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大規模戰役有哪些?

宗錡W


中國古代大規模的戰役有:

1約5000年前,炎黃版泉之戰

2約5000年前,炎黃聯軍與蚩尤逐鹿之戰

3約前1600年,湯滅夏鳴條之戰

4前1046年,周武王與商紂牧野之戰

5前684年,齊魯長勺之戰

6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

7前627年,秦晉崤山之戰

8前511年,吳伐楚,郢之戰

9前478年,越王勾踐滅吳

10前354——前353年,齊魏桂陵之戰

11前343年,齊魏馬陵之戰

12前284年,六國伐齊戰爭

13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

14前230——前221年,秦滅六國戰爭

15前207年,鉅鹿之戰

16前206——前202年,楚漢爭霸戰爭

17前119年,漠北戰爭,漢伐匈奴

18前104年,伐大宛

19公元23年,昆陽之戰

20公元89年,東漢擊北匈奴

21公元200年,官渡之戰

22公元208年,赤壁之戰

23公元223年,夷陵之戰

24公元228年——234年,諸葛亮北伐

25公元263年,魏滅蜀戰爭

26公元280年,長江之戰,西晉統一全國

27公元383年,淝水之戰

28公元431年,南朝宋與北魏戰爭

29公元576——577年,北周滅北齊

30公元589年,隋統一戰爭

31公元626年,唐與突厥戰爭

32公元755——763年,安史之亂

33公元962—979年,北宋統一戰爭

34公元1127年,宋金戰爭

35公元1231——1234年,蒙古滅金戰爭

36公元1279年,元統一全國戰爭

37公元1363年,鄱陽湖之戰

38公元1398——1402年,靖難之役

39公元1449年,明瓦剌之戰

40公元1561——1562年,明蕩平倭寇

41公元1616——1644年,明清戰爭

42公元1673——1681年,三番之亂

43公元1681年,施琅收復臺灣

44公元1683年,雅克薩之戰

其中這些戰爭中中國古代十大著名戰爭有以下十個:

1約公元前5000年涿鹿之戰 :中華始祖黃帝和炎帝大戰蚩尤,奠定華夏民族的基礎,也是中國歷史上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戰爭。

2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周武王大敗商紂王,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

3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周襄王二十年,晉、楚兩國在衛國城濮(山東鄄城西南)地區進行的爭奪中原霸權的首次大戰。

4公元前343年馬陵之戰:孫臏圍魏救趙,以巧妙運用戰略戰術著稱,為後世軍事戰略典範。

5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秦國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奠定秦統一基礎。

6 公元前207年鉅鹿之戰:項羽以弱勝道強,以少勝多,滅秦之決定戰役。

7 公元前206至公元前202年楚漢爭霸:垓下之戰結束4年楚漢戰爭,奠定漢朝立國基礎。

8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奠定曹魏統一中國北方屬的基礎,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9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奠定三國鼎立局面。

10 公元383年淝水之戰:以少勝多,奠定南北朝對峙局面。


白河白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發生在戰國後期秦趙之間的一場大決戰。長平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大規模、最為激烈、最有影響的一場戰役,也是秦國統一之路上的一場決定性戰役。戰國早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經過多代的努力,國勢日益強盛,它西並巴、蜀,東侵三晉,南攻荊楚,取得軍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全面勝利,至秦昭王時,秦國已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264年,秦國大舉攻韓,韓王異常恐懼,願割獻上黨郡以求和。但韓國的上黨太守馮亭卻不願獻地入秦,他主動將上黨郡獻給了趙國,以促成韓、趙兩國聯合抗秦。趙王目光短淺,在不計後果的情況下,貪利受地,將上黨併入自己的版圖。趙國這一舉動,無異從秦國口中奪食,秦王大怒,於公元前261年命左庶長王乾率軍攻打上黨,上黨趙軍不敵,退守長平。趙王聞秦軍東進,派老將廉頗率趙軍主力抵達長平,阻擋秦軍。一代良將廉頗在經過幾次交戰皆負之後,知道秦軍勢大,無法速勝,遂及時改變策略,採取堅壁不出的戰術,與秦軍打持久戰,以圖拖垮秦軍。為了打破這個不利的僵局,秦國採用離間手段,用千金收買了趙王的寵臣,四處散佈流言,離間趙王與廉頗的關係。趙王遂以趙括代廉頗,趙括改變了廉頗的防禦戰略,草率率軍出擊,被秦軍包圍,46天不得出,最後趙軍投降,45萬人被殺。

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是發生在秦朝末年的一場戰爭。秦朝末年,以陳勝、吳廣為首的大澤鄉起義拉開了轟轟烈烈的秦末農民起義的浪潮,由此天下大亂,諸侯復起。公元前207年,秦軍上將軍章邯打敗楚地反秦義軍首領項梁後,認為楚軍主力已被消滅,於是就渡河北上,移兵邯鄲,攻擊趙王歇的河北起義軍,趙歇退守鉅鹿。而此時秦將王離率領的幾十萬邊防軍也趕到包圍了鉅鹿,章邯則在鉅鹿以南筑甬道,以運糧供給王離軍。趙歇糧少兵單,危在旦夕,乃遣使向各路諸侯求救。當時秦軍十分強大,救趙諸軍駐紮在鉅鹿城北,沒有人敢前去迎戰。項羽為報秦軍殺叔父項梁之仇主動請纓,於是楚懷王便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軍六萬餘人救趙。大軍進至安陽後,宋義被秦軍的氣勢所嚇倒,逗留46天不敢前進。項羽痛斥宋義的怯懦行為並殺死了他,奪取了軍隊的指揮權。楚懷王迫不得已封項羽為上將軍。項羽先派遣部將英布、蒲將軍率領兩萬人為先鋒,渡過黃河,切斷秦軍運糧通道。然後,項羽親率全部主力渡河,並下令全軍將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攜帶三天的乾糧,以示有進無退之決心。項羽破釜沉舟的決心和勇氣,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楚軍個個士氣振奮,以一當十,奮勇死戰,九戰九捷,大敗秦軍,俘獲了秦軍統帥王離。而經此一戰,秦朝滅亡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發生在東漢時期的一場戰爭。官渡之戰後曹操逐漸統一了北方,接著他在完成了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準備之後,遂發起了統一南方的戰爭。公元208年,曹操親率十五萬大軍進攻荊州,荊州其主劉綜見其勢大納表投降了曹操。曹操任用投降過來的荊州降將訓練水軍,然後打造戰船,為進攻江東的孫權做準備。當時江東內部分為主戰和主降兩派,主戰以魯肅為首,主降以張昭為首。其奉詔回來的大將周瑜向孫權逐一分析了曹軍的弱點:一是曹軍勞師遠征,士卒疲憊不堪,易生疾病;二是此時天氣盛寒,馬無藁草;三是馬超、韓遂尚在關西,後患未除;四是其軍隊為北方士卒,不習水戰。既而進一步分析了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但已久戰疲憊,而新得劉表降卒的七八萬人,卻無心戀戰。藉此只需有五萬精兵就可以破敵。孫權於是決心抗曹,當即撥與兵馬和糧草,任命周瑜為都督,統兵抗曹。兩軍相對於赤壁,周瑜深知曹軍勢大,如果等到曹操所有準備都做好之後將無可匹敵,所以必須先發制人,趁其立足未穩之計就將其擊敗。這時曹操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因為所帶士卒是北方人,不善坐船,所以就將所有的戰船用鐵鏈相連,將其固定,使其走路時像陸地上一樣平穩。周瑜見此情景,果斷抓住戰機,採取火攻之術,放火燒其戰船,由於曹操所有戰船相連,一船著即全船著,大軍迅速崩潰。周俞立即發動全軍進攻曹操,曹操被殺的丟盔卸甲,狼狽逃回北方。赤壁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名氣最大的一場戰爭,是一場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戰役,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水戰。

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是發生在東晉時期北方的前秦與南方的東晉的一場戰爭。西晉末年,中國歷史進入了分裂割據的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前秦苻堅任用漢人王猛為相,國力迅速發展壯大,先後滅掉燕、代、涼等割據國,統一了黃河流域。以後又於公元373年攻佔了東晉的梁、益二州,將勢力擴展到長江和漢水上游。於是苻堅得意忘形,在大臣、皇宗、親室一致反對之下,不顧丞相王猛臨終再三告誡不可輕伐東晉的遺言發動了統一南方的戰爭。公元383年,苻堅調集九十多萬兵力進攻東晉。東晉方面以宰相謝安為將,率軍8萬抵抗秦軍。兩軍對峙於淝水,謝玄針對秦軍上下離心、各族士兵厭戰的情況,及苻堅恃眾輕敵又急於決戰的心理,遣使要求秦軍略向後撤,以便晉軍渡河決戰。苻堅認為可以趁其軍隊渡河到一半時半渡而擊之,於是同意,指揮兵眾後退。然而前秦的軍隊一退就不可收拾,大軍中各部族的士兵皆亂做一團,而此時襄陽被俘的晉將朱序趁機大喊秦兵敗了,致秦軍大亂。晉軍乘機搶渡淝水猛烈進攻,秦軍大敗。苻堅在逃跑的路上聞風聲鶴唳,都以為是追兵,晝夜不停的逃跑。淝水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中雙方戰爭規模最為懸殊的一次戰爭,其結果對後世有著深遠的意義。此戰苻堅統一中國的希望徹底破滅,不僅如此,北方暫時統一的局面也隨之解體,再次分裂,各部族重新崛起,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苻堅本人也在兩年後被姚萇俘殺,前秦隨之滅亡。


全景歷史地理


古代戰役一般認為都有誇大的成分,不過古代統治者都窮兵黷武戰爭人數多的還比較多。這裡盤點幾個著名的戰役。

鉅鹿之戰,起義軍項羽和秦軍,五萬對三十萬,破釜沉舟作壁上觀都出於這個戰役。

官渡之戰,東漢末年曹操和袁紹,曹操二萬對袁紹十一萬,戰爭結束後曹操統一北方。

淝水之戰,東晉謝安對前秦苻堅。其中東晉八萬對前秦八十萬,東晉以弱勝強,草木皆兵風聲鶴唳都出於這個戰爭。

赤壁之戰,孫權劉備五萬對曹操二十萬(號稱80萬)。

長平之戰。秦國六十萬對趙國四十五萬,秦國白起坑殺斬首趙國45萬,秦國慘勝,此戰趙括紙上談兵葬送趙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