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課”四部曲:聽課-追課-晒課-裸課

“磨課”四部曲:聽課-追課-曬課-裸課

朱光潛先生在《無言之美》一書中談到:

“作文有如寫字。在初學時……字常是歪的,筆鋒常是笨拙扭曲的,這可以說是‘疵境’……

如果他略有天資,用力勤,多看碑帖的筆跡……手腕運用靈活了,就可以寫出無大毛病的,看得過去的字。這可以說是‘穩境’……

如果再想進一步,就須再加揣摩……薈萃各家各體的長處,造成自家所特有的風格,寫成的字可以稱得藝術作品,或奇或正,或瘦或肥,都可以說是‘美’。這可以說是‘醇品’……

最高的是‘化境’……字不但可以見出馴熟的手腕,還可以表現高超的人格:悲歡離合的情調,山川風雲的姿態,哲學宗教的蘊籍,都可以在無形中流露於字裡行間,增加字的韻味。這是包世臣和康有為說的‘神品’,‘妙品’,這是極少數人才能達到。”

細細想來,先生這段精闢的論述為我們揭示了學藝乃至做人的深刻道理,這四個境界也是任何門類技藝精進的普遍規律。一個教師,從剛進入教師隊伍到成為有獨特風格的教師,其教學藝術的發展歷程,也必得經由“疵境”到“化境”,任何人概莫能外。

聽課:博採眾長

初登教壇,我被分配在當時全縣最艱苦的溫嶺龍門海島。我也像千萬個初出茅廬的新教師一樣,面對學生,手足無措。公開課失敗的慘痛教訓,至今歷歷在目。好在,我善於利用一切機會,在反覆聽課的過程中,學習他人的一招一式。

最先是學習身邊有經驗的老教師。在海島那陣子,身邊就有一位教材處理很是獨特的江再法老師。只要一有空,我就鑽進他的教室,聽他的家常課。聽完,我會在第二天向江老師反饋。

在這一天中,我先是根據聽課記錄,將江老師的教學過程,還原成教學設計,並寫下自己的學習體會,列出A、B、C幾個要點;之後,我再閱讀閱覽室的教學雜誌及相關書籍,尋找這一課的相關資料。有了這樣充分的準備,我再向江老師彙報我的聽課心得,並謙虛地把自己的構思——其實是借鑑了很多資料——講給江老師聽。江老師常常誇我領悟力強,思路活。

後來,有機會走出海島,聽到了縣裡乃至市裡的大型觀摩活動。一節節好課,進入了我的視野。我也常常不揣淺陋,冒昧相擾,把自己的教學設計寄給上課者,請他們指點迷津。

再後來,有機會到杭州聽課。左友仁、支玉恆、於永正、賈志敏、徐鵠、張平南、張化萬……等等老師的課,讓我大呼過癮。我總是坐在舞臺一側,以最佳觀課距離和視角,觀摩名師上課的一舉一動、一招一式。聽課回來,我總是要上彙報課。於是,我成了超級模仿秀。學賈志敏老師點評的滴水不漏,學於永正老師表演的入情入境,學支玉恆老師設計的大氣磅礴。有學得象的,也有學不像的。慢慢地,同事們評價我的課,有靈氣,有風格。

我的課,漸漸由“疵境”過渡到 “穩境”。

“磨課”四部曲:聽課-追課-曬課-裸課

追課:尋找自我

再後來,隨著上課機會的增多,我的課,也逐漸從鄉里上到縣裡,再由縣裡上到市裡乃至省裡。

2003年,我結識了生命中的兩個貴人——沈大安和王崧舟先生。我有幸和他們在同一次活動中相遇。上完課,沈大安老師對我的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褒獎。崧舟先生,也因為在這次活動中對我有了一些瞭解,後來把我和愛人一同引進到他所在的區。我得以有機會在崧舟先生的學校工作。

崧舟先生彼時已名滿教壇,他也常常推薦我去其他地方上課。2005年春天,我在崧舟先生的指導下,上了一節《我盼春天的薺菜》,此課出乎意料的成功。無論是課堂現場還是網絡評課,頗多點贊之聲。我也頗享受這樣的讚美。直到有一天,一位外地來學習的老師聽了我的課,不經意間說的一句話,震動了我。

她說,祖慶老師,你的課真像崧舟先生!

這句話,瞬間擊中了我。徐悲鴻“學我者生,像我者死”的警句,一次次在我腦際迴盪。崧舟先生也常常告誡身邊的人,一個人,要想走得遠,必須尋找適合自己的路。崧舟先生的課堂,因了他獨特的個人稟賦與氣質,可以把詩意演繹到極致;如果我學他,連成為“崧舟第二”都很難。

我陷入了沉思……

後來,經過反覆的琢磨,我覺得,我的風格,應該承接於永正、賈志敏、支玉恆等大家。我應該在學習他們教學藝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於是,我開始了“追課”之旅。

我像粉絲追蹤偶像一樣,鎖定這三位名師的課,找來課堂實錄、教學錄像,反覆研究。凡是有他們參與的教學觀摩活動,無論公費還是自費,我幾乎一場不落。

這幾位名師的教學實錄,我幾乎每一節都抄過至少一遍——至今,我的書房裡,還藏著近十本他們的課堂實錄。有的課,我甚至能一字不漏地背下來。

研究他們的實錄或錄像,我有兩個絕招。

一是微格研究。從“導課藝術”、“問題設計”、“理答技巧”、“朗讀指導”、“課堂激勵”、“讀寫結合”、“結課藝術”等維度,歸類研究,提取策略。

二是還原研究。試著將名師的課堂實錄還原成教學設計,再在“教學設計”的邊上,寫出“設計意圖”。就這樣,實錄——設計——理念,一步一步逼近名師教學設計的內核。現在想來,研究名師實錄的過程,實際上相當於練習書法的“讀帖”。“讀帖”久了,寫字就有了心得。教書亦然。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漸漸積累了幾百個經典課例或片段。幾位名師的課堂藝術,彷彿移植到了我的身上。無論是家常課,還是公開課,我常常能比較好地駕馭。我深知,這主要得益於,我在研究他們的過程中,獲得了“緘默的知識”(伽達默爾語)。這種“緘默的知識”,是教學能力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有意識地嘗試走與崧舟先生不同的路子,慢慢地,我的教學有了自己的風格,也逐漸獲得了同行的認可。和三位我素來仰慕的前輩名師一起上課的機會,也逐漸多起來。上課、聽課之餘,我常常見縫插針地向前輩們討教。我在前輩們的耳提面命和諄諄教誨中,獲益良多。

從兼收幷蓄的聽課,到鎖定目標的追課,慢慢地,我找到了自己。

“磨課”四部曲:聽課-追課-曬課-裸課

曬課:敞開自我

“醇境”抵達“化境”的路,很長很長,需要日不間斷的“精進”。在磨課的過程中,因為渴望“精進”,我曾經歷過一段“聲名狼藉的日子”。

2004年5月初,網友“觀棋不語”,將我剛在“西湖之春”上的《詹天佑》實錄轉到了“教育在線”論壇。我期待中的“如潮好評”遲遲沒有出現,等來的是卻是“聲名狼藉”。帖子裡各種截然不同的聲音紛至沓來,褒少貶多,語氣尖銳!更有極端者,甚至用上了“吐”、“狂吐”、“刪”等詞語。

跟貼中,有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深思(作者朱煜先生,曾對我的《詹天佑》一課有過尖銳的批評)。

張老師:

您好!

……

您說自己的課堂實錄引起了一場風波,我覺得這不是風波,而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討論。它說明關注語文教學的人越來越多了。這是好事。您的成績有目共睹,您的聲譽更不會因為討論而受到影響。相反您和討論者都會因為討論和成長進步,您說是嗎?

……

讓我們攜起手來,拋開無用的喧囂,收集智慧的火花,一起前行如何?

順頌教安

朱 煜

6月6日

朱煜的留言,深深地觸動著我。他的話,讓我浮躁的心逐漸變得澄明。很多時候,我們往往認識不到一己之侷限,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自己,且以為自己總是正確的。叔本華說“人常常自我陶醉,正如一隻狗認為狗最好,牛認為牛最好。”如果一個人老認為自己真理在握,那麼他和牛以及狗又有什麼區別呢?

想至此,我便決心不再“做牛做狗”,迅速調整心態,以開放的姿態接納各種聲音。我把“教育在線”和“人教論壇”對《詹天佑》一課的評論逐一下載下來,並認真閱讀、思考。2005年10月,我在北京演繹的《詹天佑》(第二版)的幾個亮點,就脫胎於網友們的建議。

此後,我主動將近年來的上所有課都“曬”在網上。也許,你會擔心,這樣“曬課”,不怕被更多的人“罵”嗎?我想,一個經常上公開課的教師,總是免不了要面對大眾的評價。哲學家唐君毅先生說過“一人在臺上演講,臺下有一百聽眾,即可有一百個譭譽之網,將套在此講演者之頭上……一人名滿天下,他即存在於天下一切人之是非譭譽之中。而一個歷史上的人物,他即永遠存在於後代無限的人之是非譭譽之中”。一個理性的教師,應該客觀看待“譭譽”。讚譽,容易讓人沾沾自喜,詆譭,則藏著“精進”的契機。

“磨課”四部曲:聽課-追課-曬課-裸課

裸課:超越自我

小語界,於永正、支玉恆、賈志敏等少數幾個大家的課,可以稱為“化境”。在他們的課堂上,我們經常領略舉重若輕、隨心所欲、信手拈來的風采。他們擁有把握稍縱即逝的生成機會的能力;他們具備把學生錯誤的回答稍加點撥就使他們恍然自悟的妙招;他們練就了引領孩子經由“山重水複”走向“柳暗花明”的本領。在他們的課堂上,我們才領略到什麼叫“返樸歸真”,什麼叫“水過無痕”。

我曾問及這些前輩,你們的近年來的課寫不寫教案?我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的——不寫教案!

我曾問及這些前輩,你們最近的課經過幾次試教?我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的——不試教!

那麼,是不是他們不備課?不是,他們恰恰是非常用心地備課的。支玉恆老師備課,讀一遍,就把課文反扣過來,捕捉文本的第一印象;於永正老師備課,把“工夫”花在“功夫”上——反覆練板書、練朗讀、練批註。賈志敏老師,小學階段的幾乎所有名篇,都能倒背如流。

我明白了,這些名師不是不備課、不試教。他們是在“用一輩子備課”(蘇霍姆林斯基語),用一輩子試教。用最真誠的姿態,上最真實的課,是他們的風骨。在他們的課堂上,你聽不到行雲流水的語言,看不到熱熱鬧鬧的場面。更多的,是他們融在學生之中,和學生一起享受語文。這樣的課,於我們也是一種享受。

不知道從哪天起,我給自己下了個死命令——從今天起,我的任何課,不再試教。朋友們戲稱,我開始了“裸課”。

確實很形象!上課,就要把一切偽裝和事先的排練去掉!這不是託大,也不是自負,更不是不愛惜名譽。用最真實的課堂直面聽課者,讓公開課迴歸常態——這,就是我“裸課”的唯一動因。

每次首上某節課,我總是莫名的興奮(當然也帶著一絲絲緊張和期待),彷彿前往某地探險。上完課,常常,會有意外的驚喜。當然,也常常會有料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因為,課沒有經過事先的演練和試講,不知道哪個環節會出什麼狀況。可是,可是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公開課當做“研討課”,而不是“示範課”,那麼,我們就不必太多計較某一個環節“不夠完美”。就像季羨林說的,“不完美就是人生”,真實的家常課,也是 “不完美”的。“不完美”,會帶給上課者和聽課者共同的思考——如何抵達“完美”;“不完美”,才會讓你在備課之前,用更多的時間去琢磨;“不完美”,才會激勵你花更多的時間,“用一輩子去備課”。

拋棄“完美”,在“裸課”中超越自我。這,就是我目前的狀態。我知道,我這一輩子很難抵達“化境”。然,“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