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當今汽車消費市場,最最火熱的級別,非“緊湊級轎車”莫屬。消費者買車也更加趨向理性化,因為誰家十好幾萬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這樣一來對車的價格、外觀、動力、空間、實用性和保養維護方面都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有數據表明,在2017年,年輕消費者已經構成了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在這其中甚至女性購車者達到了30%。隨著這股新生消費人群的強勢介入,各車廠為了滿足日益增多的年輕消費者對於車輛個性化、定製化的需求,逐步開始講市場細分,推出更多更大更豪華且更運動的產品來滿足年輕消費群體的口味。

在緊湊級轎車細分的A+市場,標杆之爭從未停歇,相信在消費者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個答案。從銷量上看,2018年速騰已經達到了22萬輛,但是挑戰從未停止,別克威朗也達到了近16萬輛的銷量,緊隨其後頗有爭冠之態勢。兩款車的銷量都很不錯,那麼從產品力來看,誰才是真正的A+級標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

為什麼是這兩臺車

值得一提的是,別克的產品策略都是特別值得玩味。因為他們貌似從來不做純粹的A級車或者B級車。他們總喜歡將子彈打入到細分市場的夾層中去,以大博小,以上打下,昂科威和君越等都是例子。隨著市面上車型的不斷增多,這種策略也越來越常見,比如豪華品牌中的奔馳全新A級轎車,就擁有寶馬3系標軸的軸距,和奔馳S級的豪華內飾,在緊湊級轎車市場可謂一枚原子彈;再比如奔馳GLC長軸“加長不加價”,也獲得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這樣一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在各級市場上,別克的產品要麼比對手大、要麼比對手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力、要麼比對手配置高更加豪華。品牌廠家們誠意滿滿的汽車產品,最終獲利的還是我們消費者。

所以當消費者預算15萬的時候,A+這一細分市場的優勢就展現了出來,它的車身尺寸更接近中級車,相比於中級車價格更便宜,使用成本更低。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而今天的兩位主角,一個是A+級緊湊轎車的銷量榜首——速騰,一個是後來居上的“越級者”——威朗。在產品關注度上,威朗20T雙離合精英型(以下簡稱威朗)官方指導價17.29萬和速騰280TSI DSG豪華版(以下簡稱速騰)官方指導價17.28萬,關注度最高,也均為高配且兩車定價相近。以北京為例,現金優惠後兩車的裸車價均在14萬-15萬之間。接下來,就以這兩個具體型號進行對比。

外觀對比

外觀方面,由於速騰多年來沒垂直換代,而大眾一直以來的“套娃”打天下模式,讓速騰看上去和家族其它成員並沒有過於顯著的個性特徵。而威朗作為較近誕生的新勢力,更年輕,更個性化也更運動。

很明顯,別克意識到了年輕消費者構成的買車主力,所以威朗在設計上更為關注年輕人的視覺審美。而速騰走的並不是一個純碎的年輕化路線,它秉承了大眾一直以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設計理念,所以視覺寬容度拿捏比較好,說白了就是,誰看都不會覺得不喜歡,但也不會特別喜歡。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速騰的低調沉穩和威朗的動感精緻已是不爭的事實。全新威朗延續了家族式的飛翼式鍍鉻進氣格柵,在原有的直瀑式進氣格柵上用飛翼貫穿兩側使車頭連為一體,豎格柵則採用黑色烤漆材質,在大氣上又增添了一份優雅。而速騰採用的是,家族式橫條進氣格柵與前大燈相連的設計,透露出低調沉穩的氣息,儼然一副“老實人”的模樣。

較消費人群而言,威朗吸引的更多是年輕消費者,更顯運動屬於個性之選。而速騰則是不變應萬變去“適應”所有的消費人群,俗稱: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威朗大燈採用了全新展翼型LED自動感應大燈;而尾燈則用17顆LED光源呈現出展翼光帶造型,形成首尾呼應的效果。辨識度極強。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速騰大燈採用了環繞顆粒狀大燈;尾燈則是菱角分明的LED光帶,依然是中庸沉穩的設計。中庸不代表不好看,但是個人還是覺得燈帶展翼型的設計更新穎,更容易吸引年輕的消費者。

兩車側面最大的區別在於腰線,威朗採用了刀鋒狀的雙腰線設計,更具運動氣息;而速騰則是貫穿式腰線,大燈連接尾燈一氣呵成,簡潔流暢。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車身尺寸方面,威朗比速騰大了一圈,2700mm的軸距放在幾年前已經超過了當年馬自達6以及思鉑睿等中型車標準。但是,在緊湊級車型越做越大的趨勢下,現在的緊湊級都迫近了2700mm這個中級車尺寸,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上市的朗逸plus軸距加長,但依然只有2688mm的軸距。相比威朗,速騰2651mm的軸距,也只能算“標軸”緊湊級了。

另外,別克對空氣動力學的研發也頗有造詣,成就了威朗0.27的風阻係數,同樣超越同級。

外觀的配置方面,速騰比威朗多了霧燈,但是威朗全LED光源的大燈和日行燈,擁有足夠的穿透度,不僅能保證霧天的出行安全,在夜間也擁有足夠的照明度。

內飾對比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內飾方面,風格延續了兩車外觀上的迥異,威朗氛圍精緻高檔,速騰沉穩實用。

威朗依然延續了家族式360°環抱一體式座艙,大量採用了木紋飾板營造了高檔精緻的內飾氛圍。速騰仍是標準的大眾式內飾風格,筆直的“T”型中控臺,並帶有少量的木紋飾條,給人務實沉穩的感覺。

中控臺上半部分兩車均採用了軟性材質,區別在於,威朗採用的是仿皮材質的材料,搭配金色縫線,而速騰則是常見的搪塑工藝的材料。很明顯中控整體威朗更會營造高檔的氛圍,而速騰將務實進行到底。

兩車均配置了三幅式的方向盤,相比之下,速騰從外到裡都延續了簡約但略顯平淡的設計,而威朗的方向盤不僅更有設計感,銀色飾條也更突顯運動特徵。

兩車均採用了炮筒型儀表盤,威朗採用了4.2英寸的彩色屏幕,不僅讓視覺效果更有科技感,並且行車電腦屏幕功能也更加齊全。速騰則用了更加簡潔易懂的黑白屏幕,顯示效果一般。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中控部分,從設計上來看,威朗運用了更多的弧線和非對稱的設計,躍動且自然。而速騰則是工工整整,實體按鍵豐富。威朗用銀色鍍鉻飾條和仿木紋的材質的搭配,高檔質感躍入眼簾。而速騰則運用了鋼琴漆面板來提升檔次。

屏幕方面,威朗採用的是8英寸觸摸屏,速騰為6.5英寸觸摸屏。顯示效果當然是威朗色彩更加細膩清晰,屏幕主頁面有中文的菜單選項,車主可以直接選擇所需要的功能。而速騰的多媒體系統已征戰多年,只能用兩側的機械按鍵進入對應功能。目前汽車多媒體控制區逐漸用觸摸屏幕代替實體按鍵,更智能化。而速騰多年來並沒有垂直換代,多媒體控制區的體驗來說,確實不敵威朗。

空調控制區,簡潔和智能化也是目前的發展趨勢,威朗在設計上按鍵分佈更加簡潔合理,並且溫度顯示在控制旋鈕上,更有科技感。而速騰的按鍵分佈過於緊密,過多的機械按鈕和旋鈕反而顯得繁瑣且不夠智能。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19款威朗主推的20T車型都普及了“安吉星”系統,提到“安吉星”就不得不多說幾句,19款威朗搭載的是第十代OnStar安吉星全時在線助理,其實是深諳年輕用戶對互聯的需求。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安吉星的在線助理可以提供被盜車輛定位、車況檢測等功能,還自帶車載移動WiFi熱點,新車支持Apple CarPlay和百度CarLife手機映射功能,對於習慣於使用手機APP的用戶,較為友好便捷。

總的來說,配置上威朗擁有更大的觸控屏和安吉星在線助理功能,更注重用戶體驗。而速騰依然是注重實用性,更多的是機械按鍵和常用的配置,最直接的方式給予用戶需求。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另外,威朗的多媒體接口集成在中控底部,且USB接口比速騰要多一個,更符合現在低頭族對於移動設備的供電剛需。對比看來,速騰就顯得有點兒呆板甚至有點感覺穿越回了幾年前,SD卡槽位於多媒體中間區域,可見對SD卡的重視程度,但現在誰不是用手機藍牙連接車載多媒體,而速騰的CD機簡直是90年代特徵產物。顯然威朗更符合現代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主動安全配置方面,威朗全系標配6氣囊,更好保障了車內人員的生命安全。但速騰並沒有前/後排頭部氣囊(氣簾)。輔助安全配置中,威朗只有後倒車雷達,而速騰前後駐車雷達均有配備。賬面上來看貌似速騰扳回一城,但仔細思考不難發現,雷達這種被動安全在汽配城花個二三百輕鬆搞定,但氣囊這樣的主動安全配置可是一點升級空間都沒有。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威朗配備了電子手剎且具備自動解除功能,而速騰依然是傳統的機械手剎。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車輛行駛過程中,特別是高速行駛的噪音一直困擾著用戶。據悉,別克威朗應用了2.5道車門密封條,以及前門5mm後門4mm加厚隔音玻璃等設計打造靜謐座艙。相比之下速騰車門並沒有此類設計,同時玻璃厚度為前門4mm後門3mm左右,雖然厚度只能說明用料的差異,靜謐性對比有待考量,但不得不說威朗用料方面確實下了功夫。

空間對比

座椅材質方面,速騰採用真皮材質,威朗採用真皮和麂皮混搭的形式,以在人體最貼近座椅的部位增大摩擦力,提升檔次感的同時,也保障了座椅乘坐的舒適度。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座椅功能方面,兩車均配備了主駕駛位6向電動座椅調節、前排電加熱的功能,而速騰比威朗多了腰部支撐調節,可調維度更多。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兩車均帶有後排中央扶手及杯架,而速騰的後排則是有三個頭枕,照顧了後排中間乘客的乘坐感受,但後排中間地板突起嚴重,又對後排中間乘客不太友好。相比之下威朗雖然後排只有兩個頭枕,但後排中間地板凸起並不明顯,對乘坐的整體舒適性優於速騰。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以身高175cm的乘坐者為例,駕駛位和後排頭部空間充裕,後排腿部空間至少兩拳以上。不得不說速騰和威朗在乘坐舒適度和空間體驗來說,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當然在靜態體驗方面,還是建議用戶到附近4s店親自體驗一下。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儲物空間方面威朗和速騰不相上下,基本是“你有的我都有”。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威朗手套箱設計簡潔工整,速騰手套箱的設計更為複雜,不僅採用了雙層的設計,並且帶有空調出風口,便於夏天冷凍飲料。在功能性方面速騰更為豐富。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威朗比速騰多出來的一個儲物空間,位於中控臺左側的零錢盒,可以儲存票據、零錢等小物件,可謂非常實用。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行李廂的容積方面,數據表明,威朗和速騰行李廂高度同為550mm時,威朗擁有更多的寬度,再加上威朗行李廂平整的空間設計,讓威朗實際有效的儲物面積更大。如果你要裝特別多的東西,那威朗比速騰多出來的260mm的最大縱深,能為你提供更多的儲物空間。

動力方面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兩車均採用了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匹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且都配備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實現更高效的動力與更低的油耗表現。威朗最大功率124kW,最大扭矩250Nm;速騰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50Nm。從數據上來看,威朗的最大功率要比速騰略高一些,那麼跑高速能力則優於速騰,並且當速度相同時,威朗的車載重量同樣優於速騰。

擋位上,威朗增添了爬坡的L擋位,而速騰增添了運動模式S擋位。

懸架方面,兩車均採用了常見的麥弗遜式前懸架,不同的是威朗後懸架採用了後扭杆梁+瓦特連桿非獨立懸架,速騰後懸架採用了多連桿獨立懸架。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威朗增強型複合扭杆梁後懸 +專利瓦特連桿

論結構而言,多連桿獨立懸架一般在操控和舒適性能上,都優於非獨立懸架。但說實話,緊湊級別的轎車,更多的看底盤調教。別克在威朗身上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採用非獨立懸架,提供了更大的後排乘坐空間,和更多的行李廂儲物空間。再加上專利瓦特連桿,通過槓桿原理增加彎道內側車輪抓地力,並提供更大的側向剛性,在實際的城市道路駕駛中,舒適程度已經達到了獨立懸架的水平。再加上高性能運動底盤調教,讓舒適性和操控性均得以兼顧。

速騰擁有多連桿獨立懸架這樣的硬件基礎,支撐性和操控不言而喻。但是速騰路面反饋清晰,說通俗點就是:路面顛簸都傳入車內,靜謐性和乘坐舒適性還是有待提高。

速騰穩重務實的外表,卻擁有一顆躁動的內心,它在緊湊市場一直以運動操控著稱,這是速騰的“平衡”理念;而威朗恰恰相反,年輕運動的外觀,內心卻無比細膩,行駛過程中給駕駛員足夠的信心和把握。

當然以上只是客觀評價,更準確的駕駛感受,還需要用戶親自去相應4S店試駕體驗一下。

寫在最後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威朗新穎又年輕運動的造型,確實能讓人眼前一亮,新的產品也需要用最直接的態度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威朗在這一方面是成功的。作為後來居上者,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打磨自己,也需要讓更多的用戶認識自己。就產品力而言,威朗在軸距空間、動力、安全配置及互聯科技方面均略勝速騰一籌,綜合實力確實更突出。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速騰之所以成為A+緊湊級轎車銷量榜首的常客,原因沉穩務實的風格,讓大部分消費者都能接受並讓速騰成為選擇之一,當選擇越來越多的時候,“老實人”省心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總的來說,速騰雖然銷量高居不下,更多是大眾近30年積累的口碑,也並沒有讓速騰掉隊。而別克,從GL8、昂科威、英朗等高銷量的產品可以看出,別克更加註重中國用戶的需求,也更加符合現在年輕消費者的理念,以至於別克這個品牌也深深烙在中國消費者心中,也成為消費者購車品牌的不二之選。

就近銷量上來看,威朗的銷量自今年以來銷量一路飆升,如今依舊保持著高銷量態勢,相信未來A+級市場競爭會愈發熱鬧。

A+級標杆之爭 威朗VS速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