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戰機的雷達性能如何?

筆下無字


俄羅斯侷限於整體電子水平能力的不足,因此在戰鬥機的雷達水平上是與世界其他先進的國家存在差距的,包括與我方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否則我們也不會放棄引進生產線的蘇27而生產殲11了。但是取長補短,俄羅斯雷達技術不行,整合能力很強,對戰鬥機雷達技術方面往往玩出一些不一樣的花樣,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蘇35採用的是“雪豹”無緣相控陣雷達,機頭安裝的一個X波段的火控雷達,視野好,能覆蓋機頭前方±60°的範圍。俄羅斯還別出心裁的率先在蘇35的機翼前緣安裝了L波段雷達機翼雷達,這不但擴大了雷達的視野範圍,可以達到機頭±180°的探測,而且L波段對隱身戰機的探測效果更好,缺點是精度有些不足。而且俄羅斯也知道自己的雷達技術不怎麼樣,因此一直沒有放棄IRST探測技術,作為雷達性能不足的一種輔助探測工具。而且在最新的蘇57前置火控雷達的兩側安裝了2個小型雷達,探測範圍更是基本覆蓋360°無死角,這樣的雷達佈置在本次珠海航展上,已經被我方借鑑了!

俄羅斯雖然宣傳自己的雷達技術有多麼多麼了不起,但是與我方目前生產新型戰機搭配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相比差了半代,我們的殲16,殲10C,甚至巴鐵的梟龍block3都使用上了相控陣雷達,俄羅斯無緣版的性能上自然就差了一些,但是俄羅斯整合能力比較強,總是想出很多“偏方”來彌補雷達能力上的不足,比如機翼雷達,比如前置雷達兩側的兩個小陣面等,還有他們一直沒有放棄的IRST技術,目前反到成為了探測隱身戰機的王牌,三代機們現在大量的加裝這個設備!

而且美國的F15戰機在多次與俄版的蘇30、蘇27軍演對抗中,都處於下風,最近一次在烏克蘭的聯合軍演F15再次輸給了蘇27,說明這款戰機對抗性能上非常優秀,更何況最新的蘇35戰機呢?特別是在預警機的指揮下,有源與無緣的差距恐怕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而其他方面的性能明顯優於其他戰機,因此只要不是對壘四代機,蘇35恐怕在三代機中是無敵級別的存在!


狼煙火燎


F-22被蘇-35“生擒”的照片發佈網絡,可以說有實事有真相。美國不置可否。此前不久,法國“陣風”也捉到了這隻惡老鵰兒,美軍死活不承認,高傲的法蘭西,直接把視頻的截圖發到網上去,直弄得美國空軍再無話可說,很沒有面子的了。從而可以說明,F-22是能被捕捉到的,致於多大的距離上,使用的什麼方式,都沒有明說。“猛禽”號為最隱身的戰鬥機,屢屢被捉,這些年還是不多見的,就在空中戰場上,蘇-35首次將其逮個正著,說明其雷達探測性能並不低。而作為擁有蘇-35的我們,不知從何時起,每有唱衰蘇-35的聲音,可是據魂舞大漠的觀察,對蘇-35的表述是,一款非常偉大的飛機,它非常危險。冰火兩重天,對待蘇-35的態度截然不同,原因在哪裡?今者一問,蘇-35雷達性能到底怎麼樣呢,就著這一問題,值得好好把蘇-35來說一說。

▲有源與無源。不可否認,依體制而論,有源確實要比無源的有一定的技術優勢,然決定雷達性能的不只一個概念,發展多年的“雪豹”E,不能輕輕鬆鬆以體制就可以嗤之以鼻,我軍引進蘇-35,倒沒覺得什麼,以為挺好,今年珠海並有這樣的消息,計劃再引進一些,一個航空團24架蘇-35,弄進來兩個團不謂沒有可能。俄羅斯現在裝備了69架,仍然要裝備一些,即能說明問題。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曾有披露,無論安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F-15C,還是F/A-18E/F,對付蘇-35,也自感到了頭疼。這裡面有功率、孔徑等一系列的因素,有人舉例說明,美國宙斯盾戰艦所用的AN/SPY-1D(V)無源相控陣雷達,生生要壓日本有源相控陣雷達FCS-3A半頭,要問美軍因何使用,答案不言自明。

▲L波段反隱身。這次捉住了“猛禽”,是“雪豹”E的功勞,還是拜襟翼L波段雷達之功?俄羅斯沒有說明,總之打了不少人的臉,顯示了蘇-35雷達性能,那還是不低的。APG77對1平米的目標探測距離200公里,而“雪豹”E這一數字是400公里,配合L波段雷達,還能有所增加,公開的數據,其對0.01平米以下的探測距離為90公里以上。L波段在空氣中衰減較慢,要比X波段雷達要高,不能不說,這就是蘇-35的一大絕招,為了加強對隱身目標的捕捉,輔助主控雷達,正能發揮一定效用,以其助力,可以有效彌補不能隱身的劣勢。現在美軍針對反隱身作戰,也就是這麼幹的,在四代機加裝大功率雷達,提高對隱身目標的發現能力,正合了俄羅斯蘇-35的意思。

▲絕招與妙招。當然蘇-35的航電系統,不只這些,還有光電雷達,還有電子對抗系統等等,戰機對抗,靠的是綜合性能優勢,俄羅斯因此也下足了功夫,用一款OLS-35光電系統,來彌補主控和襟翼雷達盲區,不開機也可探測到目標。光電雷達發展,俄羅斯相比美國,還是有一定優勢的。蘇-57配備的OLS-50M比蘇-35更棒,把發現優勢做得更足。是次發現F-22,不知是飛行員的故意,還是刻意模糊,畫面做了處理以後,使人分辨不清到底是誰的功勞,在圖中看似有點像OLS-35,不知如確。據悉,蘇-35這款光電系統,對空最遠探測距離可以達到90公里。關於中國購買蘇-35,俄羅斯電視臺的報道說,中國蘇-35把美國逼入了死衚衕,戰不是,不戰不是,即失去了空中優勢。這個評價無論過份不過份,反正有那麼幾個人,對它還是蠻忌諱的。


魂舞大漠


這就是有源相控陣雷達。增加強大機載計算機之後。殲20據說具備接受對方雷達信號後送到電子偵察船破譯後,記錄下來進行定向干擾的能力。過程興許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這就是網絡集成問題。

比如敘利亞伊爾20戰機被擊落。要知道法國軍艦在其中起到了不光彩的作用。數據鏈,艦載超級計算機,相應艦空警戒雷達。敢說他沒暗地裡借給以色列戰機用。不然單靠F35,F16怎麼敢進到S300的警戒空域。


風車騎士45541173eg


蘇35的雷達是“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這種雷達的制式老舊,落伍的PESA無源電掃,比殲20和F22使用的AESA有源電掃整整落後一代。


俄羅斯吹噓“雪豹E”雷達非常強悍:最大功率為20千瓦,最遠可探測到400千米RCS為3平方米的目標,迎頭截獲距離350-400千米,尾追截獲距離150千米。可以同時跟蹤探測30個目標,同時引導2枚半主動、8枚主動雷達導彈進行攻擊,引導攻擊距離超過300千米。

這些數據完全就是吹牛不上稅,照這個指標蘇35可以在100公里開外發現並鎖定F22,然後發射導彈把F22幹掉,簡直是異想天開。俄羅斯在雷達數據浮誇上有非常惡劣的前科,蘇35的雷達性能在實戰中至少得砍掉2/3才接近真實水平,50公里能截獲F22就算厲害了。前一陣子蘇35號稱用IRST截獲F22,而IRST的發現目標距離一般只有雷達的1/2,如果蘇35的雷達真如數據上的那樣強,在IRST發現之前,早都使用雷達截獲F22了。

殲10都換AESA雷達了

在電子技術方面,俄羅斯水平相對薄弱,這點他們自己也知道。

完全掌握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的國家,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俄羅斯搞了很多年還沒有從無源相控陣升級到有源相控陣。蘇57“松鼠”有源相控陣雷達才剛搞出來不久。

中國殲10B驗證了無源相控陣雷達,沒用兩年時間殲10C就升級成有源相控陣了,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連梟龍都準備上有源相控陣了。

上圖是襟翼L波段雷達和可旋轉的“雪豹”雷達

技術相對落後,蘇35雷達的亮點還是有的:

第一,相控陣雷達保留了機械結構,很有新意。電掃+機械可以使掃面範圍更大,在對付非隱身戰鬥機時很實用。

第二,L波段雷達搬上了飛機,對隱身目標有一定的效果,也算是一項創新。

總的來說,蘇35的雷達也就那樣,一般般。

俄羅斯在出口蘇35談判的時候就提出拿飛機換中國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被果斷拒絕了。我覺得把發動機技術拿出來才算有誠意。


一坑四彈


一般

雖然蘇35的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號稱探測距離超400公里,不過我認為此種純屬吹噓。雷達的探測距離取決於以下幾點:

1.功率,不管是無源還是有源雷達都是有RT組件的,而有源雷達的每一個RT組件都是一部小型雷達,所以從功率上來說大大超過無源。

2.波段,為什麼雷達波段很重要,因為不同雷達波段在空氣中的傳播距離不一樣,短波在空氣中傳播距離短精度高,而長波傳播距離遠精度差。

3.雷達信號處理,地球上充滿了雜波特別是地面和海面,所以信號處理技術越好探測距離越遠。因為距離越遠反射回來的信號強度越差,這時候你處理技術不好就有可能分辨不出來。

4.雷達的部署位置,站得高看到遠雷達也是一樣,因為地球不是平的而電磁波又沿直線傳播,所以部署高度越高對低空目標探測距離越遠。

所以我認為俄羅斯在全方位不佔優的情況下吹噓超過400公里探測距離,有誤導大家的一面但是我認為對非隱身的轟炸機探測距離超過400公里是可以接受的。


李曉偉


蘇35的雷達集俄國之大成,但是比美國還是要憨粗些,其雪豹E無源相控陣列只有900個單元,而F22有2000個單元,其中央發射機在功效上弱於美國。蘇35雷達搜索距離3平米目標400公里,但是鎖定距離只有150公里,F22鎖定距離3平米大於260公里,差不少,加上蘇35不隱形,只有近距戰鬥才能發揮效能。


伽利略視野


在中國,綜合性能上來說,最先進的雷達是臺灣省的APG83,對空性能最好的就是雪豹E了,J10c那破爛雷達就不要拿出來丟臉了啊


用戶2193287561765


雪豹無緣相控制雷達


以馬內利53361


在現在來說不算太先進,蘇35採用的雪豹E,無源相控雷達,它相對殲20,F22所用的雷達落後了一代,但相對於其他三代機蘇35用的雷達還是比較先進的。


那段抹不去的回憶5


甩中國所有戰機雷達幾十條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