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濟年年攀升感覺身邊的朋友卻都負債?你身邊的朋友負債了嗎?

青年才俊55432381


第一個問題,有以下三點:

1、 不可忽視的財商教育問題

信用卡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每個人都知道信用的重要性,而中國信用卡發行只是效仿美國,但是對於年輕人的理財教育嚴重缺失。雖然很多人也認為信用很重要,但是在消費慾望與攀比心理面前,是一種失控的狀態。

另外,刷卡消費會給人一種幻覺,就是感覺自己好像沒有花什麼錢,但是當小費賬單來臨的時候,就已經不知所措了。年輕人大多數自控能力不足,互聯網上各種的打折優惠刺激,非常容易衝動消費。雙十一期間已經報道過多次,一個年輕人當天能購買上萬元的商品。這都是在透支未來的行為,而且也意識不到自己是否能夠承受,只是當時感覺需要而已。

2、 虛榮心與攀比心,讓自己步入深淵而渾然不知

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輕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花唄,京東白條等網絡借貸的風靡,也為年輕人提前消費和透支未來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信用卡更成為先享受後受罪的便利神器。用明天的錢,成就今天的夢想,成為當下十分新潮的消費觀念。但也為未來埋下了隱患。

3、 身心俱疲,為利息打工

這或許都是當下年輕人的生活常態,工資還沒有發,已經把未來的錢透支完畢了。中國現在的實體經濟發展緩慢,但是人們的消費水平卻在不斷的提高,那麼那些錢從哪裡來呢?淘寶天貓雙十一的銷售收入一直在攀升,那麼多年輕人的錢來自於哪裡呢?

現在各大銀行每年的信用卡發行量都在增加,現在自己手裡沒有兩張信用卡,估計就要被朋友說OUT了。年輕人超前消費的觀念是形成了,但是又有誰考慮過後果呢?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揹負著一定的債務,只能讓人疲於奔命。或許有人會說,他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欠賬是自己活該,但這樣的結局真的只是年輕人的責任嗎?是誰為他們提供了可以犯錯的溫床?

就像父母溺愛孩子一樣,孩子最後脾氣暴躁,虛榮心攀比心重,最後都要怪自己的小孩不爭氣一樣,是這個社會為這些年輕人提供了透支未來的機會,最後所有的壞的結果都讓他們自己承擔,這或許就是最真實的現實。

第二個問題,現在就身邊的朋友而言,確實有很多負債的,有創業失敗的,有揮霍無度的,有dubo的,總結:要提高自我的自制力,不要盲目去攀比,不要過度去把未來的錢透支消費。



百事可樂隨


沒有不負債的,有車貸、房貸!


冰藍月吟


首先,國內的環境下負債並不一定是壞事,看你負債的類型,如果說你是房貸,那恭喜你已經上車了。之前回答過房貸的問題,有個觀點是房貸可能是普通人一生能加的最大槓桿,從中長期的利率來看,房貸的利率無疑是最划算的了。這裡不去探討房價未來走勢的問題。

第二,題目提到經濟年年攀升,實際上從2014年後,大部分普通人的收入增長幅度是非常小的,注意這裡說的是大部分,你非要說你過去幾年收入增長了幾倍,那也沒什麼好說的。在個別前沿耀眼的行業裡,收入增幅無疑是非常大的,比如程序猿們。但即使程序猿這個群體也是有大量的基層員工,而且是比較青春飯的工種。所以就是很多行業今年的發展或者這些行業裡面的人群收入增幅並沒有這麼大,尤其對比大類的房價。

當然收入增幅小,並不一定就會有負債。那麼如何導致的看似很多人負債了,那就是所謂的80 90 後都已經到了而立之年,房子、車子、孩子成了家庭支出的最大部分,而這些都是剛需,全款買房子的應該不多吧。

第三,消費觀念的改變。從目前比較主流的花唄和白條的使用量能看出來,花唄的用戶60%是90後,近些年提前消費的風氣,使得消費貸款急劇增加。更宏觀點的數據,2018年我國住戶部門(居民家庭和個人)貸款餘額為47.9萬億,同比增長18.2%,其中短期消費貸款佔總貸款比例為18.4%,僅次於個人房貸。

投資或者理財的損失且不多說。

對於我們普通人,控制好現金流,做好規劃、理性消費,做好個人和家庭的防護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