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回應IPO傳聞 目前暫無上市計劃的拜騰將如何應對資本「寒冬」

近日,據外媒報道,拜騰汽車(Byton)CEO兼聯合創始人畢福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公司可能會通過IPO融資來支持其發展。消息傳出後,很多吃瓜群眾也表示了質疑,此前只完成了B輪融資的拜騰,目前總計融資不到60億元,這對於一個造車企業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經表示,沒有200億的資金準備,就別想造車了。如果按照李斌的這個入門標準,拜騰目前恐怕連造車的門檻還沒有邁過,怎麼就能IPO了?

對此,拜騰汽車很快也給出了官方的回應:“拜騰已經啟動C輪融資, 目前相關進展順利。我們目前沒有具體的上市計劃。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拜騰會把上市作為支持業務長遠發展的融資途徑來考慮。”所以說,看熱鬧的群眾還是早點洗洗睡吧,耗費大量的腦細胞來分析這些小道消息的理論可行性,實在趕不上小道消息改變風向的速度。至於還有吃瓜群眾還想知道,拜騰CEO畢福康到底是不是畢福劍的兄弟,筆者也勸大家就不要這麼多慮了,畢竟人家畢福康是土生土長的外國人,不過是和那個畢姥爺同住一個地球村而已。

官方回应IPO传闻 目前暂无上市计划的拜腾将如何应对资本“寒冬”

拜騰汽車雖然也算得上是排名靠前的造車新勢力了,但目前除了曾經在2018北京車展亮相的概念車有點曝光率之外。其他方面的信息,比如項目落地情況、融資傳聞、高層刷朋友圈、量產計劃等等,目前還真的是少之又少,甚至連拜騰汽車的官網,目前也處於無法打開的狀態。這導致外界對於拜騰汽車知之甚少,也難怪拜騰近日出了個融資消息,居然還有人想知道拜騰CEO畢福康和畢福劍的關係了。

其實,拜騰汽車迄今已經獲得了三輪融資,2016年12月,和諧汽車聯合力合汽車、晉亨投資共同對拜騰汽車進行Pre-A輪投資。2017年8月,拜騰獲得包括蘇寧、豐盛控股和南京國資委共計2.4億美元的A輪投資。2018年6月11日,拜騰又宣佈完成由一汽集團和寧德時代牽頭的B輪融資,融資總額達5億美元。要知道寧德時代作為供應商,主動投資造車企業的行為,在在行業內也並不多見。

至於拜騰汽車CEO兼聯合創始人畢福康,曾擔任寶馬集團副總裁20多年,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戴雷,也有著在華晨寶馬、英菲尼迪及東風英菲尼迪擔任高管十幾年的從業經驗。除此外,還有多位來自奔馳、寶馬以及長安汽車等大型傳統車企,出身特斯拉、蘋果及谷歌等行業巨頭企業的人才加盟,保障拜騰技術研發和整車生產品質的同時,還能跟上智能科技發展潮流趨勢。

官方回应IPO传闻 目前暂无上市计划的拜腾将如何应对资本“寒冬”

天眼查顯示,目前拜騰汽車核心成員有22人,筆者注意到他們均擁有不低於15年的從業經驗,其中部分高管超30年。而且這些高管也不僅僅侷限在汽車領域,不少科技、金融、投資等多個行業的高端人才,也都匯聚在拜騰汽車這裡。

有了這個豪華明星陣容的高管團隊,雖然拜騰造車推進速度並不突出,卻也依然能夠在眾多造車新勢力中被圈內人不自覺地放入了第一梯隊。但是可能還是因為拜騰的幾個聯會創始人的風格更接近傳統車企,所以有這麼多明星光環,拜騰的融資能力和品牌知名度,相比互聯網背景的蔚來、車和家、小鵬汽車等遜色了不少。

同時,有了明星陣容的高管團隊,拜騰汽車的人力成本支出也肯定不少。再加上目前拜騰正處在從概念車轉向量產項目落地的關鍵期,這正是造車企業最燒錢的時期。為了獲得造車資質,今年9月,拜騰剛剛以“1元收購一汽華利100%股份”上了一次頭條,但此次獲得資質的真實成本卻是一汽華利8億的債務和華利公司應付職工的5462萬薪酬。

除此之外,拜騰汽車的南京工廠據說也正在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該項目總投資超過110.7億元人民幣。工廠預計佔地1,200畝,其中一期項目計劃 2019 年底前竣工投產,年產能10萬輛/年,單單是工廠建設的投資就已遠超拜騰目前融資金額。

也正因如此,拜騰融資需求可謂非常迫切,同時品牌曝光的願望也變得十分強烈,所以也才有了拜騰IPO的傳聞和官方闢謠的回應。

只是如今,中美正在經歷貿易摩擦,中國經濟正逐步進入下行期,就連公司賬戶躺著1000多億現金的地產龍頭都在喊著“活下去”的口號。為了儘早儲備糧草過冬,美團、小米、滴滴等新興互聯網巨頭,也不惜降低IPO估值抓緊時間上市。

而在新創造車企業,蔚來已經率先在納斯達克上市,北汽新能源也已在A股借殼上市。中美貿易摩擦也不會短短几個月就結束,中國與美國經濟地位的變更與博弈,可能將持續幾年或者十幾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低端加工製造業會遭遇寒冬,低端產能會被市場淘汰。同樣,我們的新創企業融資環境也會進入寒冬,拜騰在這樣背景下向前推進,將要面對的困難相信也將不少。

但是,寒冬並非不可戰勝,寒冬會讓儲備不足的企業被無情淘汰,但也會讓扛過寒冬的企業在來年的春天裡能夠享受更大的市場。所以,目前無論外界給予拜騰怎樣的評價都不重要,而把明星高管團隊的影響力發揮出來,儘早儲備足夠抵禦資本寒冬的資金,一步步把拜騰描繪的炫酷科技理念和紮實的產品品質落實到量產車上,或許才是拜騰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