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福特,關廠、裁員過“寒冬”,還有得救嗎?

早在11月26日,通用汽車為了加速公司轉型的進度,宣佈了一項大規模的瘦身計劃,準備裁員1.4萬名,並暫時關閉北美地區的5家以及2家北美地區以外的工廠,這讓企圖把汽車製造業帶回美國的特朗普非常生氣。

12月4日,彭博社報道稱,美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福特因未來重組需要,將全球裁員2.5萬人。

12月10日,福特中國對外發布消息,現任福特汽車大中華區市場和銷售副總裁、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總裁李宏鵬即將離任,至於原因嗎,也是因身體及家庭原因提出辭呈並獲批,此時,離福特汽車宣佈陳安寧迴歸福特的時間不足兩個月。


百年福特,關廠、裁員過“寒冬”,還有得救嗎?

關廠、裁員手段為什麼那麼受歡迎呢,畢竟這是卡洛斯·戈恩拯救連續7年虧損的日產汽車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一系列的節流措施來控制成本,成為廣大車企紛紛效仿的對象,但在高度民主的美利堅,福特想要依樣畫葫蘆,恐怕是沒那麼容易的。

在美國,工會的權力是相當高的,而且美國汽車聯合工會已經向媒體透露:“我們的成員,福特一個都別想裁。”

福特經歷了什麼?

作為美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福特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世界上第一條流水線開啟了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加速了汽車的平民化,曾經的輝煌使其得到快速發展,不過最近兩年時間裡,福特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是越來越小,銷量也是持續下滑,除了大環境影響外,過慢的新車引入速度相信是最大原因之一。


百年福特,關廠、裁員過“寒冬”,還有得救嗎?

2012-2016年是福特在華的快速增長期,這得益於福特曾於2011年發佈了“1515計劃”,在歷經2008-2012年只有蒙迪歐、福克斯和嘉年華三款家轎的產品停滯期後,福特在SUV火爆的中國推出了翼虎、翼博、銳界等三款SUV,還有中國特供車福睿斯,也是如今的銷量當擔,2014年更是首次在華銷量突破百萬輛。


百年福特,關廠、裁員過“寒冬”,還有得救嗎?

雖然說裁員不是萬能辦法,但是對於此時此刻的福特而言也許是最好的辦法了,據乘聯會提供數據顯示,11月長安福特銷量較去年同期下跌70%,僅為2.4萬輛,前11月長安福特累計銷售35.9萬輛,同比跌幅達到51%,連美國這個根據地銷量同比也下降6.9%至19.6萬輛。

不出意外,照推算長安福特的年銷量會少於50萬輛,與2017年福特累計在華銷量119萬輛的成績相比幾乎減半,而且根據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報,福特在華虧損3.8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盈利1.02億美元相比,淨利潤掉了差不多5億美元。

不看重本土化進程

其實福特不僅在中國市場經歷困局,在北美、歐洲等核心市場也經歷全方位的滑鐵盧,福特揮起大刀把北美的轎車業務給砍掉,只保留Mustang(野馬)和即將推出的Focus Active旅行車,將重點放在盈利能力強的SUV和皮卡上面,出於盈利的目的在福特CEO韓鎧特看來,這樣可以讓福特汽車健康業務得到持續的輸血。


百年福特,關廠、裁員過“寒冬”,還有得救嗎?

不過在中國,轎車市場份額佔比可要比SUV多出不少,加上受限於政策的皮卡目前在中國市場份額甚少,福特的產品相對於其他合資品牌是比較少的,在2016年後福特又陷入產品休眠期,在本田、豐田、大眾不斷往細分市場投入新車的時候,福特還是在“啃老本”,而且車型改款換代速度慢,曾與雅閣、邁騰、凱美瑞並駕齊驅的蒙迪歐,也被踢出了主流B級車陣型。


百年福特,關廠、裁員過“寒冬”,還有得救嗎?

新能源車是中國汽車市場這幾年的風口,國內自主品牌快人一步搶先佈局,雖說合資品牌會稍微慢點,但也不會像福特這麼離譜,直到2017年11月,才引入中國的首款新能源車型新蒙迪歐插電混動版,相對於其他合資品牌是非常滯後的,按照正常的產品研發和投產的速度,福特最少也要兩三年後才能推出有足夠競爭力的產品。

畢竟中國這麼大的汽車市場,想要站穩腳和獲得不錯的銷量,就得不斷推出適合國人需求的車型才行。

某變

為了更重視中國消費市場,福特汽車把老將陳安寧請回來,空缺了9個月的福特中國區總裁終於有人選了,這個曾為奇瑞成功構建正向研發體系,還有推出多個汽車平臺的男人,被授予重任拯救福特,福特中國全面升級成為獨立業務單元,並直接向公司全球總部彙報,福特中國將迎來重大改革。


百年福特,關廠、裁員過“寒冬”,還有得救嗎?

去年8月份傳出眾泰與福特將合作成立新能源生產車企,雖然聽起來有點“門不當戶不對”,但也是福特未來的重要佈局之一,第一個是能解決福特在中國的新能源積分問題,雖然眾泰燃油車有點不溫不火,但是在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一度超過15%,積分還是比較富裕的,與江淮大眾極為相似,而且還能順利鋪開自己的新能源車之路。


百年福特,關廠、裁員過“寒冬”,還有得救嗎?

而且福特還豪賭了一把,將自己的未來押注在自動駕駛上,40億美元也是目前車廠陣營中宣佈的對自動駕駛最大的一筆投入,今年7月份,福特汽車宣佈成立自動駕駛汽車子公司,緊接著,又和百度宣佈將啟動為期兩年的自動駕駛聯合測試項目。

此前,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表示將與福特汽車聯盟,未來將使用福特北美工廠進行生產以拓展其北美市場,並幫助福特品牌開拓歐洲市場,達成雙贏,也不乏福特和大眾合作開發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的可能性,車市寒冬下不少車企選擇抱團,福特也不例外,建立更多合作關係更利於未來的發展。

總結:人才本土化邀請陳安寧迴歸福特擔任中國區一把手,加速福特中國市場的變革和發展;攜手眾泰構建在華新能源車佈局;豪賭自動駕駛孤注一擲,福特汽車在電氣化、自動駕駛和智能出行領域都已經開始加速佈局。

而在中國的“2025計劃”也在緊密展開著,隨著陳安寧等眾多經驗豐富的高管加盟,及時調整戰略,相信福特汽車能很快走出低谷,也能推出更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車型,無論是銷量還是地位也能緊追豐田、大眾等主流合資車企,雖然這些短時間不能實現,但最起碼不是一個燙手山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