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提前進入“寒冬”期了?

關注車市的人應該都知道“金九銀十”這個名詞,就是指九月和十月,這兩個月本是車市的旺季,但是今年似乎出了些狀況,出現了近些年來罕見的低迷期,似乎在傳達出中國車市進入了“寒冬”的信號。


車市提前進入“寒冬”期了?


今年9月國內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3.2%,創造了自2012年1月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這也是今年連續第三個月同比下降。而10月車市的銷售情況並未見好,因此今年的“金九銀十” 可謂是史上水分最大的了。

前段時間,各大車企廠商都紛紛交出了今年第三季度的成績單,原本應該是一年當中銷量最輝煌的“金九銀十”,卻黯然失色,往年的風光顯然已經不在,國內汽車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銷量瓶頸,提前進入“寒冬”期。


車市提前進入“寒冬”期了?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2016年9月乘用車銷量達到221.5萬輛,同比增長30.4%;2017年9月乘用車銷量達到230萬輛,同比增長3.4%;而2018年9月乘用車銷售僅為190.5萬輛。今年9月國內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3.2%,創造了自2012年1月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這也是今年連續第三個月同比下降。

與前幾年高歌猛進的汽車市場相比,今年的車市不增反降的現象實在是有些太過於反常了,就連在國內非常火熱的SUV車型的銷量也開始大幅度下滑,9月的銷量僅為80.3萬輛,同比下滑14.5%,之前火熱的SUV市場彷彿被破了冷水... 而MPV的銷量更是隻有13.3萬輛,跌幅高達16.3%;相對比較穩健的轎車銷量為96.9萬輛,但是跌幅也達到了11.6%。


車市提前進入“寒冬”期了?


自主品牌的銷量明顯吉利汽車在9月份也出現了倒掛,1—9月,吉利集團累計銷量為113.69萬輛,同比增長37%,但9月單獨僅增長14%,其遠低於年度增幅;環比更是出現了銷量1%的下滑,其核心車型轎車帝豪以及SUV博越均出現了20%的同比下跌。

其他自主品牌則更加慘淡:長安集團,9月汽車銷量為17.73萬輛,同比大幅下降32.35%,1-9月,累計銷量為164.76萬輛,同比下降19.95%;上汽集團,9月銷量達到61.07萬輛,同比下降8.20%;江淮汽車,9月銷量達到3.47萬輛,同比下降16.14%,1-9月份累計銷量36.16萬輛,同比下降5.53%;最慘淡的當屬海馬汽車,9月份的銷量只有4380輛,同比大幅下降53.61%;1-9月累計銷量為5.60萬輛,同比下跌43.34%,前景頗為堪憂啊!

當然銷量下滑不僅僅只是自主品牌的車型,福特中國的業績也相當慘淡,在近日公佈的銷量中,9月在華銷量同比暴跌43%,其中,江鈴汽車銷售同比下跌15%;進口福特汽車銷售環比下跌16%,今年迄今為止下跌15%,今年車市的“金九銀十”可謂是全體遇冷啊~

那麼導致這次遇冷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在2017年的時候,我國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優惠幅度由上一年的減半變為減少25%,當年車市增幅低至3.04%。而之後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在2018年則完全取消,所以在2017年末就出現了小排量汽車提前購置的現象,那些本來打算18年購買小排量汽車的消費者為了趕進優惠政策提前購置了,這也導致2018年汽車需求的減少,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取消給今年車市帶了非常大的打擊。


車市提前進入“寒冬”期了?


其次,今年我國GDP的的同比增幅是呈現下降趨勢的,國內的燃油價格卻不斷上升,95號汽油已重回“九元時代”,連續高漲的油價讓燃油車車主受到了用車成本大幅度增加帶來的壓力,也讓持幣觀望者繼續選擇觀望...


車市提前進入“寒冬”期了?


中美貿易戰的不斷摩擦,使得一部分美國產的車型稅率不斷提升,雖然有些車企承擔了其中增加的稅費,但是這些錢終歸還會算在消費者的頭上,市場終端優惠勢必會減少,這對增長乏力的汽車市場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即將推行的國六排放政策,由於原本計劃2020年才推行的國六排放政策提前到了2019年,有些城市已經發布了明確的時間,而也有一部分城市尚未公佈具體實行的日期,這就會使原本計劃購車的消費者選擇持幣觀望,等待政策明確後再選擇購買,並且會選擇國六排放的新車,而那些國五排放的老車型則只能靠大幅優惠來清倉了。


車市提前進入“寒冬”期了?


當然,即使沒有上述這些負面因素,我國汽車市場銷量大幅度增長的時代也已經成為過去時了。2017年,我國新車銷售超過2900萬輛,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與此同時,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17億輛,呈現飽和狀態,低增長恐怕會是我國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常態。

對車企而言,則需保持冷靜,市場遇冷更多的是需要企業進行反思,進行產品的升級改進,順應時代的發展去研發出更加貼近消費者日常需求的車型,車市的寒潮並非是壞事,其有利於淘汰落後的企業,使整個行業變得更加積極向上,在“寒冬”中才能檢驗企業的真正實力,達到優勝劣汰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