匹马,这匹马还不肯听话,那就直接杀掉。驯马不成,马就得死。

从中可见武则天的性格特点,非常强悍和残酷,对掌控权有着极强的欲望。

在武则天以后漫长的人生里,她践行了她的信仰,在她借由酷吏不断残杀反对势力的时候,那些敌人在她眼里,不是人,而是那匹不愿驯服与她的马。

↑武则天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喜爱↑

武则天说完这个故事,声称她的方法很得唐太宗李世民的欢心,估计这只是她一面之词,从唐太宗宠爱长孙皇后的事例可以看出,李世民喜欢的是长孙皇后这样的女性,而绝非女强人。

总之,武则天从入宫,到太宗李世民去世,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始终只是个才人,可见李世民对她并无殊宠。

武则天在这种境况下,表现出了另一个强悍的性格:她从不认输,不会甘心当失败者。于是,她抓住唯一的机会,利用给太宗伺候服药治病,以及太子李治侍奉床前的机会,成功征服并且占有了李治!

↑武则天成功征服了李治↑

武则天对李治,应当是怀着真挚感情的,李治就是她的天,给她这辈子带来了绝无仅有的机遇。

从感业寺回到后宫,武则天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战斗,她先后击败了所有的敌人——王皇后,萧淑妃,对付敌人,她可以做到虚伪柔情,以退为进,又能在占据上风后,对敌人给以彻底的毁灭打击。

1、论隐忍,无人能及

她能够忍住嫉妒心的撩绕,丈夫李治把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武顺引为情妇,又占有了武则天的外甥女,同时四处播撒龙种。

面对这种情况完全保持了理智,不像客氏对天启帝那样嫉妒发狂,也不像赵飞燕赵合德姐妹那样偷偷残杀皇子。

她很清楚,只要她能够替李治分忧,她就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李治身体不好,根本无法离开精明强干的武则天的帮助。

2、论心狠手辣,无人能及

她对待敌人的手段,异常残酷,武则天执政时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罕有的酷吏时代,并成功利用恐怖稳固了她的统治。

她几乎把太宗李世民的嫡亲后代尽数铲除,甚至对自己亲生儿子,亲生女儿下毒手,然后依然该怎么享受生活就怎么享受,毫无心理阴影和负罪感。

相比之下,她的孙侄女武惠妃,只不过是陷害谋杀了唐玄宗的三个儿子,就天天做噩梦,最后把自己吓死。

试问,武则天这种心理素质,谁能相提并论?真正是铁石心肠,与常人思维感情完全不同。

3、论政治头脑清醒,判断准确,无人能及。

武则天很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在辅助丈夫,和丈夫并称“二圣”的时期,她从来没想过暗害李治,从而篡权,因为她很清楚自己权力地位的来源,是丈夫李治。

相比之下,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竟然把唐中宗李显毒死了,然后匆匆立温王李重茂为帝,韦皇后想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制,安乐公主想当黄太女,结果事败身死,徒留笑柄。

和武则天的手段头脑相比,可谓天差地别。

↑皇帝不好当,女皇帝更是难当,武则天却做到了↑

武则天最后虽然是被神龙政变推翻了帝位,但在儿子们的保护下,仍然安然活到了自然死亡,这等福气,得益于她选择相信自己的儿子,而不是武氏的侄儿们,尽管她已经意识到天下迟早重新姓李,但她没有逃避这个现实。

武则天,当然不是一个好人,但称得上一个好皇帝,也称得上是一个超级女强人。

这样的人物,能够在历史上出现,堪称是一抹耀眼的,永恒的光辉,绚烂夺目,万众仰视。


我见青史多妩媚


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女人像武则天一样,登基称帝,逝后,留无字碑,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论,无论如何,她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武则天是唐开国功臣武世彠的次女,因尚有姿色,在十四岁的时候被唐太宗征召入宫,成为才人,然而太宗李世民也并未顾得上宠幸于她,这使得太子李治每承探望父皇之时,与其颇生情愫,太宗驾崩之后,她被削发为尼,李治即位,是为高宗,李治忘不了武媚娘,常去看望与她,这被王皇后看在眼里,因其没有子嗣遂建议高宗纳其入宫,一来做顺水人情,二来对付一下自己的情敌萧淑妃。 后宫的权力斗争自不必题,武则天得到高宗宠幸,后争得皇后,又高宗长病,武则天得意插手朝政,以至于后来同高宗一同上朝,这个时期,她的政治能力得以很大提升。高宗病逝之后,立其子李显为中宗,后罢黜,又立子李旦为睿宗,然其临朝专断,大权独揽,重用酷吏,大肆屠戮打击李氏宗族,使得各地反叛,后平叛,改国号,即大位,自号武瞾,其侄拥立有功。在位期间也励精图治,重用贤臣,颇有建树。



武则天为什么最终将江山交给李唐呢,我想这是武则天权衡利弊的结果,有人说是因为狄仁杰所说子侄谁更亲,陛下百年后侄子会供奉吗,我觉得有点作用,但不可能是决定性因素,倘若武皇让武三思继承,他会不会供奉呢,我想一定会,武则天作为大周开国皇帝,武三思会不遵奉?宋太宗即位不还是要奉他哥赵匡胤为太祖,否则皇位便不正统,古代很讲究这个,名不正则言不顺。



武则天肯定也考虑过两个侄子继承问题,也不是有些网友说的她原本就想将天下还于李唐,还于其子,我想不是,如果这样,她改国号是为何,废其子中宗睿宗是为何,八十多岁还不退位是为何,屠戮打击李氏宗族是为何,被张柬之兵谏逼宫是为何。总的来说,是情势所逼,天下民心依然归向李唐,她不敢也不愿逆天下潮流。


蛰伏梦成伤


一位对历史有深刻影响的杰出政治家

个人认为武则天历史影响力影响最大的行为就是对门阀世家制度的强力打击,有效避免了中国历史再次演变为贵族政治,真正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世家豪族在唐朝初年迎来过一波余辉,朝臣中以长孙无忌为首,长孙氏是北魏皇族拓跋氏同宗,代表着传承自北朝的的关陇贵族把持朝政军政大权,安插提拔自身世家子弟入朝。地方上,从汉代传承下来的崔、卢、李、郑四大显姓,身份高贵,连李唐皇族都不放在眼里,他们垄断着地方行政,那是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历史惯性延续,阶级极端固化,想要自上而下的打破这种固化进程是不可能的,因为上层都是固化的受益者,而下层却缺乏上升通道。

但武则天别出蹊径,以女性身份沿着后妃通道上位,然后以皇帝身份冲击了门阀制度。在武则天刚刚立后时,褚遂良,来济等大臣就以武则天出身低微,武家在《氏族志》上根本没有列入为理由反对立武后,后来在武则天的一手操作下,高宗命人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根据仕唐职位高低改变门第,士卒军人以列入九等之中,那时起,“姓氏”与普通人产生了交集。

武则天即位后对用人一道分得很清,周兴,来俊臣等酷吏作为白手套,专职拘捕反武势力,治国上则重用狄仁杰,张柬之等能臣,并一度对敌对阵营的骆宾王等人才表现出好感,这样客观上维持了国力不坠,上乘贞观,下启开元。武则天的酷吏政治基本局限在首都洛阳的范围内,没有扩散到全国,造成天下动荡,强化科举,巩固底层上升通道,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进步举措。

但是,武则天也有其不足之处,由于得位情况特殊,武则天大兴酷吏,在搜捕反武势力的过程中连累许多无辜,一度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位期间对东北边防政策不佳导致整体在太宗时期平定下去的游牧民族势力复兴,后几百年的大族“契丹”在这一时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扣毛


把人做成“人彘”是汉朝皇后吕雉针对情敌戚夫人发明的一种酷刑,就是将人的四肢砍断,双眼抠瞎,鼻子、耳朵割掉,毒成哑巴,熏成聋子,拔光头发后丢进粪坑,令其在痛苦中慢慢死去。

数百年后,这种惨无人道的刑罚再度被人效仿,此人是武则天,受刑者则是王皇后和萧淑妃。

萧淑妃,南北朝南齐皇室后裔,李治当太子的时候,被封为良娣,地位仅次于太子妃。

李治当上皇帝后,史称唐高宗。当时的皇后是王氏,良娣萧氏被册封为淑妃。

萧淑妃在皇妃中为地位最高者,与王皇后争风吃醋,闹得不可开交。

萧淑妃的优势在于,她给皇帝生了一子二女,而王皇后没有生育。

为了干掉萧氏,王皇后就把武则天推荐给唐高宗,封为昭仪,打算与她联手对付萧淑妃,不成想引狼入室,自己也丢了性命。

武昭仪凭借超凡的狐媚手段,成了最后的大赢家——成功取代王氏当上了皇后,而两个对手王氏、萧氏则双双落败,被废为庶人,关进暗室。

某一天,唐高宗想起王氏和萧氏,旧情复萌。

于是在太监引领下,来到被封死的暗室,看到门口只留有一处送饮食的小孔,唐高宗动了恻隐之心,黯然神伤了好一会儿,高声对着小孔喊:“皇后、淑妃,无恙乎?今安在?”

两人听到皇帝的声音,以为从此可以重见天日,喜极而泣说:“陛下幸念畴日,使妾死更生,复见日月,乞署此为回心院。”唐高宗安慰她们:“朕即有处置!”

还没等皇帝想出解决办法,武则天的心腹早就把消息告知她了。武则天气急败坏,决定先于皇帝采取行动。

永徽六年(655年)冬天,武则天对王氏、萧氏处以酷刑,做成人彘。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武则天比吕后更加歹毒,她把人彘直接丢进装满烧酒的大瓮之中,增加两个人的痛苦程度,她在一旁恶狠狠说:“令二妪骨醉!”

临死之前,王皇后声音凄惨,哽咽地说:“陛下万年,昭仪承恩,死吾分也!”

不同于王氏的逆来顺受,萧淑妃临终时发毒誓诅咒:“愿来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

这令武则天异常恼火,下令将两个庶人改姓为“蟒氏”、“枭氏”,意思是禽兽不如。

原本武则天在皇宫还养了一只小白猫,听了萧淑妃的诅咒,联想起前朝的猫鬼事件,生肖为老鼠的武则天心生畏惧,从此下令,皇宫严禁养猫。


汉周读书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医生充满了阴谋、杀戮、算计、欺骗、情爱和疯狂。这些戏剧性的特质,让武则天成为一个传奇,在影视剧的改编中长盛不衰,也让观众喜闻乐见。


然而历史真的像影视剧那样吗,真正的武则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最近读的这本书《武曌(zhào):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为大家揭示了武则天在那段真实的历史中的本来面目。


武曌是武则天给自己改的名字。事实上,无论是“武后”、“武则天”还是“则天皇后”的儒家正名都是对武曌政治事业的贬低。因为这些称谓,要么依附于男性皇权,要么添加了神秘色彩。只有用武曌给自己起的名字,才能更客观地评价这位伟大的女皇帝。


最开始,这位女皇是没有名字的。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她一直被称为武氏,就连乳名“华姑”都很少有人提起。武氏十三岁时,凭借着父亲开国功臣的地位和自己的美貌聪慧被招选入宫成为才人,被太宗李世民赐号“武媚”。“媚”是她的号,并不是名字。另一个我们熟悉的称呼“武则天”,是她被迫放弃帝号后保留的一个称号“则天大圣皇后”中的一部分,也不是她的名字。只有这个“曌”字,是终于有了选择自己名字的武氏自己造的名字。这个“曌”字包含了太阳和月亮这两大天体,象征着“日月当空”的盛大景象,实在是一个光芒万丈的名字。可惜的是,知道今天,也仍然只有很少人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她。


如果连一个人的名字都叫不准,怎么指望能正确地看待她呢?所以,请记住她的名字——武曌(zhào)。


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武曌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内管。到了高宗李治即位后,她开始迅速崛起,先是取代出身名门的王氏成为皇后,接着在朝堂上垂帘听政,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武曌作为皇太后摄政,很快废掉了自己的儿子李显,把李旦推上皇位,当做自己的傀儡。然后,当这个傀儡皇帝也不能让她满意时,武曌终于自己坐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


很多人认为,武曌最初就有夺取李唐江山的野心,但也有人替武曌辩驳。武曌之所以在高宗在位时就干预政事,其实是因为唐高宗本来就体弱多病,再加上之前可能有过中风,确实没有足够的精力处理朝政。那时的武曌参与处理国事,只是作为一个妻子在保护和帮助自己的丈夫。


登基称帝后,为了巩固江山,武曌展现出了强大的政治天赋和铁腕手段。她使用最残酷的方法来打击异己,不但削弱了李唐皇族和重臣的势力,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受到严苛对待。她还纵容许敬宗等奸臣危害,实施了不少残酷的政策。这些沾满鲜血的精力让后人总是用“残忍”来评价她。可是换一个角度去想,历史上每一个改朝换代不都是以“血腥”开始,又以“残暴”收场的吗?为了能够坐稳帝王的宝座,没有哪个皇帝会天真地认同以和为贵。


如果武曌是一个男人,她的手段和心机或许会被视为只会和权谋,被当时掌握话语权的人大肆讴歌,她的那些情史大概也只会被当成是一任帝王理所应当的“后宫雅趣”,在野史中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只因为她是一个女人,颠覆了男权社会的传统,武曌就必须承受这些非议。


那么,那些流传于民间故事和众多影视剧中,武曌和男宠的不堪的秘密情史是否真有其事呢?经过学者考察后发现,包括薛敖曹在内的大部分故事都是子虚乌有,另外的一些也明显是在添油加醋。跟那些动辄几百个上千个妃嫔的男性皇帝比起来,武曌始终只有怀义和尚、御医沈南缪和张氏兄弟等为数不多的男宠。这不但不能说明她的纵欲,反而恰恰证明了她的节制。如果只是因为这样就将武曌妖魔化,实在是太不公平。


著名汉学家罗汉评价她说:武曌没有性别,她是一位圣人。从这两句话中,能够看出,武曌根本无视自己的性别弱势,以出色的政治作为打破了男权至上的传统观念。在她的统治下,武周王朝几乎没有出现过大的动荡,人口和经济也都明显增长,出现了难得的盛世景象。


美国经济观察


武则天功过各有,过大于功!

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她主政期间的唐朝,国家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她的负面评价也有很多,主要有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历史上的评价看负面居多,典型的有: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



综上,功过自有评说,我认为她最大的错误在于乱了朝纲、破了规矩。因为她的影响,对以后的历史有了参考。许多后宫参政议政都是以她为典范,甚至包括祸害中国人的最大国贼慈禧太后等,这才是她的最大错误!

我是永生有话说,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学习!


邯山文化


武则天做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女皇帝,历史对她有着各种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

1.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武则天在做了皇帝后,把反对她的长孙无忌等门阀贵族赶出朝庭。于私而言是武则天对他们的报复。于公而言,这些关陇贵族已经成为阻碍发展的保守势力,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也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结束,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

2.宽容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武则天主政期间,主张劝农桑,薄赋徭,对由于土地兼并而逃亡的农民,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整体社会比较安定,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也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基础。

3.重视科举,广纳人才。武则天非常科举,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由于从科举中选拨高级官员,而不是看你是不是高级官吏的子孙或门阀后裔,这就大大刺激了士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通过简拨人才,收录一大批名臣,如狄仁杰,张柬之,姚崇,敬晖等人。

武则天统治期间取得的不少成就,也有不少非议,如任用酷吏,肆行诛杀,内宠横行等等。但总体而言,武则天再有唐一代评价均多为正年,南宋程朱理学盛行后,武多被文人批判。

至现代,毛泽东对武则天的评价为历史上有所作为,有所改革的政治家,并称赞她有一股造反精神,但也对她的局限性进行了批判。

总而言之,正如武则天的墓碑是一块无字墓碑一般,千秋功过任人评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