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電梯房一樓,應不應該交電梯費,是否可以每層單獨定價?

最近經常看到很多一樓的住戶,因為電梯費的問題,和物業鬧矛盾,甚至很多人,因為小小的電梯費鬧上法庭,物業常常動不動就拿出法律文件,要求業主按照它們要求上交物業費,法官其實也很難拿出讓人信服的法規,來平息業主的疑惑。

家住電梯房一樓,應不應該交電梯費,是否可以每層單獨定價?

關於一樓住戶,應不應該交電梯費的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電梯的產權,是否屬於一樓住戶的一部分,如果是一樓住戶的一部分,那就像自己的車庫和房子一樣,應該繳納電梯費,如果不屬於一樓住戶的一部分,那麼物業,就應該根據每層的使用頻率,來收取電梯費比較合理。

我們在買房的時候,電梯和各個樓層的公共區域,都均攤在了每套房子裡面,而每套房子在核算價格的時候,都把公共區域的價格涵蓋在內,這也就意味著公共區域(包括電梯)都是屬於業主共同所有,包含一樓的住戶,所以一樓住戶按照房屋面積繳納物業費,不管怎麼說,都是合情合理的。

根據以上情況,電梯不光屬於高層業主,同時也屬於一樓業主,所以一樓業主應該和高層業主一樣,正常繳納電梯費用,不能以自己是一樓進行推託。

家住電梯房一樓,應不應該交電梯費,是否可以每層單獨定價?

接下來會產生第二個問題,既然電梯屬於全體業主所有,那很多住在一樓的業主,為了節省開支,他可以選擇不使用電梯,要求物業停止使用沒必要開啟的電梯,這顯然會影響樓上業主的日常生活,得不到全體業主的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樓上使用頻率比較高的業主,應該補貼使用頻率低的業主,也就是說,他們可以進行內部協調,高層的業主應該多繳納費用,低層和一樓的業主應該少繳納或者不繳納費用。

既然高層要補償底層,那麼高層用戶便要獲得相對應的利益,比如電梯內的廣告,高層業主看的頻率和時間多,低層業主看的頻率和時間少,那麼電梯內廣告的收益,便主要用來補貼高層業主。

家住電梯房一樓,應不應該交電梯費,是否可以每層單獨定價?

從理想化的角度看,電梯費應該按層收費,每一層的價格都不一樣,越高的業主電梯費越高,一樓應該從物業費裡面扣除電梯費,既然一樓扣除了電梯費,那麼由電梯產生的經濟利益,自然也就沒有一樓的權益,而是根據層高來分配權益,完全可以在每年的電梯費裡面抵扣,減少高層電梯費的分攤。

事實上,這是一套非常複雜的分配過程,基本上沒有哪個物業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去協調資源,何況每層的電梯費定價,都很難具體計算,同時電梯裡面的廣告收入,往往就是一筆糊塗賬,物業不可能拿出來分給業主。

家住電梯房一樓,應不應該交電梯費,是否可以每層單獨定價?

在物業法律沒有那麼規範的當下,物業採取一刀切的電梯費收取方式,無可厚非,業主也很難在這方面和物業去理論,唯有自己吃下這個啞巴虧。

因此,我們政府應該加大物業管理監督力度,不斷的優化物業法,讓物業管理變得更加透明且有法可依,讓業主可以拿起有效的法律手段,來和小區物業進行談判,使得中國的物業變得越來越規範,收費變得越來越合理,小區收入越來越透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