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銷量28年來首次下滑,車市全面迎來“寒冬”

今年的中國車市猶如現今的天氣一樣,逐步進入寒冬,就連傳統旺季“金九銀十”也未能拉動增長,出現了20%的左右的下滑。


國內汽車銷量28年來首次下滑,車市全面迎來“寒冬”



目前乘聯會做出了預測,預計2018年汽車銷量為2820萬輛,同比下降2%,乘用車銷量2350萬輛,同比下降幅度在2-3%左右。2018年車市年度負增長“板上釘釘”,也就意味著中國車市將出現自1990年以來,首次年度銷量下降,成為28年來“首降”。同時,提前預測了2019年乘用車增速為1%,全年汽車增速“零增長”,與2018年銷量基本持平,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樓市火爆制約汽車消費


三四線城市火爆的樓市,透支了居民消費力,特別是價格敏感的西部車市,汽車消費受到明顯壓制。面對車市“寒流”汽車廠商壓力巨大,降價促銷一浪高過一浪,自主品牌普遍受到嚴重衝擊,合資品牌也難獨善其身。

國內汽車銷量28年來首次下滑,車市全面迎來“寒冬”


2018年1-9月,全國汽車銷量2049.06萬輛,同比增長1.49%,增速回落2.04個百分點,降至冰點。10月國內市場持續低迷,跌幅較9月會更大,根據乘聯會數據,截止10月26日前四周銷量數據,月度批發銷量降23%,零售銷量降25.6%。乘聯會預計,10月國內乘用車整體銷量跌幅將達到20%左右。

四成經銷商處於虧損狀態


雪上加霜的是,在銷量下行的同時,經銷商庫存水平也達到歷史高點。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6.9%,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為三年來最高,這是今年第10個月庫存預警指數超過警戒線。

國內汽車銷量28年來首次下滑,車市全面迎來“寒冬”


面對持續的庫存壓力,經銷商價格指數下降,價格戰悄然開打,不少經銷商新車業務已出現價格倒掛現象,甚至某些豪華品牌也不例外。全國只有32.8%的汽車經銷商處於盈利狀態,有26.7%的經銷商持平,而40.5%的經銷商明確表示處於虧損狀態。

國內汽車銷量28年來首次下滑,車市全面迎來“寒冬”


車市下跌幅度空前、庫存預警指數空前,車企與經銷商接下來將繼續負重前行,今年全年出現銷量負增長几成定局。此前在跌跌不休的情況下,國內乘用車在9月首次出現了累計銷量負增長。數據顯示,今年1-9月國內狹義乘用車終端累計銷售1617.89萬輛,同比下降0.6%,而10月近20%的下滑必將進一步拉大整體跌幅。

車企兩極分化,“淘汰賽”拉開序幕


市場萎縮,對於部分研發和實力落後的車企產生巨大影響,開始逐漸被市場“拋棄”。資源向注重品質造車的領先企業集聚,自主品牌銷量冠軍的吉利汽車前10月銷量為1265844輛,增速依然高達33%。廣汽豐田10月銷量55520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67.1%。今年1-10月累計銷量約477400輛,已超越去年全年銷量,同比增長28.2%。品牌淘汰賽已經開始,質量與技術是品牌持續發展的兩大法寶。質量、性能、口碑較差的品牌銷量極具下跌,領先者市場份額更高了。對產業本身來說,長期的優勝劣汰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