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六子,乾隆帝最宠爱的女人,称赞她常用这两个字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实际在位六十余年,后宫佳丽如云,有封号的妃嫔也很多,但他最爱的女人是哪一个呢?有人说是孝贤皇后富察氏,其实不然。

爱,分多种,有敬爱,有宠爱。孝贤皇后出身高贵,节俭勤勉,“珠翠等饰,未尝佩戴,惟插通草绒织等花”,乾隆帝对她的评价是“侍孝圣宪皇后,恪尽妇职”(《啸亭续录》),“皇后一生之淑德”(《清列朝后妃传稿》),只是说她能持家,守妇道,有淑德,并未表露出男女之爱,只能算是敬爱。

若论宠爱,乾隆帝最心仪的对象是孝仪皇后魏佳氏。不过,这个皇后封号是在她死后被乾隆帝追册的,魏佳氏生前没有做过一天皇后。

魏佳氏(1727年—1775年),原姓魏,包衣出身,也没有什么背景。乾隆十年(1745年)十一月,由贵人册封令嫔;乾隆十四年(1749年)四月,册封令妃;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二月,册封令贵妃;乾隆三十年(1765年)五月,晋封令皇贵妃;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薨,享年四十九岁。

从晋升情况看,魏佳氏一路走得很平稳,一步一阶,既没有大的跨越,也没有做过皇后,看不出乾隆帝对她的格外宠爱。但是,乾隆帝多次称赞她。册封令嫔时,称赞她“柔嘉之质”“淑慎之姿”;册封令妃时,称赞她“柔嘉之质”;册封令贵妃时,称赞她“柔嘉著范”;晋封皇贵妃时,称赞她“敬慎柔嘉,温恭端淑”(《清高宗实录》)。不难看出,乾隆帝常用“柔嘉”称赞魏佳氏。

柔嘉,出自《诗·大雅·烝民》中的“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形容一个人柔和美善、温和善良。美貌与温和并在,这就是魏佳氏。

魏佳氏死后第二年,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月,在追册魏佳氏为令懿皇贵妃的册文中,乾隆帝不禁发出感慨,“惟皇贵妃魏氏性秉温恭”。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月,乾隆帝退位前夕,追册魏佳氏为孝仪皇后时又一次发出感慨,“惟令懿皇贵妃魏氏德着诚庄,性昭淑顺,柔嘉维则”(《清高宗实录》),不仅用了“柔嘉”二字,而且用了《诗·大雅·烝民》中的原文。

宠爱,不仅停留在嘴上,而是要有实际行动。后宫妃嫔受不受宠爱,有一个重要指标,即生育记录。在这方面,魏佳氏战绩骄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七月,生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七月,生皇十四子永璐;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七月,生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生皇十五子颙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十一月,生皇十六子(幼殇,未命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五月,生皇十七子永璘。

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这段时间,魏佳氏的生理年龄为三十岁——四十岁。十年间,魏佳氏接连开花结果,为乾隆帝生下了六个子女,——四子二女。这说明乾隆帝在她身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和气力。笔者统计,魏佳氏是乾隆时期整个后宫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没有之一。

然而,魏佳氏走在了乾隆帝的前面。那一年,魏佳氏四十九岁,乾隆帝六十五岁,从此生死两茫茫。后来,乾隆帝御制诗四集乙未《令懿皇贵妃挽诗》:“儿女少年甫毕姻,独遗幼稚可怜真。兰宫领袖令仪著,萱户已勤懿孝纯。了识生兮原属幻,所惭化者近何频?强收悲泪为欢喜,仰体慈帏度念谆”。

如果这首诗还不能表达乾隆帝对魏佳氏的感情,那么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月追册魏佳氏为孝仪皇后的册文中的这句话,可以催人泪下,“廿载之音容如昨”(《清高宗实录》)。魏佳氏死了二十年后,乾隆帝仍对她念念不忘。

乾隆帝先后立过两位皇后,一是孝贤皇后富察氏,一是继后乌拉那拉氏。继后乌拉那拉氏的断发风波,对乾隆帝刺激很大,久久不能平复。此后,乾隆帝公开表明不再立后,魏佳氏只能以皇贵妃的身份统领六宫,十年而薨。退位前夕,乾隆帝用手中最后的皇帝权力,给了他一生中最宠爱的女人一个名分。(刘秉光)

十年生六子,乾隆帝最宠爱的女人,称赞她常用这两个字

十年生六子,乾隆帝最宠爱的女人,称赞她常用这两个字

十年生六子,乾隆帝最宠爱的女人,称赞她常用这两个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