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儘管十月也是是中國車市傳統銷量旺季,但由於有9月份12%大幅下滑做“鋪墊”,人們對於十月銷量繼續走低已經做足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根據乘聯會數據統計,10月全國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201.95萬輛,同比下降12.7%。其中轎車批發銷量100.89萬輛,同比下降8.6%;SUV批發銷量87.17萬輛,同比下降15.4%;MPV銷量13.89萬輛,同比下降23.3%。

相比其他細分市場,轎車市場是降幅最低的,同時也是中國品牌做得最差的,因為畢竟就目前而言,中國轎車市場依舊是合資品牌的天下。縱觀10月自主轎車銷量,能夠月銷破萬的僅5款車型;銷量排名前50的車型能實現同比增長的也僅有13款車,而在這13款產品中新能源產品就佔據8款,在車市“寒冬”之下,新能源汽車成為了為數不多能夠溫暖中國汽車產業的“火把”之一。

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曾經被譽為“自主轎車遮羞布”的帝豪居然出現了24.7%的高降幅,被北汽新能源EC系列超越,丟掉了曾經牢牢把持的自主轎車冠軍寶座。除帝豪外,吉利其他轎車產品也紛紛下滑,若不是繽瑞橫空出世,那吉利近年來一直維持的月銷量連續上漲的記錄怕是要就此作古了。

接下來讓我們詳細瞭解一下自主品牌轎車10月份銷量表現(TOP50):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北汽新能源EC系列車型10月份爆發式增長著實令人吃驚不小,不過就目前來看這種暴增多少有些“意外”,猶記今年5月份EC系列也是迎來了一波暴漲,銷量突破了12000臺,然而6月銷量卻迅速跌至只有個位數。這也是因為北汽新能源有一部分銷量要依靠租車機構、或出行公司等機構組織的大訂單,就像某位北汽新能源負責人說的那樣:“乾電動車的銷售都有個體會,有的時候要麼不開張,開張就夠吃半年。”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雖說北汽新能源EC系列能奪冠是有些“意外”的成分,但是帝豪自身銷量大幅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下滑主要有兩點原因,1是面對不景氣的市場大環境,強如吉利也不能完全擺脫負面影響;其二則是目前自主轎車競爭也著實激烈,諸如長安、奇瑞、廣汽乘用車等企業都加大了在轎車領域上的投入,這次帝豪的“滑鐵盧”也算是為今年出盡風頭的吉利提了個醒,馬上就到年底了,吉利卻離自己訂下的158萬輛銷量目標差著30多萬輛,後兩個月得加把勁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在中國品牌轎車中,能夠完成垂直換代的車型寥寥無幾,而逸動正是其中之一,這足以說明這款車型上的技術積澱以及在消費者心中的口碑。換代之後的逸動也的確沒讓外界失望,尤其是最近兩個月的銷量增長極為迅猛,若能延續這種勢頭,將帝豪掀下馬也不是沒可能的事,畢竟作為一個老牌自主車企,長安汽車的軟硬實力都不輸吉利。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10月份除了遠景X3和剛推出沒滿一年的新產品外,吉利汽車所有產品銷量均開始下滑,帝豪GL的銷量下滑和帝豪一樣,“黑鍋”都應該推給大勢和競爭。而除了外部競爭外,就連新推出的繽瑞也“拐”走了不少帝豪GL的潛在消費者,被自己人如此“捅一刀”,此時的帝豪GL應該“欲哭無淚”。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儘管幾乎全線產品銷量下滑,但在自主品牌轎車中,吉利毫無疑問仍然甩了其他企業一大截,銷量TOP5中佔據3席。在2018中國市場學會(汽車)營銷專家委員會年會上,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分析市場大數據時曾指出在車市“新冬態”之下,8萬塊以下的車是下降最為明顯的。而在該價位細分市場表現如此低迷之際,遠景依然穩定破萬,銷量僅微跌3.2%,不得不說這其實也是一種成功。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繽瑞之於吉利相當重要,若沒有繽瑞“橫空出世”斬獲了7000+銷量,那10月份吉利也就要陷入負增長的局面了,這是已經習慣了高增長率,一路領跑的吉利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隨著小型車細分市場的不斷萎縮,曾經獨領風騷的寶駿310開始了連續下跌。若上汽通用五菱再拿不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這款巔峰時月銷破3萬的昔日“霸主”或將跌出中國品牌轎車銷量前十。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對於一個相對“年輕”的品牌來說,啟辰D60的銷量表現已經稱得上優秀了,在面臨帝豪、逸動、艾瑞澤5等諸多“江湖大佬”的競爭中,啟辰D60和軒逸一致的“三大件”的確讓這款車多了不少底氣。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新一代艾瑞澤5艾瑞澤EX已經在10月份上市了,目前艾瑞澤5已經處於產品生涯末期,還能賣出6000+已經值得滿意了,不知道強化重生之後的艾瑞澤EX能否和換代之後的逸動一樣威脅到帝豪的“霸主”地位呢?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車是好車,銷量表現也一直穩定在7000輛左右,只不過上汽名爵對這款車的營銷有點“用力過猛”了,時不時做出一些“讓MG 6插電混動版和寶馬320比百公里加速”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營銷活動。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車市低迷之下,新能源車卻能保持高速增長,成為了中國車企在“寒冬”中可以取暖的“火把”。而華泰EV160憑藉高達171.6%的超高增長率,一舉躍升為10月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銷量排行第二的車型,僅次於“開掛”的北汽新能源EC系列。不過對於華泰這家企業的銷量數據,外界一般是持懷疑態度的,畢竟華泰的數據造假是出了名的。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eQ電動車最值得稱道的還是其超高的性價比,在分時租賃市場,eQ電動車大放異彩,成為了smart的第一廉價替代選擇。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在燃油車領域,微型車細分市場已經榨不出多少油水了,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微型車細分市場還處於“青春期”,多款諸如江鈴E200的車型正在高速佔領這個細分市場。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若論新能源,比亞迪在技術上是當之無愧的“領軍人”,不過電動車的技術堡壘並不像內燃機那麼複雜,隨著吉利、傳祺、上汽等企業在這方面投入加大,比亞迪的技術領先優勢也在被不斷縮小,如何讓e5等車型繼續“統治”比亞迪最擅長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是擺在這家企業面前的最大問題。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在使用了全新的動力總成後,新一代IEV系列的續航普遍都能夠超過300Km,里程提升收穫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再加上全國各地共享汽車、分時租賃帶來的大量訂單,江淮IEV系列銷量一直穩步上升。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在寶能賦能觀致後,觀致3得到了一大筆訂單,這也讓這款車銷量有了穩定的保證。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此前北汽新能源的銷量結構一直飽受詬病,被外界抨擊“只會賣低端EC系列車型”,不過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發展擴張,北汽新能源EU系列的銷量也扶搖直上,為了解決其產能問題,北汽新能源甚至讓北京汽車當起了自己的“代工廠”,讓原先生產全新紳寶D50的部分生產線轉而生產EU系列。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隨著市場整體吃緊,上汽乘用車榮威品牌旗下諸多“網紅”也開始活力不在,i6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在原先RX5走紅之際,上汽榮威也將互聯網汽車概念引入到轎車之中,可一直沒能像SUV領域一樣大紅大紫。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雖然推出不到1年,還沒有同比變化數據,但是傳祺GA4比起前幾個月5000+的銷量,的確是已經開始走低了,而隨著傳祺GA4的逐漸失速,廣汽乘用車此前提出來的“轎車復興計劃”恐怕也要暫時擱置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相比秦,秦PRO的確是驚豔太多了,儘管比亞迪一直強調秦和秦PRO是兩個系列產品,可是隨著消費升級趨勢的不斷進行,隨著秦PRO的產能爬坡完畢,未來等待秦的可能只有逐漸淡出這一條路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全新紳寶D50(EU系列)是北汽紳寶為北汽新能源代工的EU系列產品,若拋開這部分銷量,本就處於銷量低谷的北汽紳寶品牌在車企銷量排名上還將再降好幾名。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自主品牌在轎車領域本就處於劣勢,而在更看重品牌力、產品力的中級轎車市場,自主品牌就更難以發力了,即便是目前自主品牌最強者吉利旗下的博瑞依然如此。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好容易“熬死了”知豆D2,卻又冒出個江鈴E200,寶駿E100不知何時才能在微型電動車市場稱王。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若早拿出這樣的銷量表現,紅旗也就不用為3萬輛銷量目標而發愁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10月10日正式上市,21天就賣出3010輛,艾瑞澤GX如此銷量表現也算是值得滿意了。不知道這款車走入正軌後能否和繽瑞一決高下。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上汽集團副總裁、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王曉秋在這款車上市後曾說過:“做榮威i5的時候,是我唯一一次對某一個團隊說如果做不到目標,年底全部下崗,一個不留。”從這大家可以看出這款車承載著上汽乘用車多大的期望,至於最終那個團隊是否會全員下崗,還得看市場反饋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這款上個世紀末就存在的日系“神車”能活到今天已經實屬不易,不過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市場“過冬”,無法吸引新一代消費者的北斗星估計也快壽終正寢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榮威Ei5也算開闢了國內電動旅行車市場,不過面對目前國內旅行車市場的低迷,不知榮威能拿出什麼更好的辦法?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以榮威360的資歷和目前的銷量表現來說,這款車目前只能算是“發揮餘熱”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考慮到宋MAX和唐的良好銷量表現,這款搭載了同樣設計語言的秦Pro在未來產能爬坡完成後或將成為自主轎車領域的又一“爆款”。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在新能源行業如此景氣的時候,找到一款銷量走低的車型的確是不容易。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睿騁CC就像紳寶D50,承擔著集團上下無數的期望,最終卻泯然眾人。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如今能賣的出去的基本都是奔奔EV,至於燃油版奔奔,早就無人問津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在這個時代兩廂車不好賣,想徹底振興這個市場,光靠一些花裡胡哨的營銷是沒用的。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銷量愈發慘淡,一代“神車”或就此淪落。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北汽自主2.0時代的開山之作,曾經承載著北汽集團上下無數的希望,不過從目前的銷量表現來看,實在是辜負了太多人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就像秦一樣,雖說和秦Pro是兩個系列產品,但是風頭的確都被秦Pro搶走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以性能作為賣點,奈何北汽的渠道卻不斷下沉,難道北汽認為二、三線城市消費者真的會在乎薩博動力基因麼?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這名字乍一看還以為是電動車呢。E3上市也將近一年了,銷量卻還是這麼慘淡,而且還經常賣一陣停一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看來這款車的市場需求真的一般。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和H5一樣,若早拿出這樣的銷量表現紅旗也就不會這麼發愁年底達不到目標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隨著昌河A6、Q7等車型的推出,昌河開始在這個消費升級的時代開起了歷史的倒車。靠做名字+外觀都充滿山寨的產品博眼球,這是眾泰十年前就明白的道理,不知道為何昌河卻剛剛領悟,但是現在就連眾泰都已經逐漸摒棄抄襲,開始走原創之路了,昌河抄的是不是晚了點?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在前幾個月吉利如日中天增幅驚人時,金剛這款車就一直賣不動,如今吉利已經全線下滑了,金剛自然不會例外。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一款已經停產的車不知道為什麼到現在還有斷斷續續的銷量曝出來,可能是以前壓庫壓的實在太多了,經銷商到現在都還沒消化完。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這款車已經“到日子”了,隨著全新悅翔的推出,悅翔V3就可以光榮退休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上市之初市場好評不斷,未來這款車或將成為吉利全新增長點。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這款車現在也只能在2、3線城市才能偶然看到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同路盛E70,這款車早已在官網下架,估計現在經銷商正在揮淚大甩賣中吧。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隨著燃油車上的節節敗退,東風風神也開始在新能源領域發力了。雖然月銷量不到900輛,可這已經是東風風神在轎車領域的最好表現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東風風行旗下的轎車“獨苗”,從目前銷量走勢看,這根苗也快折了。

帝豪下滑痛失榜首 “寒冬”之下取暖還得靠新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