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乘用車銷量繼續下滑“寒冬”才剛剛開始

11月乘用車銷量繼續下滑“寒冬”才剛剛開始


11月,隨著立冬的到來,我國正式進入冬季。雖然現實中的冬天才剛剛開始,但我國車市卻已在寒冬中掙扎了太久太久,從最新出爐的11月銷量數據來看,我國車市仍未擺脫銷量下滑的困擾。


早前乘聯會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193.7萬臺,同比下降4.1%;11月零售環比增長5.1%,相比於2018年11月環比3%的增速,今年11月的走勢稍有改善。今年1-11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同比下降7.9%,降幅較1-10月收窄1個百分點。11月的零售雖有季節性回暖,但仍屬偏弱走勢,主要因素是消費需求不足。


11月乘用車銷量繼續下滑“寒冬”才剛剛開始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11月零售市場表現雖有季節性回暖,但仍屬偏弱走勢。從車系版塊看,中國汽車品牌環比回暖較快,但同比表現仍偏弱;大眾汽車11月銷量再現高峰,一汽-大眾及上汽大眾11月零售銷量超40萬輛。另外,日系品牌年末走勢相對穩健,這源於近期經濟走勢不強,人們本著“過日子”的想法更多選擇日系品牌轎車而非國產SUV產品,就像美國在經濟不濟時皮卡銷量走弱一樣。


11月份,我國三大類乘用車品種中轎車、MPV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下滑,SUV銷量則小幅增長。其中轎車銷量96.3萬輛,同比下降10.8%;MPV銷量12.3萬輛,同比下降17.8%;SUV銷量93.5萬輛,同比增長3.3%。


11月乘用車銷量繼續下滑“寒冬”才剛剛開始


11月新能源車批發銷量再下降 前11月同比增7.7%


根據數據,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7.9萬輛,同比下降41.7%,環比10月增長15%。乘聯會表示,銷量低迷主要是由於6月底補貼退坡帶來的銷售成本大幅上漲,疊加國六插混的短缺的擾動。


其中,11月純電動乘用車批發6.6萬臺,增速同比下滑36%,環比增長30%;其中A級電動車同比增長22%,A00級同比下降70%;限購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緩且低線級市場新車需求相對低迷。


11月乘用車銷量繼續下滑“寒冬”才剛剛開始


11月插混車型批發銷量1.11萬臺,同比下降62%,環比下降4%。


11月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3.2萬臺,同比去年11月增長130%;1-11月累計26萬臺,增速35%。日系混動保持絕對主力地位,並在持續加力。目前,吉利汽車等自主品牌正通過技術合作方式深化微混車型佈局。


1-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92.3萬臺,同比增速7.7%。目前新能源市場仍持續處於退坡後的持續調整期,疊加二手新能源車低價衝擊,同時,也沒有出現去年下半年純電動A00級的持續拉昇情況。在出行企業持續洗牌的大格局下,車型結構或將進一步聚焦於A、B級車型。


2020年車市仍被看衰


在已經到來的12月份,由於存在臨近春節的節前效應,將有利於車市零售加速回暖。“抑制2019年車市增長的重要因素是入門級的低迷,這也是消費信心與消費能力不足的共同影響。但前期積壓的群體有待釋放,因此對春節前的購車也有了更大的潛在用戶群體,需要創造更好的消費環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這樣說道。


11月乘用車銷量繼續下滑“寒冬”才剛剛開始


而對於即將到來的2020年,業內對車市走勢的看法並不統一,但主體判斷是國內車市仍無法擺脫負增長。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看來,國內汽車市場明年會繼續探底,後年有可能會出現復甦的信號。她認為國內車市正在經歷週期性的調整,2021年或2023年會進入下一輪週期,下個週期的頂點將有望到達年銷3500到3800萬甚至4000萬臺的新平臺。


總結:12月,我國經濟形勢依舊複雜嚴峻,但春節前消費或是首購用戶的集中爆發期,或可推使車市表現較強。誰才能夠傲視2019車市,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