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量子理論都是正確的,是不是人生就毫無意義了?

雨在下


人生的意義是自己賦予的,看問題和描述不太一致,想必是題主對量子力學有誤解。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之前的經典物理主張的才是決定論和因果論。

即使在後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對經典物理的一個修正,但其實也可以說是延續,愛因斯坦也相信決定論。認為只要知道一個時刻物體運動的數據是可以推算出它下一秒鐘的狀態的。

這種決定論最誇張的說法就是:如果宇宙中有一高度文明的種群,它們能夠把宇宙中所有物質的某一時刻運動狀態確定,那麼這樣的智能生物就可以根據規律公式知道宇宙的過去與未來。這種就是四大神獸之一的拉普拉斯妖。

相反量子力學中的微觀粒子不確定性,正是打破了這種說法,愛因斯坦戲稱其為上帝擲骰子。但是量子力學也是有作用範圍的和相對論一樣在自己的領域獨霸天下,同時這兩個理論又是存在矛盾的。

開篇就說了量子力學目前來看是正確的,即使以後最多就是被修正也很難被推翻,人生的意義要靠自己去爭取,跟其他無關。


以上就是我的簡單回答,這裡是科學黑洞,感謝你們的關注與點評!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科學黑洞


在機械決定論中,認為一切都是事先決定好的。因為現在的狀況,會確定的導致下一時刻成為另一種狀況。比如現在球在空中不動,下一時刻它一定下落。機械決定論認為,只要知曉足夠的信息,就可以預測未來,從而認為,我們的未來的確定的,沒有任何意外的。所以就有人認為人生是毫無意義的。

但量子力學恰恰是反對機械決定論的。

在雙縫干涉實驗中,粒子的落點是隨機的,是不確定的。而這個不確定不是因為實驗的誤差,而是物理規律本身就是不確定的。

既然規律不確定,未來又如何能預測呢?

既然未來不能預測,我們就可以做一些改變。人的「能動性」就存在著意義。而未來的事情也並非早已定下。這不恰恰給人生帶來了意義嗎?

所以啊,不要聽風就是雨,要自己主動的瞭解一下自己說的詞到底是什麼意思。量子力學確實很難,很多物理專業的學生都有一些誤解。但基本的一些觀點是可以很容易獲知的。只要稍微做一點學習,就不會問出這種問題了。


章彥博


又是這種老生常談的言論。量子力學的確很顛覆三觀,但也不足以讓人生失去意義?

很多人看了科普文章就說,量子力學是不是證明世界是唯心的?宇宙是不是多元的?我們是不是虛擬的?

今天我就把這個問題一一解答

首先,到了20世紀人類才有了更有力的探測工具瞭解原子以下的世界,也就是微觀世界。科學家發現微觀世界的許多現象與宏觀世界完全不同。在宏觀世界中用到的科學思維也套用不到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上。按照常理,能量的吸收是連續的,但是微觀粒子並不是,而是分立的,這也就是量子的最早概念。還有就是:微觀粒子不去觀察就處於兩個狀態,觀察導致兩個狀態“突變”成一種。對這些現象的詮釋勢必需要新的理論

於是科學家們就各顯神通,創新性的提出很多新概念和理論,比如波粒二象性,量子疊加態,不確定性原理。

不管是什麼新理論都是基於微觀粒子的怪異現象而逢時提出的。其中一個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博士生提出來互補原理解釋了微觀世界的規律。後來投靠他的科學家越來越多,並形成詮釋微觀世界的重要一極。也就是哥本哈根學派。

當然,也有不服氣的科學家,它們認為哥本哈根學派那一套解釋方式聽起來太邪乎了,什麼波函數坍塌啦,不確定性原理啦都很不可思議。

於是就提出多宇宙詮釋,認為量子只不過是不同宇宙的同一個粒子,這樣解釋的好處就是:並不存在什麼邪乎的量子測量坍縮了。

但是目前來說,哥本哈根還處於比較權威的位置。

不管是哥本哈根學派,還是其他學派都是解釋微觀粒子的規律。並沒有證明人生有無意義。


即便是多宇宙詮釋是對的,即便人是虛擬的,即便我們是缸中大腦,那人生依舊有意義。因為你的慾望不會因為你是否被虛擬而改變。你不吃飯就會餓,不會因為多宇宙或者虛擬世界的事實而改變。人的意義就是在不斷滿足慾望罷了,什麼探索宇宙,為人類服務等思想只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好奇心和公德心的私慾罷了。狹義上,人都是自私的。而倫理上把一些對社會有用的自私看作無私,比如做公益。其實就是滿足自己想要變得善良的慾望罷了。

追求慾望才是人的意義,和量子力學沒什麼關係!


科學認識論


人生是有很多意義的,題主明顯對量子論的理解有誤,其實經典物理強調的才是因果論和決定論,而在量子世界中,充滿了不確定性和統計概率的解釋,如果量子理論是正確的,人生才會豐富多彩,更具有意義。

對於經典物理,當我們知道一個物體的初始狀態和運動方程,就可以精確計算其在另一個狀態的物理量,例如我們發射火箭和各種太空探測器,都是按照已知的軌道運行。這就是決定論和因果律。所以,愛因斯坦才會說:上帝是不會擲蠱子的。

然而在微觀世界中,量子理論的基本特徵是概率統計的,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導致它們具有不確定性,玻爾的哥本哈根學派認為世間的一切規律都是統計性。經典的因果論也只是統計的極限而已。我們無法預料事情發生的準確情形,只能知道其發生的概率。

所以,經典物理才是因果決定論的,而量子物理是不確定統計概率性的,如果量子理論是正確的,引申到社會領域,人生不會受因果決定的影響,充滿不確定性,才會更加豐富。


量子實驗室


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惑,尤其是當我看到了一些相關的物理理論之後。量子力學的理論引申出了非常多的假說,非常有意思,當然了,大部分其實都還是假說,比如我這裡要講的“量子自殺實驗”。

這個實驗是根據微觀粒子的量子效應進行的一個猜想,前提是假設宏觀物體也具有類似的量子效應。比如實驗者拿著一把手槍要進行自殺,然後扣下扳機的那一刻,很大的概率子彈會擊出槍膛,射向自己的腦子,然後實驗者就死了,這就意味著這個世界從此與這個實驗者就沒什麼關係了。但是還存在一定的概率,扣下扳機但是人沒死,比如子彈卡殼了,槍壞掉了,或者忘記裝子彈了等等,無論概率有多小,總是會有一定的概率出現這樣的情況。在傳統世界的眼光來看,人死了就死了,活著就是活著,但是也有人認為,根據出現的概率,扣下扳機的一瞬間,世界產生了分裂,出現了所謂的平行宇宙,在概率比較大的平行宇宙裡實驗者死翹翹了,但是也存在一些概率很低的世界,實驗者活了下來,因此他一直存在於這個新的世界中。

在看到這個理論或者假說的時候,我其實是有一些恍惚的,因為雖然這是個沒法驗證的假說,但的確讓我的世界觀產生了一些崩塌,突然感覺眼前的一切好不真實。但是後來也想通了,我們的努力還是有意義的,會讓我們去往自己希望的那個平行世界的概率增大一些,因此人生也還是有意義的。


看風景的蝸牛君


量子力學不直接提供人生意義。實際上,任何學問,都不直接提供人生意義。人生意義都是自己“領悟”或者說“聯想”出來的。

比如說,你看到滿天繁星,能想到什麼呢?有人想到宇宙之無窮浩瀚,人生之短暫渺小;有人想到世界壯美,不虛此生;有人想到萬物精緻,上帝偉大;有人想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有人想到世界之大,要趕緊去征服。你說,這哪一項是星光直接訴說的?

在牛頓經典物理學時代,科學界流行的是確定論,就如同拉普拉斯的豪言壯語:“告訴我每一個原子的狀態參數,我可以算出整個宇宙的未來。”科學哲學的確定論,並沒有導致每個科學家墨守成規,而在科學展現的巨大威力下,科學家們昂揚奮進,充滿了要了解世界每個細節的豪情壯志。

在當時到如今,哲學家們始終熱議的話題是人類是否有自由意志。然而現實已經表明,微觀機制比如原子層面上的確定論,在大樣本統計之下,也有隨機性。尤其是當涉及生命體選擇的時候,我們是沒有辦法把微觀上的規律直接用到大量粒子組成的體系之上的,多體運動的不可預測的隨機性,統計規律,都只是一種概率。


量子力學也是如此,而且量子力學的根本隨機性,推翻了過去牛頓物理學的確定論。不過同樣,這微觀上的隨機性,跟我們的大量粒子集合裡規律又不一樣。這種隨機性,並不能直接應用到大集合裡。我們也不能把這種隨機性,想象為人生意義上的偶然性。

科學規律是有自身成立的條件,理解了科學規律,可以讓我們更加理解這個世界(在物質層面上)是如何運作的。但科學規律不能無限拓展它的應用範圍,超出了既定範圍,就未必成立了。跟我們如何安排人生,更沒有那麼強烈直接的關聯。

我經常開玩笑說,學了科學,並不能保證你能找到好工作,找到老婆。不管你是讀本科碩士還是讀博士,找不到工作找不到老婆,不要回頭來埋怨你的導師,你的學校。科學只負責可以應用範圍之內的事情,不負責你的人生。


松鼠老孫


施鬱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

這個題目背後反映的是題主的邏輯混亂。在題目下面的說明提到“人真的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命運嗎?是不是人的選擇和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物理規律設定好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一起是設定好的,那麼沒有意義,這是一種決定論的延申(姑且不論對不對)與題目中的說法相反,因為量子理論是概率理論,與決定論相反。

所以不管怎麼說,題主都有覺得人生毫無意義的傾向。

那麼現在就來談談決定論與量子論的非決定論究竟是怎麼回事。

經典決定論是說,給定初始條件,那麼由運動方程,此後所有的運動情況都被決定了。這裡有兩個弱點。 一個是,如果初始條件差之毫釐,由於運動方程也不是簡單的一個方程(如果把全宇宙都看成一個方程,那麼其中的變量將非常非常多)。所以最後是“誤差放大”,失之千里。第二個是,對於宏觀現象,即使是經典的微觀,也會是作平均後的統計規律。這裡面的例子就是,微觀動力學的可逆卻導致宏觀的不可逆。

微觀世界由量子力學描述。這是是說,微觀粒子由量子態描述。但是量子態卻是由一個運動方程描述的。這裡既有隨機性,又有決定性的規律。 概率也是有規律的。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如果量子理論都是正確的,人生恰恰就更有意義了!

因為,在量子力學理論前面的經典物理學。才是決定論。比如宏觀天體的運行,就可以通過牛頓運動定律來進行精確的推算。因此,人類以為任何事物都應該是按照機械運動的方式而早已被決定了。但是,量子理論發展起來以後,人類的觀念才被全面顛覆了。因為,根據量子理論,微觀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不能同時被測定。因此,就說明實際上如果量子理論是正確的,很多事情反而都不確定的。

這一點從微觀物體上可以說的很清楚。比如一根鐵棒,其內部的分子熱運動和分子電流都是雜亂無章的。因此,它溫度也不高,也沒有磁性。這就是因為微觀粒子的不確定性,從而使得在不受外力的時候,只能使得其整體只能不顯示高溫和磁性。但是為了減少這樣的不確定性,就只能給這個鐵棒加熱或者施加外在磁場,從而使得這根鐵棒的分子熱運動和分子電流有確定的取向。最終才能導致這根鐵棒對外顯示高溫和磁性。其實這就是把微觀的不確定性和宏觀的確定性!


地震博士


古希臘哲學是一門整體性的學問,大致可以包含三個部分,自然哲學、倫理學和政治學。人應該如何生活是典型的倫理學問題。

在一個整體性的學問裡,自然哲學是基礎,而倫理學和政治學是目的。人學習哲學,追求知識,從小的方面說是要解決人應如何生活的問題,從大的方面說是在人群中建立秩序。

在近代自然科學建立之前,古代西方基本上只有哲學(中世紀後也以神學的面貌出現),哲學家之間相互論辯,或者自己反思的時候,經常通過質疑對方(或自己)的自然哲學部分,來反駁(或質疑)對方(或自己)的倫理和政治立場。

雅典學園局部:古希臘哲學家可以跟你侃一天,從日月星辰講到如何做人。

按著這個思路,或思想的傳統,一旦動搖了自然哲學(人對自然的認知),人群(或個人)的倫理道德和秩序結構就會發生崩潰(或錯亂)。這是為什麼在中世紀晚期時候,科學家一旦突破自然哲學的邊界,試圖對更宏大(更整體)問題有所言說的時候,教會或世俗的權威就會出來阻止或加以迫害。

從這個角度,布魯諾和伽利略的公案就很好理解了。日心說的提出者哥白尼小心翼翼地說自己不過是在提出一種數學的假說(計算方案),布魯諾興奮地宣稱甚至太陽也只不過是宇宙中的普通一員,而宇宙本身則是無限的,伽利略則是以他慣有的譏諷尖酸的風格談論他不喜歡的理論。

被燒死在火刑柱上的布魯諾。

結果是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並未受到什麼迫害,布魯諾被燒死在火刑柱上,而伽利略則被判發表棄絕聲明和被軟禁。

近代科學之所以可以發展起來,其實是斬斷了自然科學與倫理學和政治學之間的聯繫。通過做實驗,近代科學把自身限制在擴展人類對自然的疆界這一新事業上,科學選擇從倫理學和政治學的論爭中抽身而退。

這是近代自然科學區別於古代哲學科學的主要特徵。如果你今天問一個科學家量子力學對指導做人有何啟示的時候,他多半會笑笑而拒絕回答。

量子力學確實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化學,生物學,醫學等都可看做是建基在量子力學之上的,但這種金字塔式的知識架構,不是一個簡單的推理演繹式的邏輯體系,講道理,從量子力學推出如何做人的原則,一般來說要經過無數中間學科,如此長的邏輯推理鏈條是無法保證其推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的。

現在網絡上流傳著各種知識地圖,但當真要從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出發去解釋心理學和社會科學是不可能的。

倫理和政治問題的解決還是要從人的生活經驗和人群的政治經濟現象出發,在這裡我們需要持有一種層次論而非還原論的立場。在人的生活經驗和人群的政治經濟現象之上,我們有獨立於量子力學的新的層次的知識(或科學),它們與量子力學其實並無關係。

最後,正面回答你的問題,人生通過努力是可以改變命運的,這是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和前人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與量子力學是否正確沒有任何關係。


物理思維


量子理論佐證了佛家“空”性理論的正確。凡事皆在變,人的生命從出生起即向著死亡和衰老在變,人的思想念頭每時每刻皆在變。量子理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證明了佛家說的“萬法唯心”的正確。物質決定意識這個結論,今天已被量子理論更改為“意識決定物質”。

整個物質世界全是人的意識的投射和產物。用佛家的話翻譯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怎麼觀?大千世界是個幻相。

人的意識怎麼界定眼前的世界,世界就會呈現出你所想象的樣子。比如那個鄰人偷斧的典故所傳達的寓意。還有薩特那個很有名的哲思,他人即地獄。一千位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皆是如此。


佛家相似的說法是一花一世界,一界一如來。每個人的世界皆不同於另一個人的,因為心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這種人人不同的迥異性,還有思想看法時時在變的“空”性,決定了世界的確是無意義的——這種無意義是指沒有一個千篇一律固定不變的意義。

這種空性的無意義,好比一張白紙,每個人都有自主權,在上面描畫自己想要的特定的人生意義。每個個體個性化的人生就組成了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這即是佛家說的真空生妙有,華嚴經所講的一即多、多即一。

反過來,如果人一出生就被限定為一種特定的意義,千人萬人過同一種人生,那麼這個世界才真的是無趣、匱乏的要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