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疑似腫瘤 一個90後媽媽的帶娃求醫歷程

我的孩子疑似腫瘤 一個90後媽媽的帶娃求醫歷程

作者 | 二樂 28歲 網絡寫手

曾多次在朋友圈看到眾籌捐款救助惡性腫瘤患兒的帖子,總以為惡性腫瘤遙不可及,可不曾想到,它離我僅僅只是一步之遙。

它來得如此兇猛,讓我猝不及防。離我如此之近,讓我措手不及。

01

孩子頸部發現凸起

大竹子爸爸在孩子滿月之後就發現大竹子的左頸部突出一個疙瘩,不大,卻又很硬。也就是老人所說的皮裡肉外。

當時我們也只當是筋包處理的,心大地選擇視而不見。

然而,大竹子兩個半月的時候,那個我們誤以為的筋包長得越來越大,我們這才發現這個“筋包”有些不對勁兒,它在大竹子轉頭的時候能很明顯地凸顯出來。

不,這根本就不是筋包,這是個肉疙瘩。

這時候,我們當家長的開始慌了,立即帶著孩子去當地的醫院。

我的孩子疑似腫瘤 一個90後媽媽的帶娃求醫歷程

“你們家的孩子是斜頸,這邊治不了,你們直接去北京兒童醫院。”醫院的骨科醫生語氣冰冷,沒有一絲溫度,然而就這短短的一句話,讓我們全家慌亂起來,開啟了三個月的求醫之旅。

第一站便是我的老家哈爾濱。在瞭解了斜頸這個病之後,我們也就漸漸地把心放了下來。畢竟憑藉按摩娃就能好起來,退一萬步講,就算按摩不好,還有手術兜底呢。

可當我們到醫院做按摩的時候,醫生嘴邊的笑容慢慢地淡了下去:“這絕對不是斜頸,斜頸是在胸鎖乳突肌上,你們這疙瘩長的地方不對,去查一查淋巴吧。”

一句話,又讓我們的心從天堂落到了地獄。

做了一系列檢查之後,才知道女兒這左頸部的疙瘩來源於肌纖維,實質性佔位。

這個疙瘩具體是什麼不清楚,因為孩子才剛剛三個月,手術尚早,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於是我們又開始了求醫的第二站——北京。

02

疑似腫瘤

一路慌亂,一路忐忑,一路迷茫。我們也才剛剛為人父母啊,卻不得不接受這讓人無法接受的現實。

在北京做了一系列的檢查,b超、核磁、增強核磁,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除了娃的不配合,就是心理壓力。娃這麼小,就要忍受這麼多,我們做父母的又於心何忍。每一次帶娃做檢查,心都彷彿被刀割一般。

疼,真疼啊。

我的孩子疑似腫瘤 一個90後媽媽的帶娃求醫歷程

增強核磁的診斷報告單下來,卻是一個毀滅性的噩夢。一個三個月大的嬰兒,牽動著兩個家族所有人的心。

主任看著診斷報告搖了搖頭,他可能也在嘆息,這麼小的孩子,得的卻是腫瘤,前景並不好。

除了“肌肉纖維瘤”是良性的,橫紋肌肉瘤、滑膜肉瘤、神經源性腫瘤……每一個都是能摧毀一個家庭的炸彈。如若真的是神經源性腫瘤,那孩子的胳膊將……永遠無法抬起。

做完各項檢查,我們便開始回家等待通知手術時間。在家的日子怎能安心?我們也不過是初為父母的九零後啊,可現實逼著你不得不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們做了最壞的打算,那就是孩子極有可能是橫紋肌肉瘤。

我們開始瘋狂地上百度、qq群、微信群瞭解這幾種要人命的腫瘤,我也開始知道長春新鹼、升白針、化療、放療……

我知道橫紋肌肉瘤的治癒率是75%、腎母細胞瘤的治癒率是55%,兒童惡性腫瘤和成人惡性腫瘤有著實質性的區別……我甚至開始偷偷地看北京租房房源,如果孩子真的需要在北京治病,那可就是一場持久戰。

我做了最壞的打算,把每天都當作最後一天,看著娃一天天的長大,一天一個變化,既歡喜又心酸,甚至產生好多可笑卻又可悲的想法。

我在想,如果娃真的是橫紋肌肉瘤,是治療還是放棄?如果擴散了怎麼辦?誰陪著我去北京治療?如果熬不過5年生存期怎麼辦?龐大的支出又由誰來買單?惡性的,活不了多長時間啊,熬大人又熬孩子,不如再要個老二吧……

每一天都在糾結這些,每一天都在關注著橫紋肌肉瘤群裡發的消息。

我知道群裡兄弟姐妹走過的路,可能是我即將要走的路。我成了群裡的一分子,誰家的娃指標不合格,我跟著難過,誰家的娃結療了,我跟著歡喜。

甚至還在羨慕著那個結療15年的小妹妹,她是那麼的幸運。我想大竹子一定也會像她一樣健康成長。我要看著她一點一點的長大成人,以後也會為人妻、為人母,成為一個優秀的醫生……

我曾問孩子的奶奶,如果娃真的是橫紋肌肉瘤,那我們怎麼辦?

婆婆眼光深沉地看了我一眼,就低了下去:“重慶大巴墜江死了這麼多人,每天都有無數人意外身亡,她們連救的機會都沒有。我們還有救治的機會,只要有機會就好。”

哪怕陪著她到最後,不放棄,不後悔。

我的孩子疑似腫瘤 一個90後媽媽的帶娃求醫歷程

03

峰迴路轉

11月19號,大竹子終於進行了手術。在外面守著的我緊張地除了懇請佛祖保佑,剩下的彷彿什麼都不會了。一個小時之後,醫生出來和我們說:“孩子的瘤子已經完整地切下來了,看著可能是良性的,具體是什麼還要看病理。”

簡單的一句話,讓我們彷彿從地獄到了天堂。

可能是良性的,我們還有希望。

然後是出院,拆線,回老家,等病理。回到家的第二天,頭頸科的醫生給我們打電話,讓我們去病理科繳費,說是瘤子很複雜,需要進一步化驗。這句話如同這寒冬臘月的冰,澆滅了所有的暖。

我們又開始惴惴不安,那個下午,我在媽媽身邊哭了好幾場。最後,媽媽嘆了一口氣說“孩子的事兒順其自然,能留住就得留,傾家蕩產也治,留不住……努力就好了,不枉費她走這一遭。”

幾經波折,病理報告終於下來了——幼年性黃色肉芽腫。

三個月的提心吊膽,惴惴不安、壓抑無助,害怕恐懼……所有的壞情緒一掃而光,沒有什麼比這個消息更讓人覺得幸福了。我知道,我的孩子真的沒事兒了,我知道我們家終於挺過去了。

高興了好久,卻也暗自感嘆好久。

我們家的孩子是幸運,可是群裡的那些孩子呢,那些在血液科就診的孩子呢,她們又該何去何從。

我曾經想過無數次,如果大竹子真得了橫紋肌肉瘤,我們又該如何抉擇。可無論怎麼選擇,每當看著那一雙單純的眼睛,可愛的笑容,胖嘟嘟的臉蛋兒,以及那剛剛會爬的嬌憨樣兒,我就知道,除了治療別無選擇。

無論娃得的是什麼,我都會傾我所有,不放棄,不拋棄地陪在她身邊。一年、兩年、三年……一直到她醫治好為止。踏上征途、打敗腫瘤,因為,孩子,就是我們做父母的所有。

孩子生病的這三個月,我從一個嬌生慣養、不喑世事的小媽媽變成了一個遇事堅強、有責任心、責任感的媽媽。我成熟了,心態變了。

我曾經看到過一條向日葵兒童讀者的留言,讓人為之動容:我們的孩子,有時候比我們的父母還要棒,我的父母給了我生命,我的孩子給了我靈魂。在我的前半生裡,從來沒有人像她這樣迫切地需要我,讓我意識到我有多重要,以後的生命對我有了新的定義。

那些和我有著同樣心酸歷程的父母們啊,請你們為了那純真的笑容一定要堅持住,一定要加油。

你們要相信,經歷過黑暗之後,一定會有陽光等待著你們,無論前方有多艱難。

不要認為你們在這個世界上踽踽獨行,你們要知道,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兒童惡性腫瘤,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向日葵兒童公益組織,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你們看不見的角落關心你們,支持你們。你們要做的就是充滿信心,負重前行。

要相信,一切都會好的,一切都值得。

我的孩子疑似腫瘤 一個90後媽媽的帶娃求醫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