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德风,小人德草。”是什么意思?

后知后觉


“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这句话演化自《论语·颜渊第十二》,原句是“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是什么意思呢?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治理的办法,问孔子说:“稂莠多了,好的禾苗就会受到损害,恶人不去,则善人受害。那么是否可以把恶人都给杀了,来成全善人呢?”

孔子是这样说的:“唉,百姓的德行,实际上是和上面息息相关的,是上面政策的实际反映。上边为恶,反映在下面就是罪恶当头。上边做得好,反映在下边就是百姓安居乐业。如今你来主政,为何就要杀了他们呢?你要是为政善恶分明,不搅混水,下面的百姓自然都是向善的。你要知道,士君子的德行,犹如风一般;小老百姓的德行,犹如草一般。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

君子德风,小人德草:为政者的治理水平决定了百姓的道德水平

孔子并不反对打击恶人,只是想提醒季康子:恶人是有的,但只去打击百姓中的恶人,恶人必会再生。社会上恶人那么多,是谁放纵和包庇的呢?

官风不正,民风必然不正。老百姓被欺压得快活不下去了,钱粮都被搜刮光了,饿死那么多人,还不许他们骂街吗?为政者赏罚分明,为恶者早就消失在萌芽状态了,何谈“杀一大批为恶者”呢?


豆子人民艺术家


这是《论语》里的一条对话,很有意思,也很容易被误解。

我们先看看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翻译过来似乎很简单:季康子向孔子问关于政事的治理,先谈了谈自己的理解,就是:赏罚分明,凡是有违道德的,严重的可以杀掉,通过杀无道,来成就、确保、展示有道。

孔子反对,说:为什么要杀戮呢?你如果能有道,那么百姓就会为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当风吹过草的时候,草是顺着风的方向低头的。

但细细琢磨,这句话还有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其中就是这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它在“问政”的语境中,是一个什么意思?

可以从下面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君子和小人,虽然是一个道德区分,但本质上是政治的。

今天的读者,很容易把君子、小人的理解限制在道德上,其实不止于此。上面这个对话,就很清楚的表达了这是关于政治治理的重要问题。在良好的政治中,统治者与有道者是统一的,而被统治者则是缺乏君子道德的小人。换言之,好的政治,就是君子统治小人,而不是小人统治君子。

第二,君子和小人的“德”,是一种根本性的道德,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私德”

当代的读者,经过了现代社会的洗礼,已经彻底无法理解“道德”的原初含义了。麦金泰尔曾写过一本书,叫《追寻美德》,专门探讨了“道德”如何从一个古典的、政治学、哲学的概念,最后演变成一个现代的、伦理学的、私人的概念。

简单的说吧,今天的人一说“道德”,就是指私德,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作风”,比如男女关系啦,遵守社会秩序啦,等等。但古人所说的道德,并不仅限于私德。古典意义上的道德,是一种独立的、自我发展的、具有反思能力的人格。

举一个例子,“孝”,大家都不陌生。有的人会认为,“孝”,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天经地义的事情嘛,祖祖辈辈都在执行的嘛。对于这类从不去思考、反思,就全面接受一个道理的人,古代就会叫做小人。

而有的人则会思考,什么是孝?为什么要孝?孝的意义在哪里?孝仅仅是因为传统所以才要尊崇吗?孝有没有消极的作用?孝的本质是什么?……能够时时保持思想上的警醒,不盲从权威、传统、祖祖辈辈的传承,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一个结论,这样的人是君子。

所以,君子、小人并不是说小人就是坏人,而是说缺乏独立人格的人;而君子不仅要当好人,而且是主动要当、知道怎么当、为什么当、了解当好人要付出何种代价但坚持要当的人。

第三,风行草偃,并不是“上行下效”,而是君子为小人制定价值和意义

很多人会把风行草偃理解为“上行下效”,理解为上头的人行善,下面的人也会跟着行善。这种理解不是很准确。

大家想一下,我们的国家,从古至今,树立了多少典型、榜样,真的有那么多的人去模仿、去学习吗?事实上,如果一个榜样太过苛刻,比如孩子病了不去治疗,父母去世不去尽孝,只是一味坚守工作岗位,这样的榜样,一般人怕是也不敢去学吧。

事实上,能够理解君子、小人的区分是人格独立的区分,而不是好人坏人的区分,就能理解风行草偃的真正含义,是君子通过实践来为社会制定价值、意义、习俗、惯例,而小人缺乏反思能力,不思考,就会自然而然的接受这些价值、意义、习俗、惯例。

还是拿上文的“孝”为例,当君子经过反思、思考,认为“孝”的确是一种富有意义的价值观之后,他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来传播“孝”,慢慢的,那些不思考的人也就自然而然的、悄无声息的接受了这一点。这种关系里,君子的确像风,而小人也的确像草啊。


danyboy


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这句话大家并不常听到。为了弄清这个做人的根本问题,大家一定很关注得到正确的解答,请各位点击我的头象就可以得到答案。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是君子与小人做人和追求的根本区别。这里将德比喻为风,即自然风:风是流动的,是有力量的。将小人的德性比喻为草,草在原地设有活跃能力,是被动的,没有立场,主张,常言道风吹两边倒,:。小人的德性就象草一样,没有做人的主心骨,失去做人的本性本质,那也火大倒向那边,都是由小人怀土,怀利,趋利性的特性表现。古言之,一介草民。也就是指种田种地的普通老百姓。在旧社会,老百姓都没有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的权利,只能成为劳动的工具,工具怎么会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有觉悟呢?老百姓想到的是利,是个人的私利,除了谋利养家糊口,别无它救,落后的自然经济决定了百姓只能谋私谋利,在道德上很少有追求,也就很难做到修身养德,祖祖辈辈只能停留在小人这个层次,长期以来农民一盘散沙就是由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培养出许多的小人心怀。而真正的君子也是有文化的有修身的人。所以君子在我们这个社会并不很多。君子要象风一样,吹遍全社会,要向君子学习,做君子式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一个有爱心有情怀有报国心的人。让我们的社会形成君子之风,道德之风。


吴定律


提问比原文上下句各少了一个“之”字。“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出自《论语*颜渊》,有具体的语言环境。

下面通过解读该章内容回答提问。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①,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②!子欲善③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④,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⑤。”

[原文通释]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的策略”说:“如果杀掉没有道德的人而亲近有道德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主持国政,那里用得着杀戮!您用心向善,老百姓也就会跟着向善的。上位者的德行是风,老百姓的德行是草,草上刮风(草)必然随风倒。”

[注释]

①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如果杀掉没有道德的人而亲近有道德的人。无道,没有道德的人,不守法的人。就,靠近,亲近。有道,有道德的人,奉公守法的人。 

②焉用杀:怎么用杀戮,哪里用得着杀戮。焉,代词,怎么,哪里。

③子欲善:您用心向善。欲,希望,想,用心。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向善。

④君子之德风:上位者的德行是风。这里的“君子”指上位者,下文的“小人”与此相对,指老百姓。德,即上文中所说的道。风,名词用作动词,像风,是风。下文的“草”用法相同。

⑤草上之风必偃:草上刮风(草)必然随风倒。之,放在“草上”与“风”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风,用作动词,刮风。偃,仆,倒。

[解读与点评]

有学者对“草上之风必偃”这句话的“之”把握得不好,所以,解释得很辛苦。其实,此“之”是放在“草上”与“风”这个主谓短语之间的助词,“风”活用作动词“刮风”。这句话是主谓句,谓语是连动短语,它的语法成分分析如下:

草上之风//〔必〕偃

本章仍与第13章的思想是一贯的。《注疏》说:“为政不须刑杀,但在上自正,则民化之。”孔子主张“德政”,主张教化,反对刑杀。他认为,在上位的人用心向善,这种无言之教必然会影响到老百姓——“草上之风必偃”百姓就会遵守法纪,就不会犯上作乱。

其实,但凡一个地方社会治安混乱,就是应有的社会道德在那里缺位,大多有上位者自身不正的因素。  


陈广逵


原文应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里“风”、“草”显然是作为动词谓语,因此是名词作动词的用法。

出自《论语·颜渊》中如下一则: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执掌鲁国国政的时候,已是孔子晚年,当时孔子已经结束周游列国,回鲁国专心从事教育与修订诗书,并兼职为鲁国国君及执政者的政治顾问。

这一则是季康子的一次问政,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季康子提出观点:“比如杀掉那些无道的人,而去亲近有道的人,这样的施政措施怎么样?”孔子回答道:“您处理政事,又何必依靠杀呢?如果您志欲向善,那么民众就会跟着向善。

君子所修之德就像风一样,而小人所修之德就像小草一样;小草经风一过,必然是要跟随伏倒的。

这一则就是强调施政者必须以自身德性来起到表率与领导的作用。

我们不妨对照这一则之前的两则来加深理解:

  •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建章看世界


此句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是: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是说:季孙问孔子说:“如果杀掉无道的坏人,来成全有道的好人,你看怎样?”

孔子说:“你是一个主政的人,何必要用杀戮的办法呢?你自己向善,老百姓也就自然跟着你的方向走。在位者的德性好比风,老百姓的德性好比草,风吹在草上,草必定会随风仆倒的。”孔子推崇“德政”,《论语》中非常多的地方阐述此中心观点。《为政篇》开篇便是“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政治有三个品级:王道的政治感化人民,霸道的政治威服人民,强横的政治以武力胁迫人民。如果感化人民无效,而后就威服他;威服他无效,而后就以武力胁迫他;胁迫他仍无效,而后就给予刑罚。圣明的统治者都是先施行德教后讲求刑罚,先定下一个荣辱合礼合理的标准,然后重视教育“教之”。如当前社会中的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网络中的“自净”现象等,正是德教的结果。


通识文化


《论语.颜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鄢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白话:季康子和孔子在一起,季康子就问孔子了:如果有人不合礼法、不守秩序、不合人情,那为了使秩序恢复,使礼法昌明,使人伦和谐,是不是就可以把那人杀掉?

孔子说:我为政,治理百姓的话,怎么可能使事情发展到需要杀人的地步呢?

孔子说:我当政,管理百姓,则我会,以仁为心,以义为绳,以礼为表,以可欲为情,引导、监督、奖励、鞭策百姓,百姓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因势利导因而慢慢向着善靠拢。

这就叫,我以整个百姓为风,那些小人就算是可以四面八方摆动的草,也会被我的万民之风所慑服,不敢冒头,不敢出位!


三教一家共华夏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问孔子怎么改变败坏的社会风气,需不需要搞严打,杀掉一批人?孔子表达的是,何需严刑峻法?权力阶层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老百姓才能上行下效,最终把社会不正之风压下去。反过来表达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社会风气出了问题,那么病根直指权力阶层。

理解了这句话,就能明白为什么从政要求实行德政,当医生要有医德,当老师要有师德……就能明白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首先是要求上面的人要做下面人的表率。

一家兴仁,一国兴仁。一家兴让,一国兴让。重建社会道德,首先从国君开始做起,这是孔子的价值判断。但是反过来,孔子理解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富强呢?先从藏富于民开始,而不是让一部分特权阶层先富起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空空空42973354


这个问题很好!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理解不清楚,这就会误解了孔子。

孔子所说的君子和小人,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君子和小人。现在所说的君子和小人主要是从道德层面来说的。君子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小人就是道德低下的人。而在春秋时期的君子和小人,却是从人的地位的层面来说的。君子原来的意思是君之子,后来引申为地位高的人,就是上层人士。而小人是指地位低的人,普通老百姓的意思。所以,孔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上层的道德像风,社会下层的道德像草,草总是随风而倒。

孔子是很重视上层统治者以身作则的。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如果自身不正,怎么去管理教导别人。所以这句话的反义词可以看成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好玩的国学


应该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原文出自《论语 颜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姓季孙名肥。鲁哀公在位时担任正卿,当时鲁国最有权力的政治人物之一。

这段话讲的是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

(记得悟空问答里有一个人提出问题说,孔子懂不懂治理国家,这里就很好地给出了答案。)

季康子说,用暴力的办法(也就是所谓的严刑苛政)来治理国家,有人触犯法律能杀就杀,能重就重,这样的话,国家能治理得比较好么?

那孔子的回答是:

治理国家不是靠严刑苛政、靠杀人就能够治理得好的!

只要你这样的上位者、国家领导者自身能够做到“善”,那老百姓都会跟着“善”了。

君子之德像风一样,普通人的德像草一样。如果有一阵风吹过,草一定跟着风的方向倒。风的力量越大,草倾向的力量也越大。风往善的方向吹,草就往善的方向倒;风往恶的方向吹,草就往恶的方向倒。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上位者自己都是贪赃枉法、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奢靡成风、醉生梦死,那整个社会的风气怎么可能会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